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奥迪被曝向中国车企购买电动平台技术 官方回应

2023-07-11 19:29 · 稿源: 快科技

快科技7月11日消息,近日,奥迪汽车公司被曝为应对中国日益竞争的电动汽车竞争,奥迪正考虑直接从本地的电动车企业购买一个电动平台的授权,缩短其车型的开发时间,报道还称,奥迪目前正在与竞争对手进行谈判。

对此,奥迪中国方面向媒体表示,入华 35 年来,奥迪一直致力于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秉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四环品牌坚定践行在华承诺,推动互利共赢的本土化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时期,奥迪将携手各方共同制定战略方针,共创成功未来。”

据悉,奥迪作为大众集团的子公司,拥有多个电动平台,包括 MLBevo、J1、MEB 和 PPE,用来制造不同种类和级别的电动车型。

但在上月底,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在资本市场日罕见公开表示,奥迪品牌目前落后于竞争对手,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软件问题。

并且,他还强调:奥迪集团的业务高度依赖中国,但目前纯电动汽车产品线在中国市场没有竞争力。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早在去年年底,国内就有报道称,2023款一汽-大众奥迪的部分主流车型,或将采购比亚迪的DM-i/DM-p进行配套,首款搭载的车型或为奥迪A4L。

不过,比亚迪方面对此做出了辟谣,称此网络传闻为不实消息。但此次奥迪大概率要玩真的了,那么,购买平台授权的将会是哪家车企?我们拭目以待。

举报

  • 相关推荐
  • 京东取消外卖超时20分钟免单服务 官方回应:准时率已大幅提升

    近日,社交平台上多位网友发帖称,京东外卖对原有的“超时20分钟免单”服务进行了调整,改为“超时20分钟赔付4元优惠券”。这一变动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针对这一疑问,京东方面迅速作出回应。京东表示,自推出超时保障服务以来,平台一直致力于优化配送体验,目前京东外卖订单的准时率已得到显著提升。为了进一步提供更全面的保障,覆盖更多常见场�

  • 企业如何低成本搭建可快速响应的远程技术支持平台?

    文章探讨了极端天气下企业技术支持的转型需求,重点介绍了远程技术支持的解决方案。传统线下服务面临出行困难、安全隐患等问题,而远程技术支持能实现设备监测、故障排查等操作,保障人员安全。贝锐向日葵推出的远程控制方案具有高效稳定、快速响应等特点,支持文件传输、工单流转等功能,并与ITSM平台深度整合,形成闭环服务体系。方案还提供团队版共享机制,适合初创团队低成本使用。在极端天气频发的当下,远程方案能显著提升企业抗灾能力,实现降本增效。

  • 新疆威兹曼:以专业技术应对瘢痕难题

    新疆威兹曼整形修复医院以"为自己而美"为理念,专注病理性瘢痕治疗,涵盖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等。医院拥有高难度瘢痕治疗专家团队,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结合手术、放射治疗、压力治疗等多种手段。引进美国SRT-100浅层放射治疗仪,治疗周期灵活,5次为一疗程。从初诊检查到术后护理全程精细化服务,院内设有压力衣治疗室可现场定制。医院秉持"提供超越求美者预期的医疗美容服务"理念,在瘢痕治疗领域形成专业特色。

  • 亚马逊绿标丨碳企通获批成为亚马逊官方SPA技术服务商

    2025年7月,碳企通(CarbonPass)正式通过亚马逊销售伙伴应用商店(SPA)技术认证,成为其官方技术服务商。这标志着碳企通在绿色合规、系统集成与国际标准对接方面的专业能力获得全球主流电商平台认可。作为亚马逊生态系统的核心服务商,碳企通将为跨境卖家提供碳排放核算、产品碳标签认证等绿色合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低碳转型。目前碳企通已服务70%头部跨境品牌,覆盖3C数码、家居用品等多个品类。此次认证将推动跨境电商行业向绿色化、高效化发展,加速全球电商可持续发展进程。

  • 在质疑声中前行:谢海玉用数据回应所有偏见

    谢海玉在科研困境中坚持探索的故事。他连续37天熬夜实验却数据不理想,向海外学者求助只得到过时数据。面对质疑和团队危机,他通过上万组数据验证猜想,最终将冷门领域变成显学。2019年实验平台突发故障时,他独自排查三天找到问题,带领团队通宵补救并发现新方法。如今他仍保持泡实验室的习惯,常对学生说科研就像在黑暗中挖隧道,每挖一厘米就更接近光明。

  • 动物园老虎饿到吃草?工作人员回应:换毛期正常行为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称多家动物园的老虎出现“骨瘦如柴”且“饿到吃草”的现象,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和热议。 针对此事,多家动物园工作人员相继作出回应。贵阳黔灵山动物园工作人员表示,老虎每年有接近两个月的换毛期,期间舔毛行为严重,会误吞大量毛发无法自行消化。

  • 挖煤小伙回应逆袭成北工大博士:珍惜时光 专注于当下

    近日,一位曾挖煤的小伙成功逆袭成为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的故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其博士论文中的致谢部分更是深深打动了众多网友,被赞誉为“最猛的大丈夫”。 这位作者出身于小山村,自12岁起便跟随父亲在小煤窑里挖煤谋生。经过两次高考的拼搏,他终于在19岁时以5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专科院校,随后通过专升本进入地质工程专业学习,研究生阶段则转向采矿工程�

  • 徐志胜回应一家人共用一张脸 爸爸出门被指“像志胜”引爆笑

    ​近日,脱口秀演员徐志胜在综艺节目中,对网友热议的“全家共用一张脸”这一调侃话题作出了幽默回应。 事情的起因是今年1月底,徐志胜回山东济宁老家过年时,一段家族视频在网络上曝光。视频中,徐志胜与爷爷、爸爸、哥哥的长相极为相似,网友们纷纷戏称“全家共用一张脸”,甚至调侃“一屋子徐志胜”。这一热梗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 男子拍下奇异“麦田漩涡” 回应:然而当时并没有刮风

    近日,一段安徽宿州麦田出现神秘"漩涡"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画面中金黄的麦浪呈螺旋状翻滚,而周边麦田却纹丝不动,被网友戏称为现实版"麦旋风"。 7 月 6 日,拍摄者王先生证实,该现象发生于宿州某风力发电场附近,拍摄时风力发电机叶片正常运转,但麦田周边并无明显自然风。

  • 中国成为微软必应全球第一大市场,这绝非偶然

    微软旗下必应搜索在中国市场表现亮眼,2025年6月PC端市场份额达40.23%,连续12个月位居第一。其成功得益于AI技术驱动、微软生态协同及本土化创新:1)集成GPT-4的C opilot重构搜索逻辑,用户停留时间显著增长;2)Windows+Office生态赋能,企业端Bing Chat Enterprise快速普及;3)精准广告系统使点击成本下降25%-44%,年广告收入达125.8亿美元。当前全球搜索战争已升级为AI生态竞争,必应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