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大模型最新资讯  > 正文

大模型时代:内容产业智变新浪潮

2025-05-30 09:3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在5月27日闭幕的第15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以《大模型时代文化内容生产的范式革命》为题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大模型技术对文化内容生产、传播及产业生态的颠覆性变革。他指出,大模型已从“工具赋能”跃升为“生态重构”,推动文化内容产业从“专业主导”向“全民共创”跨越,并加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度融合。

以下是司晓的演讲内容整理。

人工智能的加速演进为文化内容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可谓“日新月异”。以2022年底ChatGPT面世作为大模型进入公众视野的首个重要节点,后续Midjourney、Gemini间隔数月陆续推出;而2025年未过半时Deepseek R1、Grok3等主流大模型就密集发布。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历史上首 次进入了技术以“天”为单位进化的时代,从技术发展到应用落地的间隔也被压缩至无限短。

文化内容行业已成为智能实践的先锋领域。腾讯研究院曾调研了百余位各行业专家,凭借业态丰富、场景明确的优势,文化产业中的传媒、游戏等板块对大模型的应用程度,在十多个不同行业中处于中上游位置。广告、软件、教育这些以智力和创意为核心的产业,成为大模型渗透速度最快的领域。

来源:腾讯研究院行业大模型报告

多模态突破:内容生产从"单一维度"迈向"全感官沉浸"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持续突破,生成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以腾讯混元为例,其文生图能力在一年内实现跨越式升级:混元图像2.0支持边输入文字边实时生成图像,用户可即时调整美术风格、特 效等视觉元素,相较此前需等待完整生成后再修改的模式大幅优化。文生视频领域同样进步明显,2023年,有网友利用AI工具仅用5晚便完成《流浪地球3》“概念预告片”制作,引发导演郭帆关注。到今天,主流模型如混元、可灵到刚刚发布的谷歌Veo3,已经逐步有效解决手部穿模等画面缺陷,生成视频的连贯性与物理模拟能力显著增强,甚至可以为画面同时匹配准确的人声和音效。面向影视生产的Flow等专业工具及国内同类软件已实现脚本、分镜、镜头控制等多项专业能力集成,展现惊人进化速度。

在文生图片的扩散模型基础上,叠加深度参数则升级为3D生成。腾讯在文生3D领域有诸多创新:混元3D生成模型2.5版本较上一版本,总参数量提升了10倍,能够实现超高清的几何细节建模。我们的同事已通过文生3D功能结合家用3D打印机,制作出原创玩具模型。未来,用户不仅可以购买创意服务,更能自主构思创意,通过家用打印机直接输出。

大模型对世界的理解与交互能力也在增强。我曾将手机作为GPT-4o大模型的“眼睛”,问它窗台上有几个公仔。它不仅准确回答了类型和数量——四个腾讯公仔,还在追问下识别出后方隐藏的一只兔子。尽管大模型的理解能力并非人类意义上的物理世界认知,但其基于视觉与推理能力的实现方式已具突破性——例如谷歌最 新发布的通用AI智能体项目Project Astra,便如同钢铁侠的个人助理,可通过眼镜或手机指导洗衣等日常操作,并与现实世界实现更自然交互。这些未来硬件与大模型结合的创新,必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虽然我不是技术专家,对技术细节了解有限,但反而更能跳出细节去审视大模型当前的缺陷。现阶段,用户对大模型部分能力的不满,本质上源于对其"许愿"般的进化期待——按照当前的进化节奏,诸多技术瓶颈将在未来最长以年、最短以月为单位的时间尺度内被突破。因此,AI在文化内容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效率革命:从"人力堆砌"到"智能涌现"的内容生产新范式

技术变革对文化内容生产范式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大模型不仅让知识触手可及,更大幅降低了表达能力的门槛。用户无需深入学习专业理论和工具技法,即可创作出以假乱真的图片、视频甚至电影等复杂形态内容。当然,创意本身也变得易得:例如,当写作遇阻时,可让大模型生成多个后续版本,从中选择和优化内容,度过灵感“枯竭期”。未来,阅文等平台上的网络文学创作可能形成模式进化:从读者逐章追更,到可主动“许愿”希望剧情如何发展,结合大模型的无限表达与创意涌现能力,使创作正真正进入“千人千面”的全新时代。

综上,我们已进入“智力即服务”时代——人类首 次通过云端模拟出一种智能形态,这种智能如同水、电般“打开水龙头或电闸”即可获取,推动我们真正迈入AI平权时代,生产效率大幅提升。AIGC加持下,创意与表达的实际供给量趋于无穷大,内容质量也将显著提升,这将带来一大批“超 级创作个体”的崛起。

