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Zoom最新资讯  > 正文

Zoom 表示其生成式 AI 工具不会未经用户同意采用其数据进行训练

2023-08-08 08:28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8月8日消息:Zoom 在周一更新了其服务条款,此前由于该公司关于以用户数据训练人工智能的政策引发了争议。尽管政策字面上说 Zoom 保留在未经您明确许可的情况下对您的通话进行人工智能训练的权利,但现在的服务条款中新增了一行内容,基本上是说,我们承诺不会这样做。

Zoom,视频会议,远程办公

该公司的法律文件将您的视频、音频和聊天记录称为「客户内容」。当您点击 Zoom 的条款时,您同意将那些客户内容授予 Zoom「永久、全球、非独家、免费、可转让和转授权的许可证和其他全部权利」,以供「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培训、测试」和一系列其他产品开发目的使用。该公司对于「服务生成数据」也保留了类似的权利,其中包括遥测数据、产品使用数据、诊断数据以及从分析您的内容和行为获得的其他信息。

然而,服务条款的更新现在包含了一个新条款,以粗体出现:「尽管上述情况,Zoom 不会在未经您同意的情况下使用音频、视频或聊天客户内容来训练我们的人工智能模型。」

您会注意到,此条款没有提到 Zoom 所定义的「服务生成数据」的信息。Zoom 的隐私政策表示,它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各种操作,包括训练人工智能。在查阅 Zoom 的设置时发现,找不到任何方法可以选择不允许该公司对服务生成数据进行人工智能训练。

直到周末,该 AI 政策才在影响深远的 Hacker News 论坛上的一篇帖子引发了愤怒。周一上午,Zoom 的首席产品官 Smita Hashim 发表了一篇博客文章,基本上说,该公司并不执行其服务条款中描述的行为。Hashim 澄清,虽然公司确实会将数据用于某些机器学习目的,但对于人工智能,「我们不会在未经客户同意的情况下使用音频、视频或聊天内容来训练我们的模型。

如今,「AI」一词常常涉及聊天机器人、图像生成器和其他代表您创建内容的生成工具。Zoom 确实有一些属于这一类别的服务。该公司在 3 月份推出了「Zoom IQ」,一套能够总结聊天记录并帮助您生成自动回复的功能。Zoom IQ 是可选的。当您启用这些功能时,Zoom 会默认打开一个复选框。如果您不想改变它,那么您同意让该公司收集数据来构建和改进其人工智能。当启用 Zoom IQ 的呼叫开始时,通话中的其他人会收到一个名为「会议摘要已启用」的通知。弹出窗口上写着:「帐户所有者可能允许 Zoom 访问和使用您的输入和通过 AI 生成的内容,以提供该功能和改进 Zoom IQ 产品,包括模型训练。」

作为通话的参与者,您有两个选项:「离开会议」,一个灰色的按钮,或者一个更欢快、明亮的蓝色按钮,上面写着「好的」。这意味着如果您不离开通话,其他人已经代表您同意 Zoom 使用您的数据来构建其人工智能。

一位 Zoom 发言人表示:「Zoom 的客户决定是否启用生成式 AI 功能,以及是否与 Zoom 共享客户内容以进行产品改进目的。」我们已更新我们的服务条款,以进一步确认,在未经您同意的情况下,我们不会使用音频、视频或聊天客户内容来训练我们的人工智能模型。」

2020 年,Zoom 表示只向付费用户提供端到端加密,但因为对该提供隐私作为付费功能的抗议而收回了决议。一起诉讼声称,该公司声称已经向所有人提供了端到端加密。事实上,Zoom 使用的加密方式要不安全得多,尽管后来该问题得到了修复。该公司还在未让客户知情的情况下与谷歌和 Facebook 分享用户数据,Zoom 在 2021 年就这些和其他问题达成了 8500 万美元的和解协议。

举报

  • 相关推荐
  • 戴尔发布生成式AI工具 提供预训练模型

    科技公司戴尔发布了一款名为“DellValidatedDesignforGenerativeAIwithNVIDIAforModelCustomization”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旨在帮助企业从数据中提取智能。这一工具的特点在于提供了预训练的模型,用户无需从头开始构建模型,即可快速提取数据中的智能信息。生成式AI模型的定制和微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其数据资源,实现更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更准确的决策。

