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模式 > 关键词  > Tinder最新资讯  > 正文

看脸约会应用Tinder的增长黑客探索之路

2015-03-26 09:38 · 稿源: XDash Weblog

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之际,曾有网友吐槽:如果将剧中男主角都教授的扮演者替换成葛优,让女主角千颂伊让位给凤姐,这部剧还会有这么多人看吗?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颜值”高低对于人们结识和接受他人的影响力究竟占据多大比重?“以貌取人”究竟靠谱不靠谱?

研究结果恐怕会让人唏嘘。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艾米丽·库格斯迪(Emily Cogsdill)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从3岁起就已经能通过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对方的性格特征,例如个人能力和诚信度,并且不同儿童的判断结果惊人地一致。康纳尔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展示32名20多岁的白人照片做试验发现,人们只要看静态照片,就能较为准确地辨别出谁是罪犯,尽管备选照片里的人物全都面容平和。甚至有进化心理学家表示,在不同的社会中,一个地方的病菌和寄生虫越多,那里的人们就越以貌取人,因为在择偶时避开感染过疾病的人是很重要的。

美国的一款社交约会应用Tinder正是顺应了这样的用户心理。它主打“看脸配对”,一上来用户除了看到其他参与用户的照片之外,完全看不到其他的个人详细资料。你唯一要做的就是通过“看脸”来决定对方“是不是你的菜”。如果对方给你的第一印象良好,有与其结识的兴趣,可以将照片向右滑动,代表你“喜欢(like)”;如果对方给你印象平平甚至令人作呕,则可以向左滑动,让其“消失(nope)”。一旦双方互相标记为“喜欢”,就可以彼此发起会话,并查看对方进一步的信息,逐步建立其更深入的互动往来。用户越常用Tinder,获得潜在约会机会的可能性越大。

在美国传统约会网站Match和OkCupid大行其道的形势下,Tinder仍然成功崛起于移动端,在推出两个月内就推荐匹配了超过100万对用户,获得了3500万次喜欢与否的评价,维持着65%的日活跃度。截止2014年底,Tinder上5000万用户平均每天使用约90分钟,产生10亿次照片展示和1400万次配对,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外貌协会”首选应用。

Tinder实际上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创业公司,而是与Match.com同属IAC公司旗下。作为该公司“创新沙盒(Innovation Sandbox)”实验室的孵化项目,CEO萨姆·亚根(Sam Yagan)刻意将它的背景掩藏得神秘低调,希望让外界看到一个全新的独立项目,而非依托于大公司平台下的子产品线。Tinder的融资也是独立的,尽管它一直被IAC牢牢把控在旗下。

据传Tinder原名“Matchbox”,是工程师Joe Muñoz在一次黑客马拉松(Hackathon)中的无心插柳之作。项目上线后运行了一段时间,反馈还不错,于是渐渐地,他们将同属创新沙盒实验室的项目Cardify停掉,把重心转移到了Matchbox上。由于Matchbox这个名字太容易被揣测到与Match.com的关系,Tinder的CEO肖恩·雷德(Sean Rad)建议改名叫“Tender”(纤弱、温柔的意思)——一个浪漫温馨的名字,会让人联想到猫王那首被多次翻唱的经典金曲《Love Me Tender》。在原市场执行官惠特尼·沃尔夫(Whitney Wolfe)提议下,伴随些许争议,最终他们还是将名字确定为了Tinder。

得女性者得天下

对社交类项目而言,如何解决冷启动的问题,始终逃不过“鸡与蛋”的因果悖论。人气越高的社区越容易形成马太效应,建立起更广更密的关系链,巩固城墙;初生的社区如果在起步之初就门庭冷落,很可能之后的发展也不顺利。在Tinder这样目的明确的约会应用中,用户的需求明显直白:寻求勾搭另一半的机会。如果你留心观察过微信、陌陌和其他任何社交平台在约会方面的表现,会发现男性往往展露出更加旺盛的意愿,行为上也会更活跃主动,而女性则相对被动,即便是高冷“女神”,只要稍微展露出愿意交流的想法,也会引来众多“屌丝”的围观追捧——没错,这其实跟线下没什么两样。维持这种生态系统运作的基本机制,通常是对女性提供更加开放友好的环境,吸引她们入驻,再以此辐射向男性群体——与酒吧经常使用“男A女免”来招揽顾客,原理同出一辙。

