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 > 关键词  > 智能手机最新资讯  > 正文

智能手机硬件过剩了?千万别这么想

2015-08-07 10:21 · 稿源: 驱动之家

摘要:一百多年前,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曾经表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了尽头。之所以发表这样的言论是基于他对物理学的深刻研究和理解。今天我们妄言“手机性能过剩”殊不知正是犯了同样的经验主义错误。

PC时代我们同样经历过“性能过剩”言论:PC发展的早期,人们已经习惯了期待AMD或者英特尔这样的厂商发布新型号的CPU,因为这代表着我们电脑运行速度得到质的提升。但到后面,尽管摩尔定律仍未失效,人们却发现往往2-3年前的CPU仍然能够流畅带动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并且足以支撑大部分应用软件。

如今全球的PC销量已经进入新的衰退期,国内外分析机构在分析这一事实时,通常也会将“因性能过剩而导致的购买动力缺乏”作为主要原因之一。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硬件配置的狂飙突进也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回过头来2007年的一代iPhone,主频仅为420MHZ,RAM为128M,令人不可思议的低!仅仅几年时间,如今的旗舰智能手机已经开始跨入八核时代,RAM也彪增到3G甚至4G。屏幕方面,2K屏幕的引入也远远超越了乔布斯当年提出的Retina概念。有人惊呼,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智能手机的配置就要彻底超越PC了。

与此同时,一些本该随着硬件升级而解决的问题(至少消费者如此期待),比如卡、发热,比如拍照质量却如影随形。最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智能手机硬件配置的问题,并且搬出了智能手机硬件性能过剩论。

当人们在说一款手机性能过剩的时候,往往代表两个意思或者至少其中一个:一种情况是手机的硬件已经超过了人们正常需求所以没有意义,比如说既然1080P的屏幕已经让人眼无法分辨像素点,为何我们需要2K屏幕?另一种情况,是软件(主要是操作系统)的优化跟不上硬件的提升,发挥不出硬件的威力从而让更高级的配置显得没有必要。

这方面经常经常被举例的是Android手机和iPhone,众所周知,目前大部分Android手机门面上的硬件配置已经远超过iPhone,但显然iPhone才是最流畅的手机。这种对比背后的潜台词是:既然iPhone可以用较低配置实现最好的流畅度,说明Android手机厂商与其不断的堆硬件,还不如好好优化系统。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先说结论:不管是消费者的盲目追求也好,厂商的营销阴谋也好,一旦厂商之间的硬件大战打起来,就会形成推动手机行业,甚至科技行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就屏幕而言,如今像三星的S6 edge,魅族的MX4 Pro等旗舰机型已经配置了2K屏幕,但也还有一加2这样坚守1080P的机器。手机上2K屏幕的弊端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耗电量增加,比如因为优化和带宽不足引起的卡顿等。

但2K真的没有必要吗?

意义1:智能手机消费端的需求能给屏幕提供商提供足够资金支撑,推动新技术的发展,而新技术的应用却不一定局限于智能手机。

比如现在很火的VR设备OculusRift,去年的OculusRift最大的缺点之一是“屏幕分辨率低”,因为其技术实现原理会导致屏幕分辨率减半。而在那个时候,市场还非常缺乏高DPI和高分辨率的屏幕给VR设备做支撑。VR毕竟是个新兴的小市场,没有哪个厂商愿意、敢单纯因为VR的需求就开生产线去生产这种屏幕。但智能手机就不一样了,超级庞大的市场需求是任何一家配件提供商都不敢忽略的。当市场已经呈现对高分屏需求的时候,需求便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强大力量,到现在,高分屏的技术已经在VR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倘若不是手机厂商的“冒进”,或许我们距离真正好用的VR设备又要多好几年。

意义2:单一硬件的提升会促使关联技术发展

手机是一个整体,硬件和硬件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2K屏幕对手机的GPU、CPU和电池都有较高的要求,不是想用就能用的。出于营销目的也好,出于真的想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也好,厂商既然要在手机上用2K屏,便意味着其必须想办法解决高分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正是这种尝试在推动着技术的发展。

事实上我们确实看到了这样的情况:因为厂商对高分屏孜孜不倦的追求(当然也有其他原因),手机上的GPU从无到有,飞速发展。而强大的GPU,又给诸如视频播放、游戏等软件提供了发挥余地,这些技术的综合发展,让我们得以在手机上享受越来越丰富、友好的服务。

