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汽车最新资讯  > 正文

爆TCL取得新技术突破!Mini LED技术或将再上新高度?

2024-12-11 17:0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今年年底,一些品牌的爆料让众多网友在线“吃足了瓜”。这两天车圈就很热闹,某米汽车抢先曝光了首 款SUV车型,引发了大批网友围观并登上了热搜,大家纷纷开始对他的价格、动力及技术等方面的猜想。而同样引发广大网友大胆猜测的还有电视圈的TCL,不愧是行业老大,有点啥风吹草动就会引发热议,据内部消息透露,TCL在Mini LED技术上又取得了新突破,并且很有可能会在本月就和大家见面!

爆料一出瞬间炸开了锅,引发很多网友讨论和猜测,但具体是哪一块技术取得了突破,目前官方还未透露。我家用的也是Mini LED电视,并且对这块还挺感兴趣的,因此也有点研究 ,以下是我的几个看法!

TCL有没有可能会有新技术突破?我认为相对有!

要知道TCL作为行业最早布局Mini LED赛道的电视企业,TCL早早就在全球布局了Mini LED产业,产业链完善,产能集中,产品在海外也是非常火爆。根据DSCC数据显示, 2024 年第二季度全球Mini LED出货量TCL就赶超三星排名居首,另外,从国际保障监测机构Omdia发布的数据来看, 2023 年TCL98 吋电视销量更是登顶全球首先,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高度认可,因此它家有这实力可以推出重磅技术!

如果有会是什么技术突破?个人看好控光和色彩!

我的猜测并非毫无依据,在控光技术上,TCL的全域光晕控制技术,在源头就解决了传统Mini LED的光晕问题,通过六晶方芯II、超聚光微透镜、瞬态响应、双向16bit、微距OD以及蝶翼星曜屏这些先进核心技术加持,实现了全链路准确控光,即使是分区再多、峰值亮度再高也能做到有效收敛光线,不让光线溢出分区范围而产生光晕现象。而在量子点技术上,TCL的量子点Pro2024 采用纳米级四元量子晶体Pro材质,寿命更长,发光更稳定,色彩调教也更加出色,DCI-P3 广色域表现就达到了98%,画面色彩呈现更加通透自然。综上来看,所以我猜测大概率会是在这两个技术上取得了新突破。

新技术对行业会有什么影响?我认为可能会引来“大洗牌”!

近两年电视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我们发现一些厂商为了能在价格上占据优势,开始玩起了“数字游戏”,推出的Mini LED电视在背光分区、峰值亮度这些参数拉得都很高,但是画质却没有明显提升,有些甚至比以前旧品还要差。

最近网上就有人发起”Mini LED技术是否还有升级可能”的话题,在网上引起激烈讨论。有人认为当下Mini LED电视技术已经来到最 大峰值了,画质上短时间内很难再取得新成果;当然大部分人还是乐观的认为,Mini LED电视技术仍处于上升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像TCL、三星这种有核心技术且研发投入大的企业,会带领Mini LED电视画再上新台阶的,我个人是比较赞同后者观点的。

总的来说,我个人还是对TCL这次取得的技术突破充满期待的,一旦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就意味着电视的使用和观影体验就越来越好,受益的是我们普通消费者,同时也会淘汰掉市面上一些没有技术含量、靠提高参数吸引消费者的电视,避免我们在选购时踩坑,以上分析只是个人猜测,具体情况我们还要坐等官方证实。

#TCL高端电视全球第 一#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新技术新赋能 百短剧助力优质内容破圈成长

    2024 年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4. 4 亿元,同比增长34.9%,首次超过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预计的 470 亿元,如此红利下, 2025 年各平台都在逐步增加对对短剧的投入。在过去的一年里,百度短剧持续发力,业务规模及用户规模高速增长,屡破新高。据 3 月 26 日召开百度百家合伙人短剧专场中介绍, 2025 年短剧市场将更加火爆,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34. 3 亿元。百度短剧DAU已破 4000 万,�

  • 以创新重构增长边界,身边云“麦的好”平台解锁企业营销新高度

    近年来,我国数字用户数量急剧增长,构建了独特的数字营销生态系统。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 11 亿人,堪称全球最大的数字化社会,为品牌传播提供了更加深入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身边云旗下“麦的好”数字营销平台应势而生,以“数字+场景”双轮驱动,助力企业打破营销壁垒,重构用户价值链路,开启智能营

