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见闻 > 关键词  > AI最新资讯  > 正文

英国前NHS外科医生为远程培训创造了``AI虚拟患者''

2020-12-14 09:51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12月14日 消息:一位前NHS外科医生创建了一个由AI驱动的“虚拟患者”,在今年大多数现场培训被搁置的时候,这项AI“虚拟患者”有助于保持手术培训的水平。

这一AI虚拟患者是由Alex Young博士创造的,他本人是一位受过训练的骨科和创伤外科医师,并且创立了Virti,创造这一“虚拟患者”的目的是使用新兴技术为新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提供沉浸式培训。

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大多数现场培训已经被暂停,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传播风险。英国、美国的医院及大学现在都在使用虚拟患者作为替代对象,包括布里斯托NHS基金会信托基金的本地医生和外科医生都在使用该系统。

AI虚拟患者使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和“叙事分支”来让医护人员扮演栩栩如生的临床场景。医务人员和受训人员可以使用平板电脑,台式机甚至VR/AR设备与虚拟患者互动,以提供更身临其境的体验。

Alex Young博士表示:“我们已经与医疗保健组织合作了几年,但是这次大流行病确实带来了很多不便,幸运的是现金的AI技术正在帮助解决这一挑战。在一个实验室房间里容纳30名医务人员,磨练他们的临床技能已经不再安全或不切实际了。借助我们的AI虚拟患者技术,我们创造了一种极为现实和可重复的体验,可以实时提供反馈。这意味着临床医生和学生可以继续学习宝贵的技能。

在新冠疫情的高峰期,医生们还使用了Virti的技术来培训NHS员工学习所需的关键技能,例如如何安全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何驾驭陌生的重症监护病房,如何与患者及其家人互动,以及如何使用呼吸机。

西萨福克医院临床技能和模拟老师汤姆·伍拉德(Tom Woollard)在新冠大流行高峰时使用了Virti平台,他评论道:“我们在重症监护室一直使用Virti的技术来帮助培训已被征召来处理新冠疫情需求的人员。包括护理人员,理疗师和运营部门执业医师可以在Virti平台上访问我们创建和上传的视频,以使他们适应新的环境并减少他们的焦虑感。这项技术已帮助我们吸引了很多受众,并提供了和以前一样的紧密的培训和教学。将来,西萨福克医院将考虑将Virti技术应用于医院的其他领域。”

AI向用户提供实时反馈,以便他们学习和改进技术。往往因为病患和医护人员沟通不畅,对健康专业人员和护理人员的投诉超过70%,因此虚拟患者可以帮助提供更好的护理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Virti的突破性技术被评为时代杂志评为2020年最佳发明之一。

举报

  • 相关推荐
  • 26岁女子每天熬夜致卵巢早衰绝经 医生建议:女性10点半前睡觉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日接诊了一位26岁的女性患者,检查发现其卵巢功能严重衰退,相当于45岁女性水平,并已出现绝经症状。经医生询问,该患者因工作压力大,长期焦虑失眠,每天熬夜至凌晨两三点,饮食依赖外卖,生活极不规律,最终导致卵巢早衰。 长期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卵巢健康,还会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抑郁等健康问题。即使是短期熬夜�

  • 用AI解锁技术公益,第五届Light创造营圆满收官

    第五届Light创造营圆满收官,19支团队从847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经过激烈角逐,11个优秀项目入围并获得资助,覆盖无障碍服务、非遗传承、儿童教育、乡村振兴、环保等多元领域。本届创造营特别关注AI技术应用,多个项目聚焦解决残障群体生活难题,如AR字幕手语眼镜帮助听障人士实现双向沟通,面部控制系统让手部障碍者操作数字设备。此外,AI还被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景区无障碍评分等场景。腾讯基金会持续支持AI技术在公益领域的创新应用,五年来已孵化上百个具有社会价值的项目,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 17岁高中生用华为云MaaS开发出“AI医生” 帮助唇腭裂儿童语音康复

    17岁高中生徐同学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分享了她开发的AI语音助手项目,帮助唇腭裂患儿进行语音康复训练。中国每年新增3.5万唇腭裂患儿,术后语音康复困难。徐同学通过华为云MaaS平台训练部署AI读唇、辨音模型,结合Flexus+CSS云搜索服务和权威诊疗指南,构建智能语音助手,让偏远地区患儿也能在线矫正发音。华为云MaaS平台提供一站式AI开发环境,降低技术门槛。华为云公有

  • 前苹果传奇设计师 Jony Ive正为OpenAI打造多款AI硬件:含神秘移动设备!

