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块链 > 关键词  > 冷钱包最新资讯  > 正文

B端冷钱包赛道风起,如何为传统机构入场铺路?

2019-03-25 10:13 · 稿源: Odaily星球日报

声明:本文由站长之家内容合作伙伴 36 氪战略合作区块链媒体“Odaily星球日报” 授权发布。

区块链大潮潮涨潮落,涨时各类百花齐放,落时泡沫褪去。

熊市之下,也许我们才能更加清楚的看到区块链行业的“真”需求:只有钱包、交易所、矿等始终存在;公链在奋力研发、大公司在布局投入。

在数字货币相关的产业链之下,钱包尤其冷钱包略显尴尬:作为入口的时代未到,短期内是基础需求却难以找到盈利模式,而且有很多资产安全的问题。不过这个行业最近产生了变化,众多传统巨头都开始关注起了这块市场。

先是 Aegis Custody 等多重签名硬件钱包创业企业获得融资;2 月 IBM 在Think 2019大会上公布了 IBM Cloud Hyper Protect 系列云原生服务的进展,其中的专用云硬件安全模块 (HSM)可用于构建安全钱包。

同时,日本金融控股公司 Nomura(野村证券)、加密钱包制造商 Ledger 和管理咨询公司 Global Advisors 宣布合作推出数字资产托管解决方案 Komainu。

一切现象都表明,数字货币钱包的 B 端市场开始兴起。

数字资产冷钱包的老牌企业库神是最早推出区块链冷钱包的企业之一,此前也进军 B 端市场,定位资产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今年,库神也推出了面对企业级客户的多签名加密资产管理系统ColdLar Vault,即将推出企业级钱包 ColdLar Enterprise。

Odaily星球日报专访了库神 CTO 叶飞和产品经理黄新宇,讨论最近行业的最新趋势。

新进企业亟待专业团队提供资产安全方案

毋庸置疑,钱包行业 B 端的需求在增长。叶飞表示,库神也是基于客户需求,才会推出这个产品。“行业不断发展,会有更多企业进入这个。”他们相信,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叶飞表示,比特币本身就有多签机制。说明这个需求一直存在,但行业发展需要一定的受众基础。

2018 年的区块链热潮,让更多圈外的传统企业注意到了区块链这项技术以及加密货币这项资产。

一时间,项目方、交易所、token fund等圈内机构激增,就连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配置加密资产。项目方发行了 token、交易所掌握着大量用户充进来的币、token fund 募集了大量比特币和以太坊,加密资产的安全储存与管理需求也在成倍扩大;传统机构就更不用说。

“B端的公司,天然具有流动性,除了交易所之外,投行和资管公司,有的公司比特币的利润已经超过了证券的利润,因为比特币波动更厉害。资深的投资经理,很喜欢这类资产。”黄新宇认为。

在此之前,区块链行业内的公司很少,一般公司都有自己的钱包团队,甚至比较蛮荒的交易所就用个人的冷钱包作为“公司账户”。此外币价疯涨之前,比特币的价值与今天有云泥之别。当时,可以说是全行业 B 端的安全需求都未必支撑得起一个行业或是一家公司。现在比特币价格猛涨,区块链技术逐步落地,越来越多传统企业进场,他们对内部业务的流程也更加规范。

“早期发生了很多丢币的情况。”叶飞认为,随着行业发展,安全团队越发专业,业内大规模丢币事件已有所减少。库神表示,专业加密资产交易平台,基本上都会使用冷热结合的资产储存方案,即使用热钱包处理加密资产接收、发送业务 ,热钱包一般存放 5% 的资产(根据活跃度调整),而剩余资产会放到冷钱包。交易平台丢币事件基本都是热钱包被盗,这样可降低风险。

此时,行业发展至另一阶段:呼唤专业的 B 端财务管理软件诞生。

数字货币匿名性,要求内部管理更严格

多人协同管理大额加密资产是 B 端加密货币财务系统的基本需求。

加密货币有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的特性。黄新宇因此认为,加密货币比法币更需要内部风控系统,来避免监守自盗或者意外丢币。——这也是 B 端多签系统的两大作用。

年初引发争议的加拿大交易所 Quadriga CX 创始人意外死亡事件即前车之鉴。

创始人兼 CEO、杰拉尔德·科顿(Gerald Cotten)在访问印度期间突然去世。该平台管理层称 CEO 是唯一知道取得这些资金所需的安全密钥和密码的人,且反复寻找都找不到写下来的助记词。这导致交易所用户无法提币,平台也无法归还,平台 11. 5 万用户的账户共计 2 亿美余额,其中包括约1. 47 亿美元加密数字货币。

抛开管理团队究竟有否撒谎,让单个人来持有加密资产私钥本身就是不合理之举。一旦持有人遭遇意外,财产往往随之丢失,多签才是规范办法。

“法币实名,加密货币没有。”黄新宇说,财务卷走加密货币之后,执法机构很难追踪资金流向,可如果是法币,银行账户谁开的,银行一配合一目了然。

库神推出的多签系统 ColdLar Vault ,可以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对其大额资产的申请、流通等对权限设置,并使用多重签名技术等技术保证资产是真正掌握在核心管理层手中。

