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 > 关键词  > 三星最新资讯  > 正文

三星也要开发机器人?或用于教育和工业领域

2016-02-16 15:01 · 稿源: 科客网

小编点评:大家又开始瞄准机器人这个领域了,但愿不是鸡肋产品。

北京时间2月16日消息,韩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三星准备开发机器人,它认为机器人可以成为公司的营收源之一。三星已经从电信业务部抽调部分员工参与机器人的研发,该机器人主要用在教育和工业领域。消息人士称:“三星增加了机器业务的投资——比如机器人和无人机,这进一步说明三星的策略是降低对不稳定B2C业务的依赖,转而依靠更加稳定的B2B业务。”

消息人士称,三星还在开发SmartThings技术,SmartThings是三星收购而来的,三星以它为基础推出了开放物联网平台。在物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三星将机器人和无人机当成优先突破的2大项目。

在去年的的高层重组中,Ko Dong-jin替代申宗钧(Shin Jong-kyun)成为三星移动新主管,Ko Dong-jin会定期听取机器人项目研发进展的简报。

消息人士拒绝透露三星机器人的类型,至于三星是否会与其它科技企业合作发展机器人业务,他也不愿意谈论。三星顶级地区组件供应商的一位高管说,机器人和无人机对公司而言潜力巨大。他认为:“为了推动机器人项目的发展,三星是否在与科技合作伙伴洽谈?关于这点现在还言之过早。”三星新闻发言人拒绝置评。

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正在重构,它的关注点已经从新奇的硬件功能转向价格,三星的传统强势业务在于手机、内存芯片、电视和显示器,由于中国竞争对手的迅速崛起,三星传统业务已经面临挑战。

在新的市场版图下,销售产品已经不是必胜的秘诀,为了保持公司的持续发展,三星电子被迫将目光转向了企业业务。

最近三星电子联席CEO权五铉(KwonOh-hyun)告诉股东说,三星计划通过B2B和内容服务业务提高利润,之前这两大业务没有被高度重视过,它们有可能弥补组件和电视业务造成的亏损。

三星地区合作伙伴的高管说:“机器人的使用范围将会扩大,它可以用在教育、工业、健康治疗领域,还可以给孩子使用。只要利用好三星强大的全球渠道,公司就可以占据有利位置,推动机器人业务向前发展。这样做是有意义的,三星的地区合作伙伴也将因此受益,因为他们将会看到股价上涨。”

举报

  • 相关推荐
  • 和机器人做工友?华为博士天团详解盘古具身智能的工业落地

    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5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多位专家围绕机器人智能化展开深度探讨。会议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基础运动控制,但需突破3D空间理解、长序列物理推理等核心技术。华为云推出CloudRobo平台,通过数字仿真、生成式AI等技术解决工业场景数据短缺问题,已应用于物流分拣等场景。专家预测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将率先落地,家庭陪护机器人仍需长期技术突破。会议特别强调需建立机器人伦理边界,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价值相协调。华为将持续探索AI与机器人融合,推动具身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创新。

  • 点猫科技:携手地瓜机器人,共筑具身智能教育新生态

    点猫科技与地瓜机器人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覆盖K12的具身智能教育体系。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垃圾分类等实践任务,让学生获得沉浸式AI学习体验。双方整合资源开发了贯穿小学到高中的项目式课程体系,并开展教师AI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同时构建多层级科创赛事网络,设立具身智能专项赛道,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培养通道。这次合作既是技术革新,也是对AI教育本质的探索,将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AI人才,绘制具身智能教育新蓝图。

  • 李想:理想汽车是自己最后一次创业 目标是成为机器人企业

    在参加央视《对话》节目录制后,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网络社交平台谈到,未来我们就盯着一件事:AI硬件终端做出像iPhone那样颠覆性的产品。” 李想坦言,理想汽车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创业,我们最终一定不是个标准的汽车企业,如果按照我的定义,我们会是个空间机器人企业。” 他表示,创业不是紧绷着硬熬,而是越做越知道怎么抓重点。

