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英伟达最新资讯  > 正文

英伟达RTX 50系新显卡发布,AI计算又翻开了崭新一页?

2025-01-08 08:56 · 稿源: 雷科技

当地时间2025年1月6日下午,英伟达CEO黄仁勋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进行了CES2025媒体日的最后一场主题演讲。在活动中,黄仁勋发布了包括RTX50系列显卡、AI基础模型、NIM微服务等一系列新产品与新技术。除此之外,黄仁勋也在现场带来了英伟达的“One More Thing”——搭载Grace Blackwell芯片的NVIDIA Project Digits桌面AI超级计算机。

_DSC1624.jpg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作为CES2025报道的一部份,雷科技内容团队也亲临拉斯维加斯主题演讲现场,为大家带来一手报道。

活动伊始,身着标志性黑色皮衣的黄仁勋,先简单回顾了英伟达1993年创立后的多个重要时间节点,比如英伟达在1999年发明了GPU;2006年推出了GeForce8800Ultra显卡,并提出了CUDA(统一计算架构)这一概念,引领了后续的GPU算力发展。在AI领域,英伟达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洞察到AI的影响力,并一路伴随着AI行业的发展。

到了AI时代,传统基于CPU的说明式硬编码开发模式,也应该转型为基于GPU、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的AI模式。而强大的GPU,正是这一转变的起点。

就这样,在几乎没有太多转折的情况下,英伟达发布了CES2025期间的第一波新品——全新的Blackwell架构与新一代RTX50系显卡。

RTX50与DLSS4:AI赋能,“以下克上”

作为第一批产品,此次英伟达公布了RTX5090、RTX5080、RTX5070Ti、RTX5070四款桌面平台GPU(受美国出口管制,中国市场的5090为RTX5090D)和对应的四款移动平台GPU。桌面GPU最快于今年1月发售,移动GPU最快3月发售。

_DSC1601.jpg

以本次发布的旗舰RTX GPU——RTX5090为例,全新的RTX Blackwell核心让RTX5090的晶体管数量从上一代的763亿(Ada Lovelace架构)提升至920亿,AI TOPS算力达3352,是RTX4090算力的253%。RTX5090还配备32GB GDDR7显存,显存带宽高达1792GB/s,几乎是RTX4090的两倍。

_DSC1583.jpg

图片来源:雷科技

由于美国出口管制,英伟达无法在中国市场销售RTX5090,取而代之是RTX5090D。和RTX5090相比,RTX5090D的AI TOPS算力为2375,是RTX5090的70%,是RTX4090D的200%。

_DSC1654.jpg

图片来源:雷科技

为了凸显RTX50系的性能飞跃,黄仁勋也强调“RTX5070拥有和RTX4090相同的性能表现”。当然了,熟悉英伟达这种跨代对比的朋友应该早就猜到了,这里比的自然是特定游戏在开启DLSS之后的表现。

在RTX50系显卡上,英伟达同步推出了最新一代的DLSS4。简单来说,DLSS4改用了由英伟达超级计算机训练的全新Transformer AI模型,提升了DLSS4的渲染精度和稳定性。

另外,基于第五代Tensor Core的能力,RTX50系列的DLSS多帧生成技术(不是RTX40系的DLSS帧生成)也可以为每一个实际渲染帧额外生成最多3帧画面,这对游戏平均帧率有相当显著的提升。

_DSC1671.jpg

图片来源:雷科技

不过发布会上英伟达似乎没提到NVIDIA Reflex能否与DLSS多帧生成技术配合使用。关于“DLSS多帧生成是否会导致画面响应时间变长”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等待进一步的信息补充。

截屏2025-01-07 03.49.42.jpeg

图片来源:雷科技

售价方面,桌面显卡中,RTX5090美国定价1999美元、RTX5090D中国定价人民币16499元。

Project DIGITS:AI计算的新起点

除了面向游戏玩家等终端消费者的RTX50系产品,黄仁勋还在现场发布了基于Blackwell架构的NVLink72高速互联技术产品。我知道大家对NVLink72都非常陌生,这里我尝试用简单的例子给大家讲解一下。

简单来说,大型计算设备往往会用多块GPU,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多块GPU之间能互相连通。但常规通道的带宽难以应对多块GPU之间的高速数据吞吐。而NVLink技术,允许GPU之间点对点通信,不需要经过本身就繁忙的PCIe总线。

_DSC1722.jpg

图片来源:雷科技

而Blackwell架构下的NVLink72,内置了18个NVLink交换机、“缝合”了72颗Blackwell GPU核心,将TF FP4性能提升至惊人的1.4ExaFLOPS,内存容量也来到了14TB。

