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了 4 月份下半月的《互联网金融监测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网络借贷、网络众筹及互联网支付三种业态的累计交易额逼近 70 万亿,其中,网络借贷规模超5. 2 万亿。
公开资料显示,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成立于 2016 年 8 月份,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
据报告,截至 4 月底,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原型系统(以下简称“原型系统”)共收录了 20 大业态互联网金融的 17479 家平台。其中,网络借贷、网络众筹及互联网支付三种业态的累计交易额69. 4 万亿元。
而据委员会 3 月份同期( 3 月 16 日- 3 月 31 日)的报告显示,其时三种业态的累计交易量超64. 2 万亿元。也即,三种业态在 4 月份的交易规模达5. 2 万亿元。
其中,截至 4 月底,网络借贷的规模超过5. 2 万亿元。报告称,这一数据是对 2000 余家网络借贷网站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的。这一数字比网贷之家统计的同期历史成交数据(43301. 88 亿元)多了近 9000 亿元。
综合该委员会 4 月上、下两份半月报,网贷行业在 4 月上、下两个半月先后新增了 1000 亿元、 1058 亿元交易量,即 4 月整月交易量在 2058 亿元左右。
报告还统计了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的消长情况。综合 4 月的两份半月报, 4 月份新发现上线的互金平台有 14 家,而消亡平台则有 289 家之多。其中, 4 月份,新发现上线的网贷平台有 4 家,消亡平台有 103 家。
而原型系统所收录的 17479 家平台中,在运营的也只有 11523 家,等于已经消亡的互金平台数量接近 6000 家。
从上文可以看到,网贷行业目前存在着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现象。一种是,业内平台的数量持续萎缩,每月有数十家乃至上百家平台惨遭出局。另一种则是整个行业的交易数据持续堆高,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如何看待这种颇为悖反的现象呢?知名平台紫马财行CEO唐学庆认为,网贷各项法规的厘定以及专项整治的进行,直接结束了过去行业草莽蜂起、野蛮生长的状态,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现大规模洗牌在所难免。而交易数据的不断攀高,侧面反映了网贷行业健旺的生命力。监管和整顿,也给真正的金融创新澄清了市场环境。稳健、优质的平台借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综合来看,网贷行业正稳步进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