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声通科技持续盈利!与马来西亚汽车、机器人与物联网研究所(MARii)就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E-call)领域的合作开展讨论

2024-01-20 15:45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声通科技持续盈利!与马来西亚汽车、机器人与物联网研究所(MARii)就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E-call)领域的合作开展讨论

2024年1月19号,在上海声通科技总部,由马来西亚汽车、机器人与物联网研究所(MARii)的副首席执行官Nizmar bin Mohd Nazar先生和马来西亚智能网联汽车知名企业ACO TECH的首席执行官李璞先生率领的代表团对声通科技公司进行了拜访,就未来在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E-call)领域的合作开展讨论。

声通科技公司的副总经理欧阳一青和副总经理郑波热情接待了来访的代表团,并介绍了公司的情况以及声通公司为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提供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声通科技的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E-call)通过智能车联网解决方案,提供了保障交通安全的紧急呼叫服务。该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迅速向紧急救援服务发送相关信息,以加速救援行动,降低事故后果。

图一:声通科技领导欧阳一青总(左六)、郑波总(右五)

与马来西亚副首席执行官Nizmar bin Mohd Nazar先生(左五)和马来西亚智能网联汽车知名企业ACO TECH的Goh Meng Kuan 先生(左四)会面

在会谈中,代表团与声通科技公司就马来西亚数百万辆在运汽车和未来新车的紧急呼叫系统体系构建进行了讨论。代表团对声通公司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认为声通公司具备为马来西亚汽车行业赋能的潜力。

MARii的Nizmar bin Mohd Nazar先生表示,智能网联化是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而紧急呼叫系统在保障驾驶员和乘客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声通科技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为马来西亚的车联网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机会。

ACO TECH的团队对声通公司的技术能力和专业团队表示钦佩,并表示ACO TECH将与声通公司加强合作,推动马来西亚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E-call)的发展。

图二:声通科技领导与马来西亚代表团热切会谈

声通科技公司的副总经理欧阳一青和副总经理郑波表示,公司非常荣幸能够接待MARii和ACO TECH的代表团,并表示将竭尽全力为马来西亚的车联网行业提供高质量的紧急呼叫系统解决方案。他强调声通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提升技术能力,期望为马来西亚数百万辆在运汽车以及未来新车的安全保障作出贡献。

声通科技在智能网联车领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参与的第 一个智能网联车总包项目位于淄博高新区东部山体公园,总规划里程超过100公里,路线以山路为主,经过桥、山、急弯、陡坡、窄路等复杂路段。公司目前已经交付了项目的第 一期,一期项目成功在其中超过20公里道路投放运营了19辆智能车辆,实现了无人车上路。

同时,公司又在绵阳参与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的智能网联汽车项目,获得市委领导好评,之后会作为优质项目向外推广。在试点园区试驾驶的乘客给出了“乘坐感觉平稳舒适,行车定位准确”的好评。在不久的未来,待项目完成且绵阳相关法规出台以后,这些无人驾驶车辆就将正式投入运营,围绕无人公交及无人网约车形成规模化、常规化商业应用。同时,公司在全国多地还有其他类似项目正在跟进。

图三:声通科技领智能网联车案例展示

这次调研活动为MARii、ACO TECH和声通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三方将共同努力,推动马来西亚车联网紧急呼叫系统(E-call)的发展,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体验。

【上海声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根据上海艾瑞市场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行业报告,以2022年的可比收入计算,声通科技于中国企业级全栈交互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二,以2022年城市管理及行政的收入计算,在中国城市管理及行政领域的企业级全栈交互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 一。

声通为已实现稳定盈利的人工智能领域公司,核心财务及运营指标优异,连续多年稳定盈利,调整后净利润(一项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和收入持续双增长。2020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营收规模由3.5亿元提升至近5.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1.8%。2023年1-9月调整后净利润(一项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超8,000万,同时拥有充足的在手订单量,也为公司未来保持强盈利能力的坚实保障。】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中国商业低轨星座赋能东南亚数字转型!时空道宇在马来西亚成立资公司

    2025年4月18日,浙江时空道宇科技公司与马来西亚Altel集团宣布成立合资电信公司,将借鉴"宝腾模式"通过入股运营马来西亚电信企业。双方将依托吉利星座全球低轨卫星网络,在东南亚地区打造"天地一体化"通信服务体系,重点推动智慧港口、农业、能源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这是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首次入股并运营海外电信公司,标志着中国卫星通信技术规模化�

