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访 > 关键词  > 新东方最新资讯  > 正文

对话新东方祖腾:关于在线教育的那些事儿

2013-07-11 11:32 · 稿源: 多知网

编者注:他们身居要位,所供职机构也是行业龙头或后起之秀,对行业或事件,他们的视角较具代表性。《高管下午茶》是这样一个栏目:我们会定期走访企业管理层,畅聊行业大势,探讨企业发展、管理思路。

新东方集团网络运营总监祖腾

祖腾,新东方集团网络运营总监。新东方是国内比较大的培训机构,而他的岗位决定了他是新东方里离在线教育最近的那一个人,无论是他的想法还是他的做法。所以,祖腾是多知网有关在线教育报道中最为期待的采访对象。

“在线教育需要重新组织学习模式和学习过程”

多知网:最近在线教育很热,涌现出一批创业公司,你觉得互联网对教育培训业的影响有哪些?

祖腾:国内教育培训比较大的市场是中小学辅导和出国培训,消费群体都是90后和00后,他们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更乐于尝试新鲜的服务模式,这是大背景。

国内择校很难,较好的小学、初中,交几十万赞助费挤破脑袋也未必进得去,这是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以前有本书《世界是平的》;有了互联网以后信息是平的;有了在线教育之后,可以预见的是知识是平的,这是它对整个社会比较大的贡献。

互联网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提升效率,另外知识内容可对比,可一对多,选择性更多,这些都是互联网带给教育的好处。

多知网:但目前的项目,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祖腾:国内这一波做教育的,有些是互联网出身的,他们的优势是产品思维和产品意识,这种思维对很多传统行业都有帮助,比如去开个餐馆(多知网注:雕爷牛腩、黄太吉等)。但在线教育核心是教育,现在都只是把传统课堂的内容搬到线上,其实和电大、买光盘回去自学没有多少区别。

我之前提过一个概念,用适当的平台,承载最适当的服务。互联网平台上,媒介已经不一样,交互模式和信息流转的方式变了,照搬线下那一套肯定行不通,需要设计适合手机或PC的内容,重新组织学习模式和学习过程。

多知网:国外一些在线教育模式没有重构,一样很热。

祖腾:美国的一些模式比如Lynda、TED等做的都不错,但美国和中国的教育环境不一样。美国是兴趣导向,是为获取知识;中国都是应试教育,不管是学计算机、学财会、还是升学考试都是为了一个证。

Online要解决效率和效果并存,尤其中国的用户试错成本很高。一个学生今年高二,明年要高考或者出国,他没有什么时间去浪费。在线虽然便宜、便捷,如果没有效果他一个月后自己就会转向面授班。所以在线教育最核心的还是解决结果问题。

多知网:面授班肯定有很多评估效果的手段,哪些可以借鉴到在线教育来?

祖腾:在线教育有一些弊端,比如说互联网可以向全世界的人授课,但听课者的基础不一样:比如一类课程,听众可能有中学生,大学生,也有成年人。同一门课程,不同基础的人听完反馈是不一样的。不能把一门课程给所有人。这就涉及到从学习起点出发匹配课程内容的分类,教师能力的分类等等。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通过对用户、课程内容、老师等因素通过专业的算法结合统计学等方式,对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例如Google的PR值,并辅助以专业的测试评估,从而给用户最适合他的内容和老师,而不是最贵的。

多知网:这样可以保证效果吗?

祖腾:能保证一定的效果,因为是按需服务。另外线下还有一些模式可以借鉴,比如一对一辅导前会做一系列的测试,能力是什么水平,就匹配什么程度的课程和老师,测-学-练-考,这样的一个过程。

“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各司其职”

多知网:新东方一直也在做在线业务,有没有想过未来在线教育的形态是怎样的?