让Tinder早期获得迅速增长的是贾斯汀·马丁(Justin Mateen,后来他被授予首席营销官与联合创始人称号)。在南加州大学念书时,马丁曾运营一家派对筹办公司,他发动兄弟会和女生联谊会里的交际能手来销售派对入场券,每卖出十张,就给他们一张免费赠券。他通过以往的营销经验认识到,“如果我们可以先渗透到那些具有社交影响力的人群当中,那么就能以此为基础向其他人扩散开来”。于是他将Tinder的测试版发送给了洛杉矶派对圈里最受欢迎的600位熟人,并拉拢来一批年轻貌美的长期在线用户。很快,Tinder每天的配对交互就达到了数万次。

这个策略十分奏效,于是Tinder开始大范围复制。沃尔夫被派飞往全美各地的校园,凭借她独特的说服能力,先邀请女生联谊会的成员使用Tinder,再到兄弟会里拉拢男同胞。后者在打开应用时,会看到自己周围圈子里的女生都已经加入,因此而有了持续使用的好奇与动力。当沃尔夫完成这一圈地推之行后,用户量从5000人增加到了15000人。借鉴Facebook的经验,Tinder还特地到“精英学府”地推,将热度延烧到了亚利桑那大学、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丁分校等热衷于社交派对的学校。这一策略不仅为Tinder输送了大量的目标用户,也聚集了现成的社交关系,在将关系网搬到网上后活跃度能得到保证。

同时,地推的顺利铺开也带动了口碑的传播。相比于Match.com这类必须通过网页访问的服务,学生们更倾向于在课间、食堂、宿舍等场合的零碎时间向朋友推荐这个有点“酷”的约会应用。“左滑右滑”的全新交互形式让演示和炫耀更有亮点可谈。

举报

  • 相关推荐
  • 从“经验炼钢”到“科技炼钢”, 南京钢铁携手华为云Stack开启AI超级工厂之路

    南京钢铁集团与华为合作推进"AI+钢铁"数字化转型,打造"元冶·钢铁大模型"平台。该平台已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四大业务方向20个智能场景应用,实现从经验炼钢到科技炼钢的转变。在峰谷发电、碳锰低温钢研发等场景中,AI技术显著提升能效与研发效率,如峰谷发电效益提升4.24倍,吨焦成本降低5-10元。通过"双模智能"融合知识库与数据引擎,南钢实现精准质检与智能问答。2024年成为全国首批数字资产入表上市企业,全年数据资产入表超1000万元。双方构建的工业智能新范式,正引领中国钢铁行业智能化升级。

  • 李晓明带领恩捷股份构建锂电隔膜产业生态的崛起之路

    中国隔膜企业恩捷股份从西南小厂成长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龙头。董事长李晓明凭借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带领企业从传统包装转型为新能源隔膜领军者。公司突破技术壁垒,研发出3微米超薄高安全基膜等创新产品,满足锂电池高容量、快充等需求。目前恩捷已融入全球主流电池企业供应链,在国内外布局生产基地,2024年湿法隔膜出货量居行业第一。其发展不仅提升自身实力,更带动国内产业链进步,为中国制造业弯道超车提供范例,激励更多企业科技创新。

  • 看「中国芯」和「国民饮」:小米与东鹏饮料的民族品牌进阶之路

    文章概述了中国民族品牌在科技和消费领域的崛起,重点介绍了小米和东鹏饮料的创新突破。小米通过持续研发,在芯片领域实现质的飞跃,推出玄戒O1芯片,展现高端芯片实力;东鹏饮料凭借"质价比"策略和数字化营销,在功能饮料市场逆袭国际品牌,年销售额超百亿。两大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差异化战略和渠道建设,展现了中国制造的活力与实力,为民族品牌全球化竞争树立标杆,彰显中国品牌在全球舞台的创新活力与竞争力。

  • 张雪峰鼓励高考发挥失常考生:人生充满变数 逆袭之路由你主宰

    近日,知名教育博主张雪峰在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学生沟通工作后,深夜发文,特别向高考发挥失常的考生们表达了自己的鼓励与期许。他坦言,深知这些考生此刻心情沉重,或许正困惑于为何自己明明付出了努力,模拟考试成绩优异,却在高考这一关键时刻遭遇了滑铁卢。 张雪峰以自身经历为例,分享了自己高中时从尖子班调整到平行班、高考发挥不佳的过往,但强调如今自

