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绿瘦揭秘让人血糖飙升的“粗粮” 健康饮食先学会分辨食物

2024-01-05 11:2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随着现在营养知识的普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知:粗粮升血糖较慢,适当吃粗粮有利于控制血糖,可以减少肥胖和高血糖的情况发生。其实这个只讲对了一半,绿瘦专业营养顾问告诉大家,粗粮也分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粗粮都能有效控糖,选不对或吃不对,甚至会让血糖飙升。

选错粗粮,升糖速度更快

那些吃起来口感糯糯的粗粮,升糖速度快。比如大黄米、小黄米、黑糯米、糯玉米等。粗粮主要成分是淀粉,其中又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直链淀粉排列紧密,在人体内不容易被消化分解,升糖速度相对较慢。而糯性粗粮的支链淀粉含量较多,支链淀粉结构相对松散,容易被消化分解,升糖速度更快。

很多人喜欢吃小米粥当主食,但实际上,小米粥属于高GI(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正常情况下,如果需要控制血糖,不可以大量喝小米粥,更不能只用粥当早餐或晚餐。我们喝粥时,可以搭配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牛奶、豆制品、蔬菜等,把主食放到最后再吃,这样可以减缓升糖速度。

同样的粗粮,方式吃不对,血糖升得快

一般单独吃粗粮口感不太好,有些人喜欢把粗粮打成粉,加水冲成糊喝,觉得方便又营养。但是,粗粮打成粉之后,会让GI升高。比如正常煮熟红豆的情况下, GI 为 23,属于低GI食物。但如果打成粉冲糊吃,GI 则提高至72,成了高 GI 食物。

因此,控糖人群一定要注意这个“陷阱”。如果喜欢吃粗粮糊,建议将水换成牛奶、豆浆。它们含蛋白质、脂肪、钙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升糖速度,而且口感和营养也更好。

血糖高也不能只靠吃粗粮

虽然粗粮可以控制血糖,,但最 好不要只吃粗粮。粗粮吃太多容易感到不适,比如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反酸、打嗝等。从控糖的角度来说,摄入粗粮和细粮的比例最 好控制在 1:1 或者是 2:1。肠胃功能弱一些的人,粗粮可以占 30%,细粮占 70%。另外,建议将每日摄入的粗粮均匀地分配在一日三餐,不要全部集中到一餐。有些人群晚上吃粗粮后难消化,躺平到床上后可能会出现反酸的情况,这时候建议晚上可以少吃或者不吃粗粮。

绿瘦专业营养顾问提醒大家,控制血糖的时候,要谨慎选择食物。建议听从专业人士的指导,不能只凭一知半解或者别人推荐就盲目选择。这样不仅达不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冉莹颖透露邹明轩长高的秘密:健康运动饮食助力

    ​7月1日晚,冉莹颖在社交平台晒出儿子邹明轩打篮球的动态视频,并配文深情表示,拍摄时多次眼红落泪,感慨看着孩子从蹒跚学步到如今身高猛蹿,往昔回忆涌上心头,同时祝愿所有小朋友都能平安健康地成长。视频中,14岁的邹明轩活力满满,身高已明显超过身高164cm的母亲冉莹颖,几乎高出一个头,身形也较以往清瘦挺拔,引得网友纷纷留言惊叹:“当年《爸爸去哪儿》�

  • 生酮饮食会加速细胞器官衰老 专家建议采用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近年来,生酮饮食在健身减肥圈迅速走红,这种饮食方式主张吃肉、吃菜,但几乎不吃主食,不少人认为它既能避免饥饿感,又能帮助减肥、控制血糖。然而,近期多项研究表明,生酮饮食背后隐藏着诸多健康风险。 生酮饮食是一种特殊的膳食模式,通过极低的主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让身体主要依赖适量摄入的肉类(蛋白质)和相对较高含量的脂肪产生酮体来提供能量。�

