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关键词  > 百度最新资讯  > 正文

谷歌Chrome的中国秘密:向百度和总部证明价值

2008-09-06 17:31 · 稿源:中国站长站

核心提示:“Chrome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同时推出,只是在重点市场先推。那个时候,李开复给我们下了死命令,中文版要和英文版同时推出。”

9月2日,谷歌中国几位研发人员做着最后的忙碌,因为他们“秘密研制”的Chrome——一件最有可能杀伤微软的武器将在第二天亮剑。兴奋,紧张,两种情绪纠结在一起。

最后一天,他们不需要再做产品上的改进,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对第二天的期待上。

“打个赌吧,明天会有多少人下载试用?中国的网民会不会喜欢?”有的工程师自信,有的工程师担忧。每个人都报出了一个心里猜测的数字,但在自信与担忧两种心态的影响下,大家想象力相差很远。无论网民反馈怎么样,此时笑着打个赌是最好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中文版“难产”

Chrome,谷歌浏览器的名字,也是谷歌通往云计算的大门。

谷歌中国产品经理许炜开始参与Chrome的研发是在2007年初,此时在美国总部的工程师已经正式研发半年多了。从开始的两个人,到后来的六个人,谷歌中国的这支研发团队在配合总部开发一些项目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到了解决本地化的问题上。

“Chrome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同时推出,只是在重点市场先推。那个时候,李开复给我们下了死命令,中文版要和英文版同时推出。”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研发总监幺宝刚,跟李开复一样曾是微软的一员,半路转投谷歌。谷歌在中国一直被本土化问题所困扰,在国内面对百度缺乏有力的竞争武器。谷歌中国需要向百度证明自己,也需要向总部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与英文版同时推出中文版浏览器并不容易。“中国市场非常特殊,网站非常多,而且都是基于IE标准的。这几个工程师也特别忧虑,他们的工作量也特别大。”一位谷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中文版并不顺利,大家曾担心不能与英文版同时发布。

无论是从自身发展还是从竞争的角度,Chrome对于谷歌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产品,所以研发过程中最大的压力就要是“保密”。在谷歌Chrome没有正式发布之前,许炜和幺宝刚所做的工作不能让谷歌以外的人知道,甚至跟自己的亲朋好友也不能随便谈论。为了把产品做好,他们需要多听客户的声音,但为了保密,他们又不能四处打听。谷歌的同事成了他们唯一可以依赖的群体,他们只能请同事们试用,并给他们多提意见。到发布前一天,他们松了一口气,在Chrome在谷歌所有的产品里,保密工作算是做得最出色的。Chrome的重要性以及之前的保密工作,使得Chrome一曝光,就成为整个行业的一个焦点。

在正式上线的前一天,他们已经没有太多工作,只是被兴奋与紧张两种情绪笼罩着:兴奋是因为这个产品决定谷歌的未来,特别是与微软竞争的地位,这个产品有战胜微软IE的突出优点;紧张是因为Chrome对中文网站的兼容性还没有完全解决,而且绝大多数用户对现有的浏览器已经比较满足,挑剔的中国用户能否愿意接受谷歌的新产品。

9月3日,在Chrome上线十几个小时之后,让他们兴奋和紧张的事情都发生了:大量用户下载试用Chrome,对于它的简洁和快速,几乎得到所有试用者众口一致的好评,特别是在速度方面,优势相对于现有的浏览器非常明显。但另一方面,本土化仍不能让用户满意,一些中文网站还是不能兼容,网上银行也不能使用,用户在导入IE网页收藏夹和RSS新闻阅读器时并不顺畅,在处理Flash动画应用时也显得力不从心。而这些不足,会阻碍一些狂热的追随者成为忠诚的用户。

举报

  • 相关推荐
  • 剑指谷歌Chrome!OpenAI即将推出AI浏览器

    据媒体报道,OpenAI即将推出的AI浏览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彻底重塑用户的网络浏览体验,直接向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谷歌 Chrome 发起挑战。 凭借庞大的每周4亿活跃ChatGPT用户基础,OpenAI的浏览器若被广泛接纳,将对谷歌的广告生态系统、网络数据流和搜索流量构成实质性威胁。谷歌Chrome长期以来是Alphabet广告业务的基石,为其精准广告投放和将流量导向自家搜索引擎提供了关�

  • 百度网盘上线知识问答功能:你的数据会自己“说话”了

    ,百度网盘宣布上线知识问答”功能,变成活的知识库”。 据了解,百度网盘通过AI技术整合用户在网盘中的数据,如学习资料、生活照片、办公文件等多源信息,形成结构化知识库。 它帮助用户快速查找”、问答”、创作”,实现知识的长期沉淀与高效复用。 从存储工具到知识中枢,百度网盘实现了从被动存储”到主动管理”的升级,构建你的第二大脑”。 它支持多模�

