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闻 > 关键词  > 微软收购RIM最新资讯  > 正文

微软诺基亚收购RIM益处不大 业务互补性不强

2011-12-23 14:26 · 稿源:资讯索引
《微软诺基亚收购RIM益处不大 业务互补性不强》文章已经归档,不再展示相关内容,编辑建议你查看最新于此相关的内容:

没有智能手机相伴我们真的活不下去吗?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线出版协会(Online Publishing Association)本周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有68%的智能手机用户表示自己“没有智能手机就活不下去了。

接棒智能手机,看尚开创互联网电视的「大连接时代」

iPhone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如今相似的场景也发生在互联网电视领域。在刚刚结束的看尚2周年发布会上,环球智达总裁付强阐述了对未来的构想。环球智达总裁付强在周年庆上发表讲话用付强自己的话说,「作用于电视上的专注还远远没到尽头。」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和产品迭代几乎发生在所有屏显娱乐设备上,小到可穿戴设备大到笔记本电脑无一例外。在屏显设备军备竞赛中智能电视的产品升级速度明显要缓慢很多,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互联网电?

年轻人成眼疾高发人群,选择合适的智能手机很有必要

今年五月份发布的《 2018 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提到, 2017 年,人们每天在数字媒体上花费5. 9 个小时,其中有3. 3 个小时是花在智能手机上的。这一数据的背后,是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越来越高。不过,智能手机在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健康问题。据深圳电视台报道,当前眼疾出现低龄化趋势,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成为眼疾高发群体,发病群体几乎有一个共同特点:每天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然后出现眼睛干涩、

航通集团震撼亮相高交会 引领智能定位行业风向标

11月21日,为期六天的2016年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正式落下帷幕,本次展会共有 37个国家的3533家参展商23334个项目参展,并吸引了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的58.9万人次观众参观。作为本届高交会信息技术与产品展展区最大亮点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通信有限公司荣膺大会“优秀展示奖”,展台访客火爆,洽谈合作者络绎不绝,备受市场追捧。作为一家面向全球市场,集硬件设计、生产(北斗/GPS、RFID、无线通信)、系

手机价格面临普涨:性价比已死 高端大战打响

IDC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 OPPO、华为、vivo、苹果和小米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前五,其中OPPO和vivo同比增长量分别达到了109.2%和96.4%。智能手机中国手机市场的变化实在太快。根据IDC数据,2013年中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冠军三星,在2015年就已跌出前五,与三星一起消失在前五名单的公司还包括联想;2014年和2015年的出货量冠军小米,在2016年也跌至第五;华为本来最有希望成为2016年中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冠军,但谁料想还未登

凹凸科技2017春季产品发布会

智能手机自诞生以来,续航成为用户的一大痛点,快充是终端用户的刚性需求,也是充电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可预计的将来, 快充会成为移动设备的标准配置。目前市场主流品牌旗舰机型仍然使用高压快充方式。高压快充最大的弊端在于功率损耗导致发热严重,手机热结构设计带来很多额外的成本,并且用户体验也不太好。凹凸科技(O2Micro)日前召开O2Micro Developers Initiate2017 春季产品发布会,隆重介绍O2Micro Express Charge ?专利

智能手机繁复操作 24小时网上冲浪不停

近日,在论坛里发现这样一个帖子,用户李先生通过查阅当月话费详单后,惊奇地发现自己所用移动心机(HTC 900)全天24小时都会产生GPRS流量(如下图),令其十分费解和恼怒。

一季度中国手机原地踏步 二三线手机品牌现在很艰难

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几乎原地踏步,机构数据显示基本上没有增长。对于小品牌来说,更糟糕的消息,是华为、蓝绿手机三家企业,还在扩大份额,继续蚕食小品牌的生存空间。

智能手机的巷战:性价比终究还是不归路

刚过去的三季度中,国内手机市场均价暴涨15%,远超全球手机平均售价7%的同比增长。在进入增量市场后,国内手机厂商已然完成了从销量导向到利润导向的转型。然而,对于这一现象,不同手机厂商的表现可谓喜忧参半,华为成功夯实了高端市场的定位,OPPO、vivo也早已自成一派,反倒是小米、魅族等主打性价比路线的品牌开始受挫。

手机涨价背后的堰塞湖危机:并非企业之福

看到一帮人写手机涨价,写OPPO出货发飙,写苹果大陆出货不利,嘲笑小米,好像中国手机产业真要马上再度腾飞,分分钟打倒三星跟苹果一样。笔者想说,这一轮国产手机涨价热,除了真正的品牌溢价,再没有比单纯打着消费升级的名义卖高价更虚幻的了。手机涨价背后的堰塞湖危机得承认的是,现在的手机质量确实越来越好。过去苹果、三星的硬件与系统体验,几乎甩我们几条街、拉我们一个摩尔定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甚至,在硬件与系统

