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关键词  > 快手最新资讯  > 正文

快手上线自研文生图大模型产品“可图” 支持AI形象定制

2024-05-31 08:39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5月31日 消息:近日,快手自研的文生图大模型“可图”(KOLORS)正式对外开放,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AI图像创作体验。这款大模型不仅支持文生图和图生图两类功能,可用于AI创作图像以及AI形象定制。

用户现在可以通过“可图”微信小程序或网页版轻松体验这项前沿技术。

微信截图_20240531084152.png

据悉,“可图”大模型的参数规模达到了十亿级,这些数据来源于开源社区、快手内部构建以及自研AI技术的融合。这一庞大的数据基础使得“可图”能够覆盖常见的千万级中文实体概念,为用户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图像创作支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可图”大模型引入了强化学习和奖励模型技术(RLHF),这一创新技术解决了文生图大模型在处理长文本和复杂语义文本输入时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这一技术,用户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需求,从而生成更符合预期的图像作品。

5月15日,有关部门公布了人工智能备案新进展,19家企业新增备案,其中包括了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可图”等。

举报

  • 相关推荐
  • 字节AI加速文生图技术新突破,GOOG/微美全息引领开源大模型释放科技势能

    字节跳动发布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升级文生图能力。该模型在专业领域和通用任务中表现突出,采用MoE架构,总参数量200B,激活参数20B,推理成本优势显著。同时,其图像生成模型Seedream 3.0性能追平GPT-4o等顶尖模型。全球AI产业加速发展,开源模型降低技术门槛,推动商业化落地。微美全息等企业构建开放AI生态,DeepSeek等公司通过开源策略促进技术普惠。行业迎来"开源AI+"新阶段,企业需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 挑战GPT-4o!AI文生图惊现黑马,国产团队HiDream如何逆袭?

    HiDream是一款由国内团队开发的AI模型,擅长生成复杂的图片与多种风格的艺术作品。它在多个测试中表现出对细节、材质、光影控制以及创意概念的良好理解,尤其在人物动态、精细绘画等方面效果显著。HiDream支持输出4K高清图片,并兼容多种应用领域,包括商业用途。尽管在某些特定要求下还需提升表现,但其潜力和实际效果已受到关注。

  • 比GPT-4o更强?三位Adobe老将出走,做出了超强文生图模型AI新榜评测

    GPT-4o,被击败了?最近大伙都被GPT-4o生成的各种“整活”图像刷屏了吧,各种动漫油画风格改图、经典影视复现、漫画设计改图……新的玩法每天都在涌现,大有“AI一日,人间一年”之势。甚至OpenAICEOSamAltman都累了:“收手吧,我们需要休息!”但就在GPT-4o火遍全球之际,一个来自初创团队的新模型ReveImage,却凭借其在特定图像生成领域的出色表现,悄然赢得了用户和专业榜单的

  • AI 大模型的困境:数据才是真正的“燃料”

    一旦掉入AI坟场,幻觉将永远存在,噩梦才刚开始。最近有许多客户在考虑上AI大模型一体机、AI私有化、AI大模型部署等项目,但小心进入AI大模型的坟场,在光鲜亮丽的背后,AI大模型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便是数据。只有拥有高质量、多样化、易于管理的数据,AI大模型才能发挥出其真正的潜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 微信首个AI助手元宝上线支持分析公众号文章、文件、

    快科技4月17日消息,日前,微信首个AI助手元宝上线,用户可在微信搜索元宝”,添加好友后可进行对话。与元宝AI助手对话无需下载或跳转其他App、小程序,而是以好友的形式出现在通讯录,聊天时甚至还会显示对方正在输入...”,就像与真实好友对话一样。据介绍,元宝AI是腾讯元宝App入驻微信的AI助手,搭载混元和DeepSeek双模引擎,无缝衔接微信生态。元宝AI可一键解析公�

  • 阿丘科技李嘉悦:大模型驱动的AI检测范式变革——大模型、小模型、智能体的协同进化

    3月28日,由机器视觉产业联盟主办、慕尼黑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VisionChina2025机器视觉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阿丘科技产品总监李嘉悦在机器视觉及工业应用研讨会现场,围绕“大模型驱动的AI检测范式变革:大模型、小模型与智能体的协同进化”的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今年,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要补充一句:“AI工业视觉的格局正在加速变革,不会用大模型的将会被善用大模型的人淘汰。

  • 大模型不停进步,“杀死”了旧时代的产品经理

    互联网时代属于产品经理的高光没有在AI时代复现。2024年,生成式大模型的迭代步伐暂时放缓,产品经理与创业者们看到了机会窗口,纷纷投入应用层开发,市场也期待从中涌现杀手级应用;但迈进2025年,应用层的失落,以及DeepSeek的出现,再次将行业视线扭回基础模型能力的迭代,“模型即产品”的呼声,引发了新一轮的产品经理“存在危机”。谁先走出从对过往光环的虚�

  • 大模型AI基础设施,商汤的反向求解

    大模型落地如火如荼,从上一代AI浪潮中杀出来的商汤,嗅到了这里面新的机会。在最火的具身智能赛道,这两年诞生了许多明星创业公司。这些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往往拥有技术明星的光环,不少都是在学术界中某个技术领域中响当当的领头人。这些初创公司虽然在某一个单点技术上遥遥领先(大脑、小脑或者本体),但在机器人落地过程中,要突破从单一技术到整体复杂产品

  • 和英伟达脱钩 何小鹏:小鹏自研图灵AI芯片提前上车

    快科技4月15日消息,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近日透露,小鹏汽车全栈自研的图灵AI芯片即将提前到第二季度量产上车。随着汽车行业的智驾广泛应用端到端技术,催生AI大模型规模越来越大。小鹏汽车一方面开发参数量是主流VLA模型35倍的世界基座模型,另一方面即将量产1颗顶3颗英伟达Orin X的自研高算力芯片,两大重磅技术打造最强AI大脑”。在去年11月份举办的小鹏AI科技日”

  • 远离AI陷阱:法大大法律垂直大模型,才是顶尖法务的标配

    在企业的合规与风险防控体系中,法务岗是“最后一道防线”,任何决策失误都可能引发巨额赔偿、声誉损失甚至法律制裁。最近和不少法务朋友交流,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随着AI技术普及,法务也成为AI焦虑中的一员,他们所在的企业试图用通用大模型替代法务基础工作,却忽视了其潜在风险——法律场景的复杂性、专业性和动态性,远超通用模型的“常识”边界。企业需选择支持私有化部署、算法备案和实时更新的垂直模型,方能在合规与效率的平衡中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