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9月开始,手机网游赢来了中移动的新平台,在收费模式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手机网游原本清淡的生意会变得红火一些吗? |
从9月10日开始,北京掌上明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克家就不用再为手机网游如何收费发愁了。
现在玩家要想玩掌上明珠运营的《幻想I时代》,只需用手机登陆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免费下载,通过话费购买了点数工具之后,就可以在中移动平台上购买付费道具。
中移动6月开始对新的网游平台进行内测。3个月后,《幻想I时代》与空中网的《天劫》、美通无线的《三界传说》成为首批幸运者,9月10日正式上线计费。此外还有《大宋豪侠》、《文明online》等6款手机网游也通过了公测,随后即将上线计费。
而此前像《幻想I时代》这样的手机网游,玩家可能来自当乐网、捉鱼网、新浪手机、腾讯移动QQ等众多独立WAP站点。要购买道具,可以选择使用手机钱包等第三方支付或者其他业务代收费,或者,直接汇款。
“中移动新平台引入的点数计费模式更加适合手机网游的运营。”易观国际分析师方丽说。手机网游运营商们现在似乎可以开始做“盛大”的美梦了—有的已经开始了。但是,有了好的收钱方式,就意味着能够收到钱吗?
在掌上明珠还在做手机单机游戏的时候,收费模式倒是简单易行。2003年年底中移动推出“百宝箱”,移动用户可以通过百宝箱下载付费单机游戏到自己的手机上,每下一款游戏需要付费10元左右。
但单机游戏开发门槛太低,与PC游戏类似,一旦一种类型的游戏畅销,会出现大量模仿者争夺利润,当然也有令人头疼的盗版问题。掌上明珠最终选择了向手机网游发展。
2005年10月掌上明珠第一款手机网游《武林擂I》在中移动的“百宝箱”运营时,采取的是每月8元的包月方式。与单机游戏无需运营只需推广不同,网游是一种持续性的服务产品。但是“百宝箱”只能先付费再下载,限制了手机网游用户的数量。如果玩家付费下载后发现下载的游戏不是自己想要的,就会感觉上当,可能会因此离开这个平台。
高克家回忆,当时《武林擂I》完全表现出单机游戏的运行曲线,第一个月有一些用户,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增长了30%至50%,第三个月比前一个月下降30%至50%,第四个月游戏周期就结束了。“百宝箱不具备一个联网游戏所需的环境和服务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2004年4月开始做手机网游的随手互动的第一款产品《触通武侠世界》选择了在中国联通的平台上运营,用户可事先免费体验24小时然后选择包月计费或者按时长收费方式。
联通旗下子公司联通时科是随手互动的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合作伙伴。前者利用自己的资源配合联通地方分公司为《触通武侠世界》做推广活动,反响不错。
但是和SP合作意味着要把大块的利润分给SP。掌上明珠在获得SP资质之前,也只能与SP合作运营自己的手机网游,中国移动与SP公司以15∶85分成之后,掌上明珠再与SP公司对半分成。
“SP拿的利润过大,CP越来越萎缩,不能健康成长。”高克家说。2007年年底,掌上明珠获得直接与中国移动合作无线业务的服务提供商资质,完成从CP(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商)到CP+SP的转变。
与之相比,随时互动倒更相信SP的专业性。“在和中移动以及中移动各地分公司的合作方面,专业SP比我们做得更好,我们的长项只是做好游戏,我们拿到的收入比例会比原来少,但是与专业的SP合作能够使收入的绝对值更大。”随手互动创始人张黎利说。
随手互动开发运营的手机网游《大宋豪侠》也通过了这次公测,这次他们的SP合作伙伴是凤凰新媒体的合作伙伴永联信通。而凤凰新媒体与中国移动具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凤凰新媒体副总裁王成认为,无论传统SP向CP转型,还是CP努力获得SP资质,两种转型要达到目的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都要熟悉一个陌生的精专领域。
方丽认为,SP更了解用户的习惯以及浏览高峰等,仍具有一定的价值。CP直接和中移动合作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但它们没有营销推广经验,客户服务等方面也没有相应的资源。
当然,SP的日子不好过已是尽人皆知。中国的电信增值业务市场经过2002年的高速发展后,2004年下半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开始调整,2006年对SP实现更加严格的管制。其后中国数千家SP公司的营收状况每况愈下,TOM在线、华友世纪等SP公司纷纷转型。
方丽认为,中移动的强势地位不会对手机网游运营商的盈利造成影响。手机网游在没有运营商平台的情况下已经独立运营一年多了,除中国移动外也还有其它的推广渠道,如当乐网、捉鱼网、腾讯等第三方WAP站点。中移动优化了支付方式是一种双赢的举动。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