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用友最新资讯  > 正文

用友U8+:中小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可行路径

2016-05-11 10:3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2015年,“制造业寒冬”一词不时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全球经济低迷、综合成本高居不下,高端制造回流、低端制造工厂迁移、以及时常传来的某地工厂倒闭潮……种种事实不断震颤着制造业人群的心弦。

就在大家都以为,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也会受到上游制造企业业绩影响的时候,用友优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孙汉明却告诉记者这样一个事实:2015年,U8制造应用客户的收入比2014年翻倍增长,从U8的收入结构来看,简单生产制造模块的数量和金额也都实现了翻倍增长。

“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主体就是中小企业,这也正是U8的主要客户群体。”孙汉明解释道,U8的客户基础和产品基础都非常好:一方面,很多制造企业比以前更理性、更愿意投入了,尤其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提出智能制造需求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些度过寒冬后仍生存下来的企业始终坚持用信息化改造自己的生产管理。另一方面,U8在MRP计划管理方面有足够多的客户积累。这些客户在计划层面应用成熟后,自然会对现场管理、计划快速反应、制造成本的应用有更深入的需求。所以用友优普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做相关解决方案的升级和完善。

“通俗的说,智能制造就是ERP结合互联网、传感器等新技术,做生产现场的优化,实现更深度的应用。”孙汉明表示,在传统制造中,很多现场操作都是非常繁琐的,很难用表单、单据去约束工人的操作行为,现场管理无法做到有效、及时,而且成本也很高。“智能制造就是要让现场管理更加有序,不仅看着舒服,而且干起来也更加顺利。”

孙汉明指出,智能制造主要是管理人、机器和物料三个方面,所以U8设计方案时主要考虑的就是把这三方面链接起来,达成智能制造的基础,并按照最优的模式组成客户的生产和业务模式,达到最佳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效果。

循序渐进,打造行业隐形冠军

事实上,用友优普已经在很多细分行业里,帮助一些企业成为了隐形冠军。

如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规模优势的石英材料制造企业、中国航空航天等国防军工领域核心的石英纤维供应商。

2015年3月底,菲利华全面上线U8+全程业务管理和车间可视化管理系统,特别是机加工车间,几十道大大小小的工序完全实现了可视化、精细化管理,自动统计生产进度,车间看板一目了然,计件工资核算准确……,真正实现了“按单生产、按单领料、按单质检、按单发货、按单核算”的业务管理目标。

孙汉明表示,在这个工厂里可以看到从ERP到智能制造的缩影。因为有很多中小企业还只是处于ERP的简单应用阶段,像RFID射频卡技术、条码技术,对于50%的中小制造企业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而其实这个领域的提升就足以改变整个生产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如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他们生产的数千种发制品畅销亚洲、北美、西欧、非洲的40多个国家和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

由于发制品品种丰富,如果完全依靠计算上单据式的管理,没有单品序列号,很难做到有效管理。通过上线车间可视化管理系统,基于智能识别技术——条码和RFID,结合ERP车间精细化管理流程,瑞贝卡实现了车间管理的一目了然,让车间管理从“凭感觉”转变为“凭数字”,逐步建立起了智能车间。

再如某外资汽配企业,国外母公司用的是SAP,国内子公司用的是U8,采用的MES是德资供应商的。该MES平台的数据接口是开放式的,和U8对接非常容易,双方很快就能找到彼此所需的耦合数据。由于U8可以及时、准确的通过MES把数据采集上来,现在该公司所有的在线质量数据都是通过MES系统传到U8,U8再进行分析、出具报表,包括母公司高管看到的报表也是从U8中出来的。

孙汉明谈到,“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出,U8+在智能制造中有足够的张力去发展,在细分行业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突破点和亮点。”

“其实,我们在打造样板,包括打造系统基础的时候,更多是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包括中小企业现实的生存状况,我们要让中小企业的生产装备,在最经济、最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感受到智能制造带给企业的价值和预期。”孙汉明指出,所以,用友优普做信息化方案时,会更多结合客户的业务规划,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规划。

孙汉明强调,智能制造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哪一个样板是一次性建成的,必须像聚石塔一样慢慢的堆积起来,所有U8成功的项目都是先做一步,再做一步,循序渐进,一个样板搭建起来至少需要两三年。