据黄新宇介绍,ColdLar Vault 整个系统由三部分组成:PC 端的软件管理系统,主要供企业内部的财务、出纳等内部人员用;移动端和冷钱包主要给管理层用。如要使用一笔加密资金,财务人员需要在系统中提交申请,然后管理人会在移动端接收到申请并审核,需要配合冷钱包签名;若大部分管理人员批准,该申请即可通过。阈值可以设置为 3/5、5/7 等,根据管理层人数而定。该系统基本支持主流币种,特定主网也提供定制化服务。

库神认为,其产品特别之处在于的流程把控比较严密。叶飞表示,丢币事件更多的原因不在技术而在于风控流程。“多签系统这套流程的把控做得更好,加入了初审人员,发一笔交易的时候就先需要初审,然后签名,然后有一个终审。”

交易所、大型资管机构、托管钱包/系统等平台,可能会需要批量地址管理,加密资产 接收、发送,以及相关财务服务。黄新宇透露,库神也将推出企业级钱包 ColdLar Enterprise 解决这些问题。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批量生成和管理上百万个地址,实时监测地址交易(接收、发送)、提供资金归集、财务报表等功能。

传统投资者需要托管系统为其铺路

与 Cobo Custody 和开篇部分机构另一不同点在于,库神 ColdLar Wallet 并无提供给用户库神“托管部分或全部私钥”的选项。此外,IBM 和 Aegis Custody 等公司提供的方案,是利用云服务提供加密备份的方式来保护私钥,而非完全不触网的冷钱包,也相当帮用户保管私钥。

第二点是,开篇提到的大部分机构,系统本质是多签钱包系统,但定位更多是“托管”。

Galaxy Digital CEOMike Novogratz 曾就表示,可信的托管服务,是机构投资者大宗商品交易者入场的前提。他认为,牛市是否能到来,取决于数字资产的托管服务,比如钱包服务和密钥存储解决方案。Aegis Custody 就是专为因安全问题而不愿进入数字资产市场的机构设计。

托管确实是传统金融行业的成熟机制,资管机构可以管理账户内的资产但不能提现,降低了跑路和挪用资金的风险。在今天的币圈却技术没有类似角色,传统交易所用户的资金放在托管银行账户中,币圈中心化交易所用户的加密资产却都在交易所钱包中,相当于一直都扮演着托管的角色。

不少金融行业认为托管机制是传统投资者入场的前提,这也是最近大批融资创企定位“托管”的原因之一。

库神却完全没有提及类似字眼,这是基于何种考虑?

库神表示,不帮用户托管私钥,一是基于相信去中心化的理念。

一旦安全公司帮用户托管了,风险其实相当于增大了,因为图谋不轨的内部人可能会欺骗安全公司,后者很难辨别。比如,此前某项目创始人就曾称,其海外合作人伪造证据其他钱包团队交出私钥,配合自身私钥卷走了巨额加密货币。

黄新宇皱了下眉:“托管这个词,我一听就觉得是中心化的。”如果用户真的有需要,可能库神会再深入考虑。

二是监管问题。传统金融行业的托管机构,是需要拿牌照的,库神希望自身还是坚持合规。“加密货币行业还没有纳入监管的今天,我觉得还是把权利和责任还给用户自己会更合适。”

库神也认为托管对于行业的规范非常重要,却并不一定是适合库神等安全公司做。

严格来说,对标传统行业,库神的角色更像托管系统提供商。“如果有企业要做托管,他们可以基于我们的技术去做,多签系统+企业级钱包确实是可以做托管的。”

比如,作为金融机构的富达数字资产公司向合格客户推出比特币托管方案,但富达的技术方案可能是用其他安全公司的,后者可能并无资质做资产托管。Ledger 和 IBM 也确实选择跟托管人合作,自身承担技术提供方的角色。

“安全就是行业的一个基础设施。”黄新宇总结。

用户基数的扩大对安全提供了更高要求;安全的完善也给了用户更多信心进入行业。

门头沟丢币事件在前,曾严重打击了用户信心造成币价大跌。若资产安全做好了,为传统机构进场铺好坚实的路,这大概是下一个牛市来临的基石。

-----------------------------

我是Odaily星球日报编辑卢晓明,探索真实区块链,爆料、交流请加lohiuming,烦请备注姓名、单位、职务和事由。

举报

  • 相关推荐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采用分布式哈希表优化区块链索引结构,提高区块链检索效率

    微算科技(NASDAQ:MLGO)采用分布式哈希表(DHT)技术优化区块链索引结构,解决区块链数据存储和检索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技术通过哈希函数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实现快速定位和检索,显著提升查询响应速度。系统具有去中心化、可扩展性强、容错性高等优点,适用于金融、供应链、物联网等多个领域。该创新不仅优化了区块链索引结构,还通过数据去冗余存储策略降低存储成本,同时增强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 136项检测+区块链溯源!伟泰华破解二手家具“信任危机”