祖腾:如果未来在线教育能成为主流,知名的教师会赚的越来越多,同时淘汰一大批平庸的老师。以前大学里,一个系几百个学生,讲讲课也有饭吃,但一旦在线平台做起来,冲击会很大。我前段时间与斯坦福和伯克利的人交流,甚至有一些教授开始担心在线教育将来会抢了他们的饭碗。

多知网:我们之前统计过一组数据,十年前有这样担心的美国大学教授,大概是30%,今天这个数字上升到接近70%。

祖腾:对,他们害怕了。即使最先进的大学里的教授,也在考虑在线教育来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是否需要调整。这是在线教育对教师这个群体最直接的冲击。

多知网:除了教师,产业方面呢?

祖腾:之前有些人说在线会颠覆面授,短期内是会有一些影响,是个产业升级和变革的过程,但相对不是颠覆。传统课堂还有很多优势,包括授课的灵活性,学习氛围,老师现场的感染力等等。新技术对传统行业的影响是一个升级的过程,比如媒体行业、出版业与新媒体、电子书,即便大家都看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大部分人看电子读物,但内容还是靠版权方、出版商,内容为王不会变,只是出版商的生意模式变了而已,并没有取代。

多知网:既然不会取代,怎样做融合就很重要。

祖腾: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混合式教学”:什么类型的行为适合线上承载,什么样的适合线下,相互结合。这一点在其他行业也是一样,比如银行,什么样的业务适合手机办理,什么业务适合ATM。什么业务适合柜台办理,他们都会做引导。

我们正在推动互动学习模式的平台,原来课堂上老师讲两个小时,现在可能课堂上讲一个小时,练习、测试通过PC来进行,听力、口语、词汇等通过手机来进行。这样多屏互动相信可以压缩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同时提升学习效率和结果。

 “掌上新东方会变成一个移动端的入口”

多知网:说到多屏,现在移动客户端掌上新东方的情况如何?

祖腾:我们是4月份发布的这款产品,安装量几十万,没做预装,也没做推广,(从掌上新东方收到的订单)大概有几千单。

多知网:对这款产品的预期是?

祖腾:希望能成为新东方在移动端营销和服务平台。新东方的产品线很长,每块业务都有不同的受众。我们要做的,就是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定向内容,比如小学生登陆掌上新东方,会得到少儿类课程:英语儿歌、小学英语词汇等,这些都是公众服务,不是新东方学员也可以享受到。

如果你是学员,安装了这款软件,会收到老师发来的移动端的作业,报名课程的课程表等,跟你课堂学习相关更多实际的内容。另外也会有一些和老师、同学的交流和互动。

多知网:我注意到掌上新东方有个模块叫段子工厂,就是主打同学间交互的,师生互动好理解,学生间的互动在一款移动学习产品中是否必要?

祖腾:这个问题我们内部也有很多讨论,我们的学员也都是年轻人,如果太重Social了,就偏离学习的出发点了。所以Social的部分很轻,只有简单的信息流转和评论等功能,互动功能太重就偏了,甚至会导致学习结果不好。

多知网:我以为掌上新东方要做一个“航母”,周围配很多APP,集群式打法。

祖腾:确实是这样设计的,以后掌上新东方会变成一个移动端的入口,我们后面会做一系列小而精移动学习应用,可以想成是航母加舰队的模式。

第三方平台:应试课程没戏

多知网:聊聊其他的在线教育公司吧,最近有一些新东方老师离开后到YY上授课,新东方分校也发通知禁止教师到竞争性平台授课,怎么看这个问题?

