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特斯拉最新资讯  > 正文

有人的外观、感觉和思维?特斯拉机器人10月1日亮相

2022-09-27 15:00 · 稿源: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9月27日消息,北京时间10月1日上午,特斯拉2022AI Day即将拉开帷幕,最新成果Tesla Bot机器人原型机将现场亮相。从首次概念发布到原型机落地,仅仅过去一年时间,再次创造了“特斯拉速度”。这一人形机器人拥有与人相似的外观、感觉和思维,可用于执行危险性、重复性、枯燥的任务。

与目前市面上的普通机器人不同,人形机器人不仅外观更加类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在感官与思考方式上也在向人类靠拢。

在马斯克的设想中,人形机器人将取代人类做洗碗等重复性的工作,以及高空清理等危险工作;经过更多“情感”训练的人形机器人,则会成为人类的生活伴侣,就像猫狗等宠物一样,在人类孤独时带来抚慰;而在经济发展中,人形机器人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建立和完善。

以特斯拉为例,去年AI Day上,一个“高1.72米,重56.6千克”的人形机器人Tesla Bot,迎来了概念视频和图片的首次亮相。彼时,这一人形机器人脸上的屏幕可显示信息,拥有人类水平的双手,并有力反馈感应,以实现平衡和敏捷的动作的,成为马斯克心中“AI发展方向”的代名词。

马斯克表示,Tesla Bot将利用Dojo超级计算机的训练机制来改进功能。Dojo超级计算机的单个训练模块由25个D1芯片组成,配合特斯拉自创的高带宽、低延迟的连接器,在不到1立方英尺的体积下,算力高达9PFLOPs(9千万亿次),I/O带宽高达36TB/s。

在算力的加持下,Dojo超级计算机能够为特斯拉高速处理庞大的车队数据,训练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通过使用视觉算法和神经网络,让车辆模拟人类视觉,准确感知周围环境并交予系统分析,从而做出最合适的反馈,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特斯拉称,利用Dojo超级计算机的同时,Tesla Bot也将使用与汽车相同的人工智能技术。“我们为Model S/Y/3/X这四款车做了很多训练,在识别现实世界方面积累的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马斯克在采访中说道。

人形机器人要足够智能,还要以更聪明的方式与环境交互。要达成这一切,既需要现实世界的AI,又需要非常擅长制造。马斯克提到:“我认为我们在开发先进的电动机和电子电气架构方面有最好的专业知识,都可以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应用。”

过去,人工智能已经应用在搜索引擎、语音、自动驾驶、医疗健康、电商、金融、教育等领域,但它们的载体或是一个屏幕、一个麦克风,又或者是一辆车、一条机械臂,与人类互动的场景也较为单一,无法在现实世界中与人类接触,更无法带来情感上的慰藉。而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突破这一局面。人类将面对一个如Tesla Bot一般,思考方式相似、能够理解自己的伙伴。

人工智能产业此前一直因技术不够成熟、产业链尚未准备完全、市场刚起步等诸多原因为人诟病,但伴随此次活动的举办,人工智能或将走出研究机构。此外,随着特斯拉、波士顿、亚马逊纷纷入局,头部公司的动作将促进人形机器人成型落地,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元年”。

举报

  • 相关推荐
  • 最便宜的特斯拉要来了!曝特斯拉422公布Model Q新细节

    快科技4月15日消息,据报道,特斯拉或将在4月22日公布一季度财报后披露全新入门车型的详细信息。而当前,这款被称为Model Q”最便宜的特斯拉车型假想图已流出,车辆采用Model Y同款贯穿灯,车身更为圆润,车身长度也有所缩短。此前报道显示,特斯拉首席财务官Vaibhav Taneja今年1月29日明确表示,这款经济型电动车仍按计划推进,预计2025年上半年正式推向市场,有媒体猜测发

