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科学探索奖最新资讯  > 正文

科学殿堂新面孔!100位获奖人齐聚腾讯会议,2021和2022年“科学探索奖”线上颁奖

2022-11-26 17:11 · 稿源:站长之家

科学探索,潮汐之上。2021年和2022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11月26日在线上举行,100位青年科学家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同屏,分享荣耀时刻,勇闯科学“无人区”,站上新的起跑线。

image.png

100位青年科学家通过腾讯会议线上线下同步领奖。

四年以来,“科学探索奖”共奖励资助200位青年科学家,坚持奖项“科学家说了算”,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精神。在今年的获奖名单中,第一位“90后”科学家获奖、第一次出现医学科学领域获奖人、首位澳门地区科学家入选,还有16家机构首次有人摘奖。

两年12名女性获奖,还有“90后”

作为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奖项覆盖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十个领域,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科学探索奖”始终坚持“英雄不问出处”,当天领奖的一百位科学家中,既有国家级重要奖项获得者,也有多人此前没有获得过知名奖项。

“科学探索奖”特别关注女性科学家和年轻科学家的发展,在同等条件下,倾向年纪轻者和女性。今年“科学探索奖”最年轻获奖人、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研究员的王光宇仅31岁,她也是“科学探索奖”设立以来的首位90后获奖人。

王光宇认为,“(获奖)为我从事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容错空间。”在她看来,“科学探索奖”直接资助探索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宗旨别开生面,有利以探索为先,敢闯“无人区”。

去年获奖人中共有8位女性科学家,创下设奖3年来之最,而今年再有4位女性获奖,“科学探索奖”至今总计21位女性得奖。这也体现出,一系列支持女性科研工作者的政策正在取得效果。

首次奖励医学科学,鼓励“从0到1”探索

“科学探索奖”今年首次奖励医学科学领域。“因为我们和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一样关注人类健康,也是因为我们坚信科学是未来人类健康改进的关键。”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科学探索奖”发起人饶毅表示。

新冠疫情的肆虐让所有人认识到,人类抗击疾病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医学研究的突破和创新。奖项今年增设医学科学领域,正是为了鼓励青年学者针对疾病的本质和规律开展探索性研究,支持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培养真正具备研究能力,能解决临床迫切需求的医学领军人才。

今年共有5位医学科学领域科学家脱颖而出,他们涉及科研前沿课题包括了肿瘤“降级”、多器官衰竭机理、预防蚊媒病毒传染病、干细胞再生治疗眼科疾病和开展中国最大食管癌队列研究。

医学科学领域中还有2位特别的获奖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苏士成,还有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吕奔。他们是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s),既是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生,也是在实践背后探索医学奥秘的科学家。

苏士成认为,“科学探索奖”在医学科学领域的特色评价标准,将激励更多医学科研工作者将原创的、“从0到1”的科学发现,以临床为出口不断为人民服务。

获奖人一年涌现逾百成果

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期待成为国家支持基础科研的有益补充,“科学探索奖” 不断探索社会支持基础研究人才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

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科学探索奖”的200位获奖人也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中的中坚力量。

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在2022年一年间,相关青年科学家们已产出成果、获得奖励逾百项,广泛分布在各个重要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

2019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陈学伟,获奖次年便攻克了杂交水稻育种难题,育成F优498、宜香优2115和川优6709等新品种,目前已广泛种植于中国西南稻区;浙江大学教授李铁风参与研制的仿生软体机器人,获奖三年后成功挑战探索马里亚纳海沟,推动了中国软体机器人在深海工程领域的应用……

“从0到1”的基础研究成果,在历年“科学探索奖”获奖者工作中不断涌现,它们既能紧贴国家需求,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宇宙的诗意,人类的野望。

2021年,中国天眼FAST快速射电暴优先和重大项目科学研究团队获得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快速射电暴偏振观测样本,而科研团队里的科学家东苏勃和李柯伽,先后于2020年、2022年摘得“科学探索奖”;2021年10月,我国首台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光量子计 算原型机“九章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双双升级,这一里程碑式的科研成果,背后则站着科学探索奖获奖者陆朝阳和朱晓波。

