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关键词  >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最新资讯  > 正文

电视史上人机大战看上去更像百度AI的主场

2017-01-07 01:43 · 稿源: TechWeb.com.cn

TechWeb 1月7日报道 文/王蒙

在人脸识别这个领域,人工智能比人脑强大多少?电视史上的首次人机大战可以很直观的回答这个问题。

1月6日晚间,《最强大脑》舞台上,搭载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以3:2战胜最强大脑名人堂选手王峰,拿下人机大战首局。

今晚人机大战挑选的项目是人脸识别,要求王峰与“小度”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出与童年照匹配的少女。

跨越十几年时间,不少人童年的很多面部特征其实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甚至消失了。再加上如今化妆技术堪称“伪装”,要从一群少女偶像中挑选出对应的人,实非易事。

在第一场的较量中,嘉宾章子怡为小度和王峰选择了两张童年照。在通过第一张照片选择对应的人的过程中,王峰与小度都选择正确了。而通过王峰的描述,我们也明白了人类大脑在做人脸识别时遵循的方法。

据王峰介绍,他能通过童年照在几十位少女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主要是观察照片与人的嘴角、鼻翼以及耳朵的线条轮廓,同时参与脸型。当然他也表示,脸型并不可靠,因为同一个人的胖瘦状态对脸型的改变是极大的。

节目嘉宾章子怡更是无意间选中一对同卵双胞胎中作为识辨对象,而这也成为人机大战第一轮中最大的一个惊喜。

当王峰以快于小度的速度率先完成挑战后,略微滞后的小度竟然提交了两份答案。这让全场都有些意外,最终凭借万分之一的细微比率差识别出双胞胎二人,借此战胜王峰。

人类大脑在双胞胎的识别上为什么会出现失误呢?这是因为,人脸识别是在脸部骨骼上取尽可能多的点,通过计算机把这些点分别与自己已经存储的脸比较,有差别就判断出来了。为什么双胞胎会不容易识别?就是骨骼太相似,导致差别特别细微,所以取的面部骨骼点不够多的话是识别不出来的。

与王峰从变化中找到不变元素的原理不同,小度机器人对人脸识别有着自己一套方法。在《最强大脑》全国首场点映会上,TechWeb向百度深度实验室主任林元庆提出了疑问,小度识别人脸的方法是怎样的?

林元庆介绍称,其实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也经过了几个阶段,或者说有两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四五年之前,这个领域的研发人员会经过这些经验会设计一些特征,拿这些特征从数据里面提取这些特征训练,最后得出规律,看一看是什么样的特征,这些特征都提出来做判断,训练一个模型。

林元庆说:“但是最近我们用的深度学习的方法,自己去做什么样的特征是有用的。可以说从海量的数据里面学到的是共性,比如说一个人嘴边长了一颗痔,机器学习就比较难,因为不是共性,只是一个案例里面发生的。从数据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强板,也是一个短板,很多学习出来的特征是共性的特征。但是那些比较独特的特征,或者比较个性化的一些特征地我们是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也是这一次我们跟《最强大脑》比拼完之后发现的,机器学习这是更好的进步方向。”

据了解,第四季《最强大脑》所设置人机对战环节,会让百度人工智能小度机器人与名人堂选手约战三场,主要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上面做PK。前三期人机大战,采用三局两胜制,百度大脑如果在前三期比赛中获胜,将参加角逐最后的脑王争霸。

尽管王峰的失败让节目现场的气氛有些许失落,但正如林元庆所说,发明人工智能背后的其实还是人,最终都是人类科技的进步。

从1月6日当晚的结果来看,小度机器人在“千人识别”这一环节已经战胜了最强人脑,接下来的语音识别中,小度与名人堂选手还会有着怎样的较量,让我们拭目以待。无论结果如何,就如同节目开场小度所说的,“不管是跟名人堂的哪一位选手较量,都是很好的切磋。”

举报

  • 相关推荐
  • 百度网盘上线知识问答功能:你的数据会自己“说话”了

    ,百度网盘宣布上线知识问答”功能,变成活的知识库”。 据了解,百度网盘通过AI技术整合用户在网盘中的数据,如学习资料、生活照片、办公文件等多源信息,形成结构化知识库。 它帮助用户快速查找”、问答”、创作”,实现知识的长期沉淀与高效复用。 从存储工具到知识中枢,百度网盘实现了从被动存储”到主动管理”的升级,构建你的第二大脑”。 它支持多模�

  • 最重要的搜索阵地,百度想誓死守住

    AI搜索的东风刮过两年,百度终于下决心,对自家搜索引擎“动刀子”。 7月2日,百度宣布开启十年来最大一次搜索改版,正式将搜索框改版成支持千字输入的“智能框”,从“给链接”跨越到了“给答案”。另外靠着智能体,百度搜索也进入了“解决任务”的阶段,并集成了AI写作、AI图片/视频生成等一系列服务。 当然,这还不够。在阿里夸克、字节豆包等产品不断往自家�

