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趣咖 > 关键词  > NASA最新资讯  > 正文

NASA:太空旅游船票4亿元一张 2020年首发

2019-06-10 11:54 · 稿源:站长之家

图片版权所属: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6月10日 消息:天空旅游不?搞不好还是单程的那种。 6 月 7 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项新计划,为了扩大国际空间站的商用价值,欢迎个人到国际空间站“旅游”,同时,NASA也允许公司和机构对空间站的使用进行竞标。当然,太空游并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据官方介绍,这场“太空旅游”的票价是 58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4 亿元),而且还只是船票的价格,不包含其他费用。旅行者在空间站每天的花费约为 24 万元。期限为一个月,首次出发日期最早为 2020 年,每年进行两次飞行。

未来将由波音和 Spacex这两家公司负责招募旅行者,并对其进行训练以保证旅行者符合太空飞行的标准。

数据显示,每名宇航员每天需要1. 1 万美元才能使用生命支持系统和厕所,而在食品、空气等必要船员用品上每天还要花费2. 25 万美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每年要花费 30 至 40 亿美元来运营国际空间站。为此, 2018 年,美国总统呼吁在 2025 年之前结束对国际空间站的直接资助。这也是为什么,NASA要对外开放空间站的原因。

NASA首席财务官 Jeff Dewit称“对于国际空间站来说,NASA正在开放更多的商业机会,这是我们之前从未有过的”。

对此,网友直呼:有钱人的冒险操作咱看不懂,而且花 4 亿光去一个空间站有点不值。如果再增加几个景点比如月球、火星、金星之类的还可以考虑。

举报

  • 相关推荐
  • 航天员同款耳机出圈!能抗住太空噪音的声阔(soundcore)耳机,背后究竟有哪些硬科技?

    11月3日,央视新闻发布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佩戴声阔耳机享受烧烤的视频,展现中国航天科技的成熟与自信。声阔耳机通过严苛太空环境测试,代表中国制造业最高水准,其卓越降噪与音质技术为航天员创造宁静空间。作为安克创新旗下品牌,声阔产品已覆盖全球超56个市场,2024年实现中国音频品牌无线耳机全球出货量第一,彰显"中国智造"从技术追赶到创新引领的转型。

  • 224亿次围观!京沪打工人为何沉迷“上墙”?

    ​全网播放量超224亿,攀岩正成为露营、骑行之后的又一项网红运动。 去年三月,运动博主“曹三儿”首次在小红书分享自己的攀岩日常,收获一片哇塞:“天啦噜”、“这背,好强啊”。此后“曹三儿”不仅逐渐增加攀岩类内容,转型成为攀岩博主,还专门开了个小号“姐姐我又来攀岩了”,分享自己的姐系攀岩日常。

  • 双十一出行新主张:万达生活方式酒店开启“囤旅游”消费模式

    万达酒店及度假村在万微商城开启双十一大促,推出“悦享游,越精彩”主题酒店套餐。核心产品为全国91城132家酒店通用券,有效期至2026年5月31日,覆盖万达颐华、万达美华和万达悦华等品牌。活动主打“打包未来出行自由”新理念,消费者可提前锁定行程并享受灵活取消服务。优惠包括满减补贴、积分加赠及各类优惠券,满足多元出行需求。活动持续至11月11日,返场加推至11月22日。

  • 从“智慧景区”到“智能增长”:AI正重塑旅游业底层逻辑

    过去十年旅游科技聚焦“行前”环节,但生成式AI与多模态技术兴起推动行业转向“旅途中”的碎片化即时体验。杭州西湖项目通过实时感知游客位置、天气及偏好,结合地图与相机多模态输入,实现场景化推荐(如高温推送冷饮券、游船激活语音导览)。AI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智能运营体,通过“情境感知+权益触发”机制重构景区流量分配与商业结构,并采用RaaS模式与景区按销售分成,推动行业从“系统交付”转向“共同经营”。未来竞争核心在于AI能否基于行为数据重构供给体系,实现从资源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型。

  • 外星人为啥还没来 NASA科学家:可能已停止尝试接触人类

    美国科学家提出新假说解释费米悖论:外星文明可能因认为人类太无趣而停止接触。NASA专家科尔贝指出,外星技术可能仅略高于地球,尚未达到可探测水平。但英国学者加勒特持不同观点,认为其他文明可能发展过快,超出人类感知范围。两种理论均试图解释为何在观测能力提升的今天,仍未发现外星文明存在的确凿证据。

  • “全网最像夫妻”回应被建议测DNA:做过婚检

    近日抖音账号为广东土夫妇”的一对夫妻走红网络。 视频中的这对夫妻戴着同款假发,穿着同款衣服,被网友称为全网最像夫妻”。有网友表示比双胞胎还像”,还有网友建议去验个DNA”。 对此,当事人回应称两人在领证时做过婚检,应该会检查到这一块。 研究显示,夫妻相处越久,面部特征就会

  • OpenAI和微软的关系没那么糟,跟英伟达也没那么好

    OpenAI的动作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快。 上周二,OpenAI完成重组。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彻底取消了与微软的排他性协议,结束了Azure长达六年的云服务独占模式。此前,OpenAI所有模型的训练、推理与部署都必须优先选择Azure,微软还享有优先购买权。 宣布与Azure“分手”后不到一周,OpenAI便火速宣布了与AWS的战略合作——双方达成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云计算协议,OpenAI将全面接入

  • 影视飓风,悄悄过亿

    ​今年8月中旬,@影视飓风 创始人Tim完成了一场100小时的荒岛直播,旗下账号@飓多多StormCrew 分别在B站与抖音开播,无间断地记录下这一生存挑战。据B站数据,这场直播累计观看次数高达1.69亿次,期间4150万B站用户涌入直播间观看。 这场互联网狂欢中,可能少有人注意到,Tim身上穿的短袖——来自@影视飓风  自有品牌,在今年已经爆卖超20万件。双11期间,@影视飓风 在抖

  • AI日报:Sora正式登陆Android;网易云音乐推AI调音大师;谷歌将推Nano Banana2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领域突破:OpenAI视频应用Sora登陆安卓平台并引入付费角色功能;网易云音乐推出AI调音大师实现智能音效适配;字节跳动高薪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谷歌Gemini平台将升级图像生成技术;llama.cpp实现多模态革命;特斯拉秘密实验室通过行为数据训练机器人;上海首例AI著作权案宣判保护原创;微软推出自研图像生成器MAI-Image-1,在创意效率与质量间取得平衡。

  • OpenAI也来了,巨头为何决战AI浏览器?

    AI浏览器赛道再添一位重量级玩家——ChatGPT Atlas,这是OpenAI推出的首款人工智能驱动的网页浏览器。 这也被外界认为OpenAI要向谷歌宣战,挑战Chrome一直以来的浏览器霸王地位。ChatGPT Atlas发布当天,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应声下挫,盘中最大跌幅接近5%,足见市场对这一新品的敏感度。 近一年来,AI浏览器的战略价值成为行业共识,从业者更是将其与智能代理(Agent)、搜索引�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