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NASA的太阳光多波长数据为气候模型提供了足够的研究资料

2021-05-17 20:50 · 稿源: cnbeta

你是否曾经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穿了一件深色的T恤,并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感受到面料的温暖?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深色吸收太阳光,浅色反射太阳光--但你知道在太阳的非可见波长中,这种方式并不一样吗?

太阳是地球的动力源,它以可见光、紫外线辐射(波长较短)和近红外辐射(波长较长,我们感觉到的是热量)的形式发射能量。可见光从雪和冰等浅色表面反射出来,而森林或海洋等深色表面则吸收它。这种反射率称为反照率,是地球调节温度的一个关键方式,如果地球吸收的能量多于反射的能量,它就会变暖,如果它反射的能量多于吸收的能量,它就会变冷。

当科学家们把其他波长的影响混合代入时,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在光谱的近红外部分,像冰和雪这样的表面是不反射的--事实上,它们吸收近红外光的方式与深色T恤吸收可见光的方式很相似。

"人们认为雪是反射光的。它是如此闪亮,"位于纽约市的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所长、美国宇航局代理高级气候顾问加文-施密特说。"但事实证明,在光谱的近红外部分,它几乎是可以被看做是黑色的。"

显然,对于气候科学家来说,要获得太阳能如何进入和离开地球系统的全貌,他们需要包括除可见光之外的其他波长。

地球的能量预算是对从太阳接收的能量与辐射回太空的能量之间的微妙平衡的一种比喻。对地球能量预算的精确细节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的气候如何变化以及太阳能输出的变化至关重要。这就是美国宇航局的太阳总辐照度和光谱传感器(TSIS-1)发挥作用的地方。从国际空间站上的有利位置,TSIS-1不仅测量到达地球大气层的总太阳辐照度(能量),而且还测量每个波长的能量多少。这种测量被称为光谱太阳辐照度,或SSI。TSIS-1的光谱辐照度监测仪(SIM)由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大气和空间物理实验室开发,测量SSI的精度优于0.2%,或在真实SSI值的99.8%以内。

"有了TSIS-1,我们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测量有了更大的信心,"密歇根大学气候和空间科学与工程系教授Xianglei Huang博士说。"你如何划分每个波长的能量量对平均气候有影响"。

落在地球上的光的成分对于理解地球的能量预算很重要。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和光谱辐照度总传感器(TSIS-1)测量太阳在1000个不同波长的能量,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被称为太阳光谱辐照度。Huang和他在密歇根大学、位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同事最近首次在全球气候模型中使用TSIS-1 SSI数据。戈达德的TSIS-1项目科学家Dong Wu说:"过去有几项研究使用各种SSI输入来分析气候模型的敏感性" ,然而,这项研究是第一次调查新数据如何改变地球两极的太阳能反射和吸收模型。

他们发现,当他们使用新的数据时,与使用旧的太阳数据相比,模型在冰和水吸收和反射多少能量方面显示出统计上的重大差异。该团队运行了名为社区地球系统模型(CESM2)的模型两次:一次是使用18个月期间平均的TSIS-1新数据,另一次是使用基于NASA退役的太阳辐射和气候实验(SORCE)数据的旧的、重建的平均值。

研究小组发现,与老的SORCE重建数据相比,TSIS-1的数据在可见光波长中存在更多的能量,而在近红外波长中的能量较少。这些差异意味着在TSIS-1的运行中,海冰吸收的能量更少,反射的能量更多,因此极地温度降低0.5到1.3华氏度,夏季海冰的覆盖量就可以增加了约2.5%。

"我们想知道新的观测数据与以前的模型研究中使用的观测数据如何比较,以及这如何影响我们对气候的看法,"主要作者Xianwen Jing博士说,他作为密歇根大学气候与空间科学和工程系的博士后学者进行了这项研究。"如果可见光波段的能量较多,而近红外波段的能量较少,这将影响表面吸收的能量的多少。这可以影响海冰的生长或收缩,以及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程度"。

这告诉我们,除了监测太阳总辐照度之外,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光谱。虽然更准确的SSI信息不会改变气候变化的大局,但它可能帮助建模者更好地模拟不同波长的能量如何影响气候过程,如冰的行为和大气化学。

作者警告说,即使新的数据使极地气候看起来有所不同,但在科学家能够利用它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之前,仍有更多的步骤要做。该团队的下一步包括调查TSIS数据如何影响低纬度地区的模型,以及在未来继续观测,以观察SSI在整个太阳周期中的变化。

了解更多关于太阳光所有的波长如何与地球表面和系统相互作用将为科学家以模拟现在和未来的气候提供更多和更好的信息。在TSIS-1及其后续的TSIS-2(将于2023年在NASA自己的航天器上发射)的帮助下,NASA正在实现解释地球的能量平衡以及它是如何变化的。

