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科技讯 10月20日消息,近日,追觅科技宣布完成36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本轮投资由华兴资本旗下华兴新经济基金、CPE源峰领投,碧桂园创投战略投资,云锋基金、磐泽资产、北京泰康投资、天行者资本、嘉实投资、达晨财智等跟投,老股东小米集团、顺为资本、IDG资本追加投资。
据介绍,本轮融资将继续用于加大尖端研发人才引进和技术团队建设。
追觅科技创立于2015年 ,总部位于苏州,创始人为俞浩。公司于2017年加入小米生态链,负责智能清洁类目。
(举报)
预制菜的“黑红”体质,在一场争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9月10日,博主罗永浩在个人社交账号吐槽连锁餐厅西贝 “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点燃了与西北创始人贾国龙的一场隔空“对战”。尽管9月15日中午,西贝发布致歉信称,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但消费者对于西贝和预制菜的谈论仍在持续发酵中。 一条小小的个人吐槽之所以能
中国制造业中,跨行竞争已成常态。以电视行业为例,华为、追觅等新势力入局,与海信等老牌厂商展开角逐。海信凭借技术沉淀,在芯片、屏幕、光控等全链路升级,保持市场领先。2025年数据显示,海信全球百吋电视市占率达58.1%。未来竞争将回归技术实力与用户体验的本质,谁能持续创新,谁就能赢得用户。
本文汇总了AI领域的最新动态:腾讯升级混元生图模型至2.1版,支持2K分辨率与中英文输入;爱诗科技获阿里领投6000万美元融资,聚焦AI视频生成;Freepik上线Seedream 4.0图像模型,提供高分辨率生成选项;阿里千问新模型通过MoE架构提升推理效率10倍;微软在Office 365中集成Anthropic技术,调整AI供应商策略;首款AI Agent浏览器Fellou CE发布,简化工作流程;清华团队开源GUAVA技术,实现
深圳时空壶技术有限公司在跨语言交流领域持续创新,其最新产品W4AI同传耳机凭借“骨声纹”拾音技术实现突破。该技术通过内置传感器捕捉耳骨振动信号,有效避免环境噪音干扰,在高达100dB的嘈杂环境中语音识别准确率仍超98%。W4支持42种语言即时互译,适配商务洽谈、国际会议等多场景,提供精准翻译及自定义热词功能。相比传统麦克风拾音设备,W4从根本上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的翻译质量难题,为全球用户带来高效、便捷的跨语言沟通体验,有望引领行业技术革新。
趣链科技推出的“储能规划师”AI平台显著提升储能项目效率。传统方案需耗时三天,现仅需4小时即可生成多套容量配置与财务方案,效率提升18倍。平台整合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可追溯、决策透明,解决传统模式中数据格式不一、人工建模耗时长、信任危机等痛点。已服务宁波誉为电力、苏州华储电气等数十家能源企业,助力企业精准把握政策窗口期,降低人力成本。当前储能赛道进入“速度与精准性”并重阶段,该平台将持续推动行业数字化,为大规模储能推广提供高效协同支撑。
“你还是回去吧,大模型在中国没有机会。” 2023年刚创业,爱诗科技创始人兼CEO王长虎收到了天使投资人朱啸虎的“劝退”。 但两年时间过去,两个节点颠覆了投资人对AI视频生成赛道的固有印象。先是
浙江清越科技旗下农业品牌升级为“神农盾®”,推出基于电化学技术的高效消毒设备。该设备以水电为原料,通过电解反应生成复合过氧化氢溶液,可快速杀灭病毒、细菌和真菌,实现广谱消杀。设备灵活安装于养殖场关键节点,形成多层次防护体系。采用“即产即用”模式,突破传统消毒剂局限,降低成本且无需人工稀释。已在头部养殖集团试点应用,效果显著,为现代畜牧业防疫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小米17系列将于9月25日晚7点发布,包括标准版、Pro和Pro Max三款机型。新机采用超椭圆R角设计,边框窄至1.18mm,新增森野绿与冷烟紫配色。标准版主打轻薄质感,Pro系列首搭妙享背屏,主打科技影像,搭载新一代屏幕技术。全系标配骁龙8E5处理器,256GB起,售价从4.5K起,Pro Max定位6K+市场,后续Ultra版或探至7K档。
9月22日,思看科技与埃利特机器人在苏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视觉+机器人”领域,在资源共享、市场拓展、生态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视觉感知与决策控制、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思看科技在三维视觉数字化领域技术领先,埃利特机器人拥有协作机器人全栈自研能力,双方优势互补,致力于在高端制造场景中实现“手眼合一”,赋能行业智能化转型。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家企业在机器人与视觉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将共同推动三维视觉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协同创新。
文章探讨电视从“镇宅大件”到日常消费品的演变,指出当前市场过度追求参数指标而忽视声音与影像的沉浸体验。东芝电视通过“声像共振”艺术展,强调声音与影像应融为一体,与身体共鸣。其Z700QF电视搭载火箭炮SOUND音质平台与独立画质芯片,构建“声-像-体”体验网络,实现低音震撼、环绕声场与精准画面的协同。技术哲学回归影音载体本质,不以参数堆砌或潮流追逐为目标,而是坚守真实还原,让客厅成为“家庭艺术馆”,实现科技与艺术的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