  • 谷歌承诺为其生成式AI产品用户承担版权方面的法律风险

    谷歌承诺将为使用其生成式AI产品的用户承担法律风险,以应对版权侵犯的诉讼。谷歌明确指出,使用现在已经嵌入生成式AI功能的产品的用户将受到法律保护,试图安抚越来越多担心生成式AI可能违反版权规定的担忧。谷歌曾面临一起拟议中的集体诉讼,指控其使用个人信息和受版权保护的数据来训练AI模型。

  • 欧盟认为与日本在思考生成式 AI 方面存在「趋同」

    欧盟与日本在思考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存在「趋同」,一位高级官员周一表示。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我看到我们在AI和生成式AI方面有很多趋同之处,」欧盟委员会负责价值观和透明度的副主席VeraJourov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讨论正朝着启动人工智能框架咨询的方向前进,但涉及人工智能的公司行为准则还需要进一步工作,Jourova表示。

  • 「广岛 AI 进程」将讨论生成式 AI 国际指导方针和行动规范

    「互联网治理论坛」今天在在日本京都市开幕,旨在共商互联网相关政策课题。与会人士将在为期5天的日程中重点讨论人工智能监管和假信息对策等议题,并将其成果应用于日本作为七国集团主席国推动的AI规则制定框架「广岛AI进程」。预计还将在行动规范中要求开发者开发「数字水印」等技术,以使用户能够区分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影像是否为AI生成。

  • BBC 正在阻止 OpenAI 数据抓取:计划与企业合作找出生成式 AI 最佳用途

    英国最大的新闻机构BBC已经明确了其在评估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时将遵循的原则,包括用于新闻研究和制作、档案和「个性化体验」。图片来自BBCBBC国家总监RhodriTalfanDavies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该广播公司相信这项技术提供了向「我们的受众和社会提供更多价值」的机会。Davies表示,这一举措是为了「维护付费订阅用户的利益」,未经BBC允许使用BBC数据来训练AI模型不符合公众利益。

  • 调查显示:超一半新西兰Z世代员工正使用生成式AI工具

    Kordia委托Perceptive开展的一项独立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Z世代新西兰员工正在使用像ChatGPT或DalleE这样的生成式AI工具,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表示已经将其用于工作。然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五分之一的受访者意识到AI使用存在网络安全或隐私风险。与任何新技术一样,不要盲目采用是定义想要实现的价值或结果,这样才能有效和安全地在组织中实现它。

  • 《纽约时报》也开始招聘擅长生成式AI工具的高级编辑

    《纽约时报》正在聘请一名高级编辑,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引入其新闻编辑室。纽约时报在该职位的广告中写道:“这位编辑将负责确保《纽约时报》成为GenAI创新及其新闻应用领域的领导者。”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纳入顶级新闻编辑室的举措无疑会刺激其他报媒竞相效仿。

  • 亚马逊生成式 AI 增强语音助手:通过 Alexa LLM 改善智能家居的大脑

    亚马逊的Alexa即将迎来革命性变革其新面貌可能非常引人注目。在周三的秋季硬件发布活动中,该公司揭示了由其全新Alexa语言模型提供支持的全新Alexa语音助手。新的Alexa将首先在美国以预览计划的形式推出将来可能会考虑向其他地区扩展。

  • 百融智汇云:决策AI+生成式AI,让金融服务更高效

    上下游金融流程是零售金融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字化转型成为银行业务改革的重要领域。无论是一杯咖啡的享受,一场电影的观赏是一次出行的车票,都可以构建成一个充满金融元素的场景。百融智汇云已经与众多主流金融机构进行了全流程API合作,包括银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持牌小贷公司等,将场景化营销从信贷拓展到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全金融领域,赋能金融服务,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

  • 秒懂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是如何生成内容的?

    备受关注的大语言模型,核心是自然语言的理解与文本内容的生成,对于此,你是否好奇过它们究竟是如何理解自然语言并生成内容的,其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呢?要想了解这个,我们就不得不先跳出大语言模型的领域,来到机器翻译这里。传统的机器翻译方式是采用RNN循环神经网络。以上就是大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了,强大Transformer的实用性还不止于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包括�

热文

  • 3 天
  • 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