可以从两个具体案例中看到这种趋势:其一,上海民族乐团携手腾讯音乐打造全国首台国乐AI音乐会《零·壹 |中国色》。艺术家们基于“琴乐大模型”生成的音乐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同时帮助大模型改进算法,使擅长西方乐理的模型更加理解民乐独特构成方式,实现生成内容从形似到神似的跨越。其二,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制作AI短片《电火花之舞》获国际认可。创作团队借助大模型能力巧妙致敬十余部中外经典影片,并自然融入影片故事主线,斩获麻省理工学院(MIT)AI电影节最 佳叙事奖。

向善而行:技术温度是内容产业的"终 极竞争力"

最后,我想谈谈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向善三个重要路标“可信”“可靠”“普惠”中的“可信”问题。

大模型的“幻觉问题”成因复杂,包括技术原理、数据语料等。“幻觉”与“创新”本是一体两面,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调整大模型生成内容的“温度”(Temperature)参数,使得生成内容的“天马行空”程度有所降低。但在教育、医学等大量实际场景中,我们仍然希望大模型提供的内容无限接近“100 %”可信。

为探索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腾讯与多家出版机构开展合作,增加文化资源和可信大模型的双向互动。一是共同构建出版智能体,支持用户进行工具类图书的内容咨询。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基于腾讯元器智能平台开发"人卫知识服务"智能体,不仅能为用户提供特定医学领域的权 威解答,还能精准定位并引用相关书籍原文,并可跳转至书籍电商平台进行购买。二是微信读书不断升级“AI问书”功能,当用户遇到生僻古语不知出处时,选定具体文字即可在出版机构专业语料库中快速定位来源,并展示更多相关图书链接,帮助用户打开更广阔的知识视界。此外,在微信除红包外新增的“蓝包礼物赠送”功能中,图书赠送是最常用的场景。这些尝试也推进了出版社的智能化转型。

腾讯始终定位为“科技+文化”公司,从另一维度也可称为“连接+内容”公司,因此我们与敦煌、长城合作开展了“云游敦煌”“云游长城”“数字藏经洞”等多个可持续社会价值项目,腾讯始终将“科技活化传统文化”作为承担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向。

“探元计划”是这一方向下的重要实践:项目通过征集产业前沿技术与文旅应用场景,推动更多来自新兴科技企业的技术与场景实现最 优匹配。例如,我们近期与香港九龙城合作的“在九龙城 阅见香港”项目,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九龙城进行数字化,并融入专家级智能体。用户可在H5互动体验中游玩,同时向智能NPC提问关于九龙城的故事,获得游戏化交互体验。这种模式为文旅业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最后,推荐大家使用研究院在ima平台搭建的AGI知识库。AI以“天”为单位进化,我们团队通过“人工+AI”方式每日搜集整理全球AI资讯,形成《AI每日速递》,并整合至同一知识库。这种基于人工筛选的定向知识库对垂类知识进行了更系统和结构化的梳理,使大模型在回答用户提问时可进行增强检索,生成内容更具可信度。推荐大家使用!

谢谢大家!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市场突破3700亿!谷医堂以科技赋能引领药食同源产业新浪潮

    在"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下,我国药食同源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市场规模突破3700亿元。谷医堂作为扎根湖湘的中医药企业,依托171款药食同源产品矩阵和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推动产业向专业化、年轻化发展。企业严格把控道地药材品质,建立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并创新推出独立包装即食膏滋,既保留传统工艺又满足现代需求。凭借在"互联网+中医药"领域的技术创新,谷医堂获多项省级研究中心认定,持续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探索新路径。未来,企业将继续深耕药食同源领域,以科技赋能传统养生文化,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大模型时代企业查询第一站——水滴信用企业数据查询MCP

    水滴信用推出企业数据查询MCP平台,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企业数据查询的智能化升级。该平台整合3.7亿市场主体数据,覆盖工商、司法、知识产权等六大类1000+维度信息,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和跨域关联分析。目前已应用于银行风控、证券投研、供应链管理等核心场景,显著提升商业决策效率。作为央行备案征信机构,水滴信用凭借权威数据源和专业团队,正推动企业征信服务进入AI普惠时代,降低高价值商业情报获取门槛,促进透明可信的商业环境形成。

  • 从折叠设计到技术全面领先 三星Galaxy Z Fold7掀起新浪潮

    三星Galaxy Z Fold7折叠屏手机实现重大突破:机身重量降至215克,展开厚度仅4.2毫米,采用超薄精工装甲铰链和康宁大猩猩玻璃陶瓷2,耐用性显著提升。搭载骁龙8 Gen3定制芯片,NPU性能提升41%,配备2亿像素主摄和升级版Galaxy AI,支持多任务分屏、AI辅助编辑等智能功能。通过系统级优化,解决了折叠屏厚重、影像不足等痛点,为用户带来更成熟的折叠屏体验,开启折叠屏手机新篇章。

