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谷歌AI搜索最新资讯  > 正文

尴尬!谷歌手动删除搜索中奇怪的 AI 回答

2024-05-27 10:06 · 稿源:站长之家

划重点:

- 谷歌的 AI Overview 产品在推出时出现了一些怪异回答,导致谷歌需要手动禁用特定搜索的 AI Overviews。

- 一些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各种有趣的回答,但很快就被删除。

- 这个失误显示了 AI 领域竞争的艰难性,以及在 AI 技术完善之前进行优化的风险。

站长之家(ChinaZ.com)5月27日 消息:谷歌的 AI Overview 产品最近推出后,社交媒体上涌现了一些怪异的回答,例如建议用户在披萨上涂胶水或吃石头。这个失误导致谷歌不得不手动禁用特定搜索的 AI Overviews,因为各种有趣的回答很快就被发布到社交网络上。

谷歌的发言人梅根・法恩斯沃思在邮件中表示,虽然许多例子都是罕见的查询,但也有些例子是被篡改或无法重现的。

Google,谷歌,SGE,人工智能,AI,搜索引擎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令人奇怪的是,谷歌已经在过去一年中进行了 AI Overview 的测试,这个功能于2023年5月作为搜索生成体验的测试版推出,并且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表示,在那段时间里,谷歌已经提供了超过10亿次查询。然而,皮查伊也表示,在这段时间里,谷歌将提供 AI 回答的成本降低了80%,这主要得益于硬件、工程和技术突破。但很明显,这种优化可能发生得太早了,技术还没有准备好。

人工智能专家加里・马库斯指出,很多 AI 公司都在向人们 “销售梦想”,认为这项技术可以从80% 的准确率提高到100%。马库斯表示,实现最初的80% 相对简单,因为它只涉及到近似大量的人类数据,但最后的20% 非常具有挑战性。他认为,最后的20% 可能是最困难的部分,需要进行推理来判断回答是否合理、来源是否可信,这可能需要人工智能具备人类的智能。此外,马库斯和 Meta 的 AI 主管 Yann LeCun 都认为,目前支撑谷歌的 Gemini 和 OpenAI 的 GPT-4等大型语言模型不可能创造出人工通用智能。

谷歌对 AI Overview 有着宏大的计划,目前产品的功能只是谷歌上周宣布的一小部分。包括复杂查询的多步骤推理、生成 AI 组织的结果页面、Google Lens 中的视频搜索等等。但目前,谷歌最需要做的是将基本功能做好,而在这方面它的表现并不出色。

马库斯表示:“这些模型本质上无法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合理性检查,这就是这个行业面临的问题。” 谷歌正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Bing 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于谷歌,OpenAI 正在开发自己的搜索引擎,一家新的 AI 搜索初创公司已经价值10亿美元,而更年轻的用户则转向 TikTok,寻求更好的体验。谷歌明显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这也导致了混乱的 AI 发布。马库斯指出,2022年,Meta 发布了一个名为 Galactica 的人工智能系统,但不久后就被下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告诉人们吃玻璃。这听起来很熟悉。

谷歌需要解决这个尴尬的局面。他们希望 AI Overview 能实现更多的功能,但目前他们最需要做的是确保基本功能的准确性,而这方面的表现并不出色。

举报

  • 相关推荐
  • 美团将上线AI搜索功能:基于用户行为与需求进行智能匹配

    美团正测试AI本地生活搜索功能,已进入内测阶段。该功能基于用户行为智能匹配服务,优化搜索体验。同时,美团发布并开源LongCat-Flash-Chat模型,采用MoE架构,总参数量560B,激活参数18.6B~31.3B,实现计算效率与性能双重优化。该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尤其在智能体任务中具备突出优势。

  • 让搜索“一步到位”! 快手提出端到端生成式搜索方案OneSearch

    当前电商平台普遍采用“召回、粗排、精排”级联式搜索架构,但存在商品描述混乱、相关性差、冷启动难等痛点。快手提出业界首个工业级端到端生成式搜索框架OneSearch,集成三大创新模块:关键词增强量化编码(KHQE)提升商品特征建模能力,多视角用户行为序列注入策略实现精准偏好捕捉,偏好感知奖励系统(PARS)优化排序多样性。实际部署后,订单量提升3.22%,买家数增长2.4%,在线推理成本降低75.4%,冷启动场景表现尤为突出。该系统标志着生成式模型在大规模工业场景中首次完整替代传统搜索链路,为电商搜索技术发展指明方向。