    OpenAI在上个月以65亿美元收购Jony Ive的初创公司,Ive曾在苹果担任设计主管超过20年,如今他将专注于OpenAI的AI硬件项目。 据Mark Gurman最新透露,Ive目前正领导开发一系列突破性的AI硬件产品。 其中一款正在开发中的设备被描述为一种可穿戴的移动设备”,形式类似于吊坠”,用户可以将其佩戴在脖子上,并通过语音命令访问ChatGPT。

  • Neuralink实现渐冻患者语言功能重建,微美全息(WIMI.US)完善AI+脑机接口生态圈

    埃隆·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帮助一名渐冻症患者通过植入设备重新"说话"。该技术结合xAI的人工智能,将患者脑信号转化为语音。目前全球已有3位患者接受植入,其中两位恢复部分生活能力。脑机接口技术分为侵入式、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三种,在医疗、教育、游戏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十四五"规划已将其列为重点科技项目。微美全息等企业正推动"脑机接口+"生态建设,整合AI、量子计算等技术拓展应用场景。该技术虽处临床试验阶段,但已展现帮助失语、瘫痪患者康复的潜力。未来随着AI与神经科学结合,人机协同将带来更多可能性。

  • 人效提升|企业智能虚拟员工上线!尘锋AI员工赋能营销服环节,布局数智员工拥抱人机协同新趋势!

    文章介绍尘锋AI员工如何帮助企业解决营销、销售和服务环节的效率问题。该产品基于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等AI大模型能力,结合30+行业服务经验,可7*24小时在线响应客户咨询,精准识别客户意图并完成商品推荐、线索获取等售前关键动作。在销售转化环节,AI员工能快速挖掘意向客户并盘活沉默客户,提升线索利用率与转化率。售后环节则通过学习企业私有知识库解答专业问题,提升服务效率。尘锋作为SCRM行业领军企业,已服务30+行业超10,000家企业,提出未来"人+AI"工作新模式:1个优秀员工+N个AI协作,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实现业务增长。

  • 怡安“医生朋友”刚需背后:现代医疗忽视了什么?

    文章探讨了现代医疗体系中的深层矛盾:尽管医疗资源丰富,人们仍渴望"医生朋友"这种原始关系。这反映了三个核心问题:1)专业医疗知识造成的认知壁垒,使患者处于被动;2)医疗商业化导致信任缺失;3)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需求的错位。作者指出,真正的健康管理需要持续关怀和零信任成本的个性化建议,这正是"医生朋友"的价值所在——既提供专业指导,�

  • 男子胳膊上长刺猴自己用钳子拔掉 医生提醒切勿效仿

    6月8日,一则安徽男子自行处理胳膊上“刺猴”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视频中,该男子胳膊上长了一个小“刺猴”,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直接拿起钳子,硬生生地将“刺猴”拔掉,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受到那种疼痛。 “刺猴”在医学上称为寻常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肤良性赘生物。很多人在发现身上长了“刺猴”后,可能会像这位男子一样,试图自行处理�

  • 吃完山竹记得要漱口 医生提醒防龋齿风险

    ​近日,有网络话题提及“吃完山竹记得要漱口”,引发公众对食用山竹后口腔护理的关注。据了解,山竹作为一种美味且营养丰富的水果,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其在食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口腔问题却鲜为人知。 山竹果肉含有较高的糖分,食用后若不及时清洁口腔,残留的糖分容易滋生细菌,进而可能引发龋齿等口腔问题。有牙科医生指出,近年来因食用高糖水果后未做

  • 植愈东方,植物医生的“大国品牌”科研担当

    央视报道植物医生品牌31年来专注高山植物研究,将传统草本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打造高端护肤产品。品牌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深度合作,从铁皮石斛中提取出抗衰老成分,并建立全产业链可视化管理系统。产品包装融入东方美学元素,门店营造沉浸式体验,成功进军海外市场,被认证为"全球领先的植物护肤品牌"。品牌登上央视《大国品牌》栏目,展现了传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