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NASA的太阳光多波长数据为气候模型提供了足够的研究资料

2021-05-17 20:50 · 稿源: cnbeta

你是否曾经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穿了一件深色的T恤,并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感受到面料的温暖?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深色吸收太阳光,浅色反射太阳光--但你知道在太阳的非可见波长中,这种方式并不一样吗?

太阳是地球的动力源,它以可见光、紫外线辐射(波长较短)和近红外辐射(波长较长,我们感觉到的是热量)的形式发射能量。可见光从雪和冰等浅色表面反射出来,而森林或海洋等深色表面则吸收它。这种反射率称为反照率,是地球调节温度的一个关键方式,如果地球吸收的能量多于反射的能量,它就会变暖,如果它反射的能量多于吸收的能量,它就会变冷。

当科学家们把其他波长的影响混合代入时,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在光谱的近红外部分,像冰和雪这样的表面是不反射的--事实上,它们吸收近红外光的方式与深色T恤吸收可见光的方式很相似。

"人们认为雪是反射光的。它是如此闪亮,"位于纽约市的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所长、美国宇航局代理高级气候顾问加文-施密特说。"但事实证明,在光谱的近红外部分,它几乎是可以被看做是黑色的。"

显然,对于气候科学家来说,要获得太阳能如何进入和离开地球系统的全貌,他们需要包括除可见光之外的其他波长。

地球的能量预算是对从太阳接收的能量与辐射回太空的能量之间的微妙平衡的一种比喻。对地球能量预算的精确细节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的气候如何变化以及太阳能输出的变化至关重要。这就是美国宇航局的太阳总辐照度和光谱传感器(TSIS-1)发挥作用的地方。从国际空间站上的有利位置,TSIS-1不仅测量到达地球大气层的总太阳辐照度(能量),而且还测量每个波长的能量多少。这种测量被称为光谱太阳辐照度,或SSI。TSIS-1的光谱辐照度监测仪(SIM)由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大气和空间物理实验室开发,测量SSI的精度优于0.2%,或在真实SSI值的99.8%以内。

"有了TSIS-1,我们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测量有了更大的信心,"密歇根大学气候和空间科学与工程系教授Xianglei Huang博士说。"你如何划分每个波长的能量量对平均气候有影响"。

落在地球上的光的成分对于理解地球的能量预算很重要。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和光谱辐照度总传感器(TSIS-1)测量太阳在1000个不同波长的能量,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被称为太阳光谱辐照度。Huang和他在密歇根大学、位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同事最近首次在全球气候模型中使用TSIS-1 SSI数据。戈达德的TSIS-1项目科学家Dong Wu说:"过去有几项研究使用各种SSI输入来分析气候模型的敏感性" ,然而,这项研究是第一次调查新数据如何改变地球两极的太阳能反射和吸收模型。

他们发现,当他们使用新的数据时,与使用旧的太阳数据相比,模型在冰和水吸收和反射多少能量方面显示出统计上的重大差异。该团队运行了名为社区地球系统模型(CESM2)的模型两次:一次是使用18个月期间平均的TSIS-1新数据,另一次是使用基于NASA退役的太阳辐射和气候实验(SORCE)数据的旧的、重建的平均值。

研究小组发现,与老的SORCE重建数据相比,TSIS-1的数据在可见光波长中存在更多的能量,而在近红外波长中的能量较少。这些差异意味着在TSIS-1的运行中,海冰吸收的能量更少,反射的能量更多,因此极地温度降低0.5到1.3华氏度,夏季海冰的覆盖量就可以增加了约2.5%。

"我们想知道新的观测数据与以前的模型研究中使用的观测数据如何比较,以及这如何影响我们对气候的看法,"主要作者Xianwen Jing博士说,他作为密歇根大学气候与空间科学和工程系的博士后学者进行了这项研究。"如果可见光波段的能量较多,而近红外波段的能量较少,这将影响表面吸收的能量的多少。这可以影响海冰的生长或收缩,以及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程度"。

这告诉我们,除了监测太阳总辐照度之外,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光谱。虽然更准确的SSI信息不会改变气候变化的大局,但它可能帮助建模者更好地模拟不同波长的能量如何影响气候过程,如冰的行为和大气化学。

作者警告说,即使新的数据使极地气候看起来有所不同,但在科学家能够利用它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之前,仍有更多的步骤要做。该团队的下一步包括调查TSIS数据如何影响低纬度地区的模型,以及在未来继续观测,以观察SSI在整个太阳周期中的变化。

了解更多关于太阳光所有的波长如何与地球表面和系统相互作用将为科学家以模拟现在和未来的气候提供更多和更好的信息。在TSIS-1及其后续的TSIS-2(将于2023年在NASA自己的航天器上发射)的帮助下,NASA正在实现解释地球的能量平衡以及它是如何变化的。

举报

  • 相关推荐
  • OpenAI的开源模型现已在IBM watsonx.ai上提供

    OpenAI发布两款开源AI模型GPT-OSS-120B和GPT-OSS-20B,允许开发者自由下载、运行和定制。其中120B模型已部署在IBM Watsonx.ai平台,采用专家混合架构,支持本地或云端部署,不受商业用途限制。模型具备高透明度,输出完整推理链,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此次发布标志着OpenAI首次加入开源生态,IBM强调其开放战略,为企业提供灵活、安全的AI开发选择。