  • AI日报:阿里推多模态模型Qwen3-Omni;谷歌推出AP2协议;百度推出Qianfan-VL 模型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领域技术突破:阿里云推出全球首个全模态AI模型Qwen3-Omni,支持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统一处理;百度发布多尺寸视觉理解模型Qianfan-VL,优化企业级应用。苹果扩展Image Playground平台,引入ChatGPT等第三方模型。谷歌与PayPal合作推出AP2协议,推动AI支付安全创新。钉钉上线AI表格助手,支持自然语言生成表格。DeepSeek开源V3.1-Terminus模型,性能显著提升。Kimi推出Agent会员服务,智元机器人开源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模型GO-1,降低技术门槛促进行业创新。

  • 全球AI计算规模效应拐点凸显,谷歌/阿里/微美全息开启云智算“战略博弈”之争

    谷歌作为英伟达顶级芯片大买家,通过云服务向OpenAI等客户提供算力,同时加速自研AI芯片布局。阿里巴巴加大AI与云计算投资,与博世深化合作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微美全息构建全场景算力覆盖体系,聚焦新型算力系统突破。AI产业持续发力,从消费转向AI与云计算投资,行业有望受益于新老玩家共同推动的高韧性增长。AI算力应用价值进一步凸显,推动技术迭代与行业水平提升。

  • 周鸿祎称不用AI的员工有理由裁掉 “对不起 不是我裁掉你 是AI时代裁掉你”

    360创始人周鸿祎在访谈中表示,公司正推动AI与工作结合,要求员工坚持使用AI,即使效果不佳也要持续尝试。他强调,拒绝使用AI的员工可能面临裁员,并称“不是公司淘汰你,而是AI时代淘汰你”。周鸿祎认为,与其担忧哪些岗位被替代,不如思考如何利用AI提升能力。他还透露将亲自挑战完成一场新产品发布会,测试6月11日发布的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此前他曾提出裁撤市场部以节省成本,此次言论进一步凸显其对AI应用的强硬态度。

  • AI投资,走到哪了?

    AI赛道,从不缺少追梦人。 多年来,创业者的名单持续刷新。从“AI四小龙”时代的汤晓鸥、印奇、朱珑、周曦,到大模型爆发后的王慧文、李开复、王小川、杨植麟、闫俊杰、唐杰,再到眼下炙手可热的90后王兴兴、彭志辉、肖弘、郭文景.....众多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纷纷涌入这场AI的浪潮。 推动这股浪潮加速前进的,还有另一股力量——资本。红杉、高瓴、英诺天使、毅

  • 天网杯纳米AI视频创作赛圆满落幕,ISC.AI学苑推动“教育AI+”新范式

    9月23日,第三届“天网杯”网络安全大赛在天津落幕,吸引全国顶尖战队角逐,同期举办纳米AI视频创作赛。赛事聚焦个人信息保护、防诈 骗等网络安全议题,通过“以赛促学”模式提升学生防护意识与AI应用能力。ISC.AI学苑作为平台支持,依托“纳米AI”技术降低创作门槛,推动“安全+AI”人才培养。大赛评选出24个奖项,并联合多所高校深化合作,促进AI技术在教育场景的落

  • “老登”应用,霸榜AI

    AI应用的争夺战,打到哪儿了? 如果把整个AI行业想象成一座金矿:基础设施层(芯片、算力)相当于“卖铲子”,提供挖矿的基础工具;模型层(大模型研发)好比“卖地图”,告诉大家哪里有金子;而应用层是直接“下场淘金”,把金子变现。 近两年AI应用的使用者越来越多,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8月,移动端AI应用用户规模达6.45亿,PC端达2.04亿。其中原生APP亿级应用的

  • 国内首家AI回答监测判断系统“玄鸟AI监测1.0版本”正式发布

    9月21日,“玄鸟AI监测系统”正式上线,这是国内首个专注于用户端AI交互数据采集与分析的企业级解决方案。该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智能分析-闭环反馈”三层架构,能有效识别行业“AI幻觉”监控难题,实现跨平台实时数据抓取与智能分析。系统依托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建立双重验证机制,精准识别AI生成内容中的事实偏差,并通过自动化报告生成功能帮助企业快速定位风险。该系统的上线标志着国内在AI内容监测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构建可信AI生态提供重要支撑。

  • 联想大学生“青春有AI”超能校园行助力高校学子拥抱AI新时代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联想推出“青春有AI”教育计划,助力大学生掌握AI应用能力。该计划通过购买、服务与成长三大权益体系,降低学生获取AI设备与技能的门槛,并提供实践平台与职业发展机会。9月22日,联想与复旦合作举办校园活动,结合产品体验、专家分享及互动环节,推动学用结合,强化AI技术在实际学习与创新中的应用。活动还展示了多款AI终端设备,如拯救者笔记本、Y700平板等,构建完整的多端协同生态,让学生沉浸式体验智能科技如何提升效率、激发灵感。联想将持续赋能青年成长,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