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2021数据健康检查报告:磁带老当益壮 退休为时尚早

2021-10-30 08:04 · 稿源: cnbeta

千禧年以来,行业一直在鼓吹“磁带已死”。在线备份早期先驱之一的 LiveVault,更是在 2003 年宣称“磁带备份是上个世纪的事情”。考虑到当时鲜有企业转向完全基于硬盘的备份方案,这番表述还是相当大胆的。然而 20 年弹指一挥间,磁带退休这件事,到底又推进到了哪一步了呢?

2008 年的时候,Databarracks 开始在《数据健康检查》(Data Health Check)报告中追踪调查备份方法。

结果发现,那时仍有 42% 的组织在使用磁带进行备份。相比之下,仅有 23% 的组织用上了基于硬盘的云端 / 在线备份。

快进到 2021 年,最新出炉的《数据健康检查》报告还是记录下了 4% 的磁带备份份额。与此同时,云端 / 在线备份的使用率已增长到 51% 。

有趣的是,仍有 15% 的组织在使用“硬盘 + 磁带”的混合式备份方案 —— 这意味着我们距离“彻底送走”磁带备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至于这件事为了如此艰难,TechRadar 的 Peter Groucutt 认为可以归结于多个方面。首先,组织机构需要保留多年的历史备份,大企业的转型动作更是既困难又缓慢。

相比之下,规模较小的企业、其需要保留的备份数据也更少,因此反而更容易打破常规并该用新方法。在彻底关闭旧系统之前,还可让两套系统保持平稳、并行的运行。

尴尬的是,尽管上规模的组织无需频繁反动旧磁盘里的备份数据,但合规性要求却迫使其保持现有方案(“两步走”费钱也费人力),否则将面临监管机构的巨额处罚。

其次,磁带的成本其实相当划算。就算当前我们已经步入“云服务时代”,高额的硬盘与带宽成本还是劝退了不少人。在动辄需要搬动数 PB 级别的数据时,硬盘与磁带之间的成本差异会被进一步放大。

而且别看磁带机显得“老套”,它不仅存储密度高,在不需要高随机 I/O 的特定应用上,磁带的持续数据传输性能也相当“低调”。

第三,通过将冷备份与生产环境彻底分开,磁带备份还具有系统间物理隔离的特性(离线)。

当然,一些人可能觉得对“可降解磁存储介质”的依赖风险有点大。但另一方面,升级到现代存储解决方案的最重要原因,其实反而是自动化与可靠性。

考虑到磁带备份是一个相当耗费人力的过程,装盘与归档整理的工作可以部分交给磁带库设备来完成,但这种方法仍有许多短板,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在过去长达一年半的 COVID-19 大流行期间,更是凸显了让系统具有“在无现场人员亲自操作的情况下持续工作”的重要性。

庆幸的是,许多长期推迟磁带退役计划的组织机构,正在积极做出改变。但…… 磁带真得会很快淡出备份行业吗?

LTO 计划技术供应商公司(TPC)报告称 —— 排除 2018 年受制造停顿而产生的影响,其 2020 年出货的总量已迎来首次下滑。

可即便如此,磁带的技术迭代,还是在稳步推进。比如最新的 LTO-9 格式,就提供了高达 18TB 的原生容量(以及 45TB 的压缩容量)。

此外由路线图可知,LTO 规划了具有 114TB 原生容量 / 360TB 压缩容量的 12 代产品。基于此,我们预计磁带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作为低成本备份的首选项。

举报

  • 相关推荐
  • HR实用工具指南推荐:2025广受欢迎的薪酬数据报告查询平台Top10

    本文探讨了在AI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外部薪酬数据优化人才战略。文章指出,企业需从五个维度关注外部薪酬数据:1)保持市场竞争力,通过数据对标行业标准;2)优化内部薪酬体系,发现并修正内部失衡;3)支撑战略决策,将HR角色从日常事务转向战略层面;4)控制人力成本风险,科学编制预算;5)确保合规性,降低劳动纠纷。同时推荐了国内十大薪酬查询工具,包括薪智、薪酬网、美世咨询等专业平台,以及招聘平台衍生的数据服务。建议企业结合官方数据和商业平台,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以吸引和保留人才。

