凤凰网科技讯 1月3日消息,盒马CEO侯毅日前发布全员内部信,表示2022年是盒马新零售的成熟期,主力业态盒马鲜生实现盈利,“盒马作为一个新零售业态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
信中,侯毅对盒马过去7年的发展进行总结。2016年至2018年是新零售探索期,盒马完成了新零售线上线下6个统一的数字化,完成了200家门店的全国布局。2019-2021年是盒马新零售模型打磨、商业模式优化的三年;2022年是盒马新零售的成熟期,保持了业绩的高速增长,也实现了主力业态盒马鲜生的盈利。
(举报)
10月17日,iPhone Air国行版正式预售,几分钟内首批货源售罄。搭载A19 Pro处理器,GPU性能提升3倍,配备6.5英寸120Hz自适应刷新率屏幕,满足高端用户需求,但续航和拍照略有不足。作为国内首款官方eSIM手机,推动运营商相关服务落地。业内分析认为,该机型将为轻薄手机赛道及eSIM技术普及提供关键参照,或成四季度市场“破局者”。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回暖,中国旅游零售行业加速回归增长轨道。中免集团发布的《2024-2025消费白皮书》显示,中国GDP在阶段性调整后回归健康增长,政策效应与内需扩大共同稳住消费者信心。全球市场持续复苏,2024年全球免税及旅游零售市场规模达741.3亿美元,同比增长3%,恢复至2019年的85.8%。行业呈现消费分层升级、线上线下融合趋势,中免集团通过全渠道布局与精准运营,将会员细分为九大客群,构建"免税+文旅"消费新生态。未来行业将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以数字化生态为核心深化体验升级。
位于首尔圣水洞的爱茉莉太平洋旗舰店巧妙融合工业风建筑与数字技术,保留原汽修厂结构的同时引入三星彩色电子纸E-Paper。该设备以2.5公斤轻量化设计支持壁挂/立式安装,通过专属应用程序实现内容灵活更新,既契合品牌“自然本真”理念,又显著提升运营效率。电子纸在接待区动态展示店铺布局,商品区则如艺术品般悬垂,为顾客创造沉浸式探索体验,推动零售空间数字化变革。
文章探讨了AI驱动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传统从Pro到Max的硬件升级逻辑已不适用AI时代,因智能工具需多方协同。华为与天虹等企业合作,推出AI导购等方案,通过大模型能力整合商品、服务与场景,实现顾客一站式智能交互,提升购物效率。核心在于从被动标签化经营转向顾客主动探索,以数据驱动降本增效。文章强调数字化是AI应用基础,需结合真实需求才能创造价值。
TCL会议平板V66N通过视听升级、智慧白板和无线投屏三大功能解决远程办公痛点:搭载5000万像素摄像头与AI影像算法,实现逆光清晰画质和发言人自动追踪;8阵列麦克风配合AI降噪,有效过滤环境杂音;超低延迟电子白板支持多人实时书写,手势擦除等智能功能简化操作;采用5G点对点传输与Wi-Fi 6协议,实现4K秒级无线投屏。内置主流会议软件,适配全场景协作,重新定义高效协作标准。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今日于北京召开。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出席并发表演讲。 雷军表示,小米宣布造车四年半时间,产品上市也有一年半的时间,截止目前为止,我们交付了大概40万辆汽车。 智能化方面,小米YU7的智能化配置非常高,而且我们下决心全系一个配置,全系标配700Tops算力、全系标配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大幅度的提高了辅助驾驶系统的体验和安全性�
江苏50多岁男子吴某因多次盗窃他人菜地农作物,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吴某以打零工为生,因收入不稳定产生盗窃念头,2024年2月至6月间18次凌晨偷窃南瓜、黄瓜等作物,总价值1120元。村民李某安装监控后将其抓获。法院认定其行为属多次盗窃,严重侵害他人财产权益,最终依法作出上述判决。此案警示市民要遵守法律法规,切勿因贪念违法犯罪。
iPhone17系列于9月19日8点正式开售,今年消费者购机需求中“快”成为关键词。调研显示超三成用户愿意支付额外费用追求快速收货,京东秒送因强大供应链和高效协同成为首选渠道,全国88.39%用户选择其购买新机。开售仅4小时,全国超3万用户通过京东成功签收,覆盖80%区县,实现“分钟级”极速送达体验,为3C数码即时零售提供了成功范例。
在存量竞争时代,海尔麦浪冰箱以“现象级爆品”激活市场。上市9个月销量突破70万台,单系列线下份额达3%,相当于行业第六名企业整体份额。其成功源于“听劝·共创”的用户体验升级逻辑,针对嵌入式冰箱安装痛点,首创594mm超薄零嵌方案,预留6mm科学误差空间,实现正面平嵌、两侧零嵌的完美安装效果。配合双轴变轨铰链、前向散热系统等配套技术,既保证美观度又兼顾便利性,引领行业从“功能竞争”迈向“场景融合”新阶段。
在全球ESG浪潮下,海尔智家通过节能降碳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入选山东省首批零碳园区,成为青岛市唯一入选园区。园区从能源供给、节能降碳、产业优化到运营等多维度推进零碳建设,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和精准碳管控。计划到2027年打造单位能耗碳排放≤0.8吨/吨标准煤、清洁能源占比>80%的省级零碳园区,为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路径,助力全球ESG低碳目标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