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见闻 > 关键词  > 人脸识别最新资讯  > 正文

纽约成为美国首个暂时禁止学校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州

2020-12-24 14:24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12月24日 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纽约州本周宣布,暂时禁止在学校中使用人脸识别和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直到2022 年7 月1 日。这也是美国首个禁止使用人脸识别的州。

据了解,美国多个州和城市正逐步禁止在政府和司法机构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而目前这项禁令已拓展到学校教室。

纽约州信息技术办公室将与教育部门合作,在听取家长和老师意见的情况下,确定这项技术如何影响学生的隐私和公民自由。纽约州将既关注数据的使用,也关注面部识别可能存在的偏见,这种偏见会误导妇女、儿童和有色人种。

颁布禁令的法律是在洛克波特市学区因在其所有K- 12 机构中使用人脸识别而受到批评后提出的。洛克波特市学区计划启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初衷是,它可以识别性犯罪者、逃犯和携带枪支的人,一旦有上述危险分子闯入,学校可以收到警报,从而确保学生安全。

尽管洛克波特市学区的隐私权政策表明,监视列表中将不包括学生,数据库中也只包含具有潜在威胁性的非学生人士,但反对者认为,它可能被用来监视学生,并建立一个关于人脸敏感信息的数据库,学区可能很难保持安全。

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暂停人脸识别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难,因为学生们通常都会佩戴口罩,或在家里远程学习。不过,这可能会开创先例,会导致其他州禁止或限制学校中的人脸识别。

举报

  • 相关推荐
  • 微云全息(NASDAQ: HOLO)推动数字立体安全认证技术,为个人隐私筑牢防线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正迈向“万物互通”时代。数字经济的底层技术逐步拓展至应用领域,其价值日益凸显。信息传递方式从传统模式转变为通过连接用户节点实现全网广播,形成共识与信任机制,并能进行价值创造与传递。数字技术已渗透至政府、金融监管、物联网、征信及溯源防伪等领域,与监管科技和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然而,哈希算法虽能提供安全数据管理,但在信息隐私和机密性方面仍存不足。微云全息提出数字实体安全认证技术,采用先进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体系,结合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隐私保护与数据管理,降低人为操作风险,打造安全匿名系统,助力开启新时代技术革命。

  • 掌控隐私安全 Galaxy AI助用户轻松管理个人数据

    三星Galaxy AI通过两大关键举措强化隐私安全:一是将防护机制融入AI体验,从源头保障用户数据安全;二是运用AI技术强化移动设备安全防护体系。通过透明化设置与用户自主选择权,让用户清晰了解数据使用方式并掌握控制权,所有数据均本地处理不上传云端。结合Knox防护机制和直观的隐私设置界面,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数据保护与自主管理能力。

  • 12306回应卧铺乘客打伞遮隐私:不建议 可请求协助调换铺位

    9月16日,一女乘客在火车卧铺打伞遮挡隐私引发热议。铁路部门回应称,虽未明文禁止,但不建议乘客采取此类方式,建议联系工作人员调换铺位或与周围乘客沟通协商。同时,铁路部门将记录增设隐私保护设施的建议并反馈。业内指出,按性别设置车厢可能影响家庭出行便利,且火车首要功能是保障运行安全与运力最大化。

  • 即构发布云端实时语音识别服务

    ZEGO云端实时语音识别服务针对直播、语聊、在线课堂和会议等场景,提供低延迟(端到端600ms)、高准确率(提升40%)、低成本(节省50%以上)的解决方案。支持30多种语言及方言,适配多厂商接入,具备降噪和回声消除能力。核心应用包括实时字幕和AI观众互动,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和业务效率,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

  • 非洲女孩被AI识别出黑眼圈 网友:AI一视同仁

    ​9月10日,在上海外滩大会的热闹现场,一场关于AI测肤质的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目光。其中,一位黑人女孩的体验过程尤为引人注目,她在使用AI测肤质功能后,竟被提示存在黑眼圈问题,需关注眼部皮肤状态及保养,这一结果瞬间引发了现场围观和网友热议。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AI测肤质功能通过先进的技术分析皮肤状况,不受肤色影响。当黑人女孩完成测试后,AI系�

  • 小红书语音评论更新:可识别音色了 支持甜嗓、气泡音、元气音等

    近日,小红书平台上的语音评论功能引发网友热议。据媒体报道及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小红书不仅推出了语音评论,还进一步升级,新增了音色识别功能,用户现在可以选择甜嗓、气泡音、元气音等多种音色进行评论。 回溯至7月下旬,小红书的部分用户便惊喜地发现,评论区悄然出现了语音评论的选项。当时,小红书官方明确表示,该功能尚处于内测阶段,并未全量�

  • 律师谈老板曝光男子抽40张纸巾:可能侵犯消费者隐私权

    一男子就餐时5分钟抽了40张纸巾,餐饮店老板娘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这段监控视频。 对此,有律师指出,店家将未打码视频发到网上,可能侵犯消费者隐私权和肖像权,存在法律风险。 按照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未经允许拍摄他人并且上传到

  • 个人隐私泄露被热议,傅莹、马化腾等关注信息安全保护

    2017 年两会期间,个人信息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发言人傅莹在 3 月 4 日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中表示,互联网的发展和数据时代的到来,确实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对保护个人信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恐怕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针对这一与全民利益相关的关键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等在内的七个建议。马化腾认为:“个人信?

  • 这十款APP或致个人隐私泄露 赶紧卸载

    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可谓是无处不在,消费者关于隐私保护意识也在逐年增强,但是即使是这样,每年也仍有大量的APP进行隐私窃娶恶意传播等行为,从而从中牟利。近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互

  • 你可能入已“坑”!朋友圈被这张图刷屏 个人隐私泄露了

    如果发现自己个人隐私严重泄露,那么有可能是自己不小心入了“测试”的坑。近日,不少人用户的朋友圈快被某性格测试图片刷屏了,根据@12321举报中心官方提醒,这些都是商家的套路,是用来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软件,不知道你是否也中招了!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