为了直观展示NVLink72的“壮观”设计,黄仁勋甚至在台上“举盾”表演,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也逗乐了现场观众,带动了现场气氛。

但这还算不上是英伟达此次主题演讲的高光时刻。

在主题演讲快结束时,黄仁勋提到了英伟达的第一台AI超级计算机DGX-1。根据黄仁勋现场回忆,他们当时把这台DGX-1送给了OpenAI,而OpenAI确实也不负众望,成为了如今AI发展的代表。

2fae9e0120b34140bca1d5395418223f.jpg

图片来源:英伟达

但在2025年,AI已经成为了科技发展的主战场。像DGX-1这种昂贵、庞大的AI超算,从某种程度上其实也阻碍了AI的进步。对此,英伟达决定重新打造一款人人都能用上的AI超算。而最终得到的,就是这款名为Project Digits的桌面AI超级计算机。

_DSC1987.jpg

图片来源:雷科技

核心方面,Project Digits搭载的GB10超级芯片由Blackwell CPU和Grace CPU组成,其中Grace CPU包含20个ARM核心。此外,Project Digits也配备了128GB LPDDR5X内存和4TB SSD。值得一提的是,Project Digits除了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两个单元叠加使用,叠加状态下甚至可以运行超过4000亿参的模型。

根据英伟达介绍,Project Digits定价3000美元,最快5月上市。

NVIDIA Cosmo:推动AI训练进入新时代?

除了硬件外,英伟达在主题演讲中还推出了多项“软创新”,而其中重点当属世界基础模型平台——NVIDIA Cosmo。

简单来说,Cosmo是一个可以模拟现实物理的模型平台。基于Cosmo背后2000万小时视频训练,开发者可以利用英伟达Omniverse创建虚拟的三维场景,再由Cosmo生成如同高度拟真的训练场景,以便开发者训练自己的模型。

以如今相当常见的自动驾驶训练为例,“Omniverse-Cosmo”的流程可以在短时间内打造多种复杂的多视角训练材料。同时开发者也可以随时对训练素材进行调整,比如加入雨天、封路、低能见度等环境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Cosmo本身已经学习了大量现实中已经存在的事件,但如果生成的训练素材不符合实际需要,开发者甚至可以通过Prompt提示词的方式,直接生成想要的训练场景,比如“在能见度极低的大雨天有行人突然横穿车道”。

从此次发布的产品来看,英伟达在AI领域的进度已经甩掉同行一大截,而在CUDA、Tensor的“封锁下”,英伟达还将继续引领高算力AI平台,乃至整个AI行业的发展,成为AI产业名副其实的“柱石”。

截屏2025-01-07 05.17.01.png

图片来源:英伟达

与此同时,Project Digits的出现也代表着传统AI PC行业将迎来“算力节点”的冲击,这对如今AI PC、AI手机等品类中“滥竽充数”的现象也将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长期来看,这将提高AI产品的准入门槛,同时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好发展。

但如果你对刚刚提到的这些AI技术完全不感兴趣,其实也没关系。对于你我这样的游戏玩家来说,光是“549美元的RTX5070帧率比得上4090”这个好消息,就已经足够了。

举报

  • 相关推荐
  • AI与量子科技融合浪潮来袭,英伟达/微美全息竞速抢抓量子计算战略机遇期

    湖南湘江新区正加速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应用,量子产业初具规模。湖南长期深耕量子技术研发,推动量子科技实现从技术到产业的跨越。量子计算作为前沿技术,已在金融、医药等领域进入应用探索阶段。英伟达CEO黄仁勋预测量子计算将迎来拐点,未来几年可解决现实问题。微美全息等企业正构建量子计算生态,开发基于FPGA的数字量子协处理器,突破现有硬件局限。量子计算商用仍需10-20年发展,但已成为大国核心技术竞争领域,各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量子科技发展将增强技术自主能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 技嘉科技发布GeForce RTX 5050系列显卡

    技嘉科技于2025年7月2日推出搭载NVIDIA Blackwell架构的GeForce RTX5050系列显卡,包含GAMING、WINDFORCE和Low Profile半高卡等型号。GAMING系列采用多层装甲设计,配备滑动侧板提升互动体验;WINDFORCE系列升级散热系统,风压提升53.6%;Low Profile半高卡仅182mm长度,适合小型机箱。全系列采用服务器级导热凝胶和复合铜热导管,支持四屏输出。产品已于7月1日正式发售。

