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关键词   >  AO3最新资讯  > 正文

风波中的同人文化:IT大佬、一线网红也成主角,创作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2020-03-10 09:13 · 稿源: 三言财经
文章目录

同人文化对于圈内人是怎样的存在?

关于“同人”、“同人文化”目前并没有权威的定义,这是一种小众文化,在相同爱好的群体中流行,作者会基于已有作品进行的二次创作。

出于对原作的喜好以及想要与同好分享探讨的目的,粉丝们会自行组成“社团”或者定期组织线下交流会,作品、创作者、读者、周边等共同组成了“同人圈”,形成“同人文化”。

但随着同人文化的发展,同人创作的力量庞大,粉丝群体增加,同人作品和IP衍生的界限逐渐模糊,慢慢和其他圈子联系在一起。

未处于同人圈的人可能无法理解圈内文化,但对于同人爱好者来说,同人文化可以说是他们的“精神食粮”。

“同人创作这有四个字,我不知道对于他们来说地位如何,但我认为同人创作更多的是对作品的认同,创作必定包含着个人理解,各种创作平台的出现也让我们了解到我们与外界有所联系,再次感受到不要否定创作,甚至断绝了我们与世界联系的渴望。”

“同人,我首先想到的是给喜欢的角色更多故事和结局,特别是be(bad ending不好的结局)的cp,我理解的同人是一种精神寄托,大家用爱发电,自发产粮。并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被大家喜欢和尊重。”

“补完原作中读者认为的不完整。”

“同人,遗憾得以弥补,破镜得以重圆,是悲剧得以避免,是错误得以悔过,是更丰富的故事,更洒落的诗歌,这样的创作为什么不值得一爱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同人可以是原作衍生的平行世界,拓宽了原作的深度与广度,让原作不再是孤独的一本书或者一部剧,甚至一个世界,而是一整个宇宙。”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文艺作品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同人圈作者、读者将同人视为一种“自由”、“弥补”、“精神食粮”,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寻找归属感,是他们心中的另一方天地,这或许也是同人文化形成的原因之一。

同人创作是否侵权 创作自由的边界是什么?

对于创作自由,有网友提出不同意见,“创作无分高低贵贱没错,平民文化也可以是宝藏,但是文学创作的自由并不是绝对自由,也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同人文侮辱人格侮辱他人,这就是你们所谓的自由吗?”

3 月 1 日晚,导演哈文在微博转发肖战事件相关微博,并配文表示“文化是用来交流的”。

“同人圈”谴责粉丝霸道损害创作自由,“饭圈”声称同人文侮辱人格。那么同人文创作的界限到底在哪?

对此,有媒体采访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嵩琦,她表示,“如果普通浏览者足以认定小说描述的人物就是明星本人,小说的内容也严重到构成侮辱或诽谤,并由此对明星名誉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后果,导致其社会评价严重降低,即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小说的内容使明星本人遭受精神伤害并降低了社会评价,即可认定构成名誉权侵权。”

同时,尹嵩琦称,若小说中同时使用明星姓名和肖像,还可能涉嫌侵犯明星姓名权与肖像权。

粉丝是否滥用举报权?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表示,“同人文”写作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可能涉及侵犯名誉权,但如何平衡公众人物名誉权与公民言论自由是一个更加复杂的法律问题。”

北京天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冠称,举报是声张正义,发挥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监督的权利,恶意举报则是一种网络暴力,“举报绝不能是无中生有,否则就是滥用,占用社会公共资源,可能对当事人造成诬告陷害。”

因此,从法律意义而言,粉丝举报权是公民权利,不能因举报结果不利便认为举报行为是“错”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滥用举报权,举报结果还需要管理部门以及平台更加公允客观审慎处理。

一种文化的诞生和发展都需要漫长的过程,同人创作亦是源于喜爱,但此次事件也暴露出同人创作的一些问题,如何让把握同人创作的界限,也是同人圈应该思考的问题。

对于“同人”你有什么看法?

举报

  • 相关推荐
  • 大家在看
  • 海尔智家的新增量在哪里?

