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策划 > 关键词  > 网站最新资讯  > 正文

网站之生,颠覆传统的炒站策略

2007-08-01 11:03 · 稿源:Mr 6的部落格

以下为引用的内容:
本文作者:MR 6美国史丹佛大学电机、管理学双硕士,旅美13年,当中有7年钻研互联网。著有8本书籍,任职于美商创投,目前领导台湾地区首只网站外销团队。

今早刚写一篇数位时代专栏文章,谈到「网站之死」(请见8月初), 紧接着要写的这篇却是关于「网站之生」。

大众型的网站生命之初始,一切都从「会员数」开始。 一个网站只要「有人」,就算不怎好玩的功能都会变得很好玩, 就算再平淡的设计也可以玩出让人咯咯笑的趣味。 目前所有的网站的创业计画,讲得如此口沫横飞, 其实都是建立在「已经有很多人」的假设之上。 大部份的时候,这些人还分成两批,男生和女生,分享者和阅读者,写作者和读者, 组头和组员,老师和学生……,在里面玩的不亦乐乎,但重要的是,一开站的时候, 网站一个鬼也没有,没有一批,就没有另一批, 鸡生蛋蛋生鸡的传统「Two Masses」问题。 所以,创业计画书除了将这些趣味点一一阐述以外, 一定也要列入「First 1000」计画,和创投说清楚讲明白, 「如何达到第一个一千人,并将他们留住? 」有了这一千人,才可能生出一百万人,让这一千人能在网站内继续充当葱、蒜、 姜这类「香料」,每天每人都能加个一两个新书签、新作品、新评论、新推, 新让这盘网站菜继续发出香味,然后才能吸引下一波更大团的使用者,进来热闹热闹。 既然网站可能「有人」就有趣,网站成功创业策略,其实已经非常清楚! 最近传出另一个帮新网站炒人气的网路服务「青蛙池塘」(Frogpond), 专门让新的网站「有人」。 它将所有加入它的新网站列出,使用者可以取得Beta测试帐号试用,并且留下意见、 介绍朋友使用。

现在矽谷每天冒出的网站多得可以以「每几小时就开一个新网站」的速度来形容, 所以这个「池塘」不怕没「青蛙」,而像「青蛙池塘」这种帮网站找初期试用者、 帮网站预测方向并让这些试用者留下意见的类似点子还包括Spigit、 TryBeta、MediaPredict、Avanoo等等。 这类点子当然理直气壮,因为有一大批Web 2.0网站,就是靠这样起飞的, 当他们成为第一个可以订阅RSS的网志平台,第一个可以分享书签予社群的网站、 第一个可以下标签的相簿, 它们就马上吸引了一批叫做「威力使用者」(power user)的特别网友过来玩耍。 威力使用者把网路当作生命,努力的玩这些网站,因为他们的努力, 这些新网站马上就充满了「内容」了,其他没有这么「威力」的网友见状,被吸引、 被教育,有的是半知半懂的闯入,有的是被强迫拉进来学习, 就这样这个网站的人愈来愈多。 而这些当初吸引威力使用者的这些Web 2.0元素如标签、分享、维基功能、Mashup, 却不见得被这些新的使用者继续使用,但,so what? 网站已经有人气,它自己会愈长愈大。 这样的策略,叫做「威力使用者策略」(Power user strategy)。 我对「威力使用者」的定义,就是「沉迷于网路、 又有舆论影响力(如部落客)的重度使用者」。

在我的定义中,「威力使用者」这个字其实可分为两部份,「威力」和「使用者」, 「威力」讲的是他的影响力,而「使用者」讲的是他爱用网路, 这些威力使用者所喜欢的东西目前看来就是这些有点技术、有点难度的网路新元素, 只要让这些人先试用、成为会员,然后自然就会充当传声筒,告诉全世界关于这网站的事。 这些习于上网与使用电脑的「威力使用者」在美国算来算去大概也只有10万人上下, 这世上还有这么多其他的人喜爱这么多其它的事,许多其他类的族群之大, 里面有影响力的人物绝对超过10万人。 所以我们反向思考,假如我们选一个很大的兴趣群组(interest group), 就在它之上架一个让他们绝对会想要来的网站,然后把这些人都紧紧留住, 吸引其他人过来呢?

