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精神分析最新资讯  > 正文

聊会儿精神分析,人都变精神了|既是群聊,也是派对

2024-10-18 14:3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即便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依然有深度交流的渴望。在Soul这个多元化社交平台上,高大早通过精神分析的视角开启了一系列独特的群聊派对,他以“精神分析”为旗帜,每周两次,引领着志同道合的朋友,挖掘性别、欲望、身份认同的复杂层次。

复杂的精神分析理论如何转化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个体存在的意义如何在精神世界中找到答案?在这里,你能看到思想的火花在深夜的群聊中迸发。这是灵魂的交谈,是“新知”与“热闹”的交织,它既是群聊,也是派对。

正确的“误读”

这个名叫“精神分析——最终是风景在凝视”的群聊派对,可能是Soul众多群聊派对中最“深奥”的之一。

“你刚才说性别是被建构的,是不存在的,那怎么解释生物学性别的区分呢?” 4 号麦抛给房主高大早一个问题。

高大早:“就没有性别这个事情,解剖学的观点来看我跟你也有差异,体脂率、肌肉含量、大脑体积,人和人的差异无限,性别只是为了把这种无限有限化,而设立的分类规则。”

4 号麦:“但在拉康的体系中,不是也有男性和女性的区分吗?”

高大早:“那也不是生物性别的区分,而更像是.......”

五分钟的讲解后, 4 号麦:嗯...大概了解了,我再想想,感谢!

高大早的群聊派对每周两回,主题名一般以“精神分析”开头,后面跟着高大早近期的阅读内容,例如“精神分析——最终是风景在凝视”,后半句往往是来自他近期阅读的拉康研讨班材料。

拉康作为精神分析学家,素来拥有“知识恐怖分子”的名号,尤其是晚年研讨班时期,拉康开始大量使用伪数学和拓扑学的形式论道。下面这张图片虽然打趣,但也足以能看出其理论的艰深。

上图中,右下角划杠S,经由A的中介,到上方“你想要什么”,这条通路用日常语言表述是“你想要什么”,但以拉康精神分析视角来看,这指代:因中介本身的在场而导致的欲望关系的倒置,即“经由一个有欠缺的中介(大他者),你无法欲望你的欲望,只能欲望中介本身的欲望。”极简版的例子是:(你以为)获取世俗成功是你的欲望,但这其实是整个社会/符号体系给你的期待,这一切发生在无意识中,给你一种自决的错觉。

所以,精神分析不是如今科学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咨询”,而一些抑郁症患者可能出于“误读”了标题中“精神分析”的含义,会点进群聊派对,试图寻求一些精神问题的解答。

“有些抑郁症患者进来之后,他并不是希望你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而是希望获得一个解释,我告诉他拉康就这个问题如何阐述,对方就不会把自己放在病人的位置上,而更像是谈论一个外部的哲学问题,这可能会对他们有一些帮助。”

在民间话语中,精神问题往往会被简化为一句“想不开”,而在高大早的群聊派对,他们能更为抽离地看待自己的问题,这可能有助于“想开”——当然,这依然是一种简化后的解决方案,但至少能获得一时的疏通。

“他们表达上有时候不完整,也不一定有很多哲学基础,凭直觉在理解与阐述,所以他们在其他群聊房可能会被踢出去”,但高大早至少有把对方当作可以一聊的网友,认真地对话与解读,认真回应对方的提问。

整件事的有趣之处便在于“误读”,抑郁症患者们误读了“精神分析”的字面含义,就像拉康认为所有文本都难逃被误读的命运,但至少在这件事里,误读获得了不错的结果,“对于患者来说,最需要的是有个人在听他讲”。

在Soul上,高大早的群聊派对是个“异类”。或者这么说,哲学本身作为“屠龙之学”,在凡事都讲求投入产出比的当代社会,其关注度必然有限;

但高大早的群聊派对也没那么“异类”,统计数据显示,在群聊派对中,每月有超过 52 万用户参与心理咨询主题的相关讨论。现实世界难以处处如意,但你读过的书不会辜负你,人们期待在精神世界找回平静,而精神分析就是其中的一条通道。

在群聊派对里,大家讨论关于社会的多元话题,文学、科技、创业、学习...自在表达和相互支持的Souler们,围绕共同的兴趣,建立起新的社交联系和社区归属感。大家经常用“知识的海洋”比喻其广度,但其实在深度上,知识也像海洋——越有深度的领域,越能带来平静。

在群聊派对中,大量用户参与心理咨询主题讨论

“你想要什么?”