加大开放性,发展产业链

据介绍,U8+下一步将加大规范性和开放性,不仅是企业制造端的开放性,还包括互联网端的开放性。因为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是紧密相连的,智能制造本身也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进行的升级改造。所以,在智能制造方面,U8+将有两个开放方向:一是制造层面,另一个是营销服务层面,用友优普将会让更多的合作伙伴,甚至第三方软件厂商加入进来,一起做智能制造这个大格局。

在具体应用层面,用友优普将会基于个别项目,与合作伙伴一起做深入应用,目前尝试的方向有定制化,包括互联网智能服务、制造企业的O2O应用、帮助垂直电商打通供给侧等等。

按照已有的基础,现在用友优普在智能制造领域成型的标准化的产品有行业插件、标准数据接口Open API、以及即将推出的车间级别的条码应用、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适用于电子行业的太阳能芯片和适用于汽配行业的MES产品。

孙汉明强调,用友优普希望与MES厂商一起打造产品化的MES,尤其是行业产品化的MES,这样既有利于合作伙伴的成长,也有利于U8市场的成熟。而且,基于Open API,与复杂的智能制造系统对接和方案整合的时间还可以缩短一些,对于广大中小制造企业而言,可以获得更高性价比的东西。“智能制造肯定不是一种贵族化的消费,而是一种可以让中小制造企业真正获益的智能制造方案,我们最终目的是这样的。”

孙汉明坦言,智能制造不是某几个系统就可以实现的,智能制造里有很多专业性、服务性的工作,是需要产业链来实现的,所以该部门现在有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打造基于智能制造的行业产业链。“智能制造一定要强调行业特点,如果没有行业特点,所谓的智能制造就无法落地,因为每一个行业都是需要有积累的。”

据悉,目前U8+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合作伙伴分为产品型和服务型的,产品型的合作伙伴已经有三十余家,包括软件和硬件领域;对于服务型合作伙伴,用友优普计划在原有的核心伙伴的基础上,发展一批专门做服务的合作伙伴,并对其进行认证,与传统的合作伙伴进行区隔。为此,用友优普设立了三年规划,要求在三年内至少有20%的增值经销商能够通过专业交付认证,按这个比例,三年后将有150家以上的合作伙伴能够交付智能制造,或者提供智能制造服务的能力。

在采访的最后,孙汉明总结到:“从用友集团的整体布局来看,U8+覆盖的市场客户群是最广泛、最复杂、最有活力,也最需要制造专业能力的,如果把智能制造和互联网解决方案连接起来,这块市场前景将是非常巨大的。”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低门槛快见效,联想企业购多款AI PC新品助力中小企业实现效率跃升

    文章概括: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呈现三大趋势:智能化成为核心动力,推动业务流程自动化、智能决策和客户服务升级;通用型方案向行业定制化、场景化演进,垂直行业解决方案需求显著增长;数据资产重要性不断提升。中小企业转型时更关注成本与ROI,偏好一站式服务,重视售后服务与数据安全。联想通过全栈AI能力、全国服务网络等,为中小企业提供"省心管家"式服务,推出AI PC等创新产品降低转型门槛,并提供三重优惠政策。其解决方案覆盖硬件到运维全链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省心、省钱、省时间"的数字化转型。

  • 身边云“擎天计划”:将推出平台化工具帮中小企业省钱赚钱

    2025年5月底,工信部办公厅发布通知,6月起开展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身边云作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推出"擎天计划"提供10亿补贴,同时加快推出平台化、工具化产品,帮助中小企业便捷高效融入零工经济。该计划包含"零工无忧"和"推广红包"两款工具,分别解决用工场景和营销场景需求,支持企业降本增效。身边云平台化产品具有极简操作、智能管理、生态协同等特点,已服务6万+企业,致力于让零工经济像水电一样简单易用,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 中小企业十大财务软件榜单:数字化转型下的财税管理新选择

    文章介绍了10款适合中小企业的智能财务软件,包括柠檬云财务、用友好会计、金蝶精斗云、浪潮云会计、管家婆、速达、诺诺云、大账房、云账房和亿企代账。这些软件各具特色,涵盖基础记账、税务申报、发票管理、进销存等功能,部分还提供财税生态圈和智能化服务。文章建议企业根据自身规模、业务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软件,以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数字化转型能力。

