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据媒体报道称,从工信部获悉,《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有望在年内发布。王叁寿认为,未来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大数据,这将推动制造业、服务业等全产业链的革新,大数据产业“十三五”规划将激活相关行业的万亿元产值。
近年来大数据产业“持续升温”,各行业都在纷纷谈论大数据。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演讲中表示,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代,而是DT(Data Technology数据科技)的时代。
但面对热潮,也有不少人冷静指出目前大数据行业存在过热嫌疑。大数据产业是否为一场虚热?该话题在业内亦有争议。中科院院士梅宏就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大数据被炒得过热,其实很多领域只是穿上大数据的马甲而已。”
为此,「财经」V课特别策划了“大数据的商业应用”专题课程,并邀请九次方大数据创始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王叁寿分析目前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现状,全面解读大数据的应用领域,亦回应这一产业是否过热的问题。
在王叁寿看来,在信息为王的经济发展时期,数据将会触发经济全产业链的创新与变革,谁利用“大数据”,谁将占据发展的制高点,赢得主动与先机。
中国大数据的产业发展几乎与美国同步
王叁寿认为,虽然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起步比美国晚了30年,但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上,中国与美国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在几乎所有的新兴产业中,大数据是中国可以“弯道超车”美国的较好机会之一。
而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也大力推进大数据战略。2015年11月,国家出台十三五规划,把发展大数据列为国家战略之一。与之同时,2015年国家出台了多项与大数据有关的国家政策,比如《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等。
数据将成为政府和互联网企业最宝贵的资产
对于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而言,数据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王叁寿判断,在未来三到五年,全球的互联网公司都将拥有另一种身份,变成大数据公司。因为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物联网,未来都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会产生新的价值。
而对于政府而言,数据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王叁寿认为,政府现在拥有的两项核心资产,一是土地,二是数据。土地资产的价值已经被激活了二三十年,下一步将轮到数据发挥价值了。“大数据所创造的价值迟早会超过土地创造的价值,”王叁寿说,只要激活这些资产,这也将成为非常好的供给侧改革方式。
而对于公众普遍不了解政府大数据的情况,王叁寿解释称因为现在政府的数据像是“地下水”,尚未被充分激活,大量的数据并没有被采集、清洗、脱敏、建模,进而变成商业上可用和公众可感知的“自来水”。而目前的行业发展中,国内已经有一批公司专门从事帮助政府激活手中数据资产价值的业务,把政府手里的“地下水”采集上来变成“自来水”,这一现象引人关注。
大数据产业还没有真正“过热”
目前,大数据产业是否过热,这一问题在业内仍有争议。在王叁寿看来,当下的大数据产业仅是“浪花”阶段,还没有形成一种“浪潮”,变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