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见闻 > 关键词  > ZAO最新资讯  > 正文

ZAO发布声明回应“隐私争议”: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2019-09-03 11:00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9月3日 消息:今日,针对隐私争议,AI换脸APP ZAO发布声明回应称,“ZAO”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ZAO”设置了真人验证环节,整个过程仅为验证上传的照片是本人,为确保信息安全。

此外,ZAO还表示,“换脸”完全不可能威胁支付安全。并且删除信息或注销账号,“ZAO”均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信息。

此前,有用户表示,ZAO涉嫌过度攫取用户授权,以及涉嫌侵犯明星权利。随后,ZAO被微信屏蔽分享链接,页面显示“网页存在安全风险,被多人投诉,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已停止访问”。

对此,“ZAO”回应称,我们十分理解大家对隐私问题的担忧。你们提的问题都已收到,考虑不周的地方我们会去改,需要一点时间。

以下为ZAO声明全文:

各位关心“ZAO”的朋友:

很抱歉,新生的“ZAO”给大家带来了诸多疑虑。

作为一个初创产品,我们在大家核心关切的问题上确实考虑不周。这两天,我们一直在反思和修正。

我们非常理解大家对于隐私和安全问题的担忧,也很重视大家的各种反馈、意见和建议。我们第一时间对《用户协议》条款的文本进行彻底地梳理,对容易引发歧义的地方进行修改和调整,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以下说明:

1. “ZAO”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在您的使用过程中,为保护肖像权不被冒用,“ZAO”设置了真人验证环节,整个过程仅为验证您上传的照片是您本人,为确保您的信息安全,“ZAO”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2.“ZAO”所呈现的“换脸”效果,是我们根据您提交的头像照片,按照您选定的素材场景,通过后期技术叠加所实现的虚构图像,并没有采集任何个人生物识别特征。虚构图像能达到肉眼上近似,但并不是您的真实信息。

3.使用“ZAO”不会产生支付风险。

刷脸支付安全门槛极高,仅通过一张照片实现的“换脸”技术完全无法突破刷脸支付的安全系统。权威支付平台也均从专业技术角度,强调“换脸”完全不可能威胁支付安全。

4.您删除信息或注销账号,“ZAO”均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信息。目前有用户看到注销后的缓存信息,会在后续更新版本时修复。

我们非常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在产品中也运用了加密存储等多种安全措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

此前给大家造成疑虑和困扰,我们再次致歉。感谢大家对我们产品的关注,我们会积极更新和完善服务,给大家带来更多新技术的愉快体验。

“ZAO”运营团队

2019 年 9 月 3 日

举报

  • 相关推荐
  • 跨境支付的未来:人工智能、嵌入式金融和即时结算

    本文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嵌入式金融与即时结算三大技术趋势如何重构跨境支付体系。人工智能通过智能填单、动态风控和预测性维护显著提升支付效率与安全性;嵌入式金融将支付功能无缝融入电商平台与供应链,实现“无跳转支付”;即时结算技术将跨境支付时间从数日缩短至秒级,并优化现金流。三大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推动跨境支付向更智能、高效、无缝�

  • 人工智能落地“最后一公里”,戴尔工作站助力AI应用提速

    AI应用落地面临“最后一公里”部署难题:传统流程繁琐耗时,从模型开发到上线需数周。英特尔携手戴尔与零克云打造“工作站-AI PC-云端”协同生态,通过本地工作站进行小规模测试验证,降低试错成本与数据泄露风险,再通过“一键部署”快速扩展至云端规模化落地。这种“先本地验证、后云端放大”的路径显著提升开发效率,释放团队创造力,让有价值的AI想法快速照进现实。

