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聚焦大数据实时智能 邦盛科技获评数据智能优秀厂商

2023-10-11 11:2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以“激活数据资产,释放数据价值”为主题的第五届数据智能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会上“ 2023 爱分析·数据智能优秀厂商”评选结果揭晓,邦盛科技基于大数据实时智能处理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行业实践,获评数据智能优秀厂商。

此次爱分析综合考量企业实力、发展前景、创新能力、应用实践等多个维度进行审核评定,最终从 150 余家数据智能厂商中评选出 25 家优质厂商。

数据智能已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方式。一方面,在实现初步数字化的基础上,企业希望把数据分析扩展到更多应用场景,以在业务发展与运营中实现降本增效或构建创新性的业务模式;另一方面,数据规模的持续膨胀与分析场景的更加多样化,对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对数据基础设施进行持续升级与优化。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正加速渗透至千行百业,如何从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关联数据、即时产生数据中提炼、发掘、分析并利用价值,从而为企业提供数据驱动的智能分析与决策,成为新时代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邦盛科技以自主研发的“流立方”技术为核心,以实现“热数据价值最 大化”为基础理念,研发了流批一体实时智能决策与分析体系,不断支撑更多领域更多业务场景的有效价值挖掘与应用,已服务于金融、通信、交通、政务、网络安全等领域 400 多家大中型单位,实现高实时、低迟延、高并发、高复杂的大数据分析处理,完成有效的智能决策和预测。

实时金融风险监控场景

数字金融是邦盛科技大数据实时智能技术平台率先实现产业化应用的领域,成功地将众多金融机构此前普遍采用的T+ 1 事后风控模式升级为T+ 0 事中风控模式,把风险处置模式由事后追查为主转换到了事中验证和拦截为主,大幅提升了其风险防控能力,降低了客户和银行的资金损失,已成为我国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基础设施。

运营商实时反电信诈骗场景

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的持续深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反诈工作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抢占技术对抗高地的关键。邦盛科技基于大数据实时智能平台形成实时反电诈方案,可在较少硬件资源占用情况下,接入全省级DPI网络访问数据,通过分析网站、IP、用户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结合原始高风险网站的特征,对风险网站进行识别,摆脱对静态黑名单的依赖。同时,根据涉诈用户的网络访问行为,进一步识别其关键风险行为,实现实时涉诈风险预警。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场景

路桥隧对运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非常高的要求,传统交通运维技术很难进行实时健康监测,亟需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满足高水准运维重大需求。邦盛科技基于大数据实时智能平台构建的路桥隧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基础设施结构、环境与结构健康监测、日常运营与养护等各项数据实时监测与评估,为路桥隧在特殊气候、交通条件下或运营状况异常时发出预警信号,为路桥隧维护、维修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网络安全事件流监控场景

网络攻击发生速度越来越快,高水平威胁行为体在长期潜伏后突然的攻击行为很难做到事前或事中预警及响应。面对广域蠕虫、跳板机攻击等安全威胁场景和高 级网络攻击技术,邦盛科技基于核心技术,可帮助企业识别网络安全事件,对安全事件流进行全域分析,提升安全事件识别的广度和深度。

当前,数据智能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升级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邦盛科技也将以大数据实时智能技术,深耕产业数字化和不同领域客户的业务需求,不断推动数据价值释放与创造,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以AI算力赋能湾区智算未来,博大数据副总裁高辉受邀启动“AI算力+”行动倡议

    2025年10月29日,第四届数字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聚焦“AI驱动+算赋未来”主题,推动人工智能与算力设施深度融合。博大数据作为核心企业参与启动“AI算力+”行动倡议,联合政产学研共建算力生态。其前海智算中心以20亿元投资、5万平米规模,支持4万P算力,成为辐射华南及港澳的算力高地,助力深圳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为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核心支撑。

  • 智能问数:让数据 “开口”,让 BI 价值 “焕新”

    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BI模式因技术壁垒使数据价值难以释放。智能问数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让非技术人员直接对话数据,快速获取洞察,实现从“为报表而生”到“为决策赋能”的转变。其核心架构融合智能问数、数据洞见与动态分析,支持多轮对话优化可视化呈现,并引入数据洞见能力,助力企业看清过去、把握现在、预判未来,重塑数据驱动增长的新范式。