    伟泰华家具推出"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通过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为二手家具建立数字身份证,实现136项智能检测(含五金耐久度、板材承重值等),采用食品级纳米涂层替代油漆(甲醛释放量仅国标1/10)。系统将翻新利用率提升至85%,故障率降低50%,并联合深圳市质检院发布行业白皮书。企业投入千万研发"智慧循环中枢",配套VR云展厅和智能调度系统,在深圳区域配送效率提升3倍,获国际设施管理协会认证。目前已在东莞工厂量产,服务小米科技等企业。(139字)

  • 最年轻华人宇航员!孙宇晨首登太空开创区块链新篇章

    90后华人企业家孙宇晨将搭乘蓝色起源"新谢泼德号"火箭实现太空梦想,成为最年轻的华人商业宇航员。他2021年以2800万美元竞得该席位,并将全部资金捐赠支持青少年STEM教育。此次10分钟亚轨道飞行将体验4分钟失重状态,飞越100公里卡门线。作为区块链领域领军人物,孙宇晨此次太空之旅不仅实现个人梦想,更彰显华人科技创新精神,为全球青少年树立追求科学梦想的榜样。

  • 微云全息(MLGO)推出基于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的比特币区块链货币价格预测模型

    微云全息(NASDAQ: HOLO)开发了基于LSTM和GRU的区块链货币价格预测模型,通过捕捉市场长期依赖关系,显著提升了比特币、以太坊和瑞波币等主要加密货币的价格预测准确度。该模型采用多层神经网络架构,整合历史价格、交易量及技术指标等多维数据,在测试集上RMSE指标优于传统时间序列模型。未来将继续优化模型性能,融合多模态数据,为用户在波动剧烈的加密市场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

  • 微云全息(NASDAQ: HOLO)区块链状态分片模型革新存储性能世界

    微云全息(NASDAQ: HOLO)针对区块链存储性能瓶颈问题,提出状态分片模型解决方案。该技术将区块链状态数据分割为多个分片,分散存储在不同节点上并行处理,有效减轻单节点存储压力。其架构分为网络层(P2P通信)、共识层(PoS算法)、存储层(主副节点协同)和应用层(开发者工具)。通过数据分片存储和并行处理,显著提升系统扩展性和读写效率。未来将持续优化该模型,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

  • 微云全息(NASDAQ: HOLO):引领比特币革命, SHA-256算法铸就交易安全与区块链坚不可摧的基石

    文章探讨了比特币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核心地位,重点分析了其基于SHA-256算法的安全机制。微云全息(NASDAQ:HOLO)通过硬件加速技术(GPU/ASIC)和算法优化,显著提升了SHA-256的计算效率与稳定性。同时,该公司创新性地优化了区块链结构,引入区块索引和跨链验证机制,并采用先进的数据压缩技术,提高了存储和传输效率。这些技术创新不仅增强了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也为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微云全息表示将持续深耕加密技术研究,推动构建更安全、高效的数字世界。

  • 微云全息引领区块链技术革新:双重安全哈希算法(DSHA)破局高能耗问题

    微全息公司(HOLO)针对区块链高能耗问题,创新推出双重安全哈希算法(DSHA)。该算法通过优化ASIC芯片设计,在保持网络安全性和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能耗。DSHA采用双重验证机制,需同时满足两个哈希函数条件,大幅提升防篡改能力。公司还利用EDA工具优化ASIC硬件架构,改进寄存器、数据通路等设计,使哈希计算时耗电更少。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PoW机制能耗痛点,更为区块链在金融、供应链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持续的技术支撑。

  • HKIT携手WALLX推出创新区块链奖励模型,引领心理治疗与AI技术融合新趋势

    香港智能有限公司(HKIT)与WALLX公司合作,将AI技术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开发出基于区块链的奖励和参与模式。该创新系统能精准评估用户心理状态并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利用区块链确保数据安全。双方还推出奖励机制,用户参与心理课程或贡献数据可获得,用于兑换咨询服务或健康产品。这一模式获得市场广泛关注,多家机构表达合作意向,被视为心理健康服�

  • 微信里的“救急钱包”——微粒贷帮你轻松应对日常资金周转

    文章介绍了微众银行推出的"微粒贷"小额信贷产品。该产品具有正规银行背景、无需抵押担保、利率透明、审批快速等特点,最快1-2分钟即可到账,适合短期资金周转。用户可通过微信服务号或小程序申请,操作简便。优势包括:资金直接打入本人银行卡、无额外费用、支持灵活还款方式(自动/手动/提前还款),提前还款无违约金。提醒用户应理性借贷,根据自身还款能力合理使用。

  • 次抛消费正掏空年轻人钱包 专家:警惕消费陷阱

    2025年,“次抛消费”在年轻群体中愈发盛行,正悄然掏空年轻人的钱包,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今,“次抛消费”在年轻人生活中无处不在。坐高铁时,自带一次性坐椅套成为一些人的选择;为体验各类活动,一杯奶茶钱就能薅遍体验课;旅游时,“次抛衣”穿完就扔;甚至玩剧本杀都要组“次抛局”。在消费市场,次抛护肤领域发展迅猛,预计2025年中国次抛�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