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关键词  > 亚马逊最新资讯  > 正文

亚马逊如何备战销售旺季?用机器人分分钟解决问题

2016-11-29 09:34 · 稿源: 凤凰科技

亚马逊仓库员工正在工作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9日消息,亚马逊希望仓库的员工可以加快工作速度。美国已经进入假日消费旺季,订单潮水般涌入,为了提前做好准备,亚马逊用新技术训练新招募的员工,比如触摸屏技术、机器人技术,它将培训时间缩短为2天,一般来说,了解仓库工作需要最多6周的时间。

缩短培训时间可以为亚马逊省下一大笔开支,公司可以用更高的工资吸引员工。每年11月至12月是购物旺季,亚马逊为美国仓库增加12万名临时工,相当于增员40%。

劳动力市场很吃紧,竞争对手沃尔玛、快递公司UPS也在招募员工,备战假日,亚马逊不得不与对手一决高下。Zebra科技公司与零售商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公司CTO汤姆·毕昂库里(Tom Bianculli)说:“它们在同样的劳动市场兵戎相见。”

亚马逊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仓库网络,它需要大量的周期性员工来保持仓库的运转,因此争夺劳动力对亚马逊来说更加重要。

由于劳动力快速周转,失业率低,美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亚马逊被迫加快速度,想尽办法招募周期性员工。亚马逊缩短了培训时间,新人培训更容易、更有弹性,他们赚的钱比最低工资高。在亚马逊及其它企业的仓库里,这类员工一般要工作6周至3个月,有的操作铲车,有的挑选订单,有的运送盒子。

除了临时工,亚马逊还增加了全职员工的数量。去年亚马逊招募的周期性员工有14%留下,部分是因为亚马逊提供了补贴。

亚马逊人力资源、全球运营副总裁约翰·奥尔森(John Olsen)介绍说,虽然员工培训是每年都会遇到的挑战,但是今年四季度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看看什么技术可以提高效率、保证安全。亚马逊估计,今年假日期间的销售额可能会比往年增加27%,达到455亿美元。

2016年,亚马逊已经建设了26个新仓库,全球总数达到了149个。沃尔玛也在2年内增加了10个新的电商中心,它原来已经拥有几十个小型电子商务、店铺仓库,还有80家店铺直接向消费者出货。其它传统零售商、小型电商公司可能在美国只有3-4个仓库,瞄准主要的人口聚集地。

奥尔森表示,亚马逊新仓库大力引进自动化、触摸屏、机器人、扫描器及其它技术,尽可能提高员工的速度。第一天上班时,受训人员就会参与实际操作培训,奥尔森表示,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速度。在仓库的楼层上,新人学习如何打包发货,“教练”是一块屏幕,它会告诉新人使用多大尺寸的盒子,胶带也是自动提供的,长度刚刚好。如果是传统仓库,新员工前几天一般在培训教室度过。

物流人力资源公司ProLogistix的高级副总裁布莱恩·迪瓦恩(Brian Devine)认为,这种差异可能会让亚马逊获得优势,缩短学习曲线,员工流动的问题就没有那么严重了。

在提升仓库效率时,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带来很大的不同。例如,快递巨头UPS已经引进了彩色编码扫描技术,如此一来,员工就没有必要记住邮政编码。

零售顾问公司Kurt Salmon的仓库专家史蒂夫·奥斯本(Steve Osburn)认为,亚马逊的仓库相当统一,它可以在多个地方引进相同的训练项目,让效率更快提升。

传统的亚马逊仓库设有装载区,卡车可以从两边接近,确保商品能够穿过。当假日来临时,员工两班倒,24小时运营,商品会在8英里长的传送带上不断传输。新仓库不同,里面到处都是机器人,它需要的人数比老仓库还多,因为新仓库效率更高,可以处理更多的订单,处理订单只能由人来完成。