  • 国内首个!海尔智家获评TÜV认可智能家电检测免目击实验室

    海尔全球检测中心近日通过TÜV莱茵2025年度认证评审,升级为免目击实验室。这是国内首个在智能家电检测领域获此资质的企业,标志着其检测实力获国际权威认可。该资质可大幅缩短认证周期,提升产品上市效率,助力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海尔还拥有CNAS、UL等多项国际认证,实现检测数据互认,未来将持续创新检测技术,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质产品体验。

  • 数据智能体 TabTabAI 正式上线,零门槛上手,让 “数据分析” 人人可用

    AI数据智能体TabTabAI正式上线,以“零门槛交互+全流程自主处理”为核心优势,打破数据分析技术壁垒。该工具通过自然语言对话,支持多源数据采集、智能处理、深度洞察与可视化,让普通职场人无需编程背景即可完成复杂分析任务。其多智能体协同架构与自动化能力,覆盖从数据收集到决策建议的全链路,助力用户将原始数据高效转化为精准决策依据,真正实现“人人都是数据分析师”。

  • 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AI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科杰科技于洋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主题演讲

    科杰科技董事善于洋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发表演讲,强调高质量数据集是人工智能产业决胜关键。他指出,算力、算法和数据构成AI三大要素,而数据决定模型认知边界与输出可靠性。当前需构建Data&AI一体化平台作为核心基础设施,通过集中管理、分散赋能模式,打通数据采集、治理到AI训练全链路,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该平台已在制造、金融等领域落地,助力企业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弯道超车。

  • 从GEO指数看品牌成长曲线:数据化洞察的力量

    去年11月某创业公司CEO宣布其AI搜索曝光率突破50%,并强调数据驱动品牌运营的重要性。文章指出,AI搜索平均仅引用2-7个域名,曝光机会稀缺。通过某B2B软件公司的三阶段优化案例:从初始8%曝光率,经竞品分析、内容优化后,三个月提升至50%,验证了GEO指数(生成式引擎优化)的可追踪性。该指数能反映品牌在AI生态中的真实位置,指导内容策略调整,且行业数据显示其ROI达1:3.71,转化率比传统SEO高4.4倍。结论:AI时代品牌成长需依靠数据监测,避免“盲飞”。

  • 玄武云通过DCMM三级认证 数据管理能力获国家级权威认可

    玄武云科技(02392.HK)近日通过国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稳健级(三级)认证。该认证依据国家标准GB/T36073-2018,标志着公司在数据战略、治理、安全、质量等八大能力域达到国家权威标准。公司建立了覆盖数据标准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的完整体系,将数据管理融入产品研发与业务流程,为云通信与AI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将持续深化数据能力建设,探索数据要素创新应用,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 简知科技“简智AI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助力兴趣教育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广州简知科技自主研发的“简智AI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标志着该模型在安全性、合规性与可靠性方面达到国家级标准。作为兴趣教育领域AI应用的重要里程碑,该模型围绕用户兴趣成长周期设计,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可为未明确兴趣方向的用户智能推荐内容,为入门用户规划学习路径,为基础扎实用户提供进阶训练与智能反馈。其技术能力在旗下“简小知”等品牌中已实现“学—练—评—测”全流程覆盖,并通过社群互动增强学习动力。公司未来将持续优化模型能力,联合行业伙伴构建完整培养体系,推动兴趣教育向个性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 格创东智以数据驱动工业能碳管理革新,斩获国家级赛事奖项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格创东智凭借“能碳大脑平台”项目获“发展潜力奖”。该平台通过采集、存储、管理、应用全流程数据治理,覆盖工业现场多维能耗数据,实现TB级能碳数据高效处理,预测准确率超95%,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已应用于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百余家工厂,年降能耗15%-20%,管理效率提升50%,减少碳排放超35万吨,展现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 TCL科技获评2025年深圳市“ESG实践先锋企业典型案例”

    10月28日,深圳举办“2025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TCL科技因在绿色智造、节能减碳等领域的实践入选深圳市ESG先锋企业典型案例。该公司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并通过建设绿色工厂、应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推进低碳转型。2024年,TCL上线“碳足迹账”数字化平台,覆盖核心产业,实现碳数据收集与分析,为双碳目标提供支撑。未来,TCL将持续深化ESG实践,完善可持续发展治理,携手各方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