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将在今天7月4日14:30举行新品发布会,届时华为将发布nova10系列、华为P50宝盒新配色、华为全屋智能 2.0以及华为Watch Fit 2等一众新品。
其中华为nova10系列已经在京东上架预约,并且真机的官方正反面图片已经曝光,从真机图来看整机的辨识度和颜值都非常不错。
此次华为nova10系列主打影像系统,手机将向自拍人像方面发力,前置相机或将搭载更高像素的CMOS,Pro版本将延续超广角+主摄的前置双摄像头设计方案,支持双4K视频拍摄以及多机位拍摄。
(举报)
近日,央视一则调查报道引发全网关注——在电商直播间与购物平台上,大量标榜“培育钻石”“轻奢珠宝”的钻戒实为廉价仿品,成本仅3元,而配套的“鉴定证书”与“品牌包装”均为伪造,消费者稍有不慎便可能为“玻璃渣”支付数百元高价。 经专业机构检测,这些所谓“钻石”实为成本仅0.5元一克拉的合成立方氧化锆或20元一克拉的莫桑石。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商家
小米17系列新品爆料:Ultra版主打专业影像,无背屏设计;Pro系列独享定制化背屏,可同步打车、外卖等实时信息。小米总裁卢伟冰称背屏斥资10亿打造,友商难跟进。Ultra版升级三摄,采用大R角直屏、极窄边框,搭载骁龙8 Gen5平台,支持UWB技术,预计春节前发布。小米与徕卡合作深化,将通过光学、芯片、算法提升移动影像体验。
日前,理想汽车再次放出了理想i6的关键信息。据悉,这款新车将搭载全新5C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720km,5C超级充电最大峰值功率超500kW。 此外,新车的全新5C磷酸铁锂电池具备优异的放电性能,支持超低内阻、精确电量估算,20%电量四驱版加速差异0.5s;极低电量下仍可稳定维持120km/h巡航。 并且,即使在极低电量下也能做到爬坡、上地库。 另外,根据申报信息了解到�
追光汽车将于首届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大会上推出第二款产品——家族首款超豪华旗舰SUV,标志着其“性能纯电轿跑+超豪华旗舰SUV”多产品矩阵正式形成。新车与此前官宣的超豪华纯电车型形成互补,覆盖不同高端细分市场需求。外观设计融入劳斯莱斯库里南元素。追光汽车业务划分为两个品牌:追光汽车对标布加迪,含电动和增程式版本;星空汽车对标库里南、宾利车型。首款车型追光-布加迪外观内饰已定型,年底将在美国CES展首发样车。公司已完成首轮融资,正在德国柏林附近选址建厂,新工厂面积约为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的1.2倍。
9月27日,四川广元网红“唐飞机”在驾驶超轻型飞机直播时突发坠机事故,不幸身亡。该飞机去年以35万元购入,续航40公里,最高时速约100公里。直播画面显示,飞机起飞后不久失控坠地并起火。事发时大量网友围观,其抖音账号已设为私密。唐飞机曾否认商业炒作,声称驾驶此类飞机无需驾照,但业内人士指出低空飞行器必须持照并提前报备。此前该飞机因油表故障已发生过两次坠落。当地证实此事为意外,未造成其他损失。
知名爆料人Mark Gurman透露,苹果折叠屏iPhone外观类似两台iPhone Air并排拼接,采用钛金属中框且极其纤薄。该设备起售价至少2000美元,将成为史上最贵iPhone,预计2026年9月与iPhone 18系列一同推出,但上市时间可能推迟至10月或11月。尽管近期有报道称苹果已在印度生产折叠iPhone,但Gurman表示实际生产仍将在中国进行。
小米17系列将于9月20日发布,预计周四亮相。全系搭载骁龙8至臻版处理器,采用Oryon+CPU和Adreno 840 GPU,性能强劲。电池容量创新高:标准版7000mAh、Pro版6300mAh、Pro Max版7500mAh,均支持百瓦快充。屏幕采用LIPO封装工艺,边框仅1mm,刷新行业记录。影像和背屏设计升级,小尺寸旗舰续航能力突出,彻底告别电量焦虑。
近日,知名苹果爆料人Mark Gurman再度放出猛料,揭示了苹果折叠屏iPhone的诸多细节。据其透露,这款备受瞩目的新设备在外观设计上独树一帜,宛如两台iPhone Air并排拼接,如此创新设计在技术层面无疑是一项巨大挑战与壮举。不仅如此,折叠屏iPhone还将采用钛金属中框,机身设计将极其纤薄,彰显苹果在工业设计上的卓越追求。 Mark Gurman的这一爆料,与外界此前对苹果折叠
一加15在PEL夏季总决赛首次亮相,成为新一代官方比赛用机。采用类似一加13T的圆角矩阵摄像头设计,搭载OPPO LUMO影像系统,首发1.5K+165Hz超高分屏。配备骁龙8至尊版芯片,采用台积电3nm工艺,CPU为2+6全大核架构,超大核主频4.61GHz,GPU主频1.2GHz。
2025年9月4日,长城汽车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中心)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标准、技术、国际化等领域加强合作。中汽中心将整合全价值链资源赋能长城汽车,助力其实现“造好车、造高质量车”的目标。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和产业转型,此次合作有助于双方优势互补,提升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