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超融合将是企业云转型的必由之路

2023-07-14 10:5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数字化时代,数据等不断增长以及互联网业务的兴起,新兴应用对IT架构需求的快速变化以及不确定性成为了主要挑战,因此催生了一种创新的架构——超融合。超融合能够在一台服务器设备中融合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实现模块化的弹性资源扩展,形成统一的资源池,相较于传统IT基础架构优势明显,在需要同时兼顾效率和成本的企业业务场景中广受欢迎。

根据国际IT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的《 2022 年中国ICT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Hype Cycle for ICT in China, 2022)预测,超融合技术将在 2 年内到达“生产力成熟期”,技术采用率将快速上升,加速为企业带来生产和使用价值。可以说,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积累后,超融合时代已经来临。

超融合应用场景不断扩大

如今的超融合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而且随着技术和生态的不断成熟的,超融合的应用场景和客户群体不断拓展,正从以中小企业用户应用为主,逐渐向中大型企业拓展,同时超融合架构也开始承载更多的关键业务,具有非常广泛的业务应用场景,比如:

信创转型中的典型业务场景:电子政务、企业OA、财务、邮件、资产管理、人事、在线交易、征信等

边缘节点中的典型业务场景:集团分支机构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ETC收费

多站点灾备中的典型业务场景:本地备份、异地备份、跨机房数据备份、双活机房

桌面云中的典型业务场景:云课堂、云班牌、医生站、护士站、银行柜面、3D设计、动画等

企业级应用中的典型业务场景:企业OA、财务、邮件、资产管理、人事、考勤、内部审批、ERP等

开发测试云中的典型业务场景:制造企业研发中心、银行软件外包开发部门,运营商系统测试区域等

VMware替代中的典型业务场景:使用VMware vSphere虚拟化、vSAN超融合架构运行企业各种关键、测试研发等应用系统,此外,对于vCenter集中管理、容灾备份、NSX网络、Operation监控运维等。

可以说,超融合应用已经进入了企业生产环境,并在更多行业全面突破。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和行业覆盖有助于推动超融合的产品迭代和成熟,产品的进化也让超融合市场迎来更大的突破。Gartner指出,到 2023 年我国超融合市场将依旧保持23%的年复合快速增长速度,市场规模将从 2021 年的 18 亿美元增长到 2025 年的约 30 亿美元。

业务向超融合迁移

超融合不仅能够应用于一些新兴的或边缘的应用,而且随着超融合技术成熟,架构稳定,线性扩展的性能以及传统架构无法比拟的高可靠性,近年来包括教育、政府、医疗、金融以及大中型企业都已经或正在尝试将重要的业务迁移至超融合平台运行。超融合将是企业云转型的必由之路。

以超融合代表厂商安超云助力东证期货打造证券信创云为例。安超云为东证期货构建“一云多芯”信创云,基于安超产品体系,通过软件定义技术,完成计算资源(安超OS)与存储资源(安超ArStor)虚拟化,建立统一的资源池,并通过统一的云管平台(安超CM)实现对全局资源、IT软硬件的跨品牌、跨架构纳管。

安超云帮助东证期货构建稳定可靠、安全有效、弹性扩展、开放兼容的IT基础架构,破解了有限机柜资源对业务的制约,为期货行业“T+0”业务特点提供了更低的交易时延,为未来1- 3 年的业务快速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和中国数据总量整体呈现指数增长,传统存储的容量和性能不具备与计算能力匹配的可扩展性,难以满足企业进行高速数据访问的需求,超融合架构等较于传统IT架构,在可扩展性方面更加灵活和快速,随着渗透率持续提升,超融合需求将持续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领先的厂商将在超融合的基础上建立垂直整合的解决方案。同时,“国产替代"要求整个技术栈建立在中国自主的知识产权上。所以,未来的超融合厂商将以前所未的创新力、产品力和爆发力,推动超融合落地,加速传统基础架构向超融合方向的转移。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打通全链路:米糠云座席辅助实现业务与客服深度融合

    米糠云座席辅助系统通过标准化API接口和AI技术,解决客服行业知识查找效率低、话术执行不一致、系统切换频繁等痛点。系统深度集成企业CRM/ERP等核心系统,实现客户信息、订单等数据实时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典型应用包括:金融行业自动展示客户账户信息并推送合规话术;政务热线智能质检通话内容,自动生成闭环工单;电商平台同步订单物流信息,实现一站式响应;医疗系统对接HIS显示患者就诊记录,降低爽约率。该系统基于云计算和AI大模型技术,具备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显著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满意度。

  • 未来云启丨以RWA+AGI重构资产逻辑,打造数实融合增长引擎

    文章探讨了Web3时代下现实资产数字化(RWA)与通用人工智能(AGI)如何重塑企业价值闭环。指出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资产价值难量化等痛点,而RWA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确权、标准化和流通,AGI则提升数据处理和决策能力。未来云启作为RWA服务商,构建了从资产上链到融资撮合的全周期解决方案,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小资产撬动大融资"。该模式通过可信数据采集、智能合约执行等创新机制,打破传统金融的信息不对称,释放沉淀资产价值,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 这个夏天商场靠孩子续命 商场转型路仍漫长