在位于华盛顿DuPont的亚马逊仓库内,一个巨大的黄色机械臂将托盘上的商品送到仓库第二层,此时新员工站在中间层学习安全知识,了解技术细节。

Orange也是一款机器人,它的移动速度比人快,机器人将装满商品的货架送到工作站,员工可以从工作站上拿到商品。显示屏会告诉员工需要的商品外观是怎样的,它们的位置在哪里,如此一来员工就可以快速精准找到产品。

新旧仓库的差别很大,如果是旧仓库,员工必须记住商品的存放位置,如果有必要还要跑去寻找。在新仓库内,机器人抱起架子,员工从上面找到商品然后扫描,闪烁的光线会告诉员工应该将商品放进哪个盒子,然后准备发货。

奥尔森说:“在每一个步骤中都有技术参与,一切都是自动的。”

斯比亚(Ngcebo Sibiya)今年21岁,去年12月,他在亚马逊英格兰Milton Keynes仓库工作了几天,他上的是夜班。斯比亚说培训很简单很有效,他说自己接受了实际操作培训,学习如何打包出货,第二天就开始工作了。斯比亚称:“相当容易,只需要打包就行了……工资不错。”最终他之所以工作几天后退出,主要是因为他要上学,怕迟到。(编译/虎涛)

举报

  • 相关推荐
  • 智慧养老再升级!海尔养老机器人矩阵亮相老博会

    文章主要探讨了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传统养老服务模式面临人力依赖重、效率低等挑战,科技赋能成为破局关键。海尔在2025年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上展示了一系列AI产品,包括衣物洗护机器人、助行机器人等,系统化呈现了科技赋能居家养老的可行路径。其中,海尔智能衣物洗护机器人能实现从洗衣到收纳的全流程自动化,减轻老年人负担;AI运动外骨骼机器人W1则通过柔性算法等技术,帮助老年人稳健行走。文章强调,智慧养老不仅要解决显性问题,更要关注不易察觉的生活痛点,海尔以"无人家务"为方向,加速布局家庭服务机器人场景应用,推动养老从"被动辅助"向"主动赋能"转型,为构建更高效、人性化的智慧适老新方案提供科技支撑。

  • 贝索斯抛售亚马逊股票 套现超50亿元:为年内首度减持

    近日,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股票操作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据最新监管文件披露,贝索斯于近期抛售330万股亚马逊公司股票,套现约7.3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78亿元),这是其2024年首次大规模减持公司股份。 此次交易正值亚马逊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关口之际。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亚马逊股价报197美元,总市值达2.056万亿美元。然而,贝索斯的减持计划导

  • 销售易亮相2025亚马逊云科技峰会,展示AI+CRM驱动业务提效的创新与应用

    2025年6月19日,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这场全球云计算与AI领域的顶级盛会汇聚了海尔、上汽集团、吉利汽车、英伟达等行业龙头企业,聚焦制造、汽车、零售等核心产业,共同探讨生成式AI的产业落地与创新应用。作为重要合作伙伴,销售易携中国首款AI CRM产品NeoAgent亮相,并重点展示了双方基于汽车行业经验联合打造的《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解决方案》。该方案已获捷豹路虎高度认可,通过智能客服实时解析知识库,专业问题响应效率提升70%;基于个性化规则的全流程智能质检推动服务标准化,显著降低客诉风险;AI坐席辅助同步高频故障清单,技术问题转接率下降60%。销售易专家王强分享了"AI+CRM"的创新实践,通过AI技术赋能营销、销售、服务全流程,重构企业增长模式。目前伊顿公司、捷豹路虎、锦江酒店等知名企业已通过销售易NeoAgent实现业务效率倍增和客户体验重构。

  • 锁定7月营销黄金期,跨境人搭上“亚马逊绿标”快车_碳企通

    7月全球跨境电商迎来消费高峰,亚马逊Prime会员日(7月8-11日)成为全年关键销售节点。文章指出,亚马逊正重构流量分发体系,气候友好标签(CPF)成为重要入口,获得认证的商品点击率提升32倍,65%欧美用户优先选择环保产品。案例显示,3D打印品牌ELEGOO通过碳足迹认证后登上类目热销榜首。文章强调,绿色认证不仅能提升转化率,还能获得平台流量扶持、企业采购渠道等隐形红利。当前跨境电商面临广告成本上涨、同质化竞争等问题,而气候友好认证正成为突破流量困境的新路径,建议卖家提前布局绿色认证体系,把握旺季增长机会。(140字)