  • 2025 AI科技小巨人TOP50揭晓:Testin云测、Deepseek、宇树科技等入选

    6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互联网周刊》发布"2025AI科技小巨人TOP50"榜单,Testin云测作为唯一AI测试服务商入选。该榜单聚焦AI全产业链应用场景,覆盖大模型、芯片、测试、风控、机器人等领域。Testin云测凭借AI重构测试流程的创新实践,通过智能工具助力企业质效升级,其行业领先性获业界认可。CEO徐琨表示将持续优化AI测试工具,推动软件测试智能化发展。当前AI测试技术呈现三大跃迁:自动化深度提升、测试周期缩短、质量管控智能化。数据显示,先进AI测试方案已实现人效提升1.5倍以上。Testin云测旗下XAgent系统深度融合生成式AI技术,在金融、汽车等领域提供全链路智能测试解决方案,构建覆盖开发、测试、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质量保障体系。随着AI技术发展,测试正从成本中心转型为价值创新引擎,重新定义软件质量维度。

  • 《流放之路》制作人中国行:一周三城,直面玩家提问

    《流放之路》系列由新西兰Grinding Gear Games研发,新作《流放之路2》上线首周同时在线峰值突破57万,随后斩获Steam畅销榜八连冠,并获得2024年度新品铂金级、最热玩铂金级和最畅销黄金级游戏奖项。制作人乔纳森·罗杰斯近期开启中国行,与玩家、开发者及高校学生深入交流,分享游戏创新、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播的见解,并带来国服《流放之路:降临》的最新消息。针对玩家反馈的职业平衡、经济系统等问题,团队承诺将在0.3.0版本优化,强调随机机制对ARPG体验的核心价值。国服将登陆WeGame平台,配备AI助手解决新手难题,并保证与国际服同步更新,提供简体中文环境及特色内容。罗杰斯表示将持续倾听玩家意见,打造兼具国际品质与本土温情的游戏体验。

  • 多款AI公益工具集体亮相 腾讯探索公益数字化创新路径

    腾讯公益在"开放日2025"活动上发布15款数字化工具,包括资金拨付、物资执行和服务执行三大类,覆盖公益项目全流程。通过AI技术提升公益效率,如"AI问项目"帮助捐赠人筛选优质项目,数字化资金拨付工具将拨款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最快10分钟。目前已有800多个公益项目使用这些工具,累计拨付善款5000万元。腾讯公益还推出行业资助计划,投入1.35亿元支持公益机构数字化转型,并计划通过"久久公益节"连接更多公众参与。这些创新让公益执行更高效透明,同时保护受助者尊严,推动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 TikTok电商抢滩日本,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TikTok电商全球化布局再落一子。 6月30日,TikTok正式在日本上线电商业务,核心模式为直播带货。品牌、卖家及创作者可通过发布含购物功能的视频或直播,在TikTok内直接销售商品。 在东南亚、美区等市场,TikTok电商已证明了其直播带货模式的爆发力。如今全球化布局再下一城,给从业者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TikTok Shop在日本上线 早在4月28日,TikTok日本正式宣布推出

  • 落差最大的WWDC:要AI没有,要UI苹果砸你一脸玻璃

    苹果WWDC25开发者大会聚焦全新"液态玻璃"设计语言,推出iOS26等全平台系统更新。主要亮点包括:1)采用visionOS灵感的统一UI设计,实现跨设备视觉一致性;2)相机应用重做,简化操作流程;3)Apple Intelligence新增多语言支持和API开放;4)iPadOS26引入类macOS生产力功能;5)visionOS26支持虚拟空间共享。硬件方面,iPhone17系列将首发新系统,而传闻中的全玻璃机身iPhone原型机或预示未来设计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个性化Siri功能将推迟至2026年发布。

  • 出门问问发布Agentic AI软硬结合产品TicNote,定义新一代“AI思考伙伴”

    出门问问发布新一代AI硬件TicNote,内置"Shadow AI"系统,实现"有记忆的AI记录+主动洞察+主动分析+陪伴创作"功能。该产品通过软硬件结合,成为用户的随身AI思考伙伴,适用于会议、商务沟通、学习等场景。TicNote具备20小时续航、10米远距收音、120+语言转写能力,支持跨文件项目管理。CEO李志飞表示,TicNote是"用AI的AI做AI"的AGI实践产品,标志着公司在软硬结合道路上更进一步。国内版已上线,海外版自2025年4月推出以来获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