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往行动装置、甚至家用电器普及的趋势愈见明显,Google亦打算把服务往这些电脑以外的终端装置延伸,Google高层指出。
因参与网际网路通讯技术协定TCP/IP规格制定,而被誉为网际网路之父、现为Google资深副总裁暨首席网际网路传教士(Chief Internet Evangelist)的Vinton G. Cerf,今(22)日在TANET演讲上表示,手机等行动装置已较电脑更为普及,网际网路的下一步就是上网行动化,甚至扩及到家电设备。他并说,Google将投注更多心力,让透过行动装置上网使用Google服务变得更方便。
Cerf引用调查数据佐证行动将成网际网路发展关键的论点。他引用Comp. Industries Assoc.的资料指出,目前全球约有36亿个电话线终端,其中有25亿个是手机等行动装置,只有约10亿个是个人电脑,他认为,行动装置成为上网主要设备的潜力无限。
“未来,或许大多数人的首次上网经验都是透过手持装置,这让我们不能不提早准备,”Cerf说。
Cerf解释Google将如何因应网际网路向行动装置发展的趋势。他举例道,例如开发更简易的手机上网软体,让使用者得以更容易使用Google的服务,比如说少打一些字,或结合手机的定位功能与Google Maps以及商家资讯等,让使用者轻易找到所在位置附近的地理资讯等,“都是现阶段已在进行的相关计划,”他说。
尽管Cerf的说法让人很难不想到近几个月来传得沸沸扬扬的GPhone,不过值得注意的是,Cerf在演讲结束后快速离开会场前被媒体包围的数十秒内,只回覆了一个要求证实GPhone的简短问题。
“我们的确听到了很多关于GPhone的传言,不过,Google的想法,较偏向于如何藉由软体的研发,让使用者能更容易地透过手持装置上网,并使用Google的相关服务,”他说。既未证实,也未确切否认GPhone的存在。
不论是否真有GPhone,或到底是手机还是OS,Google近来来在行动市场的确著墨颇深。除了在本地市场与中华电信、远传等合推行动搜寻等服务外,手机版的中文Google Maps日前亦随台湾版Google Maps一并推出;在美国,Google除了与电信业者合作,甚至直接参与行动通讯频谱的竞标,打算自己发展透过行动通讯提供的网路存取服务。
而在强调把服务扩及行动装置之外,Cerf亦描绘了“任何装置皆可上网”的愿景。他表示,许多厂商都已谈过电冰箱、洗衣机、马桶等家用设备上网等规划,他认为这些都已可望在不远的将来出现,且将在与其他技术结合后发挥更大威力。
他以电冰箱为例,一旦生鲜商品附挂RFID标签普遍,则冰箱即可判读存放了哪些食物、并透过上网功能寻找可能的食谱,“你就不必为烧什么菜而担心了,不过也是有可能在出国旅行时,收到电子邮件告诉你该买新牛奶了,”他说。
不过Cerf并未透露Google将在此一领域扮演的角色,或将提供何种服务。
IPv6未普遍 暂不支援
不过Google一方面描述“任何装置皆可上网”愿景,另一方面,在2010-2011年间IP位址将被用完的情况下,用以支持该愿景、提供更多IP位址的IPv6规格,却还没有受到Google的支持—Google还未提供采用IPv6规格网站的搜寻结果服务。
这也让身兼推动IPv6规格重要组织-- 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网际网路网域名称与位址分配组织)董事会主席的Cerf的角色显得有点尴尬。
他解释道,Google其实并非不支援IPv6,只是目前IPv6在全球各地虽然已有部分试验性的区域网路,但彼此却不一定能连结,“如果我们给了你一个采IPv6的网站,但你连不上去,你可能会把责任怪给Google,但那并不是我们的错,”Cerf说。
“我们已经作好相关准备,待IPv6的互通性得到解决,我们便会立刻端出服务,”Cerf说。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