举报

  • 相关推荐
  • NASA报告:地球正在“变暗” 反射太阳光能力显著下降

    ​近日,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报告,指出地球正在经历一种名为“变暗”的物理现象。根据NASA最新卫星观测数据,过去二十年间,地球反射太阳光的能力显著下降,这一趋势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报告显示,地球逐渐变暗的主要原因是反射阳光的减少。特别是北半球地区,这一现象更为明显。研究人员通过分析NASA云和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

  • 外星人为啥还没来 NASA科学家:可能已停止尝试接触人类

    美国科学家提出新假说解释费米悖论:外星文明可能因认为人类太无趣而停止接触。NASA专家科尔贝指出,外星技术可能仅略高于地球,尚未达到可探测水平。但英国学者加勒特持不同观点,认为其他文明可能发展过快,超出人类感知范围。两种理论均试图解释为何在观测能力提升的今天,仍未发现外星文明存在的确凿证据。

  • 机器人“全能导航大脑”来了!银河通用发布NavFoM大模型

    银河通用发布全球首个跨本体全域环视导航基座大模型NavFoM,实现机器人从“学会完成导航任务”到“真正理解移动”的跨越。该模型支持全场景、多任务、跨本体应用,通过统一“视频流+文本指令→动作轨迹”范式,融合800万条跨任务导航数据,在真实机器人上实现零样本自主避障、路径规划等复杂任务。其技术突破将推动具身智能从单一功能进化为基础设施,为规模化商业落地奠定关键基础。

  • 神秘天体闯入太阳系 哈佛天文学家:可能是外星文明母舰

    近日,太阳系迎来一位外太空的神秘访客3I/ATLAS”,该彗星预计将于10月29日到达近日点。 本周早些时候,它达到了合日点,这意味着它相对于地球,位于太阳的背后,我们无法从地球上观测到它。 不过,科学家们已经利用驻扎在火星附近的航天器对它进行观测,它将于11月底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虽然有大量证据证明,该颗彗星主要由二氧化

  • 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研发基于AI的动态权重学习模型,开启区块链账户关联分析智能新时代

    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推出基于AI的动态权重学习模型,解决区块链账户关联分析中传统静态模型难以适应业务快速变化的问题。该模型采用分层架构,结合注意力机制LSTM、联邦学习等技术,实时捕捉交易模式演变,动态调整账户关联权重。在分片效率、风险控制、资源分配等领域应用效果显著,提升交易处理速度与欺诈识别率。未来计划融合多模态数据,探索量子机器�

  • 云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全新上线,筑牢内外网数据安全防线

    本文系统分析了云上数据安全的核心问题与解决方案。主要挑战包括:数据资产分散难管理、访问溯源成本高、风险定位困难、权限滞留易泄露。解决路径需构建统一安全运营视图,通过资产自动发现、AI敏感数据识别、访问关系可视化实现全面监测,结合多维动态分析提供精准管控建议。最终达成“看得见、管得住、防得准”的安全目标,并满足合规审计要求。

  • 陈天桥在AIAS上首提“发现式智能”,宣告AI研究新范式

    2025年10月27-28日,AI驱动科学研讨会(AIAS 2025)在美国旧金山举行。陈天桥发表主题演讲,首次提出“发现式智能”概念,指出这是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强调AI应帮助人类发现未知而非替代人类。他提出实现路径需结合规模路径与结构路径,并分析大脑时间结构包含神经动力学、长期记忆、因果推理、世界模型和元认知五大能力。会议宣布投入超十亿美元建设算力集群,支持年轻科学家探索智能本质。

  • GEO品牌监控平台横评:哪家工具的数据最准?

    本文测试多款GEO监控工具,发现同一关键词在不同工具中曝光率差异高达40%,直接影响AI推荐排名。通过对比测试,国际工具覆盖ChatGPT等平台但缺失国产AI,国内工具AIBase专注豆包、DeepSeek等平台,准确率达90%且提供竞品对比、场景还原等深度分析。建议国内企业首选AIBase,全球化业务可组合使用国际工具,并强调工具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数据持续优化内容策略。

  • AI日报:Sora正式登陆Android;网易云音乐推AI调音大师;谷歌将推Nano Banana2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领域突破:OpenAI视频应用Sora登陆安卓平台并引入付费角色功能;网易云音乐推出AI调音大师实现智能音效适配;字节跳动高薪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谷歌Gemini平台将升级图像生成技术;llama.cpp实现多模态革命;特斯拉秘密实验室通过行为数据训练机器人;上海首例AI著作权案宣判保护原创;微软推出自研图像生成器MAI-Image-1,在创意效率与质量间取得平衡。

  • OpenAI也来了,巨头为何决战AI浏览器?

    AI浏览器赛道再添一位重量级玩家——ChatGPT Atlas,这是OpenAI推出的首款人工智能驱动的网页浏览器。 这也被外界认为OpenAI要向谷歌宣战,挑战Chrome一直以来的浏览器霸王地位。ChatGPT Atlas发布当天,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应声下挫,盘中最大跌幅接近5%,足见市场对这一新品的敏感度。 近一年来,AI浏览器的战略价值成为行业共识,从业者更是将其与智能代理(Agent)、搜索引�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