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析 > 关键词  > 一亩田最新资讯  > 正文

一亩田数据造假反思:B2B求“快”会死?

2015-09-02 10:26 · 稿源: 亿邦动力网

一亩田究竟是一家农产品交易撮合网站,还是一家刷单公司?从官方近日公开回应起,数据造假、夸大业绩等行为的真相一步步浮出水面。而伴随着这一切,电商乃至互联网被奉为圭臬的“唯快不破”定律似乎正在逐渐走向衰落。

多员工因刷单被辞退 一亩田本无错

在一亩田裁员事件中,从法理上看,一亩田本身并无错。一亩田依据公司规定(下附规定),对刷单员工做出辞退处理。在一亩田看来,其裁决中所清退的员工都有刷单的原罪,是造成一亩田数据浮夸的罪魁。

亿邦动力网查看一亩田《员工手册》时注意到,关于绩效奖惩说明中,有明确对考核进行分级。其中,不合格者的比例保证在5%-10%之间。其中,两次被评估为不合格者,员工将同管理者共同制定绩效改进,并根据绩效改进结果,予以保留岗位、调岗或辞退处理。

“一亩田在政策制定上为人员流动和调整留出了空间,这属于正常的管理方式。任何一家公司都会保证一定的人员流失率,以便清退业绩或者价值观不合格的员工,并引入新鲜血液。”一位熟悉一亩田的业内人士对一亩田的管理制度表示了认可。

“风波之所以这么大,不是因为裁员,而是因为一次性裁员且人数过多。”业内人士指出。

但在一亩田的前后两次官方表述中,的确又暴露出根本性的问题:数据造假。一名通过邮件向亿邦动力网爆料的员工讲述到:“令人啼笑皆非。我记得在7月份,一亩田专门开了一个发布会,公布数据辩解自己数据没有造假,每天3亿都是真的,然而今天却用造假开了所有员工,真是自己打脸啊,打的真响亮。”

今年7月一亩田网站显示的部分交易数据受到外界质疑,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数据可能存在造假行为,比如“6小时前刘老板采购了999.999吨毛桃”、“9小时前老板采购了1073741.8235吨的洋葱”。对此,当时也有不少互联网大咖出镜声援“一亩田没问题”。

7月30日,亿邦动力网现场参加了一亩田的沟通会。在会上,一亩田表达了“自己是被冤枉的”,表示很多数据前台和后台显示有区别,并表示虽然部分成交动态有些“诡异”,但大数据没有问题:月交易额已经达到了100亿元,日交易额确实突破三亿元,有230万用户,其中采购商有20万左右。

仅仅过去了1个月,从坚称数据真实到承认数据有误,甚至以数据造假为名进行大规模裁员,剧情大反转,一亩田开始坦承公司内部管理流程存在缺陷。

实际上,据一位不愿具名的员工反馈,一亩田在6月份就已经低调地肃清了部分数据造假的员工,并通过邮件警告全员。

此次裁员事件爆发之后,与亿邦动力网的接触中,一亩田始终保持了“积极沟通”的立场,但的确也一直没有就基本事实进行详细沟通。而被裁员工们由于无法得到来自官方的细致的、准确的回应,事态目前陷入僵局。各方突如其来的压力,让一亩田数据的真相越来越远。

被裁员工:也曾纠结,但领导授意了

在一亩田官方声明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表述,并没有获得被辞员工的理解。

在被裁员工维权群中,很少有人不承认自己曾经刷单的,偶尔有个别员工表示了一丝对刷单的疑问,甚至会遭到其他员工的敌视和质疑。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刷单是“合理”的,甚至是在领导指导下完成的。

一名河南的一亩田“产地专员”向亿邦动力网承认,自己的确是做过左手倒右手的方式进行虚假交易,但也是为了完成公司每个月制定的犹如“天文数字”般的交易任务,不得不“舍命狂奔”。

一位被裁员工告诉亿邦动力网,由于一亩田毕竟是一家创业期公司,在推广期遇到的阻力非常大。第一次向合作社推广一亩田App时,对方直言“从未听说过”、“凭什么相信你”。最后是依靠当地的亲戚关系做背书,才最终实现签约。而当业绩无法达成的时候,只能伙同亲戚和供应商一同风风火火的“喜刷刷”。

另一位“门店专员”则表示,所谓的刷流水就是各个地区工作人员跑到批发市场游说供应商和采购商双方把线下的交易“搬”到线上来,“理由是走公司流水有补贴。”

亿邦动力网了解到,一亩田在经历“洋葱”事件后,曾召集媒体紧急公关,并展示过其后台流水数据,月均99亿。从数据倒推,意味着每天3亿的成交额任务,将分摊到每个“产地专员”身上。