人若是仔细考察过观念之网如何运行,至少能做到不被人欺,就像在最开头的群聊对话中,高大早认为性别是被建构、而非天然存在的。当你听完他的论述,你可能会怀疑男女之分是否天然而正当,也可以选择继续相信二分的性别,但不管如何,这是你思考后的主动选择,而不再是被动地默认——考察观念如何进入脑海的过程,关键是思考,即便在思考后依然坚持原来的观点,但“看山是山”的第 一和第三层境界亦有不同。

然而更难的是不自欺,因为懂得越多道理的人,越是擅长自我说服,人如何真诚地迎接自己,这需要我们将剖析的方向转向自身——

高大早在Soul上认识一位研究弗洛伊德的朋友,就像拉康从弗洛伊德的思想中获得启发,高大早也在和朋友的对话中,理顺了不少思路,“当时是假期,白天我看完之后,晚上我会开个群聊派对和他去讨论,每天都聊到两三点,不懂的地方大家就一起讨论。”

听起来是颇为珍贵的哲学友谊,只是有个小问题:“1v1 的沟通,为什么要在群聊派对里?”

高大早想了想,真诚说道:可能更多还是一种“自恋情结”的满足。

这里需要澄清的是“自恋情结”,它有别于对外展现高谈阔论的虚荣。绝大多数时候,深夜的群聊房里,除了高大早和朋友外再无一人,但这种满足感却依然成立。对此,高大早举了一个很切实的例子——

“你有没有看过那种老头拿着文物去鉴定,被鉴定为假之后就疯狂跳脚的事?”

“老头对文物的痴迷,是因为文物在此作为一个能指,指向了老头本身,老头并不是痴迷文物,而是通过文物去痴迷他自己——一个被舍弃的,无用的,陈旧的东西。”

“他对文物的欲望其实是企图获得大他者的承认:一个陈旧的东西难道不是最贵重的东西吗?”

常见的“老头鉴宝”桥段

让我们回到最开始“你想要什么”的那张图,“你无法欲望你的欲望,只能欲望中介本身的欲望”,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欲望,以为是自我实现,在前进的背后,是更大的目光在推动。“你想要什么?”既是大他者对主体的问询,也是主体对大他者的问询,这互相的发问既像合作,也像推诿。

而抛开一切所追逐的,什么是我之为我的证明?高大早的自我介绍颇具精神分析风味:“我是个产品经理、男人、东北人、本科生·····之外的东西。”

学门道,看热闹

新知和热闹,是高大早在群聊派对的收获,和学弗洛依德的Souler聊到两三点能收获新知,和没学过弗洛依德、甚至没任何哲学基础的网友们闲聊,同样也能获得新知——

“有时候他们会提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我试着用理论解答,把读到的东西转换成日常语言再说一遍,也有助于将拉康那些拗口的理论真正理解。把书上的东西和被称为‘自己’的东西揉在一起,这样一句话说出来时自己才会相信。”

没有想到,Soul竟然还搭载了“费曼学习法”功能,通过简单的语言,向他人解释某个概念,在表达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所以你能在高大早的群聊派对里看到这样互相感谢的场面:网友感谢高大早解决了自己的疑问,高大早则回答道:“我也感觉顺了,感谢。”

至于高大早的“热闹”则更为“狡黠”,“如果我想热闹一点,可能我就取一个类似‘反女性主义’那样吸睛的标题,然后我就听他们聊,多的时候能有数十人。”不过有一次他的“标题党”操作被人“识破”——也是,一个相信性别建构论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反女性主义者呢,“他让我标题改成‘女性主义的反面’,后来我就改了”,高大早还是听劝的。

高大早近期的“群聊素材”

学门道和看热闹,似乎所有人都普遍觉得前者更为高尚,但在这个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群聊派对中,后者是更为接近快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更类似对规则的僭越。能制造并无负担地享受这种快乐,并且说出来,需要非凡的真诚,而要做到如此的真诚,则需要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手术刀——可能这个比喻听起来有过重的临床意味——一般的自我剖析,这不容易,对自己下手总是不容易。

这和学术酒吧的流行是反面,后者是对外的、沉浸式的角色扮演,它更像是中产阶级的某种症状,你可以在其中扮演学者、诗人、哲学家,没有人会拆穿这沐猴而冠,但在Soul,在高大早的群聊派对中,你或许能发现可能的真相——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鉴宝的跳脚老头而已。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老头乐成为县城小伙的精神迈巴赫 精神小伙群体有新宠

    ​近日,在河北邢台及山东等多地县城,一种原本用于老年人代步的低速电动车——“老头乐”,意外成为了当地青年,尤其是被戏称为“精神小伙”群体的新宠,被形象地称为“精神迈巴赫”。 据了解,“老头乐”最初设计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因其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且无需驾照,在县城及农村地区广受欢迎。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低速电动车逐渐演变成了

  • 男子自学中医开药把自己治成精神失常:边跳边说胡话

    吃到肚里的东西可得谨慎,尤其是药物。 媒体报道,湖北武汉53岁的金先生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自学中医一年,自觉颇有心得。 最近他发现自己头皮出现发红的症状,头皮屑也变多,对比网络上的描述他自诊为牛皮癣。

