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头条  > 正文

贝索斯4.05亿美元押注机器人大脑:FieldAI欲造万能AI,从人形机器人到自动驾驶全面统治

2025-08-21 11:09 · 来源: AIbase基地

机器人产业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智能革命。总部位于加州尔湾的机器人初创公司FieldAI在周三宣布,已通过多轮此前未公开的融资筹集了4.05亿美元巨额资金,用于开发其所谓的"基础具身AI模型"。这些模型本质上就是机器人大脑,旨在帮助从人形机器人到四足机器人再到自动驾驶汽车在内的各类智能设备适应全新环境。

最近一轮融资在今年8月完成,筹集资金3.14亿美元,由贝索斯远征基金、Prysm和淡马锡联合领投。这一投资阵容的分量不言而喻,FieldAI的其他支持者还包括Khosla Ventures、英特尔资本和迦南合伙人等知名投资机构,显示出资本市场对这一技术方向的强烈信心。

与处理文本或图像的传统AI不同,具身AI专指控制在现实世界环境中移动的物理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技术。FieldAI构建的"Field基础模型"是基于物理学原理的通用具身AI模型,这种创新方法赋予了机器人快速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同时保持对风险的敏锐感知。

image.png

FieldAI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i Agha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阐述了公司的宏伟愿景:"我们的使命是构建一个能够在不同机器人类型和多样化环境中通用的单一机器人大脑。要实现这一目标,你需要在进入新环境时管理风险和安全。这一直是机器人技术的根本性缺口,传统模型和传统方法从未被设计来管理这种风险和安全。"

Agha认为,让机器人能够在新环境中安全学习的关键在于在这些AI模型中添加物理学层面。这一添加为机器人提供了第二套信息来源来做出决策,特别是在新环境中,而不是像传统大语言模型那样仅仅对模型指令做出被动反应。

他强调,虽然少量的AI幻觉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致命,但对于在危险环境中工作或与人类协作的机器人来说,这种现象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突然间,你开始有了这样的感觉:我知道多少,如果我不知道某些事情,或者如果我正在做决定,我对此有多confident,"Agha解释道。"一旦网络开始获得这种能力,它就开始做出更安全的决策。不仅仅是简单地输出'嘿,这是下一个行动',而是告诉你它有多自信,你作为客户可以定义这个风险阈值,机器人将会对此做出响应。"

这种革命性的安全机制让机器人不再是盲目执行指令的机械装置,而是具备自我评估和风险意识的智能体。用户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设定风险承受阈值,机器人会据此调整其行为策略,这种个性化的安全配置为机器人在复杂现实环境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Agha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已经持续了数十年,其职业生涯横跨从NASA到麻省理工学院等顶尖机构。他决定在2023年创立FieldAI,正是因为实现了一项技术突破,让单一机器人大脑能够跨越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工作,执行相同或独立的动作任务。

自公司成立以来,FieldAI已经在建筑、能源和城市配送等多个行业获得了合同订单。虽然公司拒绝透露具体客户名称,但这种跨行业的应用验证了其技术方案的广泛适用性和商业价值。

新一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支持研发工作,同时帮助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将其模型部署给客户,并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这种全方位的发展策略为FieldAI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奠定了基础。

Agha将FieldAI的方法与人类进化进行了生动的类比:"你进化得能够在不同环境中执行各种不同的任务,你有快速学习的能力,我们相信这在机器人技术中是必需的。是的,你当然可以针对一个特定用例进行优化,但那不是我们要追求的市场。"

这种通用化的发展理念与当前市场上专门化机器人产品形成了鲜明对比。FieldAI选择了一条更加雄心勃勃但也更具挑战性的道路,试图创造出能够适应万变环境的通用机器人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FieldAI的这种通用具身AI方法可能代表着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从贝索斯等科技巨头的重金投资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这一技术路线充满期待。

在机器人智能化的赛道上,FieldAI已经抢占了先机。接下来的关键将是如何将这些突破性技术转化为实际的商业价值,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对于整个机器人行业而言,FieldAI的成功可能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时代。

  • 相关推荐
  • 马斯克晒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练功夫:由AI驱动 不是遥控

    特斯拉CEO马斯克近日在社交平台X分享其机器人Optimus学习中国功夫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Optimus能精准识别招式意图并自主做出反击动作,展现环境感知与实时反应能力。马斯克明确表示该机器人由AI自主驱动,非远程操控。网友反应两极,有人赞叹其酷炫,也有人认为AI尚无法完全掌握武术精髓。此外,马斯克曾在内部会议透露,特斯拉计划今年内完成首批Optimus机器人的生产目标。

