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关键词  > 微信视频号最新资讯  > 正文

微信视频号怎么赚钱

2020-07-07 17:06 · 稿源:站长之家用户投稿

微信视频号怎么赚钱?在 2020 年初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提出微信要发力短内容。不久微信视频号上线,一批反应迅速的人,在视频号推出之后,已经有人成功抓住了视频号的第一波流量红利。那么微信视频号怎么赚钱?以下是关于微信视频号收益的详细介绍。

1、微信视频号怎么赚钱?微信视频号是一个全新的短视频概念,很大程度区别于快手、抖音,只要看的人多,有流量,就一样会有收益;

2、在微信视频号做广告的推广效果往往取决于你的投放是否精准到位,因此你需要投放的广告内容一定要符合视频号账户的要求,明白该账户的受众群体是谁;

3、微信视频号可以通过找美妆博主推荐护肤品、化妆品,找美食博主推荐零食、小吃,找演员歌手进行直播带货、宣传公司产品等等;

4、微信视频号做的广告内容也是非常重要,即使你有一个优秀的合作对象,自己的广告内容乏味,照抄照搬,缺乏创意,带动能力不强,也很难有一个绝佳的推广效果;

5、综合来看,想要在微信视频号做广告,你需要精准的选择一个合作对象,在精准的投放优质创新的广告内容。

举报

  • 相关推荐
  • 微信视频号宣布可修改封面和文案 但有这些要求

    6月6日,微信视频号平台迎来一项新功能更新:用户现可对发布时间在三个月内的视频进行文案修改,每次修改支持调整20个字符,同时提供封面更换选项并支持预览效果。

  • 微信鸿蒙版1.0.8.16邀测大版本更新:新增扫一扫翻译、发表视频号等9大功能

    日前,微信鸿蒙版开启1.0.8.16版本邀测升级,本次新增9大新功能,算是一次大版本更新了。 邀测需收到短信通知后点击链接跳转安装,无法主动下载安装。 具体更新如下: 1、音视频通话支持在后台小窗显示 2、完善群管理功能 3、支持设置拍一拍文案

  • 微信公众平台与微信小店深度联动 公众号可带货微信小店

    近日,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举措,加强与微信小店的深度联动,为内容创作者与商家提供更多变现途径。 据微信方面消息,拥有公众号和微信小店“双全”的用户,可通过简单操作实现两者联动。用户只需前往微信小店后台,在“店铺管理-关联账号”中选择公众号并“去关联”,随后向公众号发起关联邀请,待公众号管理员确认后,即可在公众号主页展示微信小店,或在公�

  • 6条视频吸粉1500万,“心中之城”成了史上涨粉最猛的影视号

    甚至,《豺狼的日子》这部去年上线的剧都被“心中之城”再次带火,登上了豆瓣近期热门欧洲剧榜第二位,大量新影评涌入,许多都是被解说视频安利而来。 不少网友听着解说声音耳熟,才发现这是抖音近6000万粉丝影视大号“毒舌电影”曾经的旁白声。 “心中之城”坦然回应了此事,他在账号简介中表示:不久前因个人原因离开就职8年的“毒舌电影”,知识和经验皆是从�

  • “苏超”火出圈,一边造梗,一边赚钱

    这个夏天,“苏超”(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正在成为现象级“顶流”。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输了水蜜桃撒盐”等口号,早已顺着互联网冲出江苏,火遍全网。官方数据显示,联赛前两轮场均上座人数已达近9000人,超过同期中甲联赛(即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国内足球最顶级的联赛之一)水平,在端午节期间举行的第三轮赛事热度场均观众更是突破万人,徐州、�

  • 中老年团播,年轻人围观,谁赚钱?

    六十岁,正是打拼的时候。这句流传一时的调侃,正在直播赛道上成为现实。 不久前,话题#300岁TVB老人跳晚安大小姐 冲上热搜、由六位香港资深男艺人团播打PK跳《晚安大小姐》的表演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尽管弹幕上频频出现“全都是老人家”“TVB的视帝们都要靠这个来挣钱了吗”“不要虐待老人”“好像在做复健”......直播间的热度却是只增不减。 事实上,中老年直播赛

  • 说过不带货又反悔 肥娟夫妇:想赚钱 让小店经营下去

    ​6月15日,“肥娟小吃”账号发布了一则回应带货争议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目前,该账号粉丝量已超165万。 视频中,“肥娟小吃”夫妇表示,此前他们的确说过不会卖货,如今也不再嘴硬,确实开启了带货之路。他们诚恳地说,要是有人觉得被他们骗了,在此说声对不起。夫妇二人解释道,之前不想利用网友们的感动去带货,但如今他们有了新的想法,想通过带货赚钱,

  • 微信小店,悄悄推出新功能

    微信电商,瞄准了拼多多。 2025年6月,不少用户发现微信小店悄悄上线“跟朋友一起买”功能(以下简称“一起买”功能),面向九牧王、东方甄选等品牌开放内测。 “一起买”功能类似于拼多多的拼团功能,但仅有金额要求,并没有人数要求。用户发起拼单后,只需邀请好友凑满指定金额即可成团,如果拼团超时未达到目标金额,系统则会自动退款。

  • 一场从短视频开始的艺术科普运动

    更有趣、更通俗的「美育视频」,是传统知识区拥抱广义用户市场的新尝试。美育创作者们用朴素的演绎和原理阐释,搭建起生活与艺术的桥梁。 聊及艺术二字,天然给人以一种难以企及的距离感。特别是相比小说、电影等大众消费内容,绘画、建筑、历史图像等圈层更小众更垂直,其相对复杂、抽象的表现方式和学术名词,也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失去了欣赏和朝圣的权利。

  • 3个月回本5万,年轻人如何靠Labubu赚钱?

    “去年一时冲动,花300多买了labubu,结果现在一看2万8了。” 可能没有人想到,labubu摇身一变成为新一代“理财产品”的日子来得这么快。 今年4月,泡泡玛特上线了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甫一发售即被一抢而空,而在千岛平台上,原价99元的labubu均价都在300元以上,隐藏款“本我”的价格更是被炒到了3700元。但这还不是labubu的价格天花板——原价5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