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清洁场景产品最新资讯  > 正文

普渡科技获亿元C3轮融资 机器人新技术方案已落地

2023-02-15 20:01 · 稿源: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 2月15日消息,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普渡科技宣布完成过亿元C3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普华资本独家投资,泰合资本持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次融资的资金将重点用于建立普渡科技新的生产基地以扩增产能,并发展商用清洁场景产品

据悉,普渡科技是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商用服务机器人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已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城市。

普渡科技目前的产品矩阵包括室内配送机器人欢乐送、好啦、贝拉等,楼宇配送机器人闪电匣,清洁机器人PUDU CC1、PUDU SH1等,消毒机器人欢乐消2等。此先,普渡科技对外宣布已通过最新的配送机器人产品“欢乐送2”,实现其自主研发的vSLAM(视觉定位及建图)技术方案规模化落地应用。

举报

  • 相关推荐
  • 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普渡机器人领航全球服务机器人规模化量产

    普渡科技在江苏盐城建湖超级工厂迎来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标志着其产品累计出货量达重要里程碑。该工厂占地4万平方米,年产能10万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公司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地区,海外营收占比超80%,其中商用服务机器人"贝拉"成为出海代表产品。普渡已构建配送、清洁、工业配送三大产品线,并率先完成专用、类人形、人形机器人全形态布局。2023年公司以23%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35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950亿美元。

  • 和机器人做工友?华为博士天团详解盘古具身智能的工业落地

    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5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多位专家围绕机器人智能化展开深度探讨。会议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基础运动控制,但需突破3D空间理解、长序列物理推理等核心技术。华为云推出CloudRobo平台,通过数字仿真、生成式AI等技术解决工业场景数据短缺问题,已应用于物流分拣等场景。专家预测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将率先落地,家庭陪护机器人仍需长期技术突破。会议特别强调需建立机器人伦理边界,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价值相协调。华为将持续探索AI与机器人融合,推动具身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创新。

  • 轨道式移动充电机器人落地南京金基尚书里 破解新能源车“充电焦虑”新方案

    南京金基尚书里社区启用国内首个地下停车场轨道式移动充电系统,通过"轨道+滑触线"技术实现7kW移动充电机器人服务。该系统可覆盖6-12个车位,相比传统充电站投资减少75%,车位利用率提升300%,运维成本降低50%。创新性地采用"桩找车"模式,3分钟内完成充电对接,解决了地下空间充电设施利用率低等行业痛点。模块化设计支持未来扩展,已接入市级管理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该模式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轻量化解决方案,有望在全国80亿平方米地下停车场推广,助力新能源车产业发展。

  • 贝锐蒲公英巡检机器人组网方案:解决移动入网与数据远程传输难题

    智能巡检机器人在能源、电力、化工等行业应用广泛,通过物联网和AI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其搭载激光雷达、相机等设备,可24小时执行设备监测、故障预警等任务,显著提升运维效率并保障人员安全。但面临三大难题:1)复杂环境下无线网络覆盖不足;2)高清视频传输对带宽要求高;3)敏感数据需满足安全合规要求。贝锐蒲公英基于SD-WAN技术推出工业级路由器R300系列解决方案,支持4G/5G多网智能切换,内置全球智能链路和抗丢包算法,确保数据实时稳定传输。方案采用国密算法和零信任架构,满足三级等保要求,实现数据全链路加密。该方案为智能巡检提供了一站式远程连接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向数字化、无人化迈进。

  • 老博会现场引围观!收获高关注的海尔外骨骼机器人有何黑科技?

    2025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开幕,海尔AI运动外骨骼机器人W1成为焦点。这款行业首款消费级AI外骨骼机器人运用AI步态算法和双擎独立助力技术,帮助老年人实现日常行走、运动等场景需求。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2030年将达4亿,行动能力成为老年生活主要障碍。海尔外骨骼机器人突破传统产品局限,实现"人机合一"体验,具备独立双擎单侧助力功能,满足康复训练精准干预需求。产品覆盖日常锻炼、登山等多场景,续航达12-15公里,穿戴舒适便捷。海尔还推出智能清洁解决方案,包括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产品,通过"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推动从"被动照护"向"主动健康"的养老模式升级。科技适老化产品正从概念走向刚需,成为支撑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 点猫科技:携手地瓜机器人,共筑具身智能教育新生态

    点猫科技与地瓜机器人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覆盖K12的具身智能教育体系。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垃圾分类等实践任务,让学生获得沉浸式AI学习体验。双方整合资源开发了贯穿小学到高中的项目式课程体系,并开展教师AI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同时构建多层级科创赛事网络,设立具身智能专项赛道,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培养通道。这次合作既是技术革新,也是对AI教育本质的探索,将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AI人才,绘制具身智能教育新蓝图。

  • 避障也能预判?视觉黑科技让扫地机器人开启“先知”模式

    文章探讨了扫地机器人避障技术的演进与创新。传统激光导航存在探测盲区,而视觉技术通过双摄像头和AI算法实现了立体感知,能识别透明物体并预测动态障碍物轨迹。INDEMIND推出的纯视觉方案"家用机器人AI Kit"突破硬件限制,仅用两颗摄像头和轻量芯片就实现了三维语义建图、智能决策等功能,在精度和体验上超越激光雷达融合方案。该技术不仅能区分电线、宠物粪便等障碍属性,还能根据厨房油污区、卧室静音区等场景特性调整避障策略,实现"按需清洁"。视觉技术的成熟正在重新定义扫地机器人从工具到智能家居助手的角色转变。

  • AI重构文档效率!UPDF完成数千万PreA 轮融资

    全球PDF效率服务商UPDF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凯德赛恩创投与上海安亭实业联合领投。UPDF将聚焦"AI+商业化"战略,加速PDF处理及智能办公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全球化布局。作为融合AI技术与PDF核心能力的工具,UPDF已服务全球数百万企业及个人用户,覆盖法律、教育、金融等多场景。其核心功能包括:1)智能编辑:支持跨设备协作与格式转换;2)AI辅助阅读:提供文档总结、翻译等功能;3)安全加密:支持权限管理与电子签名;4)效率工具:具备批量处理等13项功能。UPDF凭借自主PDF引擎和本土化运营,快速占领市场。本轮融资将重点投入AI算法研发,未来将持续深耕文档处理场景,重新定义全球化协作效率标准。

  • 强强联手!华沿机器人与基恩士共同赋能工业检测升级

    6月5日,基恩士(KEYENCE)精密测量部门负责人到访华沿机器人,双方就全新"飞扫激光"测量技术展开深度交流。该技术采用电机扫描光切断方式,无需照明和编码器,0.2秒内即可完成尺寸、外观等检测,重复精度达0.3μm。双方在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联合展示了该智能检测方案,吸引众多电子制造行业客户关注。华沿机器人表示,其协作机器人可达到±0.02mm重复定位精度,与基恩士技术完美匹配,能实现1+1>2的效果。未来双方将深化合作,拓展更多行业应用场景。

  • 既是工具人也是情绪搭子,INDEMIND助力打造陪伴机器人新范式!

    陪伴机器人,不只是玩具!对“娱乐化”的过分追求,让陪伴机器人更像是一个玩具,以至于人们眼中它就是一个华而不实的智商税。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他们的客观感受,但对于行业而言,“娱乐化”的背后更多是技术缺位的无奈抉择。图片来自网络“玩具化”的“基因”陪伴机器人的发展轨迹,天然埋下了“玩具化”的基因。初代产品诞生于消费电子领域,早期以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