  • 声通科技汤敬华:寻找可信、靠谱的人工智能技术

    声通科技董事长汤敬华在第三届数字化发展大会上表示,人工智能进入商业领域必须可信可靠。该公司专注交互式AI20年,提出"可信AI实现架构",强调AI需根据不同场景设定合理准确度标准(80%-99.9%),而非追求100%完美。他指出可信AI需要技术支撑与综合能力,包括数据训练、平台可信度及持续运营能力。声通科技已形成覆盖智慧城市、金融等领域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并与商创院成立可信AI实验室,推动产学研合作。汤敬华认为,AI发展需平衡安全与创新,重大决策过程必须透明可靠。

  • 酒店机器人3年亏了8个亿:机器人实际配送效率低下

    酒店机器人近年成为行业标配产品,但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某酒店管理人员坦言,实际运营中发现机器人配送效率低下,无法真正节约人工成本,最终选择弃用。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格局正发生变化,九号机器人、擎朗智能等新兴企业通过多场景适配和人机协同等差异化策略,逐步蚕食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市场前五名企业份额差距已不足8个百分点。

  • 宇树机器人充电姿势过于可爱 友直呼:亚洲蹲

    快科技4月15日消息,据报道,近日一段宇树H1人形机器人充电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视频中,机器人双手蜷缩胸前,以蹲姿进行充电的拟人化动作,被网友调侃这不就是亚洲蹲”刚站起来会不会低电压和充电久了会腿麻吗。这种看似可爱的充电姿势,实际上是宇树科技核心技术的集中体现。根据宇树科技公开资料,H1机器人搭载了AI驱动的全身运动控制系统,其关节最大扭�

  • 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诞生:天工机器人已经冲线完赛

    快科技4月19日消息,今天上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跑,21支机器人队伍与12000名人类选手同场竞技,共同挑战21.0975公里的赛道。据央视新闻官微介绍,目前天工机器人以36分54秒率先冲线完赛,夺得冠军。据悉,天工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能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奔跑,是该中心自主研发的通用人形机

  • 刘慈欣谈机器人跑半马:具身机器人将给社会带来颠覆性影响

    快科技4月20日消息,日前,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举行,经过21公里的比拼后,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钟的成绩率先完赛,夺得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据央视财经报道,在人形机器人半马开跑前夕,科幻小说《三体》《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接受专访。刘慈欣表示,赛事更多的是一种展示,机器人跑步表现它很平衡的跑步移动功能,就像春晚上跳秧歌�

  • 全球发布!哈工大打造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期刊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官微发文,哈尔滨工业大学与Wiley出版集团联合推出的国际学术期刊《智能机器人》首期创刊号于2025年3月正式面向全球发布。该期刊汇聚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49位国际编委,其中包括26位国内外院士,由瑞士工程院院士BradleyNelson教授担任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副校长刘宏教授任编委会主任,李隆球教授任执行主编。期刊将通过WileyOnlineLibrary平台开放获取,推动全球机器人学术共同体建设与产学研转化。

  • 宇树科技回应机器人马拉松摔倒:并未参赛 不要误解

    快科技4月19日消息,今天上午,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开跑。网传视频显示,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刚起跑就摔倒在地,随后站起继续比赛。宇树科技对此发布声明称:宇树最近完全没有参与任何比赛,主要忙着准备人形机器人的格斗直播。此次比赛中的宇树机器人是第三方人员使用,使用的是他们自己的算法。宇树科技强调,不同人操作或开发情况下,机器人

  • 港仔机器人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 布局多个应用场景

    4月21日,港仔机器人公司与国华达闼战略合作签约暨公司成立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该公司将专注定制化机器人开发制造,瞄准教育、医疗健康、长者照护、物业管理等多元场景需求,打造一站式MaaS解决方案。同时成立研究院推动跨学科研究及商业化应用,并在香港建立人形机器人生产线。目前已在康养、智能医疗等领域取得进展,其养老机器人已获市场认可。公司计划到2035年生产2亿台家庭保姆机器人,服务4亿老人。与南通市政府合作的康养示范区项目将服务3000名用户,预计带来可观订单。据行业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3亿元,2029年或突破750亿元。公司将持续发力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抢占行业先机。

  • 人形机器人:最初的设想,最后的归宿

    文章回顾了机器人概念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从早期科幻作品中的机器形象到现代多功能人形机器人,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前景。同时,文中提到机器人正逐渐融入日常生活,未来将与人类形成更自然的互动,展现出更高的智能水平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