  • 酒店机器人3年亏了8个亿:机器人实际配送效率低下

    酒店机器人近年成为行业标配产品,但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某酒店管理人员坦言,实际运营中发现机器人配送效率低下,无法真正节约人工成本,最终选择弃用。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格局正发生变化,九号机器人、擎朗智能等新兴企业通过多场景适配和人机协同等差异化策略,逐步蚕食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市场前五名企业份额差距已不足8个百分点。

  • 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诞生:天工机器人已经冲线完赛

    快科技4月19日消息,今天上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跑,21支机器人队伍与12000名人类选手同场竞技,共同挑战21.0975公里的赛道。据央视新闻官微介绍,目前天工机器人以36分54秒率先冲线完赛,夺得冠军。据悉,天工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能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奔跑,是该中心自主研发的通用人形机

  • 刘慈欣谈机器人跑半马:具身机器人将给社会带来颠覆性影响

    快科技4月20日消息,日前,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举行,经过21公里的比拼后,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钟的成绩率先完赛,夺得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据央视财经报道,在人形机器人半马开跑前夕,科幻小说《三体》《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接受专访。刘慈欣表示,赛事更多的是一种展示,机器人跑步表现它很平衡的跑步移动功能,就像春晚上跳秧歌�

  • 港仔机器人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 布局多个应用场景

    4月21日,港仔机器人公司与国华达闼战略合作签约暨公司成立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该公司将专注定制化机器人开发制造,瞄准教育、医疗健康、长者照护、物业管理等多元场景需求,打造一站式MaaS解决方案。同时成立研究院推动跨学科研究及商业化应用,并在香港建立人形机器人生产线。目前已在康养、智能医疗等领域取得进展,其养老机器人已获市场认可。公司计划到2035年生产2亿台家庭保姆机器人,服务4亿老人。与南通市政府合作的康养示范区项目将服务3000名用户,预计带来可观订单。据行业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3亿元,2029年或突破750亿元。公司将持续发力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抢占行业先机。

  • 人形机器人:最初的设想,最后的归宿

    文章回顾了机器人概念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从早期科幻作品中的机器形象到现代多功能人形机器人,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前景。同时,文中提到机器人正逐渐融入日常生活,未来将与人类形成更自然的互动,展现出更高的智能水平和社会价值。

  • 成都汇阳投资关于外骨骼机器人

    杭州智元研究院宣布髋部助行智能外骨骼机器人【踏山】将于 5 月 1 日正式发布,【踏山】具备智能算法实时感知+轻量化穿戴+多重安全保护机制等特点。

  • 为什么非要让机器人跑马拉松?

    2025年4月19日清晨,北京亦庄的赛道上,20台人形机器人以“跌跌撞撞”的姿态,完成了人类马拉松史上最特殊的起跑。这场名为“人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最终以冠军机器人“天工Ultra”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落幕——这个时间,仅相当于人类业余跑者的中游水平。这场看似莽撞的赛事吸纳了全网上亿的关注度,也让科技行业、投资圈乃至公众陷入了一场关于未来的激烈讨论:为

  • 身高178cm小鹏机器人IRON亮相:即将奔赴工厂和门店“打工”

    小鹏汽车在上海车展推出178cm高的仿生机器人IRON,这是其车展首秀。该机器人能完成碰拳、比耶、聊天等动作,走路比创始人何小鹏还稳。未来将部署在小鹏工厂和门店承担工作任务。IRON采用仿真人结构,重70kg,双手拟人化,拥有22个自由度、60个可动关节,能模拟人类站立、躺卧等动作,将应用于工业场景。

  • 宇树G1机器人比赛摔倒后自主站起 遗憾未获半马名次

    快科技4月19日消息,今日上午,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于北京亦庄鸣枪起跑。在本次赛事中,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比赛过程中,G1的表现可谓跌宕起伏。起跑阶段和赛程中,它多次摔倒在地,然而,凭借先进的强化学习算法和精心进行的适赛化改造,它总能迅速自主站立,重新投入比赛。令人惊喜的是,摔倒起身后,G1还会向观众挥手致意,这一拟人化的互动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还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据了解,宇树科技G1机器人是作为城市之间科技队选手的身份亮相赛场的。为了助力G1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