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陪练妈妈:钢琴学习的3点建议 要善于借助小叶子钢琴智能陪练

2023-12-13 16:0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孩子学钢琴,学着学着,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家长们来说就跟不上了。虽然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从孩子首先节钢琴课,就旁听记笔记,多少也是懂一些理论知识的,怎么就是“外行人指导内行人”了呢?但其实事实就是这样。

弹钢琴不是说照着笔记光看光听就能会的,而是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孩子练钢琴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家长一定要看在眼里,因为不亲自上手是不会体会练琴的艰苦的。作为佼佼者陪练妈妈,今天有几点想和大家分享。希望家有琴童的家长们,能通过正确有效的方式引导和帮助孩子的日常练琴。

家长的鼓励和引导,最重要

很多琴童都是从 4 岁- 5 岁左右就开始学钢琴了,对孩子来说爱玩是天性,但让孩子牺牲玩耍和休息的时间,每天坚持坐在钢琴前练习,确实是很辛苦的。小红书上热度比较高的琴童练琴笔记,都是一些娃哭着喊着弹琴的视频,有的视频里面家长甚至还在旁继续斥责,让孩子哭的更厉害,以博取网友的关注,这是我非常不认同的。

孩子学钢琴,除了家长给孩子的选择,还有一大部分是真正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一开始家长还能心疼孩子鼓励引导,久而久之,练琴出现错误、遇到弹不过去的难点、钢琴课老师的批评,让家长失去了耐心,也让孩子对钢琴的喜爱一点点减少。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练钢琴还是生活、学习,都是离不开家长陪伴的。陪练家长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指导交给专业的老师或者工具,而自己则应是孩子坚实的后盾,给予孩子支持和理解。表扬和肯定孩子的进步,遇到练琴瓶颈时能够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耐心克服,保持孩子对于钢琴学习的热情和喜爱,学会苦中作乐,找到钢琴演奏的快乐,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爱练琴、愿意练琴。

培养孩子正确的练琴习惯,打牢基本功

家长即使不懂音乐,但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首先,帮助孩子指定合理的时间安排表,确保学习、练琴、休息充足,养成固定的练琴习惯。劳逸结合,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找到弹钢琴的乐趣。

其次,陪伴孩子练琴的过程中,除了挑错批评,更应该给孩子灌输一种正确的思考和应对难题的方式方法。比如,钢琴老师嘱咐孩子回家练琴,最多的一句话我觉得应该是“慢慢练”。孩子经常因为练到难点重点,怎么也弹不过去,情绪逐渐崩溃失去耐心。或者是“刚学会走,就想要跑起来”着急上手,不分乐句仔细研究如何演奏的更好,一味追求弹完弹快。这时,家长应该从旁引导,“慢慢练”、“别着急,我们一个小节一个小节的弹好弹对”用轻柔的话语让孩子的急躁、烦躁得到缓解。

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考级和比赛都改为上传演奏视频,日常练琴其实家长也可以借助帮孩子录制拍摄,来起到让孩子完整演奏,提起精神好好“表演”的作用。钢琴,本身就是需要展示的,表演能够让孩子更好的体会演奏的乐趣,也能让艺术表现更上一层楼。只顾着闷头练,无处检验和展现自己的演奏也会让孩子失去练琴的乐趣。

借用辅助工具,事半功倍进步快

老师们总说钢琴是“三分学、七分练”,日常练琴家长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点以外,专业的部分就可以借用专业的工具或者聘请专业的陪练老师。但陪练老师在疫情、时间、地区的影响下,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智能软件的钢琴陪练辅助工具则可以随时练琴随时使用。比如,目前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小叶子智能陪练APP,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科学合理的三大练琴模式,从“识谱”模式开始帮助孩子认准每一个音符;利用好“提升”模式的强大纠错功能,家长们不用再“瞎指挥”,智能APP告诉孩子哪里是错音错拍,家长只要在旁配合引导即可;培养完整演奏,零失误,用“测评”功能打分冲击推荐榜,有竞争自然有动力。

不仅如此,小叶子钢琴智能陪练还有唱谱、示范功能,怎么弹不是家长说的算,随时看看专业老师怎么示范的比家长和孩子争执不下有效的多。APP还有琴童社区“音乐厅”,记录孩子每次练习的新曲子,见证孩子的每个进步和成长,做最支持孩子的妈妈粉。

怎么样,是不是看完今天的分享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孩子练琴过程中进行角色的转化呢。希望大家都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宝贝的练琴方式方法,陪他们一起快乐学钢琴。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浙大男生跟随脂愈训练营瘦身35斤 连妈妈都认不出

    浙江大学生减脂训练营结营,通过系统性运动帮助学生实现健康减重目标。该训练营成效显著,一名学生减重35公斤,身心状态与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此次成功经验不仅展示了浙大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科学减重的有效途径。