被部分被裁员工拿出来佐证的“网评”,他们认为这个评论揭示了某种真相

据沈阳“产地专员”刘德明(化名)爆料,入职三个月后,自己的任务从开始几十万元增加到一百万元。而通常情况下,三个月意味着员工刚刚结束了试用期(据员工反馈,一亩田试用期分为三个月和六个月两种)。

刘德明给亿邦动力网算了笔帐,如果在农产品丰收季,拿销售最快、价格偏高的西瓜来说,一车西瓜的成交额最多只有2万块,相对单价小一些的一车农产品价格可能只有几千。“来一亩田之前,我没有任何的农业资源,每个月的流水只能完成几千元。后来要面对百万的月度任务,依靠常规手段根本无法完成。后来与门店同事关系好一些以后,他们会分一部分流水给自己,才能勉强完成任务。”

一亩田某大区在2015年7月份的绩效表格

爆料员工表示,在自己个人所背的APP活跃数指标只完成目标1/8的情况下,却仍然完成了交易流水任务,并超了60多万。

另一位一亩田的员工则通过邮件形式向亿邦动力网解释,当面对高额任务无法完成时,会通过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是“领导”(此处指大区经理,不是一亩田总部管理层)逼着员工找亲戚朋友办银行卡,员工自己凑钱自己刷单;另一种是跟当地客户打好关系,用高额返利诱惑其办卡刷流水。

面对亿邦动力网关于“员工可以选择不刷单”的疑问,该员工称,自己内心也曾质疑过、挣扎过,但“领导”反复给员工灌输刷单的“价值”,也就最终妥协了,败给了贪婪。“经理跟我们说,全国都在刷,大家都做得挺好的,刷流水可以完成业绩,有高工资拿,你愿意只拿一点吗?”

亿邦动力网了解到,根据一亩田制定的分配机制,每成交一笔,都会有千分之二的返利给到供应商。如果员工串通供应商或者虚构的供应商身份刷单,这部分收益就会有一部分甚至整体流入到员工的口袋。

一位不愿具名的地区负责人则直接告诉亿邦动力网对刷单的理解。其自认为,没有互联网公司不做假,淘宝、京东屡见不鲜的刷单前例,让他觉得刷单成本很低,很容易上路。“刷着刷着就出名了,大家也就会相信数据是真实的了;等到越来越多的人用了(一亩田),正常的单量也就上来了,也是为农业做贡献啊。”

B2B是否可以“快”?

外界在看待一亩田数据造假事件时,“可能在资金链吃紧”的观点最为主流。分析认为可能一亩田是为拿到更大的后续发展资金,需要在数据上更性感,因而才“有意无意”的走上刷单之路。也有媒体表示,突然裁员可能是存在投资人撤资风险。

但一亩田官方声明中否认了这一猜测。

诡异的是,截至目前,除一亩田官方声明中表示不存在投资人撤资情况外,在这一轮风波中,没有任何一家一亩田的投资方发声。

投资界人士对所谓“撤资”的猜测表示了质疑,表示业内并无此类操作手法,“如果有,可能也是类似资金视发展状况而分期投入或者存在对赌条款等。”

就一亩田事件,亿邦动力网连线了多名在B2B领域的电商业者,其中既包括大平台掌门人,也包括新兴的B2B电商创业者,甚至活跃在B2B领域的知名投资人。

“如果说平台模式难以规避供应商数据造假,但对1500名员工里通外合一起刷单视若无睹,从侧面印证了这家公司在管理模式上存有漏洞。”一位专注在B2B领域的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人表示。

一家其他品类的B2B电商创业者向亿邦动力网指出,一亩田的问题出在对成交规模和成长速度的过度关注上,这让地区负责人在绩效制定上超出了合理的范围,不符合农业B2B发展的基本规律,甚至超越常识。

这也是媒体屡屡质疑一亩田的原因所在。仅仅成立4年就宣称流水突破1000亿,单日成交额3亿元,在多数B2B企业从业者看来,这些数字没有多年的积累是无法达到的。

一位在B2B领域耕耘了多年的大佬不愿置评,只扔下一句:光靠地推,不长久,还是要靠技术。

“B2B多属于大宗商品交易,其互联网化的过程比消费品要慢。之所以求快,本质上是因为对行业缺乏敬畏之心。”一位其他品类的B2B平台创始人告诉亿邦动力网。

一位广州农产品供应链的电商创业者向亿邦动力网透露,即使按照每个家庭每天消费50-100元,一个1000万人口的城市,大概200万个家庭,每天需求的农产品金额也不过1-2亿元。但实际上,现阶段一个一线城市的家庭农产品日均消费也不足50元。更何况,农产品属于非标准产品,很难直接付款,交易非常难达成。因此,尽管有足够的市场预期,但基层员工具体执行上,从搭线供应商到产品上线,再到最终交易,链条很长,变量很多,难以一蹴而就。