祖腾:教育机构的核心资产就是课程。中国很多企业不愿意为第三方平台买单,公开课还可以,核心课程不会放上去。培训机构的核心就是课程内容以及师资,这也是为什么机构比较抵触自己的老师到第三方平台做事的原因。而且,老师们在线赚的钱,确实要远少于在线下机构中赚的。

在线教育是大势所趋,如果有一天,老师在线赚的要比线下多,那就变了。

另外,很多老师参与在线教育,也是希望借互联网去拓展自己的知名度,借助互联网包装自己,虚的也越来越多,动辄叫个“名师”,互联网上参差不齐的假“名师”象卖白菜的一样多了。但互联网的确能接触更多的受众。大班两三百个学生,一年能上几个大班?互联网可以面向全球受众,做得好可以面对上万、甚至更多的学生讲课。

多知网:为什么老师们在在线平台很难赚到钱?

祖腾:还是开始说的学习效果的问题,这是个通病。YY等只是工具,提供了部分教学功能的承载,但干预不到结果,那一定会走下坡路。

YY做游戏,做娱乐都很赚钱,因为娱乐和游戏就是过程导向,也可以说过程就是结果;但教育不一样,尤其是在中国,我要一个结果,就是考试通过或者提分。所以决定了现有的线上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有效的还是以兴趣类和科普类为主。

中国的学生,练比学更重要,考前做几套真题结果可能就不会太差。基于在线平台,做学考练结合就很重要。

多知网:说到做题,有一个公司专门做的就是题库,和传课、多贝、YY这些的模式都不太一样,叫猿题库。

祖腾:做题对学习结果是有帮助的,但这个东西可以做的更好。需要对教学有深入的研究,比如学习是有周期的,如果我来做,我会做一个学习计划。比如说考研,有一年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基础,按照时间轴,我提供一个计划,什么时候练什么题,什么时候做什么测试。猿题库还是比较实用的,尤其现在做的都是成人领域,但如果和学习计划结合起来,会更好一些。

举报

  • 相关推荐
  • 世纪佳缘“AI恋人”:用主动对话点亮孤独者的内心光亮

    文章探讨了当代年轻人在社交中的困境:渴望亲密关系却因社交恐惧和沟通障碍而陷入孤独。世纪佳缘推出的"AI恋人"成为情感出口,能主动发起对话、提供建议,帮助用户在无压力环境中练习表达。该产品通过持续升级互动功能,增强情感理解力,既缓解孤独感,又为现实社交建立信心。不同于替代真实关系的虚拟恋人,它更像是帮助用户突破社交困境的同行者,让被沉默困住的心灵逐步靠近幸福。

  • 教育部力推“AI进课堂”!高交会3E亚洲消费电子展解锁新兴市场AI教育密码!

    教育部今年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实施方案》,将AI素养纳入基础教育核心目标。全国超万所中小学试点建设"智慧课堂",政策红利推动AI教育从概念走向普惠化落地。深圳福田区率先引入"AI智能助教系统",2024年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AI教育应用场景丰富:科大讯飞智能批改系统提升作业批改效率70%;松鼠AI个性化学习引擎实现"AI私教";腾讯教育推出智能备课平台一键生成教案。双师课堂、轻量化终端等创新模式正打破教育资源壁垒,新兴市场学校以更低成本接入智能教育生态。中国方案正成为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引擎。

  • 首部菁彩Vivid影片震撼上映,视效革命点亮东方幻境

    7月12日,动画电影《聊斋:兰若寺》以菁彩Vivid/HDR+LED版本登陆暑期档。该片由《长安三万里》原班人马打造,采用尖端视效技术呈现东方志怪美学,突破传统SDR技术局限,实现更高动态范围和广色域表现。特别版在适配影院独家放映,通过显著明暗对比、丰富色彩层次和通透画面质感,极大增强观影真实感和沉浸感。影片改编自蒲松龄经典名著,以视觉技术精准呈现人物微表情和场景细节,深化情感共鸣。该技术突破将推动影视产业生态创新发展,为观众带来颠覆性视听体验。