换而言之,我们不去找那些每天读TechCrunch,等着使用新网站的「使用者」, 我们反而去找那些不曾使用网路的「不使用者」;他们虽然不使用网路, 但他们却对自己的兴趣群组有影响力,有领导力,有「威力」, 让我们来为他们量身订做一个网站,让他们在里面,从「威力不使用者」, 变成「威力使用者」? 这个策略寓意相当深,举个例子,我今天想做一个「海滩主题的摄影社群网站」, 海滩最养眼,想看俊男美女,这里最棒,所以我们架个社群来吸引一些眼球吧。 推出这么一个网站,一般肯定先从「喜欢海滩,也喜欢上网」的人开始, 也就是「喜欢海滩的威力使用者」,换句话说还是脱不了「威力使用者」的范畴, 但这些威力使用者已经忙着在看其他的网站,就算这个海滩网站再酷, 也只是这小小池塘的其中一只小青蛙。

但,假如我们转向,打从一开始就从那些「喜欢海滩, 但不喜欢上网」的「威力不使用者」着手呢? 让他们开始上网,他们就会开始帮你宣传。 这些喜欢海滩的「不使用者」,一离开海滩还是会回到自己的族群, 假如他们同时是「工程师又是喜欢海滩的」,就会传到工程师的族群去, 假如他们同时是「是医生又喜欢海滩的」,也会传到医师族群去,我们收集这些族群的人, 把「长尾」结合起来(是谓长尾2.0也)。 不过,既然「威力不使用者」不喜欢上网,网站的设计或许有几点可以注意一下。 基本的调性应让网站尽量保持「门户大开」,轻轻一沾,就紧紧粘上, 让威力不使用者变成威力使用者,再吸引其他的使用者或不使用者通通都进来:

一、 不必email confirm:「电子邮件确认信」这件事,简直就是新网站的杀手。 这些人平常已经不常上网,别期待他们懂得在申请会员后,另外再开一个浏览器视窗, 检查电子邮件;假如没找到信,还懂得要去Spam垃圾信档案夹去找信, 还回到原网站去按下「再寄一次」? 网站索性把email confirmation拔去算了, 至于要杜绝一人申请多个帐号的问题,想想其他的方法吧! 这点,MySpace做得最好。 至少也要像乐多朋友,在寄给你测试帐号时, 等于已经在做email confirm的动作了。

二、所有的资讯尽量拖到最后:所有的会员资料,譬如出生年月日、所在地区、电话、住址、 性别、兴趣、学历,其实也没必要急着在一开始就填妥。 现在流行的方法是「回笼填法」,也就是当这位使用者在申请之后, 第一次「回笼」到该网站时,也就是在他每次用新帐号「登录」时,先请他填几个栏位, 再将原本要呈现的网站给他,连「密码」都可以不必一开始填妥,等到「回笼」再填, 甚至像Tagged.com,密码只需「填一次」,反正万一写错忘了, 再「重设密码」。

三、提供人工客服服务:这点是非常不像网站的作为, 但既然现在的目标族群是「不喜欢上网」的那群人,或许可考虑提供必要的电话教学服务。 一开始锁定的「威力不使用者」人数应该不会超过1000人,因此不必花太多人手, 或许以行销业务或工程师兼职即可,顺便听听使用者的心声。 一般认为这样的网站的使用介面应该要费尽心思让它简单一点、容易一点,但事实上, 对于不太常用网路的人,他们的使用习惯就像一张白纸, 根本分不出网站设计的是否简单或困难,只要让他们「用习惯」就好了。 已经习惯的东西,就会变得好用。

四、将网路的爽感,移植到日常生活:这点比较难解,我们知道, 一般网路重度使用者已经建立网路的人脉、住进网路的社会, 知道在网路上做某些事情就会让他觉得不错。 但对于初步使用网路的「威力不使用者」来说,他们贴一篇文章得到几个留言, 或许不会觉得有何高兴之处。
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将他在网路上做的事,能够沿伸到实体上, 至少要沿伸到那些实体的网站里。 比如帮各地的海滩管理处设置widget,可以随时看到这些海滩游侠的留言与近况。 小小的动作,却紧紧系住这些人的心。 重要的是,让网站创业家使用「威力不使用者」策略,本身也是一个创业机会。 我们看到Frogpond这类的点子已有这么多家公司在做, 我们可以制作一个更大的平台, 帮所有创业家来和所有潜在的「威力不使用者」族群接轨上去。 大概有几种「威力不使用者」最令创业家喜欢吧:第一是有钱女人,她们不用网路, 但她们超爱血拼、买尽名牌与化妆品;第二是有固定打球习惯的人, 这些男生平常不一定爱静坐上网,但都自己有个坚强的球友小圈圈。 打麻将的也算在里面。 网路可以做的事很多,可以呈现的感觉不一样;电视、手机都可以这么普及, 我们没理由看到上网人口只达总人口的70%左右, 更没理由看到每个网站平均只有不到50%的上网人口在使用。 只要网路还没reach到这些人,我们永远都不能说网路已经到了顶点! 从「威力不使用者」开始,网路会找到更宽广的路,谁能率先挖到这些「威力不使用者」, 至少可以象台湾的Babyhome站稳一方之霸, 好则像Flickr挖到的Web 2.0部落客、last.fm挖到的音乐人、 etsy挖到的手创作者那样,扩展到其他的所有族群。 原来,只要简单的加个「不」字,「威力使用者」策略可以突然海阔天空。

(图片来自美国知名部落格平台Livejournal,作者部落格地址:https://mr6.cc 编辑/邱松 本文仅供大陆地区站长参考,不具备网络代表性)

