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迎来强降雨,城市防洪体系展现韧性
7月5日至6日,济南市普降大雨,全市平均降水量达88.1毫米,市区达95.6毫米,相当于约700个大明湖的水量。
此轮降雨打破了近期气象记录,使济南今年以来累计降水量升至231.9毫米,高于常年同期5.4毫米,增幅2.4%,有效缓解了前期降水不足的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降水量增加46.0毫米,增幅高达24.7%,弥补了此前的大幅差距,创历史新高,为济南水资源储备注入生机。
济南地形南高北低,强降雨容易引发山洪、街道洪涝和低洼地积水。但得益于完善的城市防洪体系,本次降雨并未造成险情或灾情,展现了济南应对极端天气的强力保障。
小清河作为济南的泄洪通道,在本次降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上游三条支流的来水量占小清河洪园桥以上流域面积的36%,为快速排涝提供了有力支持。
济南创新构建了“防汛一张图”信息系统,整合了河湖水系、水利工程和城市易涝点等数据,并接入大中型水库视频监测,实现从1小时到48小时不同时间尺度的降雨预测,以及对各类河道、水库和道路水位的实时监测,为防汛决策提供精准支持。
此外,济南还加速推进雨污合流管网改造、黑臭水体治理和河道清淤疏浚等工作,提升了城市的防汛排涝能力和居民安全保障水平。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