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的网贷雷潮让行业承压,也给用户带来洗礼。部分用户心态发生变化。有部分用户表示“再不进网贷或者“备案后再说”。但更多用户苦恼:离开网贷可以去哪?股市震荡太大,传统金融理财收益太低,信托、私募门槛又太高。对于大众用户而言,网贷优势突出,在风险、收益、门槛、灵活性几个决策因子的表现中,是最符合出借需求的。目前尚没有哪类产品可以替代。
在了解网贷的资深用户以及众多业内人士与专家看来,暂时离开避险甚至都称不上权宜之计。因为雷潮后,正是入场好时机。
市场景气度逐步恢复,行业渐入回温期
去伪存真,剔弱留强是行业必经阶段。车贷头部平台人人聚财表示,雷潮倒下的平台,主要是假借和异化网贷之名的骗子平台、自融平台,以及小部分因竞争、监管、风险积聚因素叠加,出现逾期与提现困难经营不善的中小平台。
而雷潮后,强监管组合拳下,无论是政策、市场环境、数据表现都为用户入场筑牢了安全堤。
政策上看,备案前大范围大规模风险事件再度出现的概率将非常小。雷潮后,监管《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系列文件的下发,不仅将进一步出清市场风险,为网贷指引方向,也再次肯定网贷价值,为网贷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将维稳市场。
市场环境上看,人人聚财认为,用户的筛选成本大大降低。一方面问题平台水落石出,另一方面优秀平台脱颖而出。留下的平台无论是运营管理、资产建设、风险防控、成本控制都经历过洗礼,实力得到检验。
数据表现上看,市场景气度在恢复,行业逐步进入回温期。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8 月底,网贷行业问题平台较 7 月份环比下降185%;行业直投金额从 8 月 5 日当周开始,去债转成交量已连续 3 周上涨,市场形势明显好转。
此外,利率下行是趋势,目前可能是行业最后一波加息红利期。
数据显示, 2013 年平台平均收益率为22.75%, 2014 年降至18.5%, 2015 年再下滑至13.8%, 2016 年降到了10.62%, 2018 年 5 月则降到了9.68%。
一些资深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平台合规成本、竞争成本水涨船高,未来利率还有下行空间。 12 月底平台便会完成合规检查,届时市场资金供需将发生逆转,众多平台将离场,大量资金将涌向少数存留平台。届时,网贷将进入卖方市场,虽然利率仍将高于货基等理财产品,但利率大红利期将不复存在。
而在回温期,大部分平台为吸引与激活用户,会设置一定的增益奖励,出现利率上涨的“小高峰”。 8 月份的数据也显示,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达到了10.02%,为近一年最高水平。此时入场选对平台,不仅可以避免资金站岗,还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网贷本质是金融,资产专注的头部才是真头部
需注意的是,在行业风险未完全出清情况下,出借依然需要谨慎。理性的决策是选资产头部平台。
有人会问,为什么是资产领域的头部平台,而非直接选头部平台?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性。涉及到怎样判断头部平台。
人人聚财表示,目前无论是各大排行榜还是用户最关注的平台数据,成交量都是头部平台首要判断标准。用户也默认,成交量大的平台就是头部平台。这种判断习惯源于互联网讲数据讲流量的思维,有其可取之处,能一定程度反映平台的发展。但头部平台从来就不是体现在成交量上。
一方面,量不等于质。成交量是干出来的,也可以是造出来的。秒标、净值标都是成交量可成倍虚增的好帮手。通过成交量,无法穿透到平台的发展实质。成交量一骑绝尘,问题同样高企,最后令老司机用户都折戟的平台不在少数。这样的平台能算头部平台?
另一方面,网贷的本质是金融。人人聚财认为,金融的根基,或者说网贷的底子在于优质资产的挖掘。离开有效的资产挖掘与风控去谈业务拓展与产品创新,往往沦为空谈。
但资产挖掘这种聚沙成塔的累活苦活,又有多少平台能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干?莫论限额后,合规的主要资产为车贷、小额信贷、消费金融几大类,不少平台面临资产转型难题。单看平台对于现有资产的披露,就会发现端倪。当下成交量靠前,说不清专注资产,所做业务类型的平台并非个例。一个实际业务说不透,资金去向看不清的平台,你敢投?这样的平台能算头部平台?
两年前,人人聚财发起行业倡议,指出“资产是检验P2P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选平台首先得看平台专注的资产发展状况。现在“资产决定命运”这一观点已成为行业共识。主干资产不突出,未展现一技之长,平台能否驾驭其他资产类型?大家心里都有杆秤。换句话说,资产专注的头部才是真头部。
总之,目前网贷平台面临政策、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唯有占据资产头部,方能较好活下去。也只有较好活下去,也才能给用户带去稳健、可持续的保障。不谈资产不谈生存,光谈成交、收益、背景的平台都是耍流氓。而从目前行业平均借款期限14. 59 个月时长来看,选平台更应从长线考虑。显然,资产头部平台更为可靠,是行业升温期及未来配资的稳健选择。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