  • 百度搜索,跳出“框”外

    以AI为“黄金配方”,百度搜索已经悄然生长出了“肌肉”。用户侧最直观的感受是,曾经熟悉的搜索框变“大”了。 “大”从表面看是搜索框所能承载的内容和能调用的工具变多。例如,过去做旅行计划得靠“亲子出游”“漂流”“一天”等关键词堆砌,现在只要用自然语言提需求即可。

  • 百度2026届校招正式启动!AI相关职位占比超90%:双批次双机会

    今天,百度正式启动了2026届校园招聘,将发放4000offer,覆盖四大职位类别,共有256个细分职位,分布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大连、杭州七大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2026届百度校园招聘中,AI相关职位占比超九成,共新增90个AI相关职位,覆盖多模态、跨模态、大模型架构等方向。

  • 史上首次!曝苹果A18芯片将登陆MacBook:价格或破新低

    苹果将于2025年底至2026年初推出首款搭载iPhone芯片的低价MacBook,采用iPhone 16同款的A18芯片,配备13英寸显示屏,提供银色、蓝色、粉色和黄色四种配色。 这款全新的MacBook将成为苹果历史上首款使用iPhone芯片的Mac产品,打破此前MacBook仅搭载M系列芯片的传统。 苹果 A18 芯片基于台积电N3E制程工艺打造,其CPU采用6核架构,包含2个性能核心与4个能效核心,集成了5核GPU及16核神经引

  • 一场没有“罗永浩”的直播,为百度AI正名

    5500万GMV,这可能是迄今为止,一个AI数字人单次直播带来的最高销量。 过去几年内,数字人直播代替真人主播的传言总是一波又一波,空无一人的直播基地无数手机屏幕“自动地”产生着GMV,这个画面曾经击中了无数网友的心。但现实是,这些数字人们机械重复的动作、无法随机应变的话术反而让真人主播们都松了一口气。 但这次,真正的转折点来了。6月15日,罗永浩数字�

  • 双第一!百度智能云领跑2025上半年大模型中标市场

    2025年上半年,全球AI产业迎来关键拐点,多模态理解、深度逻辑推理等核心能力实现重大突破。大模型加速渗透产业核心场景,推动AI从通用能力向深度行业应用转变。我国大模型项目呈现爆发式增长,中标项目累计1810个,金额突破64亿元。百度智能云表现突出,以48个中标项目和5.1亿元金额稳居"双第一",在金融、能源、政务等重点行业持续领先。行业趋势表明,大模型市场正从"通用竞争"迈向"行业深耕"阶段,技术实力与落地能力成为关键。百度智能云依托领先的大模型技术与全栈智能基础设施,助力企业高效部署应用AI,目前已有65%央企选择与其合作。在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百度打造了多个行业标杆案例,显著提升业务效率。

  • AI日报:百度发布“绘想”平台与MuseSteamer;阿里音频驱动全身数字人模型OmniAvatar

    【AI日报】今日AI领域重要动态:1.开源语音大模型Step-Audio-AQAA发布,实现音频到语音的端到端自然转换;2.百度推出"绘想"平台与MuseSteamer,通过AI一键生成专业级视频;3.浙大与阿里联合发布OmniAvatar,音频驱动数字人技术取得突破;4.百度搜索迎十年来最大改版,新增智能框、百看和AI助手功能;5.xAI开发者控制台新增Grok4及Grok4Code引用,预示新一代AI模型即将发布;6.Gemin

  • 「6月30日AI日报」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通义千问发布多模态生成模型Qwen VLo

    AI日报精选:1)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含10款新模型,性能优异;2)通义千问发布多模态模型Qwen-VL,支持图文交互;3)阿里开源3亿参数多模态模型Ovis-U1;4)华为开源盘古7B稠密和72B混合专家模型;5)美图MOKI推出AI创意广告功能,一键生成专业视频;6)谷歌Gemini 2.5 Pro API重新免费开放;7)豆瓣上线"深入研究"AI功能;8)小米"AI百宝箱"结束内测;9)北京智研院开源多模态系统OmniGen2;10)知乎升级"直答"知识库功能。

  • @开发者们:百度文心大模型4.5系列模型开源,国内首发平台GitCode现已开放下载!

    6月30日,百度文心大模型4.5系列正式开源并在国内领先的开源平台GitCode首发上线。该系列包含10款模型,涵盖47B和3B参数的混合专家(MoE)模型及0.3B的稠密参数模型,采用创新的多模态异架构结构实现跨模态知识融合。模型基于飞桨框架开发,训练效率达47% MFU,在文本和多模态基准测试中达到SOTA水平。所有模型按Apache2.0协议开源,配套产业级开发套件支持多种芯片部署。GitCode平台已汇聚620万用户,为AI开发者提供代码托管、协同开发等全流程支持。此次开源将推动中国AI生态创新,加速大模型技术产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