  • 男子辞职照顾2岁妈妈回应啃老质疑:没用过妈妈的退休金

    据张植介绍,母亲患病后生活完全无法自理,需24小时看护。为维持生计,他利用碎片时间拍摄并分享照顾母亲的日常视频,逐渐积累一定粉丝基础,通过平台流量分成及广告合作获得部分收入。他坦言,自媒体收益虽不稳定,但缓解了经济压力,使其能继续专注照顾母亲。

  • 猿辅导领航教育智能化变革,三大战略级产品重塑家校学习生态

    猿辅导集团4月15日发布教育AI战略级产品矩阵,以"小猿AI"技术范式为核心,推出覆盖"软件+硬件+课程"的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猿力大模型与Deepseek-R1模型矩阵近期通过国家备案并获得信通院最高等级认证。产品创新包括:小猿AI App实现错因级分析及情感支持功能;小猿AI学习机配备13英寸莱茵护眼屏,采用"平板+智能基座"的创新形态;推出全国首个贯通K12全学段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已在50所示范校落地。通过"数据层-逻辑层-模型层-场景层"四层架构构建完整教育AI技术栈,预计免费推广策略将惠及超千万家庭,促进教育公平。此次升级标志着教育科技进入系统化创新阶段。

  • 把孩子交给AI的妈妈,决心把孩子夺回来

    家长为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尝试控制孩子使用AI软件的时间,但发现效果有限。孩子常在社交平台分享与AI互动的体验,表现出对虚拟角色的喜爱。专家建议通过设定合理规则和引导实际兴趣活动来改善这种情况,同时强调家庭陪伴的重要性。

  • 我国干细胞医疗市场规模破千亿!博雅 “安全、资深、透明”优势显著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全景图谱》显示,2023年中国干细胞医疗市场规模已达880.4亿元,近两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行业企业可分为三个梯队,其中博雅干细胞等头部企业凭借品牌积累和技术优势占据领先地位。随着再生医学进步和个性化医疗需求增长,全球干细胞存储市场正处于强劲增长阶段,预计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94.5亿美元,到2034年有望突破200亿美元。博雅干细胞作为行业代表企业,通过"安全、资深、透明"三大特点重塑行业标杆,已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体系,在国内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存储市场占有率高达32%。在人口老龄化与健康需求升级背景下,中国干细胞产业正从规模增长迈向质量提升,为全球细胞治疗发展提供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

  • 姜文忠告年轻人:多用脑子 少用手机

    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评委会主席姜文出席电影大师班活动。活动开始前座位已被影迷坐满,姜文以休闲装扮亮相,引发观众热情。他建议观众放下手机多用脑,分享了自己62岁仍保持记忆力的秘诀。在半小时交流中,姜文畅谈数十年导演经验,鼓励年轻人多尝试,特别欣赏半路出家的电影人。谈及"爹味"话题时,姜文直言不回避年龄身份:"我就是爹,不能假装少年"。活动全程妙语连珠,展现真性情。

  • 李佳琦回应妈妈带货:她正是拼的年纪 拒绝躺平

    李佳琦在直播中向观众展示母亲卖黄金的片段时调侃称:“我妈现在当主播了,你们提醒她讲话严谨点,她比我直播还夸张。”当助理询问其观看母亲直播的感受时,李佳琦笑称:“我本想让她享受生活,但她说‘我正当年要拼’,态度比我更积极。”

  • 京东Ai给妈妈写诗 京东推出AI写诗功能

    目前,该功能已覆盖京东APP全量用户,操作流程为:打开应用→搜索“AI写诗”→输入姓名→生成诗句。平台提醒,诗句生成后需手动确认分享,避免误触隐私信息。

  • 女儿去世后妈妈遇见了帮过她的叔叔 知道真相后泣不成声

    江苏南通一位女店主在顾客无意问起女儿近况时,强忍悲痛告知女儿已去世。原来一年前女儿不幸离世,这位顾客曾是常来店里辅导女儿作业的"叔叔"。听到女儿生前录下的声音,店主泪如雨下。平日她将思念深埋心底,努力经营小店维持生活。这次偶遇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的记忆,让她既感受到失女之痛,也回忆起女儿曾经的温暖快乐。故事展现了丧子母亲隐忍的悲痛与珍贵的回忆。

  • 儿子悄悄考上北大妈妈惊成静止画面:反复确认后才相信

    4月24日,武汉一男生在饭桌上向家人宣布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的喜讯。这位男生一直默默备考,从未向家人透露自己的考研计划。当妈妈正为他的工作前景担忧时,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她瞬间愣住,反复确认后绽放出灿烂笑容。男生表示从未见过妈妈如此开心。这个温馨时刻感动了众多网友,大家纷纷祝福这位学子能在北大继续深造,取得更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