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 > 关键词  > 信息最新资讯  > 正文

浪潮之巅:信息产业规律性之诺威格定理

2008-11-05 09:54 · 稿源:Chinaz用户投稿

核心提示:当一个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后,就无法再使市场占有率翻番了。现有的市场是有限度,但是自己总要发展……

Google 研究院主任、美国计算机协会(ACM)资深会员(Fellow,中文有些地方翻译成会士)、人工智能专家彼得·诺威格博士(Peter Norvig)讲,当一个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后,就无法再使市场占有率翻番了。这几乎是任何人都懂的大白话,但是却道出了许多跨国公司兴衰的根源。

和人一样,一个公司也有成长的青少年期、稳定的中年期和衰退的老年期。当一个公司刚刚兴起时,它很有朝气,又有领先的技术,市场占有率却很小。整个世界对它来讲几乎是无限大,它只要干好自己的事,就能不断占领市场,以几何级数成长,根本不用担心成长的空间的问题。用辛弃疾的话讲,就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但是,当它占领了大部分市场时,它的成长就受制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了。而华尔街依然期望着这个新兴公司不断创造奇迹。这时候,该公司就必须寻找新的成长点,才能不断超越华尔街的预期,公司就不得不天天为营收忙碌(如果达不到预期会怎么样,我们以后会谈到它的严重后果)。和传统的工业不一样,一个科技公司非常容易早熟,可能用不了几年就成长到饱和状态。

让我们通过 Google 的例子来看一看科技公司达到饱和状态是多么的快。在山景城 Google 总部四十二号大楼二楼的墙上有一张一米高、几米宽的大图,它是参观 Google 必看的一景。图上画的是从 1999 年以来到 2004 年 Google 上市时为止 Google 搜索流量的增长。那是一张非常漂亮的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曲线。图上横向是时间,纵向是搜索量。从 1999 年到 2000 年,搜索量增加了十倍,曲线的顶部就要突破了纸的高度,因此不得不将曲线的比例缩小十倍。但是,很快,几个月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又使得曲线不得不此按比例再缩小十倍,如此几次,直到 2004 年 Google 上市后不能再公开自己的流量为止。

Google 刚成立时每天只有几万次的搜索量,这个数量即使涨一万倍也不会对市场有很大影响。拉里·佩奇亲口对我们讲,他最初的梦想不过是把 Google 办成一个盈利上亿美元的公司。但是,Google 的发展比佩奇自己的梦想还要快得多。Google 成立后没有多长时间,搜索量就涨了上百倍,达到百万级。当时Google主管工程的副总裁乌尔斯·霍尔茨(Urs Hoelzle)还专门发了封庆贺的Email。当时 Google 只有个位数的服务器,霍尔茨需要自己监管这些服务器。

没过两年,Google 的搜索量又长了百倍,Google 自己也长成了一个婴儿巨人(Baby Giant)。到 2002 年,它不仅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搜索引擎,而且同时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门户网站雅虎和美国在线提供搜索服务,估计占到了全球流量的一半。在 1998 年到 2002 年这四年间,Google 的增长主要靠抢占市场份额而获得。但当 Google 签下了和美国在线的搜索合作合同后,全世界几乎就剩不下大的市场份额可以占领了。这时,新加入 Google 不久的诺威格指出了上述朴素而又经典的定理。所幸的是,Google 的整个管理层已经未雨绸缪地看到了危机。Google 从搜索广告进军和内容相关的网络广告(Ad Sense for Content)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今天,后者的营业额已经占到 Google 整个营业额的三分之一。

举报

  • 相关推荐
  • “晓妙”产业大模型——AI驱动的产业变革

    7月4日,安徽数智建材研究院在长城工程科技会议上发布"晓秒"产业大模型。该模型由傲林科技投资支持,采用"1+1+N"架构,融合数据、机理和业务模型,实现生产运营全流程实时闭环优化。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表示,该模型已在水泥板块试点应用,吨水泥成本降低1%以上,能耗电耗下降2%以上。会议指出,AI落地制造业需突破三大关键:建立数字化体系、夯实数据基础、实现工艺与数据融合。未来将拓展至新能源、钢铁等十余个行业,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 AI技术赋能教育革新,猿辅导引领个性化学习新浪潮

    猿辅导作为中国在线教育领军企业,正通过AI大模型技术推动教育变革。其自主研发的"猿力大模型"与开源模型深度融合,打造出海豚AI学等智能产品,实现实时互动答疑、个性化学习建议等功能。2023年推出的"小猿学练机"智能硬件销量突破百万台。通过多模态AI算法,平台能动态调整学习计划,实现"千人千面"精准教学。猿辅导累计投入超百亿研发资金,构建了覆盖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体系,并获中国信通院"可信AI"5级认证。其探索不仅推动商业成功,更致力于通过技术降低教育门槛,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 从全自动化干细胞库迈向智能产业链:博雅生命引领产业风向标