在过去的几年中,“唯快不破”、“快鱼吃慢鱼”、“专注、极致、口碑、快”等一系列以“快”为核心的互联网价值观被奉为圭臬,一系列的公司依靠大资本投入迅速烧出速度和规模,从而建立起行业壁垒。但是,如果盘点各行各业生存下来的公司,亿邦动力网发现,其实能靠“快”生存下来的公司是少数派,真正能生存下来壮大的公司,依然是那些有机会持续投入、能够建立起完整价值链的公司。即使是凭借“快”字诀闯出天地的京东,刘强东坦言,依然无数次感觉是在钢丝上跳舞。

同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背得起因“快”而生的“毒”。刷单在整个电商界被称之为“电商基本功”,没有过硬的刷单技术一度会被同行耻笑。而电商业者被迫走到这一步,也往往是因为竞争过快之故。2015年,在互联网快速向更多传统服务性行业渗透的过程中,不少创业者向亿邦动力网表示,一个新行业的成熟期从以前的一年往往缩短到两三个月之内,“两三个月如果没有拼杀出来,那就可能意味着死。”

而且,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可以以快取胜,尤其是在互联网渗透难度大、行业基础条件差、上下游信息化程度低、互联网化需求并不紧迫的行业。一家B2B创业者向亿邦动力网介绍,在2C电商行业无往而不利的烧钱补贴政策,在B2B行业简直无法玩,“一笔交易动不动几百万、几千万,你怎么补贴?你补贴得起吗?能看上你这三瓜俩枣的,那得是什么客户?”

“大宗商品交易的水很深,没有足够的积累是很难玩的,纯粹的互联网背景也是很难玩转的。”这位创业者指出,能在B2B里玩下来的,都必须是有深厚的积累,要么是资本,要么是资源,要么是对行业有极深刻的理解,“这个快不起来。”

“我们还是希望一亩田能扛过去,毕竟它的模式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过程的控制上。”这位B2B创业者也指出。

上述专注在B2B领域的投资人则坦言,并不希望一亩田因此事件而死,希望它能挺过去,“否则对行业是毁灭性打击。”

但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是毁灭性打击。

举报

  • 相关推荐
  • 视频播客,还值不值得抖快B红争一争

    这个夏天,B站又主动高调了一回。 “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推出,B站承诺千万流量扶持、AI剪辑工具和城市录播棚支持,旨在将原本属于耳朵的“播客”内容,也呈现在屏幕之前。这不是B站第一次试图改写内容生态,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更耐人寻味的是,它选择的视频播客这一形式,恰恰正处于一种“想被看见”又“尚未被定义”的模糊边界上。 视频播客当然不是什么新物

  • 索尼原创音浪季燃爆BilibiliWorld!

    索尼在BilibiliWorld展会上打造沉浸式音乐体验,以"为音乐而生"理念呈现专业音频设备组合。现场设置录音棚体验区,观众可使用C-80麦克风和MDR-M1监听耳机感受专业录音效果。同时展出旗舰降噪耳机WH-1000XM6等产品,展现索尼70年音频技术积淀。活动还推出"索尼原创音浪季"赛事,邀请B站UP主某幻君等音乐人现场表演,通过前沿科技支持音乐创作。索尼中国高管现场演讲,强调品牌致力于构建从创作源头到聆听终端的完整生态链,用科技连接创作者与听众的情感共鸣。

  • A日报:月之暗面开源大模型Kimi K2;智源全面开源RoboBrain2.0;通义千问发布Qwen Chat桌面客户端

    本期AI日报重点报道了多项AI领域突破性进展:1.月之暗面推出万亿参数开源大模型Kimi K2,展现强大智能能力;2.智源研究院开源RoboBrain2.0和RoboOS2.0机器人系统;3.通义千问发布桌面客户端Qwen Chat;4.IndexTTS2实现影视级语音合成;5.HuggingFace开源机器人Reachy Mini热销;6.Meta推出实时视频生成模型StreamDiT;7.PixVerse新增多关键帧视频生成功能;8.特斯拉推出仅支持AMD处理器的Grok AI助手;9.OpenAI推迟开源大模型发布以加强安全测试;10.Liquid AI开源边缘AI模型LFM2;11.AI"时间穿越"特效在社交媒体走红。

