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连续发生两起幼童感染阿米巴原虫症(俗称“食脑虫”)的罕见病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福建一名 5 岁女童在游泳、泡温泉后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等症状,经检测确诊感染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目前已陷入昏迷;无独有偶,安徽合肥一名 6 岁男童也被诊断出感染狒狒阿米巴原虫,现正转至上海接受治疗。
据医疗专家介绍,“食脑虫”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昆虫,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其感染后病死率高达98%。该病原体可通过嗅神经直接侵入大脑,几乎绕过人体免疫防御系统,导致患者短期内出现脑疝、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海水因盐度过高、正规游泳池因余氯消毒充分,这两种环境均能有效抑制阿米巴原虫存活,感染案例极为罕见。
针对近期频发的儿童感染事件,多位医学专家联合发出警示:夏季是水上活动高峰期,家长务必避免带孩子在湖泊、溪流、废弃矿坑等天然水域“野泳”。建议选择持有卫生许可证的正规游泳场所,游泳时佩戴密封性良好的泳镜和鼻夹,减少水体与眼鼻黏膜的直接接触。此外,切勿踢动池底沉积物,防止阿米巴原虫随水流扩散。
专家特别指出,阿米巴原虫不耐高温,60℃以上环境可迅速杀灭。但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即便在温热水域也存在感染风险。目前两例患儿均未脱离生命危险,医疗团队正采用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抢救。社会各界呼吁加强公共水域安全监管,同时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杜绝儿童接触存在卫生隐患的水体。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