“探索奖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科学家的反馈和鼓励”,让“科学探索奖”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线上颁奖典礼中,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奚丹透露,“设奖四年来,获奖的青年科学家奋勇突破,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他重申奖项初心:“科学家往往是寂寞的,我们要耐得住‘科学家的寂寞’”。

image.png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奚丹在颁奖礼上重申奖项初心。

2位新晋院士曾获“科学探索奖”

“科学探索奖”每年50位获奖人名单出炉背后,也从侧面勾勒出“科学探索奖”助力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一条伏脉灰线。

从获奖人机构分布来看,今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来自35家不同机构,机构分布都更广泛,16家机构首次有人获奖,获奖人除了科研院所人员,还有来自医院与企业的年轻科学家。

从地域分布看,今年获奖者来自中国18个城市和地区,澳门、大连、沈阳、济南更是首次出现获奖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部省份获奖人数量有所提升。

今年澳门地区诞生了首位获奖人,土生土长的澳门大学教授麦沛然从事芯片科研,他获奖后坦言“澳门科学研究的起点不算高”,但是“这几年得到国家方方面面的支持,又有和大湾区的频繁互动,进步速度很快。”

在西部教学科研的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范宣梅则评价:“西部的获奖人不断增多,说明国家科研政策导向变化正在显出成效。西部的大发展必然持续涌现出科学问题,我们身处第一线,就要不断解决问题。”

今天的颁奖典礼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直言“科学探索奖”为中国科学界培养、孵化青年科学家人才付出多年努力,“支持了众多科技界的‘金童玉女’”,她举例2021年增选的最年轻的两位中科院院士宋保亮和朴世龙,都曾受奖受助于“科学探索奖”。

伴随奖项影响力“更上一层楼”,“科学探索奖”也得到科学界、教育界多方热忱参与和支持。在今年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有超过900位各国院士,30多所著名高校校长参与。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20多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得主参与其中。科学探索奖正在跻身中国乃至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基础科学奖之一。

举报

  • 相关推荐
  • 央视网《超级工厂》对话英氏首席科学家 以科学健康喂养为指南 做好中国婴幼儿辅食

    10月21日,央视《超级工厂》栏目走进英氏超级工厂,通过实地考察与首席科学家任国谱教授对话,系统呈现英氏以科学健康喂养为指南、扎实做好中国婴幼儿辅食的品质初心。节目揭示辅食喂养背后的科学逻辑,展现以“科学5阶喂养体系”为核心的完整解决方案,体现英氏在婴幼儿营养领域的科研实力与责任担当。任教授强调辅食是婴儿从纯乳类喂养过渡到成人饮食的桥梁,提出“分阶喂养”概念,将6-36个月宝宝划分为五个阶段,针对性设计产品形态与营养组成。英氏引入高端实验设备精准模拟宝宝口腔触感,确保每阶段产品与发育节奏紧密契合,让家长轻松实现科学喂养。

  • 外星人为啥还没来 NASA科学家:可能已停止尝试接触人类

    美国科学家提出新假说解释费米悖论:外星文明可能因认为人类太无趣而停止接触。NASA专家科尔贝指出,外星技术可能仅略高于地球,尚未达到可探测水平。但英国学者加勒特持不同观点,认为其他文明可能发展过快,超出人类感知范围。两种理论均试图解释为何在观测能力提升的今天,仍未发现外星文明存在的确凿证据。

  • 科学营养获国际认可,inne因你再度斩获2025 Nourish Awards大奖

    德国儿童营养品牌inne在2025年欧洲营养健康权威奖项Nourish Awards中再获殊荣,旗下明星产品小金条钙镁锌获儿童营养品金奖,鼻敏益生素获银奖。这是该品牌连续第三年蝉联该奖项,彰显其科研实力与产品创新力。Nourish Awards以独立严谨的评审体系著称,覆盖产品创新性、营养价值及安全性等维度。inne通过全球五大研发中心和国际科研机构,持续推动儿童营养科研创新,近期还亮相欧洲最大医药展expopharm2025,获国内外主流媒体关注。品牌表示未来将继续以科学创新为核心,坚守临床实证金标准,践行全球儿童健康使命。