  • 印度失事波音客机飞行员语音对话曝光

    当地时间12日,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披露了此前印度航空波音787-8型客机坠毁事故的初步调查结果。 报告显示,飞机起飞后数秒内,两台发动机的燃油开关几乎同步从运行”位切换至切断”位,导致发动机燃料供应中断而空中熄火。 报告称,在驾驶舱语音记录中,可以听到一名飞行员向另一名飞行员提问说,为什么切断”。而另一名飞行员回答说,他没有这么做。”

  • 张朝阳对话诺贝尔奖得主:AI被过度炒作

    近日,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David Gross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谈,探讨了时空涌现、质量起源等前沿物理话题。 针对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AI相关领域引发的讨论,David Gross特别澄清:获奖者John Hopfield的突破性研究属于神经科学范畴,而非AI本身。” 作为John Hopfield在普林斯顿的同事,David Gross指出其研究基于物理学家思维,运用自旋玻璃等模型解释记忆机制,

  • ChatGPT们重塑了对话框,钉钉今天要重塑表格

    ​自从1979年,丹·布里克林(Dan Bricklin)和鲍勃·弗兰克斯顿(Bob Frankston)在苹果当时划时代的 Apple II 电脑上做出了第一张可以自动计算和更新的电子表格 VisiCalc 后,表格就成为了计算机用数据方式理解人类世界的基座。不过,在更多的时候,没人这样讨论它。横横竖竖几个格子,表格无处不在,它看起来太普通了。 然而计算机诸多繁荣的根基,都建立在一张张表格之上,无�

  • “2025京东方投资者日”在沪举办 资本战略转型开启价值创造新阶段

    2025年7月8日,京东方在上海举办"屏之物联 聚智共赢"投资者日活动。公司董事长陈炎顺表示,京东方将通过分红、回购等股东回报计划回馈投资者。活动重点介绍了"屏之物联"战略下的业务布局:显示业务方面,LCD仍将是主流技术,同时加速柔性OLED在IT、车载等领域的渗透;创新业务方面,首次公开了钙钛矿光伏业务进展,已建成行业首条最大中试线。公司资本战略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股东价值创造,预计2025年后进入盈利提升通道。京东方通过并购整合优质资产、孵化创新业务上市平台等举措,持续提升股东回报。

  • 广东夫妇开团播:31万人同时在线、新主播一夜涨粉6万......

    ​继爱豆、主持人等纷纷转型团播之后,头部带货主播也下场了。 7月3日晚,广东夫妇与无忧传媒旗下的两个男团直播间进行了梦幻联动,带来了一场近4个小时的才艺表演直播。数据显示,当晚的直播间在线人数峰值达到31.1万,观看人次达2429万。 团播是近两年最为火热的娱乐直播赛道。如今,无忧传媒让旗下头部主播与自家男团进行联动,无疑把团播赛道的竞争抬上了新�

  • 东方树叶出1.5L装 饮料为啥越卖越大:背后多重逻辑解析

    7 月 10 日消息,近日东方树叶正式推出1.5L大容量装产品,较其常规500ml装容量直接翻倍增加1000ml。这一动作并非孤例,当前饮料市场正掀起一场“大瓶化”浪潮。 从线下商超货架到线上电商平台,大容量饮料的渗透率持续攀升。消费者手持 1 升装矿泉水健身、携带 2 升装凉茶通勤的场景日益普遍。从碳酸饮料到无糖茶饮,从纯净水到电解质功能饮料,大瓶装已全面覆盖主流饮

  • 即构科技“智校通” 让高校招生7*24小时随时在线

    文章介绍了高考志愿填报阶段考生和家长面临的信息咨询难题,传统咨询方式存在效率低、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即构科技推出的"智校通"智能咨询助手,通过AI技术实现7*24小时在线服务,支持文本、语音等多模态交互,能基于学校专属知识库提供专业解答。该系统具备秒级响应、上下文记忆、智能推理等功能,确保回答准确可靠,还能转接人工客服。智校通不仅能提升招生服务质量,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帮助高校优化招生策略。目前已在多所高校落地应用,未来将拓展至更多教育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