  • 智链小匠:中小企业供应链数字化技术新突破

    智链小匠科技推出中小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跨域协同压缩架构、Canal+ClickHouse实时数据链路和"数据-算法-执行"三层协同架构三大核心技术,破解中小企业数据成本高、响应效率低、智能决策缺三大痛点。该方案已服务华兴箱包、江西瑞斯科技等16家企业,覆盖食品、化工、纺织等行业,实现存储成本降低50%-70%、订单履约时效提升1-2小时。采用"SaaS订阅+效果付费"模式,基础版9800元/年起,已帮助某化工企业降低物流成本18%。项目获江西省工信厅支持纳入数字化转型补贴计划,并联合20所院校年输送3000名数字化人才,计划三年内布局25个产学研基地,服务超300家企业。

  • 从喜临门绿色循环智能制造 看睡眠行业龙头企业如何做ESG

    喜临门积极响应国家再生资源回收政策,通过"以旧换新"服务累计回收超20万张旧床垫,构建从生产到回收的绿色产业链。企业投入超12亿研发资金,拥有1928项专利,推出AI智能床等创新产品。同时联合权威机构连续14年发布《中国睡眠研究报告》,建立国民睡眠数据库,推动健康睡眠理念。2024年入选浙江省5G智能工厂,打造行业首个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企业以技术创新引领睡眠健康革命,践行ESG理念,荣登2025中国床垫十大品牌榜首。

  • 汇聚全球中小企业力量,第二十届中博会圆满落幕 从国家级展会到70国同台,展会功能迈向全链条生态赋能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博会)于2023年6月30日在广州开幕,规模达8万平方米,吸引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企业参展。本届展会以"加强合作、扩大交流、互利共赢"为主题,达成意向成交金额突破千亿元。中博会历经20届发展,已从单纯的展示平台升级为覆盖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生态赋能平台,构建起"国家+国际组织+产业链"多元合作体系。埃及作为主宾国带来先进纺织技术,西班牙橄榄油品牌DOCA选择中博会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首站。展会期间举办60余场配套活动,线上线下来自全球超1300万人次参与,22场新品直播吸引近900万人次观看。中博会已成为全球中小企业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盛会之一。

  • 无麸质食品选购指南:科学决策与品质保障路径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提升,无麸质食品市场正以年复合增长率12.7%快速扩张。文章指出,无麸质食品需满足麸质含量≤20mg/kg的国际标准,并详细解析了麸质来源(小麦、黑麦等谷物中的蛋白质)及选购要点。重点介绍了中国无麸质面条开创者"谷品新约®",其采用东北有机粳米粉为核心原料,通过独立生产线和全程防污染体系确保品质,获得包括中国FA食品真实品质认证在内的多项国际认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为乳糜泻患者和麸质不耐受人群提供安全美味的面食解决方案。

  • 声通科技受邀出席 “智汇前沿” SUES 创新论坛,共探具身智能交叉融合新路径

    2025年6月19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指导、上海工程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智汇前沿"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声通科技董事长汤敬华发表《交互式AI技术与具身智能》主题演讲,提出可信AI交互是智能发展基石,并分享"多模态+多模型"可信AI架构。论坛聚焦具身智能与交叉创新,探讨AI从感知、生成到具身交互的进化路径。汤敬华指出,继感知智能和生成智能后,具身智能正成为产业升级新引擎,将重塑产业分工模式,推动工业、通信等领域的效率革命。活动汇聚学界业界专家,共同探索智能体协作新范式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 重新谈全域:五大趋势,三条路径,一种未来

    ​“从私域流量运营到全域用户运营,是一场从红利思维走向复利思维的进化。”——233CEO严颢这样总结这场跃迁。 在见实直播间,他系统梳理了私域向全域演进中的“五大趋势”:新的流量入口、新的私域阵地、与新的成交场域正在浮现;品牌也开始重整老要素、深耕用户分层运营。这些变化标志着,行业已从“流量抢夺”走向“用户重构”。 与之相伴的,是233团队在AI落地

  • 多款AI公益工具集体亮相 腾讯探索公益数字化创新路径

    腾讯公益在"开放日2025"活动上发布15款数字化工具,包括资金拨付、物资执行和服务执行三大类,覆盖公益项目全流程。通过AI技术提升公益效率,如"AI问项目"帮助捐赠人筛选优质项目,数字化资金拨付工具将拨款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最快10分钟。目前已有800多个公益项目使用这些工具,累计拨付善款5000万元。腾讯公益还推出行业资助计划,投入1.35亿元支持公益机构数字化转型,并计划通过"久久公益节"连接更多公众参与。这些创新让公益执行更高效透明,同时保护受助者尊严,推动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