  • 张韶涵成每年高考最忙的人:歌曲为高考考生提供精神动力

    随着全国高考临近,歌手张韶涵意外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焦点,被网友戏称为“每年高考最忙的人”。 ​每年高考期间,张韶涵的多首励志歌曲如《隐形的翅膀》《一路生花》等,因积极向上的歌词和旋律,成为考生备战、送考及考后放松的热门选择,其歌曲播放量在高考期间大幅增长,甚至被网友称为“高考BGM全流程覆盖”。

  • Soul联合发布《Z世代精神世界洞察报告》:绿地与音乐成青年疗愈密码

    Soul App联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发布《Z世代精神世界分析报告》,揭示当代青年在快节奏生活中呈现独特的心理需求图谱。报告显示,38%受访青年每周至少3次前往公园绿地等自然空间,25%偏爱在菜场、老街等烟火气场所放松。Z世代更倾向通过悲伤基调音乐(而非快乐歌曲)和城市非结构化空间实现情绪释放,形成"在悲伤里找到共鸣"的独特疗愈机制。平台推出的"城市疗愈地图"功能,聚合用户推荐的治愈场所,构建从情绪表达到专业疏导的完整关怀链条。专家指出,这种"悲伤偏好"实则是年轻人通过情感投射完成自我疗愈的心理机制。

  • 在快手,“聊”生意

    在快手,本地商家的生意靠“聊”出来。 5月份,由快手官方汽车主机厂和经销商发起的“共聊一辆车”私信活动,得到广泛响应,快手老铁们日均参与次数超过60万次。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具备真实需求的消费者与品牌、商家的高频互动。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聊着聊着就完成“下单”,在快手更是家常便饭。 专业律师隔着手机对话框,初步给来咨询的人群指出方向,�

  • 蚂蚁变阵,AI时代的应变与坚持

    在商业世界里,变化是一种永恒的节奏,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是涌动永不眠。 最近一些暗涌成为了摆在桌面上的明牌:京东既做外卖又做酒旅,四面出击;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理想新设两大机器人部门,加速推进AI战略;快手则成立了可灵AI事业部,与主站、商业化、电商、国际化、本地生活并列为一级业务部门…… 各家秣马厉兵,似乎行业又重回了久违的�

  • 阿勒泰雪景派对,林氏木业VE系列家居成“网红”

    广东林氏木业在新疆阿勒泰举办冰雪家居展,推出首套混搭风格VE系列产品,将法式复古与奶油风完美融合。活动通过"雪搭子"家居展馆的沉浸式体验,结合拱门元素与雪景框景设计,打造独特家居美学。该品牌精准把握年轻消费群体需求,借助冰雪经济热潮,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成功实现流量转化,为家居行业创新营销提供示范案例。(140字)

  • 流派服给足百变惊喜,996传奇盒子“天烽传奇”变痛点为爽点

    《天蛾传奇》手游凭借顶级IP资源和庞大粉丝基础,在竞争激烈的游戏市场脱颖而出。文章指出,游戏通过九大流派系统、千种特色装备和开放世界架构实现玩法创新,其中战士、法师、道士三大职业各分三个流派,形成27种专属玩法。全新远古地图包含多层副本,如"莽荒大陆"直通天庭副本。天命系统+天书特技为各流派提供超强buff,装备体系涵盖转生套装、宇宙套等神级配置。独创的宝藏兽灵系统带来探宝乐趣,玩家可通过收集兽灵激活隐藏属性。游戏采用10次转生机制,最高可达80级,配合境界提升、装备鉴定等进阶系统。996传奇盒子提供专属福利,玩家可享"天天省钱"特权。这款复刻1.80经典版本的手游,以持续迭代的创新力诠释了传奇IP长盛不衰的秘诀——用足够久的时间打磨超级产品。

  • 我们跟美团技术的同学聊了聊“NoCode”的背后,顺手用它搭了个社区……

    ​我不是一个“懂代码”的人。 作为一家日益专注AI的科技内容社区的CEO,我的团队与AI 创业者和研究人员进行访谈,发布文章,举办各种各样的AI 论坛、黑客马拉松和workshop;我还在硅谷成立了一个 叫GenAI Assembling的AI 开发者社区,定期举办线下活动和闭门讨论。 我们不仅有读者,还有社区用户,这意味着我们有大量的前端交互页面需要生成——AI 从业者和爱好者需要点击它

  • 九号公司家庭日:700多个家庭一起开派对,更有特别礼物亮相

    6月7日,九号公司在北京、常州、深圳三地同步举办年度家庭日活动,700多个员工家庭参与。活动以"蛋仔派对"为主题打造专属游乐园,设置20多个互动项目,包括儿童舞台秀、家庭PK赛、手工DIY等。现场展示了平衡车、滑板车等明星产品,吸引众多家庭体验。公司特别为入职9年以上的员工定制了"年陈金珠"纪念品,采用上市金砖等荣誉材料打造。多位员工家属表示通过活动更理解了家人的工作,感受到公司大家庭般的温暖。活动展现了九号公司"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化了员工与家属的情感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