再说说CPU。

针对手机处理器的发展,大众的不满主要在于:CPU的核心数和频率都在提升,但却未带来使用体验的相应提升(比如流畅度)。而且很多人也在怀疑,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到底是否需要多核处理器。最主要的是,有iPhone这个看似CPU核心数和主频都不“那么高”却使用体验绝佳的手机存在,给批评者提供了最强大的论据。

本人观点:首先拿iPhone来批判Android手机高配却卡顿从逻辑上就是错误的;其次,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机的CPU绝非性能过剩,相反还是不足的。

在这里先纠正很多人进入的一个误区:因为手机上并发处理的情况较少,我们使用手机应用到底有多“流畅”,其实主要取决于手机上最强的处理器核心的能力。因为核心数和主频都不怎么占优,iPhone经常给人的错觉就是用较弱的硬件实现了最好的流畅性,但这其实是错误的。

事实上基本上任何一款苹果新处理器发布的时候,其单核处理能力在那个时代都是最强大的。再加上iPhone的“伪后台”机制和软硬件高度集成,以及iOS并没有Android要面对的碎片化问题,才造成了iPhone优化逆天的错觉。

所以客观来说,iPhone流畅一方面固然有IOS系统和应用优化的因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其处理器绝对超过同时代大部分其他处理器。

现在大部分Android旗舰机型的CPU处理能力都很强,但我们在实用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卡顿、不流畅的情况。必须承认,系统优化不到位确实是原因之一。和IOS相比,Android的虚拟机机制、渲染机制方面也确实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吃掉了一部分硬件资源。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和PC不同,这几年手机行业的发展明显是软件驱动硬件的发展、功能需求驱动硬件的发展。

尽管同样是数据处理设备,但从一开始智能手机和PC就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设备。功能机时代,手机简单就是作为通讯设备的形式而存在。但发展到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融合了影音播放器、照相机、通讯中心、游戏机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设备,其要处理的数据类型、场景数量某种意义上已经远超过PC。可以这么说,现代人可以离开PC,但确实很难离开手机了。

所以我们会发现尽管手机硬件的发展速度已经够快了,却没法快过软件和需求的发展,因为正是软件和需求的发展在追求着更强的硬件。每次处理器的升级,多出来的资源都会被更加强大的应用吃掉,这就是我们永远觉得手机不够快的本质原因所在。

当我们在抱怨自己的手机不够流畅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自己在享受更加强大的软件和功能。事实上,我们用任何一款手机,如果只运行半年前的软件和系统,基本上流畅度都可以爆表。在这个时候去抱怨手机的“硬件过剩”显然是可笑的。

至于RAM、摄像头等其他硬件方面,都存在差不多的情况,根本谈不上什么“过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事实上处于硬件性能不足阶段。今天我们妄言“手机性能过剩”殊不知正是犯了同样的经验主义错误。

人类永远不满足现状的欲望在推动着科技的发展,今天的手机也绝对不会是未来的手机,我们应该鼓励更多手机厂商勇于尝试更新的硬件、更强的硬件。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累积,才会让我们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举报

  • 相关推荐
  • 创新驱动旗舰进化 三星Galaxy S25 Ultra获评亚洲最佳智能手机奖

    2025年6月19日,三星Galaxy S25 Ultra在MWC上海亚洲移动大奖(AMOs)上荣获"亚洲最佳智能手机奖"。该奖项由GSMA设立,评委会从设计、性能、AI体验等多维度评选。S25 Ultra凭借Galaxy AI智能交互、专业影像系统和可持续设计获得认可,展现了三星在高端手机领域的技术实力。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移动科技盛会,2025 MWC上海汇聚了全球数百家企业,共同探讨未来科技发展趋势。这是三星旗舰手机连续多届获此殊荣,彰显了其在智能手机创新方面的领导地位。

  • 曝REDMI高性能手机突破8000mAh:小米史上最大

    博主数码闲聊站暗示,REDMI明年的高性能手机正在测试8000mAh级超大电池,这是小米旗下电池最大的机型。 据悉,REDMI旗下高性能产品包括Turbo系列和至尊系列,这意味着REDMI 8K电池机型可能是K90至尊版或者是Turbo 5 Pro。