  • 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普渡机器人领航全球服务机器人规模化量产

    普渡科技在江苏盐城建湖超级工厂迎来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标志着其产品累计出货量达重要里程碑。该工厂占地4万平方米,年产能10万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公司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地区,海外营收占比超80%,其中商用服务机器人"贝拉"成为出海代表产品。普渡已构建配送、清洁、工业配送三大产品线,并率先完成专用、类人形、人形机器人全形态布局。2023年公司以23%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35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950亿美元。

  • 手速惊人!10分钟泡三道茶 南博会出现泡茶机器人

    今日,在云南昆明南博会上,一个泡茶机器人吸引众多参会者围观。 活动现场,只见机器人行云流水,毫无卡顿,精准还原传统泡茶步骤。 熟练完成装茶、洗茶、冲泡、出汤、分茶、清杯等一系列动作,10分钟便能连泡三道茶。 不少围观者表示:这是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同时,机器人泡好的茶也引得现场观众纷纷品尝,不少人表示很好喝。 据了解,该�

  • 既要颜值也要影像:三星Galaxy S25 Edge体验式评测

    三星Galaxy S25 Edge主打超轻薄设计,机身仅5.8mm厚、163g重,采用骁龙8至 尊版移动平台和12GB LPDDR5X内存。配备6.7英寸QHD+ Dynamic AMOLED 2x屏幕,支持120Hz刷新率。影像系统采用双摄方案(2亿像素主摄+超广角),支持RAW格式拍摄和4K/120fps log视频录制。3900mAh电池容量略小,但支持45W快充。整机延续三星旗舰级工艺,提供钛黑、钛蓝、钛银三色可选,是当前市场上罕见的极 致轻薄旗舰机�

  • 既是工具人也是情绪搭子,INDEMIND助力打造陪伴机器人新范式!

    陪伴机器人,不只是玩具!对“娱乐化”的过分追求,让陪伴机器人更像是一个玩具,以至于人们眼中它就是一个华而不实的智商税。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他们的客观感受,但对于行业而言,“娱乐化”的背后更多是技术缺位的无奈抉择。图片来自网络“玩具化”的“基因”陪伴机器人的发展轨迹,天然埋下了“玩具化”的基因。初代产品诞生于消费电子领域,早期以索�

  • 老博会现场引围观!收获高关注的海尔外骨骼机器人有何黑科技?

    2025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开幕,海尔AI运动外骨骼机器人W1成为焦点。这款行业首款消费级AI外骨骼机器人运用AI步态算法和双擎独立助力技术,帮助老年人实现日常行走、运动等场景需求。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2030年将达4亿,行动能力成为老年生活主要障碍。海尔外骨骼机器人突破传统产品局限,实现"人机合一"体验,具备独立双擎单侧助力功能,满足康复训练精准干预需求。产品覆盖日常锻炼、登山等多场景,续航达12-15公里,穿戴舒适便捷。海尔还推出智能清洁解决方案,包括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产品,通过"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推动从"被动照护"向"主动健康"的养老模式升级。科技适老化产品正从概念走向刚需,成为支撑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 从“形态自由”到场景适配智元灵犀X2-N重塑机器人移动边界

    上海智元公司7月7日发布灵犀X2-N人形机器人,创新采用轮足双形态自由切换技术,突破传统机器人移动方式局限。该机器人能在1秒内完成形态转换:足式状态下可稳定负重12公斤上下台阶;轮式模式下能高效穿越复杂地形。六自由度机械腿结构配合平滑步态控制,确保切换快速稳定。产品线覆盖办公、展览等多场景需求,价格从十几万至三四十万元不等。这一突破性设计推动人形机器人从"能移动"向"会适应"跨越,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技术范式。

  • 中科新松推人形机器人双机,自主移动+柔顺控制赋能智造升级

    2025年机器人赛道持续升温,中科新松推出两款人形机器人"睿可MR73A"和"睿可MR73B"。MR73A侧重交互与灵巧操作,具备27个自由度的双臂系统,支持语音交互和AI视觉技术;MR73B聚焦高效物流搬运,具备智能升降和自主导航能力。两款产品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局限,强调移动性、环境感知与人机协作,瞄准工业4.0柔性制造和商业服务场景。中科新松通过核心技术平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