  • 简知科技“简智AI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助力兴趣教育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广州简知科技自主研发的“简智AI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标志着该模型在安全性、合规性与可靠性方面达到国家级标准。作为兴趣教育领域AI应用的重要里程碑,该模型围绕用户兴趣成长周期设计,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可为未明确兴趣方向的用户智能推荐内容,为入门用户规划学习路径,为基础扎实用户提供进阶训练与智能反馈。其技术能力在旗下“简小知”等品牌中已实现“学—练—评—测”全流程覆盖,并通过社群互动增强学习动力。公司未来将持续优化模型能力,联合行业伙伴构建完整培养体系,推动兴趣教育向个性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 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拟上市 估值或高达1万亿美元

    OpenAI正积极推进上市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可能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目标在2027年正式上市。 此次IPO的估值有望达到约1万亿美元,或将跻身全球规模最大的IPO之列。 在初步讨论中,OpenAI曾考虑通过上市筹集至少600亿美元资金,实际融资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 千问APP悄悄上线,阿里的AI超级入口也终于来了。

    阿里“千问”APP昨日在应用商店悄然上线,界面从通义APP的双色渐变变为简洁单色设计,功能大幅增强,支持Qwen全系列最新模型。此次品牌整合将阿里分散的AI触点统一为“千问”品牌,实现模型与产品名称对齐,让普通用户首次能在官方APP使用最强Qwen3-Max模型。APP默认开启联网搜索,集成图像编辑、视频通话等场景功能,通过智能意图识别实现一站式服务。这标志着阿里开始认真打技术+品牌两张牌,推动AI技术以更清晰方式触达用户。

  • 阿里千问APP宣布开启公测 号称打造最佳个人AI助手

    阿里巴巴11月17日启动“千问”项目,全面进军AI to C市场,标志着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战略布局。APP公测版已上线各大应用商店,网页和PC版同步推出,国际版即将上线。基于Qwen模型在海外的影响力,“千问”将与ChatGPT等国际产品竞争,展现中国AI实力。Qwen系列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性能超越Llama等,成为全球最强开源大模型。“千问”致力于打造“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已具备生成报告、制作PPT等能力,未来计划接入地图、外卖、办公等生活场景,成为用户得力助手。

  • 刘强东宣布:京东外卖独立app上线 并推出京东点评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11月17日宣布,京东外卖独立App正式上线,将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外卖服务。同时,推出“京东点评”功能,承诺永不商业化。自今年2月上线以来,京东外卖订单量快速增长,6月1日突破2500万单,入驻超150万家品质餐饮店。用户需在京东App首页“秒送”栏目下单,而“京东点评”位于秒送板块,分为美食、酒店、购物和玩乐四大板块,以图文形式分享本地生活内容。

  • Qwen用开源逆袭GPT的故事,千问APP要再干一遍

    Qwen模型逆袭GPT的策略,阿里准备再用一次。 2018年,OpenAI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模型GPT1,占据了技术先机,随后变得越来越封闭。在大洋彼岸,阿里几乎同一时间着手大模型研究,到2023年推出“通义千问”时,则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直接开源模型,允许开发者免费使用、改进和集成。 这个策略让Qwen逐步积累起规模,做到了如今全球开发者基于它发布了17万个衍生模型�

  • 共建·共智·共享--新一代AtomGit平台暨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发布

    10月28日,AtomGit平台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升级发布会,正式推出"开源+AI"一体化平台及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工信部副部长熊继军出席并致辞,强调建设AI开源社区对汇聚创新资源、把握科技革命机遇的重要意义。平台将整合开源模型、数据集及算力资源,打造开放中立的基础设施,计划于11月21日正式上线。华为、百度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开源实践,多所高校签署了共建AI生态倡议。此举标志着我国开源生态迈向智能化时代的重要一步。

  • 卖家精灵加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加速AI赋能跨境电商

    卖家精灵凭借在跨境电商智能化运营与AI大数据应用领域的领先实力,近日正式加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成为该国家级AI产业生态重要成员。此次加入标志着其AI技术实力获权威认可,未来将携手联盟推动AI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助力中国品牌全球化。依托八年积累的海量电商数据与算法体系,卖家精灵已构建覆盖选品决策、市场分析等全链路AI解决方案,服务超百万跨境卖家,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决策精准度。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