  • 首款鸿蒙AI智能手表HUAWEI WATCH 5发布,重绘智慧未来新图景

    华为发布首款鸿蒙AI智能手表HUAWEI WATCH 5,搭载全新X-TAP智感窗实现健康检测升级,支持血压、血氧、心率等17项微体检功能。手表接入鸿蒙智慧助手小艺,支持语音操控100+功能,手势控制及全场景互联。采用904L不锈钢与航天级钛合金材质,屏占比最高达82.5%,支持eSIM独立通信和双模式续航(全能模式3天/省电模式11天)。售价2699元起,享15%国补优惠。截至2025年6月,华为穿戴设备全球发货量已突破2亿台。

  • 罗永浩评三星Galaxy Z Fold7:硬件没得说 生平第一次想长期用折叠屏

    此前的折叠屏手机在使用过程中总存在各种不便,使得长期使用的意愿较低,但三星 Galaxy Z Fold7 改变了这一局面。 其机身折叠状态下仅8.9mm,重量降至215g,是目前全球最轻的大折叠屏手机。 展开后,机身最薄处为4.2mm,单手操作更为轻松。 这种轻薄设计得益于三星在材料和结构上的创新,首次采用钛金属支撑板替代传统不锈钢材质,在提升强度的同时减轻了重量。

  • 2299元起!三星Galaxy Watch 8/Classic/Ultra智能手表发布

    三星今晚除了三款折叠屏手机之外,还推出了三款Galaxy Watch 8系列智能手表。 具体型号分别是Galaxy Watch 8、Galaxy Watch 8 Classic、Galaxy Watch 8 Ultra,起售价2299元。 三款产品统一采用了天圆地方”的设计语言,表壳为圆角矩形,表盘则是传统圆形。 三星Galaxy Watch 8 提供慕岩灰、星辉银两种配色,有44mm和40mm两种尺寸。 内部结构重新设计,组件集成度提升30%,整体厚度较上代减少1

  • 男生高中3年没手机考698称很感恩 父亲:想给他一个拥抱

    ​6月25日,河南高考成绩揭晓,一名男生以698分的优异成绩引发关注。在谈及取得这一成绩的经历时,男生满怀感恩地提到了父亲多年来的陪伴与支持。 据了解,该男生在高中三年期间,始终没有使用手机。原来,在他考上高中的那年,父亲出于关心,打算给他买一部手机以便联系和查询资料。然而,男生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条件,毅然拒绝了这份礼物。此后,他将全部精力投

  • 一张小卡片敢卖999?原来是智能体AI硬件

    智能体AI硬件,长啥样?出门问问发布了其全球首款智能体AI硬件——TicNote。 TicNote是一个“随身AI思考伙伴”,支持录音转写、翻译、总结、问答,还能陪你聊天对话。 而且外观只有卡片大小,厚度仅3mm,可以通过磁吸保护套贴到手机背面,非常方便携带。 TicNote今年4月在海外上市,之后便备受好评,现在国内版也正式上线了。

  • AI时代,苹果不想让硬件被管道化

    这是《窄播Weekly》的第57期,本周我们关注的商业动态是: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025上展示了一个围绕硬件搭建的AI生态的雏形。 与WWDC2024相比,苹果在WWDC2025上对AI进展的介绍显得太过琐碎、平淡和抽象。造成这种反差的一个直接原因,是Siri缺席WWDC2025导致的核心记忆点的缺失。

  • 最重要的搜索阵地,百度想誓死守住

    AI搜索的东风刮过两年,百度终于下决心,对自家搜索引擎“动刀子”。 7月2日,百度宣布开启十年来最大一次搜索改版,正式将搜索框改版成支持千字输入的“智能框”,从“给链接”跨越到了“给答案”。另外靠着智能体,百度搜索也进入了“解决任务”的阶段,并集成了AI写作、AI图片/视频生成等一系列服务。 当然,这还不够。在阿里夸克、字节豆包等产品不断往自家�

  • 爷爷想下河捞玩具被孙女紧紧拉住:不要了 爷爷比玩具重要

    近日,河南某地发生暖心一幕被路人记录并引发热议。监控视频显示,一位老人带着孙女在河边散步时,女孩手中的玩具不慎落入水中。见状,老人立即挽起裤腿准备下水打捞,却被身旁年幼的孙女死死拽住衣角。 "爷爷不要了!"小女孩带着哭腔的喊声让老人动作一顿。面对湍急的河水,这个尚不及爷爷腰高的小女孩,用尽全身力气将老人往安全地带拖拽,稚嫩的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