  • 马斯克:特斯拉正推进“擎天柱”人形机器人规模化生产

    马斯克近日表示,特斯拉正全力推进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并认为该产品最终将成为公司最重要产品。该项目重要性显著提升,成为核心关注点。去年10月,该机器人曾在活动中承担递酒、表演及互动等任务。不过,项目部分环节难度超出预期,其中手部研发是最受关注的难题之一,特斯拉希望其手部具备足够灵活性,甚至能完成穿针引线等精细动作。

  • 全民可感可玩可参与!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落幕,昌平区打造沉浸式体验推动机器人产业场景融合

    10月2日,北京昌平举办“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机器人文化节,聚焦“全民可感、可玩、可参与”,通过四大沉浸式未来场景展示机器人技术。活动汇聚多家科技企业,覆盖人形机器人、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领域,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促进机器人产业与本地场景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国际领先机器人产业集群,彰显昌平区打造北部机器人产学研示范区的决心。

  • 京东JDD现场直击:机器人组团踢足球还会叠衣服哄你开心

    9月25日,以“Enjoy AI”为主题的JDDiscovery 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通过人形机器人舞蹈、互动体验、足球表演等生动展示,呈现了AI技术的多样化应用场景。优必选、宇树科技等企业带来多款创新机器人,展现了我国在运动控制、仿生外观等领域的突破。京东还展示了其机器人生态布局,涵盖家庭陪护、教育、娱乐等产品。现场观众近距离感受AI技术的魅力,对未来人机和谐共处充满期待。

  • 金蝶参编工信部机器人行业场景图谱(2025 版)

    工信部印发《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参考指引(2025版)》,聚焦14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金蝶依托机器人行业数字化实践经验,深度参编机器人行业场景图谱,为行业转型提供参考。该指引以“一图四清单”体系为核心,明确转型路径与四大攻关重点(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人才技能)。金蝶通过企业AI平台提供“SaaS+智能体+数据”服务,分步助力制造业企业提升数字化能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普渡机器人发布 CC1 系列自清洁工作站,商用清洁进入全栈智能时代

    9月23日,深圳普渡科技发布全球首款全流程自主清洁工作站CC1系列,适配PUDU CC1及CC1Pro清洁机器人。该工作站采用超声波+高温技术,实现吸水扒全面洁净,内置100W超声波模块与65℃高温水热模块,可快速溶解糖类、脂类污渍,避免二次污染。同时配备隐藏式清洁刷,自动清洁滚刷,去除95%以上可见脏污,延长设备寿命。工作站支持三种形态切换,适应不同场景需求,维护效率提升35倍以上,实现“解放双手”与深度清洁效果,推动商用清洁行业迈向全栈智能时代。

  • 首驱科技重磅发布智能座舱系统,两轮车驶入“智能出行机器人”时代

    9月25日,首驱科技发布无界·妙享1.0技术,推出Skymotor中央智慧大脑、超级雷达、SkyKey1.0 AI无感解锁及零阈OS全域操作系统。通过汽车级电子架构与AI融合,实现两轮车全面智能化升级,打破传统分散式ECU局限,支持整车OTA升级。超级雷达提供全场景安全守护,AI技术提升驾驶辅助体验。零阈OS构建智能出行生态,开放接口支持硬件快速适配。此次发布标志着首驱科技“智能出行机器人”战略的深化,推动行业向智慧出行新时代转型。

  • 2025工博会观察:当机器人行业追逐具身热点,慧闻iBen为何坚持场景优先?

    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慧灵科技iBen以务实技术路径脱颖而出。不同于追逐热门概念,其聚焦工业搬运、智能盘点等具体场景,践行“场景驱动”差异化发展。iBen强调机器人应无缝集成至现有产线,解决客户痛点,如X300智能搬运机器人实现30分钟快速部署、60cm窄道通行,无需改造环境。其智能盘点机器人S01应用RFID技术,漏读率低于1%,并支持多品牌机器人混合调度。慧灵坚持产品化思维,以九年技术积累深耕行业需求,推动机器人从技术可行向商业可行跨越。

  • 聚焦“视觉+机器人”!思看科技与艾利特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9月22日,思看科技与埃利特机器人在苏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视觉+机器人”领域,在资源共享、市场拓展、生态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视觉感知与决策控制、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思看科技在三维视觉数字化领域技术领先,埃利特机器人拥有协作机器人全栈自研能力,双方优势互补,致力于在高端制造场景中实现“手眼合一”,赋能行业智能化转型。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家企业在机器人与视觉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将共同推动三维视觉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协同创新。

  • 华为云CloudRobo构筑云上机器人工厂,助力机器人开发应用成本全面降低

    华为在2025全联接大会上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通过云端赋能打破机器人硬件限制,实现轻量化、智能化和场景泛化。该平台整合数据生产、训练及运行管理,支持多领域落地应用,并联合行业伙伴共建R2C协议,推动具身智能产业规模化发展。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