  • 水滴信用:专业企业大数据MCP服务商提供多类型多数据维度企业信息MCP

    水滴信用作为专业企业大数据服务商,通过多维度企业信息MCP矩阵,整合工商、司法、知识产权、招投标等海量数据,构建企业级智能平台。提供企业查询、风险扫描、供应商管理、上市公司分析等场景化服务,帮助金融机构、企业及投资者高效获取精准洞察,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与风险管控,推动商业效率革新。

  • 自然阳光净萃复合植物粉,季节更替调养身体的热门之选

    随着健康意识提升,大健康行业蓬勃发展,消费者对健康产品需求日益精细多元。自然阳光品牌坚持“严肃营养”理念,推出净萃复合植物粉固体饮料,精选马齿苋、西兰花提取物等天然成分,科学配比,协同增效。产品从肠道健康切入,通过净化、修复、营养支持,全面调节人体代谢系统,助力消费者在季节交替时保持最佳状态。该产品获国家直销许可,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理想选择。

  • 阿里云百炼平台首个停车MCP服务上线,捷停车提供全维数据和场景支持

    8月初,捷停车-停车信息MCP服务正式上线阿里云百炼平台,成为该平台首个停车行业MCP服务,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高效停车信息查询能力。该服务覆盖全国400城、超5.9万停车场,注册用户突破1.4亿,支持车位查询、快速进出场及便捷缴费等全流程智慧停车体验。通过MCP服务,捷停车打破停车数据“信息孤岛”,实现专业停车能力“开箱即用”,助力出行服务体验升级,并推动停车行业与AI技术深度融合,加速智慧经济落地。

  • 阳光新能源“追光者节・科技追光之旅”北京收官,以科普赋能双碳未来

    8月26日,阳光新能源联合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在北京举办“追光者节·科技追光之旅”活动。通过馆企联动创新模式,展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站技术,以模型、实验等方式普及绿电知识,打破产业与科普壁垒。活动促进公众认知提升,推动新能源技术普及与产业协同发展,为双碳目标注入持久动力。

  • 从数据穿透到模型迭代,攀智资本:重新定义技术驱动投资

    攀智资本(香港)有限公司以技术驱动投资为核心,在全球金融市场调整与中国金融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通过AI与量化交易深度融合,构建高效数据分析、量化模型、智能风控和自动化交易系统。公司精准锚定中国市场机遇,布局多元资产,挖掘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带来的投资机会。未来将拓展ESG投资与全球化业务,持续完善量化基础设施,推动行业技术转型,展现技术驱动投资的新范式。

  • OpenAI发布语音模型GPT-realtim:具备情感感知能力 多语言无缝切换

    OpenAI正式发布语音模型GPT-realtime。 据介绍,GPT-realtime是一款专注于语音AI Agent的多模态模型,能够生成高度自然流畅的语音,精准还原人类语调、情感和语速的丰富变化。该模型支持图像理解,并可结合语音或文本对话使用,非常适合应用于客服、教育、金融、医疗等领域,用于构建高质量的语音智能体。 官方表示,新模型在复杂指令遵循、工具精确调用以及生成更自然、�

  • 绿盟科技《车联网安全研究报告》发布

    绿盟科技发布《车联网安全研究报告》,指出随着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汽车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复杂。报告梳理近年典型安全事件,分析攻击手法,提出覆盖车端、路端与云端的防护体系。中国年销2000万辆汽车,车联网安全成产业关键挑战,需整车厂、供应链及行业管理者共同应对。

  • AI日报:海螺AI首尾帧功能上线;元石科技发布问小白5;OpenAI发布全新语音模型GPT-Realtime

    AI日报栏目每日提供人工智能领域热点内容,聚焦开发者,帮助洞悉技术趋势、了解创新AI产品应用。最新动态包括:MiniMax海螺AI首尾帧功能上线;元石科技发布问小白5挑战GPT-5;OpenAI推出语音模型GPT-Realtime;谷歌Gemini AI优化表格处理;腾讯黑科技实现AI配音;百度计划培养千万AI人才;MathGPT.ai反作弊功能推广;苹果Xcode集成Claude Sonnet4;微软发布自研AI模型MAI系列;xAI推出高效编码模型Grok Code Fast1;SuperCLUE多模态评测Gemini-2.5-Pro居首;9月1日起AI内容标识新规实施,违规将承担法律风险。

  • 天翼云TeleDB通过信通院“可信数据库”安全专项测试

    中国信通院公布2025上半年“可信数据库”评估结果,天翼云TeleDB高可用关系型数据库通过安全专项测试,产品性能与安全能力达行业领先水平。TeleDB具备高性能、高可用、高可靠、高安全、易扩展、易管理等优势,已在政务、物联网、新能源、医疗等行业广泛应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此次评测进一步验证了国产数据库的技术实力,推动我国数据库产业快速发展。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