  • AI技术赋能教育革新,猿辅导引领个性化学习新浪潮

    猿辅导作为中国在线教育领军企业,正通过AI大模型技术推动教育变革。其自主研发的"猿力大模型"与开源模型深度融合,打造出海豚AI学等智能产品,实现实时互动答疑、个性化学习建议等功能。2023年推出的"小猿学练机"智能硬件销量突破百万台。通过多模态AI算法,平台能动态调整学习计划,实现"千人千面"精准教学。猿辅导累计投入超百亿研发资金,构建了覆盖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体系,并获中国信通院"可信AI"5级认证。其探索不仅推动商业成功,更致力于通过技术降低教育门槛,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 “晓妙”产业大模型——AI驱动的产业变革

    7月4日,安徽数智建材研究院在长城工程科技会议上发布"晓秒"产业大模型。该模型由傲林科技投资支持,采用"1+1+N"架构,融合数据、机理和业务模型,实现生产运营全流程实时闭环优化。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表示,该模型已在水泥板块试点应用,吨水泥成本降低1%以上,能耗电耗下降2%以上。会议指出,AI落地制造业需突破三大关键:建立数字化体系、夯实数据基础、实现工艺与数据融合。未来将拓展至新能源、钢铁等十余个行业,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 AI大模型排名前十:谁主2025智能时代沉浮?

    本文介绍了当前全球最受瞩目的十大AI大模型及其特点。OpenAI的GPT-4系列以自然语言理解和多模态处理能力见长;Anthropic的Claude3系列擅长长文本分析和专业写作;Google的Gemini1.5具备强大的多模态处理能力;Meta的Llama3是性能强劲的开源模型;xAI的Grok系列擅长实时信息处理;Mistral AI以高效混合专家架构著称;Cohere专注企业级应用;Inflection Pi主打情感陪伴;中国的DeepSeek和通义千问在中文本地化方面表现突出。文章建议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模型,并推荐使用专业平台进行模型对比。未来AI将向更长上下文、更自然的多模态交互等方向发展。

  • 加速AI场景落地和产业赋能 云谷“论数”之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大会圆满举办

    7月16日,云谷"论数"之"AI·场景落地+产业崛起 就在浙里"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大会在杭州举行。活动由浙江省工程师学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聚焦AI规模化落地与科技成果转化。与会专家指出,2025年是AI发展关键年,浙江将深化场景落地实践,打造"应用实践-技术优化-价值创造"闭环。企业代表分享了AI在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强调技术需扎根产业需求。活动还成立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委会,未来将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AI在千行百业规模化应用,助力浙江打造全球AI创新高地。

  • 杰克30年:见证从行业领跑者到产业引领者的跃迁

    杰克集团将在7月18日举办30周年庆典暨全球科技大会,标志着其从缝纫设备制造商成功转型为服装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30年来,杰克构建了覆盖爆品矩阵、数字成套、人才培养、联合创新、全球产业链布局与绿色发展的全维度生态体系。其"快反王"系列破解服装生产赶单难题,"过梗王"运用AI解决面料卡顿问题,数字成套方案助力服装企业数字化转型。杰克拥有千余人研发团队,布局14个全球研发中心,连续12年专利申请量行业第一。产品销往170多个国家地区,连续14年全球销量第一。近日获万得ESG评级AA级,彰显可持续发展领导力。此次大会或将成为杰克从行业标杆向产业领航者跨越的历史拐点。

  • 产业升级“超级引擎”!itc保伦股份分布式“AI边缘计算”助力各行业数智化跨越!

    ITC分布式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内置AI边缘计算平台,为工矿园区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系统支持50多种场景实时监测分析,覆盖应急指挥、能源、化工等领域,实现异常事件自动识别预警。在应急管理方面,可智能监测灾害防治、安全生产等数据指标;能源行业可识别原油泄漏、静电释放等风险;化工领域能检测未戴安全帽、明火等违规行为。系统通过视频结构化分析、多模态协作等技术,提升园区安全管理和生产效率,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到数智化转型。

  • 从全自动化干细胞库迈向智能产业链:博雅生命引领产业风向标

    全球细胞治疗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2026年行业规模将突破数百亿美元。技术进步、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及精准医疗需求是主要驱动力。博雅生命作为行业代表企业,2012年率先打造全自动干细胞库并通过国际AABB认证,持续12年保持认证。其自动化技术平台通过机械臂模拟人工操作,提升细胞处理精准度和效率,实现从样本输入到产品输出的全流程自动化,降低污染风险。公司构建了"自动化医疗器械-生命银行-新药研发"的完整产业链,推动细胞治疗产业化发展。未来,博雅将在干细胞临床转化、创新药物研发等领域全面拓展,以科技创新改善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