举报

  • 相关推荐
  • 最新AI资讯哪里看?盘点国内优质AI资讯网站和获取渠道

    本文介绍了获取最新AI资讯的重要性及有效方法。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及时获取准确信息对从业者至关重要。文章推荐了36氪、钛媒体、虎嗅等国内优质AI资讯平台,以及清华北大等高校研究机构的官方渠道。建议构建多元化信息获取体系,包括订阅专业日报、关注社交媒体热点、使用聚合平台等。同时强调信息筛选验证的重要性,提倡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未来AI资�

  • 最新AI资讯去哪看?国内优质AI资讯网站推荐大全

    本文介绍了国内值得关注的优质AI资讯平台,帮助读者高效获取前沿AI动态。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专业资讯平台比社交媒体更能提供系统性、专业化的内容。重点推荐四个平台:1)AI科技大本营,覆盖广泛AI领域,更新快且技术深度兼具;2)机器之心,专注学术论文解析和产品评测;3)新智元,聚焦产业应用和前沿研究;4)AIbase,每日整理国内外重大AI事件。特别推荐AIbase的&

  • 国内MCP服务器搜索引擎有哪些?MCP服务网站推荐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AI模型与外部工具和服务的交互能力正逐渐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今天,我们聚焦于一个新兴的、极具潜力的平台——AIbase(https://mcp.aibase.cn/),它为全球的AI开发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服务器集合平台,助力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MCP协议是一种开放标准协议,旨在允许AI模型与外部

  • 人工智能行业每日资讯汇总:国内值得关注的AI资讯网站推荐

    本文介绍了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高效获取行业资讯的方法。推荐了国内5个优质AI资讯平台:量子位(专注国内AI企业动态)、机器之心(学术与产业并重)、AI科技评论(深度行业分析)、AIbase(综合信息聚合)和新智元(聚焦AI产业化)。文章建议通过关注公众号、使用RSS工具、创建浏览器书签等方式提升信息获取效率,强调持续关注权威资讯源能保持知识更新、提

  • AI新闻聚合网站推荐: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AI资讯平台

    本文介绍了AI新闻聚合网站的重要性及其核心价值,分析了当前市场上优质平台的分类与特点,并提供了选择建议。AI新闻聚合网站通过算法筛选和人工编辑,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时效性强的AI资讯内容。文章推荐了综合性平台(AIbase)、技术导向平台(AI Research Daily)和行业应用平台(AI in Business)三类代表性网站,建议用户根据需求选择。同时强调了构建多元化信息获取体系的重要性�

  • 国内MCP资源平台有哪些?MCP工具网站推荐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模型上下文协议)作为一种创新的开放标准协议,正在为AI模型与外部工具和服务的交互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今天,我们有幸深入报道一个专注于MCP服务器和相关服务的集合平台——AIbase(https://mcp.aibase.cn/)。这个平台不仅为全球的AI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资源库,还通过一站式整合、安全实践和开发效率工具,极大地

  • 杭州地铁一男子爬进车厢吓跑乘客 疑为炒作起号

    7月14日,浙江杭州发生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7月13日下午1点左右,在杭州地铁9号线客运中心站,一名男子身着黑丝上衣与黑斗篷,行为举止十分诡异,竟爬进了地铁车厢。 在此过程中,该男子上车前还与拍摄者进行了互动,而当他爬进地铁车厢后,这一异常举动致使部分乘客受到惊吓,惊叫着跑开。

  • 国内有哪些AI资讯网站?可灵AI上线可图2.1等热点新闻哪里看最及时?

    本文介绍了国内主要AI资讯平台,帮助用户获取及时全面的AI信息。重点推荐了机器之心、AI科技评论、新智元等综合性平台,以及CSDN、InfoQ等技术导向网站,特别强调AIbase.cn的时效性优势,该平台能第一时间发布如可灵AI可图2.1模型免费开放等重要动态。文章指出,选择资讯平台需结合时效性与内容深度,建议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建立信息筛选体系,通过订阅日报、设置关键词提醒等方式构建个人AI资讯生态系统,其中AIbase.cn因其更新快、覆盖全的特点值得重点关注。

  • 国内详细MCP教程网站有哪些?MCP服务资源平台去哪找?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AI技术浪潮中,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模型上下文协议)作为一种新兴的开放标准协议,正逐渐成为AI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有幸介绍一个专注于MCP服务器和相关服务的集合平台——AIbase。 AIbase平台为全球的AI开发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MCP服务器资源库。据最新统计,该平台已经收录了超过 121231个 MCP服务器,涵盖了从热门推荐到最近更新�

  • 570亿元!全球最大成人网站要被贱卖了

    全球最大的成人网站OnlyFans要被出售了(迄今为止OnlyFans已经积累了3亿用户),价格是570亿元。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一位叫做里奥拉德文斯基(Leo Radvinsky)的亿万富翁,正在联系潜在的银行和投资方,打算把自己名下的一家视频网站给卖掉,而它就是OnlyFans。 对于这次的出售,国外投研机构认为,OnlyFans这是被贱卖,而这背后的原因,当然是合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