  • 百度搜索,跳出“框”外

    以AI为“黄金配方”,百度搜索已经悄然生长出了“肌肉”。用户侧最直观的感受是,曾经熟悉的搜索框变“大”了。 “大”从表面看是搜索框所能承载的内容和能调用的工具变多。例如,过去做旅行计划得靠“亲子出游”“漂流”“一天”等关键词堆砌,现在只要用自然语言提需求即可。

  • 最重要的搜索阵地,百度想誓死守住

    AI搜索的东风刮过两年,百度终于下决心,对自家搜索引擎“动刀子”。 7月2日,百度宣布开启十年来最大一次搜索改版,正式将搜索框改版成支持千字输入的“智能框”,从“给链接”跨越到了“给答案”。另外靠着智能体,百度搜索也进入了“解决任务”的阶段,并集成了AI写作、AI图片/视频生成等一系列服务。 当然,这还不够。在阿里夸克、字节豆包等产品不断往自家�

  • 百度2026届校招正式启动!AI相关职位占比超90%:双批次双机会

    今天,百度正式启动了2026届校园招聘,将发放4000offer,覆盖四大职位类别,共有256个细分职位,分布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大连、杭州七大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2026届百度校园招聘中,AI相关职位占比超九成,共新增90个AI相关职位,覆盖多模态、跨模态、大模型架构等方向。

  • AI日报:百度发布“绘想”平台与MuseSteamer;阿里音频驱动全身数字人模型OmniAvatar

    【AI日报】今日AI领域重要动态:1.开源语音大模型Step-Audio-AQAA发布,实现音频到语音的端到端自然转换;2.百度推出"绘想"平台与MuseSteamer,通过AI一键生成专业级视频;3.浙大与阿里联合发布OmniAvatar,音频驱动数字人技术取得突破;4.百度搜索迎十年来最大改版,新增智能框、百看和AI助手功能;5.xAI开发者控制台新增Grok4及Grok4Code引用,预示新一代AI模型即将发布;6.Gemin

  • 双第一!百度智能云领跑2025上半年大模型中标市场

    2025年上半年,全球AI产业迎来关键拐点,多模态理解、深度逻辑推理等核心能力实现重大突破。大模型加速渗透产业核心场景,推动AI从通用能力向深度行业应用转变。我国大模型项目呈现爆发式增长,中标项目累计1810个,金额突破64亿元。百度智能云表现突出,以48个中标项目和5.1亿元金额稳居"双第一",在金融、能源、政务等重点行业持续领先。行业趋势表明,大模型市场正从"通用竞争"迈向"行业深耕"阶段,技术实力与落地能力成为关键。百度智能云依托领先的大模型技术与全栈智能基础设施,助力企业高效部署应用AI,目前已有65%央企选择与其合作。在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百度打造了多个行业标杆案例,显著提升业务效率。

  • @开发者们:百度文心大模型4.5系列模型开源,国内首发平台GitCode现已开放下载!

    6月30日,百度文心大模型4.5系列正式开源并在国内领先的开源平台GitCode首发上线。该系列包含10款模型,涵盖47B和3B参数的混合专家(MoE)模型及0.3B的稠密参数模型,采用创新的多模态异架构结构实现跨模态知识融合。模型基于飞桨框架开发,训练效率达47% MFU,在文本和多模态基准测试中达到SOTA水平。所有模型按Apache2.0协议开源,配套产业级开发套件支持多种芯片部署。GitCode平台已汇聚620万用户,为AI开发者提供代码托管、协同开发等全流程支持。此次开源将推动中国AI生态创新,加速大模型技术产业化应用。

  • 一场没有“罗永浩”的直播,为百度AI正名

    5500万GMV,这可能是迄今为止,一个AI数字人单次直播带来的最高销量。 过去几年内,数字人直播代替真人主播的传言总是一波又一波,空无一人的直播基地无数手机屏幕“自动地”产生着GMV,这个画面曾经击中了无数网友的心。但现实是,这些数字人们机械重复的动作、无法随机应变的话术反而让真人主播们都松了一口气。 但这次,真正的转折点来了。6月15日,罗永浩数字�

  • 国内eSIM回归!OPPO Watch X2系列上线中国移动一号双终端

    一号双终端业务是指用户可以在自己手机号码(主号码)的账户和套餐下,添加手表作为eSIM附属设备(副卡),使手机和手表共用一个号码,共享号码、套餐通话和流量,可分别通话、上网。 如果没有随身携带手机,用户可以通过开通eSIM业务的智能手表进行通话,也不用担心错过重要通话。 这两年国内eSIM业务逐步收紧,很多新的设备已经无法重新开通,现在终于开始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