  • BW2025雕宅首日狂欢,技嘉AORUS梦想主场引爆电竞狂潮

    技嘉AORUS在BW2025展会带来震撼科技盛宴,通过电竞对抗、VR游戏体验和定制MOD主机展示硬核实力。现场不仅有青鸟与雕妹劲歌热舞点燃气氛,还有《无畏契约》职业选手表演赛和1V1水友赛引发狂热。玩家可体验搭载RTX50系列显卡和DLSS4技术的顶级游戏平台,感受《守望先锋》《鸣潮》等游戏的极致画质。雕宅乐园展区融合国潮与赛博朋克风格,吸引次元玩家打卡。福利环节包括集章抽奖和信仰周边,让科技魅力触手可及。7月11-13日持续狂欢,邪神Karasu、中国BOY等嘉宾将引爆终极盛典。

  • 人间惨剧!美国女子为做医美将孩子留车里致其被热死

    有孩子的家长一定要注意了,进入盛夏,天气炎热,户外暴晒下车内的温度轻松可超过50甚至60度,如果有人尤其是儿童不小心被锁在车里,后果不堪设想! 近日,美国加州就发生了一起人间悲剧:一名母亲因做医美将两个年幼儿子锁在车中2个多小时,导致1岁幼子当场中暑身亡。 媒体报道,事件发生在6月29日,当天当地气温约38℃,当事人玛雅赫尔南德斯驾车带着俩孩子前�

  • 《彩虹六号》国服启宣发布会落地2025BW,2026春季开启首测

    7月13日BW2025现场,《彩虹六号》"薪火杯"社区邀请赛落幕,AG战队夺冠。赛事为期两周,全球创意总监Alex与国服制作人梁嘉升宣布国服将于2026年春节前后开启测试。国服承诺保持原汁原味体验,重点升级网络优化、反作弊和基础服务:部署多区域服务器节点保证流畅度;引入ACE防护方案打击外挂;保留原生好友系统并支持跨平台组队。针对国际服回归玩家提供专属标识和福利,同时启动创作者扶持计划。7月11日已开启国服预约,参与可获定制卡背等奖励。

  • 数智驱动 全球增长:RixEngine(睿力引擎)邀您共聚2025 ChinaJoy BTOB馆

    RixEngine将在2025 ChinaJoy(展位W3-B502)展示旗下三大智能广告产品:RixSaaS一站式程序化广告平台,10分钟即可部署自有广告系统;RixDesk智能营销平台,日均处理500亿+请求,覆盖1.3亿DAU;RixDev流量变现方案,连接全球头部DSP资源提升填充率。现场提供专家1v1咨询、专属解决方案及互动好礼。该全链路智能广告引擎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为广告主、开发者和平台运营商提供从系统搭建到流量变现的全方位服务。

  • OPPO K13 Turbo系列真机亮相:自带风扇+RGB

    OPPO K13 Turbo系列真机已经现身在bilibili world《胜利女神:NIKKE》展区。 从图片来看,OPPO K13 Turbo系列系列后摄区域有点类似一加13T,采用了矩形金属方案,主摄下方就是散热风扇,同时外圈还自带RGB等效。 这个设计方案可以明显看出,该机是主打电竞体验。 风扇模组采用电镀镍工艺,放弃普通喷涂,带来更好的防水、防锈效果,并且号称风力提升120%,从而实现更强、更持久�

  • 为什么手机厂商还没联名Labubu?

    但凡经常混迹于网络,相信很少有人不知道Labubu已经火到何种程度。 这个外表丑萌的潮玩IP,借着盲盒+限量的东风,不仅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符号,还成功点亮了“理财产品”属性,创造了“溢价超20倍仍一娃难求”“初代藏品级薄荷色LABUBU最终以108万的价格成交”“首开线上预售已排至8月”等一众名场面。 遥想上一个在国内引发类似风潮的IP,还是出自百亿票房电影《�

  • BW2025狂欢盛典,技嘉AORUS展台玩法终极揭秘

    技嘉AORUS将在2025年7月11-13日上海BW展会打造电竞盛宴,展区位于国家会展中心3H馆3A08。活动亮点包括:1)七大嘉宾助阵,包括青鸢Cyan、前TEC.B1ackovo等电竞红人及音乐人;2)五大互动体验区,可畅玩《鸣潮》《漫威争锋》等热门游戏;3)限定Coser形象展示,涵盖多种风格角色;4)集章打卡活动,每日有机会赢取AORUS周边及主机大奖;5)现场暗号"雕门永存"可领取限定福利。活动融合二次元文化与电竞基因,打造今夏最炸裂科技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