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ley和Madison 是 2001 年时美国流行的女性名字,而在这一年,Noel Biderman 创建了一家专门为已婚人士提供交约会服务的社交网站 AshleyMadison.com。与它中文站首页广告语“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相比,英文版的“Life is short. Have an affair.”来得更为露骨。
这家创办十几年时间的社交网站,目前积累了 3700 万匿名用户,去年全年收入达到 1.15 亿美元,并计划今年夏天在伦敦交易所挂牌上市。
而在昨天,消息曝出,Ashley Madison 被黑客团体攻击,3700 万的用户数据已经泄露。并且,遗憾的是,这条关于用户数据泄露的传闻,在之后被Ashley Madison 的母公司Avid Life Media (ALM) 确认。
对于Ashley Madison 的 3700 万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个糟糕的周末。大量隐秘的信息存在被曝光的风险,其中涉及的利益攸关。而对 ALM来说,这样的一则消息出来后,伦敦交易所敲钟的计划将告一段落。当然,对这家加拿大公司来说,更为重要的是,用户对它的信任将出现大面积的破裂。
在劫持Ashley Madison 的用户数据后,黑客团体The Impact Team 发表了声明。在声明中,The Impact Team 首先攻击了ALM 的业务问题,他们控诉用户在支付 19 美元的“删除费”后,用户的信息仍然存在。Ashley Madison 营收中,有一部分源自用户删除账户信息所需要支付的费用,The Impact Team 提到,ALM 去年从这块业务中赚得了 170 万美元,“但付费用户什么都没得到”,他们的账户信息还保留在网站后台。另外,The Impact Team 从道德上强烈地质疑了Ashley Madison 存在的必要。
并且,在声明中,The Impact Team 写道,要赎回用户信息可以,只要Ashley Madison 和 ALM 另一家社交网站Established Men 关站即可。对于这样的要求,ALM 官方的说法是,网站不会下线,技术人员正在努力抢修网站漏洞,删除相关用户的账户信息。对于这样一起攻击事件,ALM 怀疑很大可能是熟悉的人所为,并锁定了一名前员工。
Ashley Madison 到底有着哪些道德上的质疑呢?2013 年 8 月 23 日,Ashley Madison 登陆香港时,导致了很多家庭团体的抗议。在新加坡,已明确禁止 Ashley Madison 进入。这样激烈的反对,根本原因在于 Ashley Madison 对于自身的定位,它面向的是已婚人士,它的理念是——如果对自己的婚姻不满,就可以在上面匿名注册,寻找自己的“第二春”。这样的号召,无疑对“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产生了影响。
帮助创建全球比较大交友网站 match.com 的 Trish McDermott 曾经抨击,Ashley Madison 的商业价值是建立在破碎的心、毁灭的婚姻以及残缺的家庭之上。对于这样的说法,Biderman 回应道,Ashley Madison 只是一个平台。并且,在他看来,affair 让很多家庭幸免于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