  • “瓯江论数·数安未来” 2025数据安全发展大会即将举行

    2025数据安全发展大会将于5月16日至18日在温州举行,主题为"瓯江论数·数安未来"。大会由温州市政府主办,设置1个主论坛、30+场专题分论坛及数享会,同期举办"数据要素×"大赛浙江分赛等配套活动。主论坛将发布数据安全治理案例等标志性成果,揭牌数据来源合法性检测中心等创新基地,并举行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成果投用仪式。专题论坛聚焦数据要素融合应用,覆盖城市治理、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大会还将举办专业研讨会、专题培训等活动,培育多层次数据人才。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届时全国数据要素领域专家学者将齐聚温州共谋数字经济发展。

  • 腾讯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以前沿技术持续创造社会价值

    4月8日,腾讯正式发布2024年ESG(即“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全方位披露其在ESG各个领域的举措与成果。腾讯ESG的评级进一步提升,标普全球、万得等ESG评级位于行业前列。截至2024年底,腾讯入选了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明晟、恒生等主流ESG指数。这些成绩印证了腾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的使命愿景在战略执行中的深化。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 喜临门发布2024 ESG报告:以绿色智造重构睡眠产业新生态

    喜临门发布2024年ESG报告,展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果。报告显示,公司以"致力于人类健康睡眠"为使命,持续研发健康、绿色、低碳的睡眠产品,推动行业从"被动睡眠"向"主动睡眠"变革。在生产环节,公司全面贯彻低碳环保理念,获得多项环保认证,并通过旧床垫回收等举措践行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方面,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12亿元,拥有有效专利1568项,并与清华等高校合作推动睡眠科技发展。同时,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教育帮扶、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公益行动。未来,喜临门将持续深化ESG治理体系,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打造科技睡眠与绿色未来协同共生的新标杆。

  • 贝莱德CEO:在美国舒服退休至少需要1521万元 62%的人存款不到110万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贝莱德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外界的关注。贝莱德CEO拉里芬克在本周的年度致投资者信中表示,在美国想要舒服退休,人们至少需要存够200万美元。62%的人的存款不足15万美元。

  • ToB标杆!容联云入选量子位「2025中国AIGC应用报告

    量子位智库发布《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容联云凭借在金融行业的大模型创新实践入选To B类标杆厂商。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AI应用正从技术探索转向提质增效,企业需求从单点工具转向全链路生产力重构。容联云通过六大应用矩阵重构金融服务全流程:1)AI+营销实现全链路精准决策,转化率提升30%;2)AI+客服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某城商行客诉率降�

  • 2025年东森健康自然美AI科技美业全健康新品战略发布会双城绽耀!

    摘要:智美新升 健康未来2025 年 4 月13- 17 日,以“智美新升,健康未来”为主题的 2025 年东森健康自然美AI科技美业全健康新品战略发布会在浙江安吉、广西桂林双城耀启,这是东森健康自然美首次开展两地协同型新品战略发布会。东森集团总裁王令麟先生、东森健康自然美CEO郑吉崇先生、东森健康自然美执行董事长王世均先生等重磅嘉宾纷纷亮相,与全国上千家代理商共同�

  • 董明珠年薪1437.2万 格力电器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格力电器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详细披露了公司高管的薪酬水平及相关财务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格力电器共有17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其中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的薪酬最高,达到1437.20万元。此外,公司给予独立董事的津贴标准为人民币20万元/年/人(税前),4名独立董事均获得了这笔津贴。

  • 2025 Z世代AI使用报告》发布:AI造成虚拟沉迷?超八成年轻人在AI辅助下建立真实关系

    2025年,话题中心依旧属于AI。如果说2024年,AI更像是部分科技、互联网圈层关注的新叙事。当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AI创造了实际的收益,收获了AI带来的情感陪伴,提升个人生活的幸福感,AI才能拥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 2025深圳AI算力产业大会:智绘绿洲重新定义数据中心能效边界

    2025年4月9日——在数字文明加速演进、AI技术重塑全球经济的背景下,2025AI算力产业大会于4月9日至1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的同期活动,本次大会以“智联数据,算启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顶尖学者、产业领袖与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讨数据存算与AI算力的协同进化路径。智绘绿洲将继续深耕技术、拓展生态,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开启智能算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