  • 双AI引擎数值怪天玑座舱平台CX-1发布,将智能座舱AI体验推向新高度

    联发科发布天玑汽车旗舰座舱平台C-X1,采用3nm制程工艺和Arm v9.2-A架构,搭载12核CPU和NVIDIA Blackwell GPU,AI算力达400TOPS,CPU单核性能领先行业80%,GPU渲染性能提升300%。该平台支持多模态交互和毫秒级响应,打破"车-家-手机"生态壁垒,实现跨端智能中枢。C-X1还集成强大ISP影像处理能力,支持12摄像头并行工作和8K视频录制。联发科预计到2028年,其汽车座舱平台全球营收将超30亿美元。这款产品标志着3nm车规芯片量产落地,推动智能座舱向AI定义座舱升级,成为行业新标杆。

  • 海信Mini LED旗舰新品要来了?号称是电视界首款“定”电视!

    海信推出高端电视U8Q系列新品,主打"电视界首款高定电视"概念。该产品搭载新一代"光色同控"AI画质芯片,采用京东方定制黑曜屏Ultra,实现行业顶级低反射率与极致对比度;音响系统与帝瓦雷合作,提供3D环绕音效。U8Q系列通过全链路定制化方案,从芯片到屏幕再到音响系统均实现高端定制,重新定义顶级电视标准。海信此举旨在突破行业同质化竞争,将高端市场竞争维度提升至"用户需求定制"层面。数据显示,海信U8系列已连续多年占据高端电视销量前列,U8Q的推出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万元级市场的领先优势。

  • 戴尔智能冷却:以创新技术引领数据中心绿色革命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算力需求激增,中国算力中心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将以18.9%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7年规模将突破3075亿元。与此同时,单机柜功率密度急剧攀升,传统风冷技术已达40千瓦制冷极限。液冷技术凭借更高散热效率和节能优势,正成为数据中心首选方案。戴尔科技推出智能冷却解决方案,覆盖从风冷到浸没式液冷等多种技术,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PUE值1.02-1.4的不同方案。其液冷服务器已在全球超算中心广泛应用,如美国TACC Frontera超算采用冷板式液冷技术,中国某高校浸没式液冷集群实现PUE值1.049。戴尔通过持续创新,助力数据中心向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迈进。

  • 新技术让人类能看见从未见过的颜色 开启色彩认知新篇章

    科学家成功研发出一种革命性的视网膜基因编辑技术“Oz”,突破了传统对色盲的认知局限,为患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该技术通过精确控制视网膜内的感光细胞,打破了自然限制,使受试者能够观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颜色。研究团队还探索了该技术在矫正色觉异常方面的潜力,并表示将继续深入研究,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这一成果不仅拓展了视觉科学的研究领域,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类视觉感知的深刻思考。未来,人类的视觉体验将更加丰富和多彩。

  • XBIT以创新技术引领币圈十大APP,开启数字货币交易新时代

    XBIT去中心化交易所凭借创新技术和合规架构,正在重塑加密交易新格局。作为首个通过欧盟MiCA和美国SEC双认证的去中心化平台,其采用抗量子攻击私钥系统和零知识证明技术,实现资产安全存储与隐私保护。通过ZK-Rollups技术实现零Gas费跨链交易,AI动态熔断系统将杠杆爆仓风险降至行业最低,单周机构资金流入超31%。数据显示,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量一年增长400%,XBIT原生代�

  • 谷歌首推Gemini 2.5 Flash:成本降600%

    快科技4月18日消息,据报道,谷歌发布了突破性混合推理模型Gemini 2.5 Flash,该模型创新性地引入可调节思考预算功能,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使用成本。在闭源思考模式下,其成本仅为0.6美元/百万tokens,相比全功能思考模式(3.5美元/百万tokens)大幅降低600%。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基础模式下运行,其性能依然超越前代Gemini 2.0 Flash。性能表现方面,Gemini 2.5 Flash在大模�

  • 外媒:ChatGPT新模型 o4 mini 的“AI幻觉率”达48%

    性能是提升了些,但,“胡说八道”的能力提升得更快,直接登顶……

  • 德兰明海储能产品拟通过2024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名单的通知》,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两款核心产品——高可靠户用储能电站与便携式大容量高功率储能电源,凭借其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优异的市场表现以及广泛的应用场景,拟通过公示并入选该榜单。这一荣誉是对德兰明海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深耕新能源领域的阶段性认可,进一步印证了企业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实力。未来展望:持续创新,推动能源转型未来,德兰明海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依托广东省高技术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8%的产业环境,进一步推动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助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