  • 微软定制 AI 芯片遭遇延期 为英伟达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微软 Braga 芯片因研发挫折不断,无法在 2026 年前问世……

  • 英伟达股价创新高 市值3.89万亿美元

    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假期前的短暂交易日中,英伟达(NVDA.US)股价强劲上涨1.33%,盘中一度触及历史新高160.98美元,最终市值定格在3.89万亿美元,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英伟达在资本市场的非凡实力,更标志着其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新标杆。

  • AI日报:阿里通义推Qwen-TTS模型;Cursor已支持网页和手机端;字节发布图像合成技术XVerse

    【AI日报】今日AI领域7大突破:1)阿里通义Qwen-TTS实现方言语音合成重大突破;2)Cursor发布Web版AI编程工具;3)字节XVerse技术实现多对象精准图像生成;4)NoteGen跨平台AI笔记工具革新知识管理;5)ManimML动画库可视化Transformer架构;6)TEN+Agent开源语音交互技术降低延迟;7)Chai-2抗体设计模型将药物研发周期缩短至两周。淘宝同时上线RecGPT推荐模型提升购物体验。

  • 微星笔记本RTX50媒体交流会+昆山工厂行回顾:创新+品质服务玩家

    618电商大促期间,微星笔记本在昆山工厂举办RTX50系列新品媒体交流会,展示多款游戏本新品。旗舰产品泰坦18 Ultra龙魂典藏版采用独特金属龙纹设计,搭载最新RTX50系列显卡和酷睿Ultra/锐龙9000HX处理器平台,性能显著提升。主流价位段推出RTX5070/5060游戏本,配备DLSS4技术提升流畅度。同时发布星影Air/Thin轻薄本系列和CLAW掌机新品,后者采用AMD锐龙Z2 Extreme处理器。微星强调严格品控,昆山工厂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通过多道检测确保产品质量。活动还邀请媒体参观生产线,展示从备料、组装到检测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 用心良苦不提降价!苹果发布81页幻灯片帮孩子说服父母买 Mac

    今日,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公司最新推出了一份长达81页的《家长推介》演示文稿,以帮助孩子说服父母将Mac作为学习设备收入囊中。 这份演示文稿目标受众明确指向学生群体,且十分贴心,提供了PowerPoint、Google Slides和Keynote等多种格式,方便不同使用习惯的学生使用。

  • 2025 AI科技小巨人TOP50揭晓:Testin云测、Deepseek、宇树科技等入选

    6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互联网周刊》发布"2025AI科技小巨人TOP50"榜单,Testin云测作为唯一AI测试服务商入选。该榜单聚焦AI全产业链应用场景,覆盖大模型、芯片、测试、风控、机器人等领域。Testin云测凭借AI重构测试流程的创新实践,通过智能工具助力企业质效升级,其行业领先性获业界认可。CEO徐琨表示将持续优化AI测试工具,推动软件测试智能化发展。当前AI测试技术呈现三大跃迁:自动化深度提升、测试周期缩短、质量管控智能化。数据显示,先进AI测试方案已实现人效提升1.5倍以上。Testin云测旗下XAgent系统深度融合生成式AI技术,在金融、汽车等领域提供全链路智能测试解决方案,构建覆盖开发、测试、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质量保障体系。随着AI技术发展,测试正从成本中心转型为价值创新引擎,重新定义软件质量维度。

  • iQOO 15/15 Ultra首曝:全系标配骁龙8 Elite 2

    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iQOO 15全系标配骁龙8 Elite 2处理器,全系标配5000万像素3C潜望长焦,这是iQOO最强悍的高端旗舰。 据悉,高通骁龙8 Elite 2采用了第二代自研Oryon CPU架构,其GeekBench 6单核成绩有望突破4000分,多核成绩有望突破11000分,其中多核成绩大概率会超过A19 Pro。 除了升级处理器,iQOO 15系列另一大变化是将同时推出两款机型,分别是标准版和Ultra版,而上一代iQOO 13只�

  • Nothing Phone 3发布:最具个性的骁龙8系手机 5700元起

    Nothing正式发布新一代旗舰Nothing Phone 3,起售价是799美元(12GB 256GB,约合人民币5700元)。 作为新一代旗舰,Nothing Phone 3最大的变化是外观设计,正面是一块6.67英寸AMOLED屏幕,分辨率为FHD ,刷新率为120Hz,峰值亮度为4500尼特,支持2160Hz高频PWM调光,前置5000万像素摄像头。 背部右上角嵌入了一块副屏,官方称之为Glyph Matrix”,这是一块单色LED屏幕,由由489颗独立发光的LED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