  • AI日报:美图发布影像AI Agent RoboNeo;1.8bit量化Kimi K2模型上线;亚马逊推AI代码编辑器 Kiro

    【AI日报】今日AI领域重要动态:1)美图推出RoboNeo,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实现图片精修、品牌设计等全能影像处理;2)Unsloth AI将Kimi K2模型量化至1.8bit,体积缩减78%保持性能;3)谷歌Gemini嵌入模型登顶MTEB榜单,超越OpenAI;4)亚马逊发布免费AI代码编辑器Kiro,集成Claude模型;5)Claude新增应用工具目录功能提升工作效率;6)MiniMax完成近3亿美元融资,估值超40亿美元;7)UTCP新协议让AI代理直

  • 高交会机器人“八大金刚”展区与“六大代表”展区再掀江湖风云:在“怒放的生命”里狂飙

    2025年2月16日,深圳南山区举办"怒放的生命——企业风采嘉年华"活动,展示8家科技企业机器人创新成果。活动凸显深圳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主力军的地位,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产学研合作等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转化。高交会特设机器人展区,汇聚行业顶尖企业。深圳计划投入45亿元发展AI与机器人产业,目标2027年实现千亿产值。活动展现了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的完整产业链,为全球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 绿舟荣膺亚马逊SPN首批CPF服务商,定义跨境电商碳合规服务新标杆!

    亚马逊SPN是官方认证的第三方服务商平台,为卖家推荐经过严格审核、具备专业能力和合规信誉的服务商。绿舟荣膺亚马逊SPN首批CPF服务商,其服务特点包括:公司资质稳定、团队专业经验丰富、无违规记录、客户评价良好、服务体系完善。绿舟碳合规服务由商务、项目、交付三大团队协作完成,覆盖认证前方案讲解、认证中报价答疑、认证后测量计算全流程。目前绿舟已服务超70%跨境百强企业,涵盖3C、家电、服装等多个品类。

  • 从“形态自由”到场景适配智元灵犀X2-N重塑机器人移动边界

    上海智元公司7月7日发布灵犀X2-N人形机器人,创新采用轮足双形态自由切换技术,突破传统机器人移动方式局限。该机器人能在1秒内完成形态转换:足式状态下可稳定负重12公斤上下台阶;轮式模式下能高效穿越复杂地形。六自由度机械腿结构配合平滑步态控制,确保切换快速稳定。产品线覆盖办公、展览等多场景需求,价格从十几万至三四十万元不等。这一突破性设计推动人形机器人从"能移动"向"会适应"跨越,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技术范式。

  • 中科新松推人形机器人双机,自主移动+柔顺控制赋能智造升级

    2025年机器人赛道持续升温,中科新松推出两款人形机器人"睿可MR73A"和"睿可MR73B"。MR73A侧重交互与灵巧操作,具备27个自由度的双臂系统,支持语音交互和AI视觉技术;MR73B聚焦高效物流搬运,具备智能升降和自主导航能力。两款产品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局限,强调移动性、环境感知与人机协作,瞄准工业4.0柔性制造和商业服务场景。中科新松通过核心技术平台实�

  • 李想:理想汽车是自己最后一次创业 目标是成为机器人企业

    在参加央视《对话》节目录制后,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网络社交平台谈到,未来我们就盯着一件事:AI硬件终端做出像iPhone那样颠覆性的产品。” 李想坦言,理想汽车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创业,我们最终一定不是个标准的汽车企业,如果按照我的定义,我们会是个空间机器人企业。” 他表示,创业不是紧绷着硬熬,而是越做越知道怎么抓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