    今年夏天,高温与游戏限时政策交织,意外让商场迎来亲子经济热潮,孩子成为新流量密码,带动家庭消费停留时长翻倍,不少商场从购物中心转型为“遛娃中心”。 高温和“带娃刚需”成为商场续命稻草,但更深层次原因是家长们清醒的生活选择。长途亲子游成本高、时间紧,年轻父母意识到频繁出远门不现实也不划算。 商场成为低门槛、低成本、有陪伴感的折中方案,�

  • 为AI发展注入中国力量,云天励飞等中国企业亮相2025联合国“AI向善”峰会

    2025年7月8-11日,国际电信联盟等联合国机构将在日内瓦举办"2025全球人工智能向善大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AI盛会,本届峰会汇聚300余家科技企业和国际AI专家,中国移动、阿里达摩院等中国企业亮相。会议聚焦AI伦理、可持续发展等议题,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等专家探讨AI未来发展。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博士提出打造高效AI芯片平台等三点倡议。中国企业在AI普惠应用方面的创新成果获得国际关注,展现了中国在AI领域的硬核创新实力。

  • 李晓明带领恩捷股份构建锂电隔膜产业生态的崛起之路

    中国隔膜企业恩捷股份从西南小厂成长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龙头。董事长李晓明凭借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带领企业从传统包装转型为新能源隔膜领军者。公司突破技术壁垒,研发出3微米超薄高安全基膜等创新产品,满足锂电池高容量、快充等需求。目前恩捷已融入全球主流电池企业供应链,在国内外布局生产基地,2024年湿法隔膜出货量居行业第一。其发展不仅提升自身实力,更带动国内产业链进步,为中国制造业弯道超车提供范例,激励更多企业科技创新。

  • 二十年磨一剑,从站长服务到AI赋能 ——享联科技的“不惑”之路

    享联科技成立20周年,从站长工具起家,现发展为覆盖互联网全生态的技术服务平台。早期为站长提供建站工具,如今服务覆盖90%以上中文网站,日均查询量达千万级。近年来推出AIBase平台,整合超1万款AI模型工具,提供智能选型、实时资讯和落地服务,日活用户超10万。公司坚持"降低技术门槛"理念,既服务草根创业者,也为华为、腾讯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未来将继�

  • 中小企业十大财务软件榜单:数字化转型下的财税管理新选择

    文章介绍了10款适合中小企业的智能财务软件,包括柠檬云财务、用友好会计、金蝶精斗云、浪潮云会计、管家婆、速达、诺诺云、大账房、云账房和亿企代账。这些软件各具特色,涵盖基础记账、税务申报、发票管理、进销存等功能,部分还提供财税生态圈和智能化服务。文章建议企业根据自身规模、业务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软件,以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数字化转型能力。

  • 不止更多筒,而是更懂家!海尔洗衣机发布融合·洗护家

    海尔发布全新"融合·洗护家"洗衣机,创新性地将4个独立洗烘空间集成在0.36㎡机身内,包含10KG洗涤+10KG烘干+2个1KG专属分区洗涤空间。产品采用AI洁净科技,能针对不同面料智能匹配最佳洗护参数,实现分区洗护、大容量烘干,杜绝交叉污染。设计上采用纯平一体外观,隐藏式门体与超薄工艺,完美融入家居环境。同时配备智慧语音、人感开机等智能交互功能,通过手势和语音即可轻松操作。该产品获得艾普兰金奖等权威认可,不仅解决用户痛点,更重新定义了高端洗护体验。

  • 融合数据中台与动态调度:林剑峰在共享出行智能算法开发中的技术探索

    本文讲述了林剑峰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十年深耕历程。作为系统工程师,他主导构建了融合数据、算法与规则引擎的智能调度体系,通过动态聚类和路径规划模型显著提升了共享单车调度效率。其创新包括分级围栏模型、嵌入式调度判断模块等专利技术,实现了跨区域精准调度和系统自主运行能力。数据显示,他推动的系统使车辆调度效率提升37.38%,异常识别准确率显著提高。林剑峰的工作体现了"技术+业务"的系统设计理念,为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范式。

  • 超凡性能,卓越设计——三星Galaxy Watch Ultra的诞生之路

    三星Galaxy Watch Ultra智能手表全新升级,融合"天圆地方"设计美学与户外性能。采用圆形表盘与方形底座结合,配备专属快捷按键,支持一键切换运动模式。表带采用无表耳设计,提升佩戴舒适度,并提供水上运动、越野运动等专业表带选择。搭载超级模拟表盘,可显示9项运动数据,支持个性化设置。2025款新增"钛岭蓝"配色,7月25日正式发售,预约可享表带赠品或分期免息优惠。这款兼具设计美感与实用功能的智能手表,重新定义了户外运动装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