    全球细胞治疗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2026年行业规模将突破数百亿美元。技术进步、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及精准医疗需求是主要驱动力。博雅生命作为行业代表企业,2012年率先打造全自动干细胞库并通过国际AABB认证,持续12年保持认证。其自动化技术平台通过机械臂模拟人工操作,提升细胞处理精准度和效率,实现从样本输入到产品输出的全流程自动化,降低污染风险。公司构建了"自动化医疗器械-生命银行-新药研发"的完整产业链,推动细胞治疗产业化发展。未来,博雅将在干细胞临床转化、创新药物研发等领域全面拓展,以科技创新改善人类健康。

  • iPhone迎来历史性转变:苹果iOS 26首次开放通话/信息等核心功能

    据媒体报道,苹果已推出新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允许用户在第三方应用中拨打蜂窝电话以及收发短信、彩信、RCS消息,这一功能仅向欧盟地区的iPhone用户开放。 在此之前,用户只能使用苹果自带的电话和信息应用才能体验这些最基础的运营商功能,因此iOS 26的这项变动意义重大,苹果开放应用接口很可能是为了符合欧盟《数字市场法案》的监管要求。 苹果表示,欧盟地�

  • 百利好:信息难辨、骗局丛生?投资新手的专业引路人

    文章指出当前经济环境下投资理财的重要性,但新手常面临信息难辨、骗局多、专业知识不足等挑战。投资市场天然存在风险,本金损失是可能发生的现实。百利好作为专业合规的金融机构,提供全球主流金融产品,帮助投资者进行多元资产配置。其分析师团队提供专业市场分析,帮助建立独立判断能力。平台持有巴哈马证券委员会牌照,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与交易公正。凭借创新工具和稳健发展,百利好屡获国际奖项,始终将客户利益置于首位。文章强调投资始于选择,成于专业,久于信任,建议投资者选择可靠平台开启稳健投资之旅。

  • 半导体现4万亿美元巨头 长鑫乘产业东风谋上市

    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新一轮增长浪潮。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上市公司,彰显AI算力需求的爆发性增长。存储芯片作为典型大宗产品,其市场空间与需求刚性尤为突出,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6970亿美元。长鑫科技启动上市辅导,计划以601.9亿元注册资本冲击A股"存储芯片第一股",其IDM模式构建的硬科技竞争力成为核心壁垒。

  • TCL电子荣膺“ESG环境友好卓越企业”,引领绿色可持续发展浪潮

    TCL电子(01070.HK)在2025年7月4日荣获格隆汇"全球投资嘉年华·2025"颁发的"ESG环境友好卓越企业"大奖。该奖项表彰公司在节能减碳、循环经济及生态保护领域的突破性成就。TCL电子已连续7年获恒生ESG评级A级,连续6年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在Wind ESG评级中位列行业前5/177名。公司将绿色理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并带动产业链伙伴共建"净零生态"。未来TCL将继续以创新驱动发展,在数字化转型和低碳发展浪潮中把握机遇,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ChatGPT们重塑了对话框,钉钉今天要重塑表格

    ​自从1979年,丹·布里克林(Dan Bricklin)和鲍勃·弗兰克斯顿(Bob Frankston)在苹果当时划时代的 Apple II 电脑上做出了第一张可以自动计算和更新的电子表格 VisiCalc 后,表格就成为了计算机用数据方式理解人类世界的基座。不过,在更多的时候,没人这样讨论它。横横竖竖几个格子,表格无处不在,它看起来太普通了。 然而计算机诸多繁荣的根基,都建立在一张张表格之上,无�

  • 破局新质人才培育!360与毕节职院共筑贵州产业升级人才基座

    7月10日,360数字安全集团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毕节职业-360数智安全产业学院"。双方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培养人工智能与数字安全领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助力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合作内容包括共建实训中心、工程中心、科研创新研究院及ISC平台,形成"三中心一平台"体系,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精技术、善实战、勇担当"的复合型人才。360将输出安全领域核心成果与行业经验,毕节职院将优化专业设置,双方共同打造"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示范案例,为西部数字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径。

  • 金融 / 汽车行业争先引入!Testin 云测 AI 测试方案成产业刚需

    文章概述了AI技术正在重塑软件测试行业格局,重点介绍了Testin云测在AI测试领域的创新成就。该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Testin XAgent智能测试系统,实现了自然语言生成测试脚本和智能诊断分析两大技术突破,大幅提升测试效率。其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金融、汽车等行业,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Testin云测通过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能质量保障体系,推动软件测试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创新引擎转型,引领行业迈向智能化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