  • 科学家卡洛琳·卢格接受专访,畅谈如何培养青年科学家

    诺贝尔奖得主卡洛琳·卢格教授在专访中分享科研心得。她强调科学始于好奇心而非天赋,11岁时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激发兴趣。她认为科研不是背诵知识,而是寻找答案的过程,鼓励年轻人敢于质疑、勇于表达。卢格指出,中国年轻科研者近年更积极提问,跨领域交流平台有助于打破壁垒。她建议女性科研者接受不完美、争取权益,并肯定中国在STEM领域的进步。科学的意义在于传承火种,未来将有更多突破来自中国。

  • 全球计算机系统领域“奥运会”SOSP公布最佳论文 “星绽”OS入选

    近日,被誉为计算机系统领域“奥运会”的顶级学术会议SOSP 2025公布奖项评选结果,“星绽”开源操作系统在高可扩展内存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斩获最佳论文奖。该论文提出创新技术CortenMM,摒弃传统软硬件两级抽象,采用“单层抽象”架构,显著提升性能,在真实场景下性能最高可达Linux的26倍。同时利用Rust语言安全特性及形式化验证工具,从根本上杜绝并发漏洞,兼顾性能与安全。这标志着星绽OS在破解操作系统“性能与安全兼顾”难题上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可。

  • 软博会双奖加冕!太极华青打造政务数据共享新标杆

    10月15日至17日,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在郑州举办,聚焦“开源构筑新生态+软件智造新未来”。太极华青公司开发的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以奖代补”考核数据支撑系统入选优秀创新软件推广名录,其母公司兴财科技凭借政务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荣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名牌企业。文章强调政务数据共享在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实施将进一步夯实法治基础,推动跨部门、跨层级数据整合,强化资金绩效全流程管理。

  • 格之格亮相第十九届珠海国际办公设备及耗材展,斩获“环保贡献奖”

    10月16-18日,第十九届珠海国际办公设备及耗材展在"打印耗材之都"珠海盛大举办。格之格携全品类产品及新技术亮相,荣获"环保贡献奖"。展会期间,格之格展示了覆盖打印耗材、办公纸品等全矩阵生态产品,并与京东团队联合直播,实现品牌与采购决策者"零距离"对话。凭借优质产品、前瞻技术理念及创新多元的直播形式,格之格为海内外参展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未来将持续以技术创新驱动,为通用打印耗材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 2022年“科学探索奖”申报启动 奖项增设医学科学领域

    新年钟声敲响,第四届“科学探索奖”申报工作正式启动。为了响应来自科学界的建议和呼吁,奖项从2022年开始增设医学科学领域,鼓励医学研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解决医学科学领域的基础性问题。2022年起,“科学探索奖”共设10个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新材料、天文和地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信息电子、能源环境、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每年50人的奖励名额不变。

  • RTE&对话式 AI 产品论坛开启报名 探索人机交互的下一代范式

    生成式AI与多模态大模型推动实时互动行业变革,从人人互动迈向人机、人物交互。Convo AI & RTE2025大会将于10月31日在北京举办,聚焦AI与RTE深度融合,设20余场论坛探讨对话式AI场景实践。声网将发布对话引擎2.0及零代码智能体工厂,商汤、MiniMax等企业将分享数字人、语音大模型等创新应用。大会免费报名,扫描文章二维码即可参与。

  • 人瑞人才荣获“2025年度十佳服务外包机构-运营管理奖”等多项行业大奖

    10月19日,2025黄河口(东营)马拉松激情开跑,吸引全国近3.5万跑者参与。海信空气产业作为赛事战略伙伴,由总裁殷必勇带队103名员工统一亮相赛场,并在终点设立互动展区,打造集科技、趣味与健康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展示新风空调、全屋空气解决方案等创新产品,传递“智慧风+领跑每一步”品牌理念,掀起健康科技新风潮。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

热文

  • 3 天
  • 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