    文章概述了2024年上半年中国股市结构性行情,恒生指数上涨21.06%,港股新消费受追捧。国证指数公司发布"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覆盖科技、成长属性企业。海尔智家作为唯一入选前十的家电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实现快速增长,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从2015年21%提升至2024年50%,年复合增长率25.39%。公司在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市场表现突出,多品类全球销量第一。通过产品高端化和数字化转型,海尔国内利润率显著高于海外,但随海外业务升级,盈利差距有望缩小。海尔正从中国家电龙头成长为全球化企业,其发展路径展现了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 从“形态自由”到场景适配智元灵犀X2-N重塑机器人移动边界

    上海智元公司7月7日发布灵犀X2-N人形机器人,创新采用轮足双形态自由切换技术,突破传统机器人移动方式局限。该机器人能在1秒内完成形态转换:足式状态下可稳定负重12公斤上下台阶;轮式模式下能高效穿越复杂地形。六自由度机械腿结构配合平滑步态控制,确保切换快速稳定。产品线覆盖办公、展览等多场景需求,价格从十几万至三四十万元不等。这一突破性设计推动人形机器人从"能移动"向"会适应"跨越,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技术范式。

  • 胖东来“沉冤得雪”!网红“柴怼怼”账号已被依法关闭

    今日上午,据网信中国”推文:近期,国家网信办扎实组织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部署地方网信办积极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不法行为,督促重点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从严从快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

  • 被吐槽“网红化” 歌手张靓颖回应:十几年前就有类似的穿着打扮

    近日,张靓颖在深圳演唱会上演唱歌曲《九万字》时的穿着打扮引发网友热议。 当时,她以欧美风紧身流苏装、金丝眼镜造型搭配扭胯、甩头等编舞动作,与此前在《天赐的声音》中知性长裙的优雅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这导致部分观众吐槽她这次的风格类似直播间网红风格,与实力歌手身份不符。 针对此事,张靓颖本人进行了回应: 一觉醒来我网红化”了十几年前开始我�

  • 网红只喝咖啡汽水 心脏衰竭去世:离世时体重仅23公斤

    近日,土耳其社交媒体领域发生一桩引发广泛关注的悲剧。当地时间2025年6月21日,30岁知名网红妮哈尔·坎丹因长期与厌食症斗争失败离世,其生前体重骤降至23公斤的极端情况,成为社会聚焦的热点。 据当地媒体披露,妮哈尔近年来深受身材焦虑困扰,为维持病态瘦削的体型,长期采用饮用咖啡和汽水抑制食欲的极端方式。这种不科学的饮食模式导致其身体长期缺乏蛋白质�

  • 土耳其一网红离世 体重仅23公斤:饱受厌食症困扰

    近日,土耳其社交媒体界传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30岁知名网红妮哈尔·坎丹因长期与厌食症抗争无效,于2025年6月21日不幸离世,年仅30岁。据当地媒体披露,妮哈尔生前深受厌食症折磨,离世时体重骤降至23公斤,这一数字与其生前正常体重相比减少了约40公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 《鱿鱼游戏》第三季豆瓣仅6.4分 网友:看完想把男主角打一顿

    《鱿鱼游戏》第三季自6月27日在Netflix独家上线后,热度居高不下,然而口碑却不尽人意。 目前其豆瓣评分仅6.4分 ,远低于第一季的7.7分。不少网友直呼:看完想把男主角打一顿!” 《鱿鱼游戏》系列向来以残酷刺激的游戏和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吸睛。第三季承接上一季,主角成奇勋反抗失败、挚友身亡,被迫再次投身致命游戏。

  • 780万网红孙恩盛被曝无证驾驶 自称科一8次未过 科二失败4次

    ,今年6月份,抖音已有780万粉丝的网红孙恩盛因参与验资PK”(要求粉丝60秒内刷10万元礼物)被批诱导非理性消费,遭平台停播。 随后,有网友质疑孙恩盛2023年无证驾驶,引发热议。 报道称,根据其直播片段,孙恩盛在2024年底承认驾照未考取”,但早在2023年底他就已驾驶机动车,疑似无证驾驶。 此外,孙恩盛还自称近期在考驾照”,并自爆科目一8次未考过,科目二失败

  • 网友拍到全红婵在湛江钓鱼:身着短裙 一改往日赛场形象

    前段时间,全红婵回到省队养伤训练。期间,有网友在湛江某钓鱼场偶遇了她和家人。画面中的全红婵一改往日在赛场上的形象,身着短裙,打扮得十分少女。 全红婵对钓鱼似乎情有独钟,除了跳水,这可能是她最感兴趣的活动了。只要休息,她就会去钓鱼,去年回老家时,她也和朋友一起去过钓鱼场。 或许是出于不想被认出的考虑,即便天气炎热,全红婵还是戴着口罩。�

  • 艺术家陈持平作品荣登文化和旅游部主管《文化月刊》封面

    陈持平(1953年生),福建仙游人,擅长丙烯画,兼攻篆书、草书。其祖父陈开泉毕业于上海美专国画组,父亲陈祖儒为书法家。作品融合东西方艺术特色,色彩奔放热情,充满动态美。代表作《望江南》以丙烯重构江南诗意,获多家媒体刊载。2023年出版《陈持平丙烯画作品选》,作品入选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其艺术理念主张"古诗今画",通过色彩与线条连接传统与现代,让观者在作品中获得心灵慰藉。

这篇文章对你有价值吗?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