举报

  • 相关推荐
  • 谷歌 50% 败诉!面临“强制分拆业务”的危机

    凭借这项收入,谷歌在 2023 年获得了 310 亿美元的收益 —— 约占谷歌总收益的 10%。

  • 索尼考虑剥离半导体业务,以“娱乐为中心”的重组加速中

    鉴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的市场状况,这一计划可能会有所变化……

  • 继siri等业务后,苹果重组继续,这次是音乐和全球事务

    继续Siri 和机器人团队之后,苹果公司又对另外两个部门的领导层进行了重组,但这一次Siri 并不是罪魁祸首……

  • 滴滴将在巴西重启外卖业务:已拥有70万活跃骑手

    滴滴宣布近期将以99Food”的品牌,重启巴西外卖业务,通过协同巴西本地出行和支付等多元化服务,持续提升用户一站式体验,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滴滴于2018年通过收购出行平台99进入巴西市场,为当地用户提供出行、金融和配送服务。国际业务订单量达到10.16亿单,同比增长29.8%,季度日均订单突破至1100万单,国际业务已经成为滴滴重要的增引擎。

  • 你用过吗 超50家银行暂停ATM机扫码存取款业务

    快科技4月6日消息,据报道,近一年来,逾50家银行机构纷纷宣布暂停无卡存款、无卡取款及扫码取款等业务。这一举措背后,反映出移动支付兴起导致现金使用频率下降的现实,以及银行为保护客户资金安全、避免功能繁琐等因素的考量。银行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金融科技蓬勃发展,银行正积极利用数字技术革新业务模式、流程与应用场景。当前,众多银行正在探索转型之路,致力于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并对现有ATM机功能进行优化升级,以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此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全国ATM机具数量为83.71万台,较上季度末减少8

  • 不到两年便“分手” 极星与星纪魅族终止在华业务合作

    快科技4月16日消息,极星汽车与吉利旗下的星纪魅族宣布终止合资业务,极星收回分销权并独立运营中国市场业务。根据协议条款,极星科技将负责清偿所有未清偿财务义务及对商业伙伴的剩余债务;同时,部分数字及其他资产将以公允对价转让给极星汽车,以确保其在中国市场重新开展销售、客户服务和分销业务。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极星汽车在中国的销量逐年下滑,分别为2048辆、1717辆、1100辆。2023年6月,极星汽车与星纪魅族成立合资公司极星时代科技”,试图借助魅族的Flyme Auto系统及线下渠道资源,实现手机 XR 汽车”三端融合,解决?

  • 思普达与腾讯企点强强联手,AI智能体助力电子分销企业业务增长

    2025 年 4 月 10 日,思普达软件联合腾讯企点于深圳腾讯滨海大厦成功举办了“企点商通电子智能体+思普达豆芽SaaS”新品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上,腾讯企点华南区商务负责人邵乾坤,腾讯云智能售前架构师韩润杰,思普达软件总经理韩兴军与 50 多位电子元器件贸易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会议首先邀请腾讯企点华南区商务负责人邵乾坤致辞。邵总在�

  • 盛趣游戏核心IP驱动增长,筑牢世纪华通游戏业务基本盘

    世纪华通旗下盛趣游戏2024年业绩亮眼,全年营收226亿元,2025年Q1营收81.45亿元同比增长91.12%,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107.2%。核心业务通过"双引擎"驱动:点点互动凭借《Whiteout Survival》等产品实现海外爆发增长,盛趣游戏则依托《热血传奇》《龙之谷》等经典IP精细化运营实现业绩回暖。公司启动战略改革,优化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并通过《热血传奇》"新百区"、《龙之谷》怀旧服等创新运营实现经典IP价值重塑。2025年推出《传奇新百区-盟重神兵》《龙之谷世界》等新品表现强劲,同时加速AI技术在研发、智能NPC等领域的应用,提升运营效率。未来将持续深化IP运营战略,拥抱AI技术,为集团业绩注入新动能。

  • 中国联通开始测试卫星通信业务:没信号也能打电话、发短信

    中国联通近日上线"联通卫星"业务,月费10元包含2分钟国内主叫通话。该业务目前面向天津、山西等6省市用户,支持在无地面信号时通过天通卫星进行紧急通信。资费标准:国内通话9元/分钟,短信5元/条(限70字/条)。需使用华为Mate60系列、荣耀Magic6系列等特定卫星终端,且需开通国际漫游和5GSA业务。不支持拨打800等特殊号码,免费规则与地面网一致(如110等)。该业务主要解决偏远地区通信需求。

  • 从未授权!支付宝声明:部分服务商冒充支付宝生活号推广业务

    快科技4月22日消息,支付宝开放平台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近期,发现有部分服务商冒充支付宝生活号官方名义进行业务拓展及商业合作。支付宝生活号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以独家代理”官方指定”等名义进行商业活动。任何未经授权擅自以支付宝生活号官方”支付宝生活号服务商”等名义开展业务推广、收取费用或签署合同的行为,均属违规违法行为。此外,支付宝提醒广大用户、合作伙伴提高警惕,通过支付宝官方渠道(官网、官方客服等)核实服务商资质。若发现可疑行为,请立即拨打支付宝客服热线95188或通过支付宝App举报。据悉,支付宝生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