  • 护航高考 懂你所需 三星AI神 冰箱以AI之名保障饮食健康

    三星AI神冰9系及5系冰箱为高考季提供智能解决方案:配备9英寸AI智控大屏,集成食材管理、天气查询、日程提醒等功能;搭载Bixby语音助手实现声控操作;AI食材识别功能可智能更新库存清单并推荐食谱;采用立体环绕制冷技术确保食材新鲜;容量达631L/615L,优化存储空间。帮助家长科学安排考生饮食起居,减轻备考压力。

  • 颖儿分享割胆手术经历 医生提醒:需规律饮食 重视体检

    据报道,知名演员颖儿在社交平台上发表长文,记录了自己从发现胆结石到接受胆囊切除手术的全过程,并分享了术后感悟与健康提醒。 颖儿表示,她之前体检时查出胆结石,初期未引起重视,因畏惧手术选择了保守方案,但在6月底拍戏时突发剧烈腹痛,最终不得不接受切除手术。 她建议大家定期体检,如果体检发现胆结石,但这时候石头还小,小于1厘米以下也一定要重�

  • 外卖“百亿补贴”内卷,咖啡先受不住了

    今年初,作为咖啡重度依赖者,硬糖君频繁刷到一条让人痛心疾首的消息,大致就是国际咖啡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大涨价,“以后不会再有9.9元一杯的咖啡了”。 熬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等到平价咖啡的时代,冷不丁地提价我们心里难免不爽。万万没想到,咖啡涨价的风还没吹起来,外卖商战先轰轰烈烈地打响了。因为,在百亿补贴掀起的价格战下,咖啡价格已经打到5.9元

  • 男子一周吃3次火锅查出食管癌:平时喜欢吃烫的食物

    微博话题男子一周吃3次火锅查出食管癌”冲上热搜榜。 据媒体报道,一名29岁男子被确诊为食管癌晚期,医生询问病史发现,当事人喜欢吃烫的食物,尤其是火锅,两三天就吃一次,这个习惯持续了一段时间。 相信不少人有趁热吃”的饮食习惯,还有不少人喜欢喝热水热茶,但是这种习惯对食管会造成伤害。

  • 女子为养胃天天喝烫水查出食管癌 医生提醒:过烫食物损伤食道黏膜

    57岁的郑阿姨(化名)在体检中发现食管存在可疑病灶,经医院复查后,被确诊为食管早癌,同时伴有慢性胃炎和胃息肉。 医生询问病史得知,郑阿姨坚信吃热的养胃”,二三十年来坚持饮用烫牙的热水、食用烧嘴的饭菜,甚至从不碰凉水。这种习惯导致其食管黏膜反复受损,最终引发癌变。所幸发现较早,郑阿姨目前正在康复中。 医生明确表示,喝热水养胃”并无科学依�

  • 女生分手后狂吃8斤食物险丧命 医生提醒警惕情绪性进食

    ​5月25日,郑州一家医院近日接诊了一名21岁的女生,她因失恋陷入情绪低谷,选择通过暴饮暴食来排解痛苦,结果险些酿成大祸。 据了解,这名女生在短时间内狂吃了8斤食物,胃部不堪重负,险些被撑爆。情况危急之下,她被紧急送入ICU进行抢救。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女生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 女子久停认定车位深夜要求邻居挪车 民警:先到先停

    ​7月2日晚,江苏某小区发生一起因电动车停放引发的纠纷。据目击者称,一名女子因认为邻居占用其“固定车位”,在深夜情绪激动地要求对方挪车,并扬言“住了这么多天不知道我们的规矩吗”,双方因此发生激烈争执。 现场视频显示,涉事女子站在两辆电动车旁,情绪颇为激动,反复强调自己长期将车辆停放在该位置,已形成“约定俗成”的使用权。面对邻居的质疑,�

  • 如新“善行健康 领跑社区”以精准管理推动大健康战略落地

    2025年3-6月,如新(中国)"善行健康+领跑社区"活动在全国52个社区开展,运用生物光子扫描技术为2683名居民提供"检测-分析-定制"全链条健康服务。活动通过测量皮肤类胡萝卜素水平生成个性化"身体防御指数",并据此定制膳食方案。数据显示参与者中32%防御指数偏低,仅15%良好。如新宣布将于下半年推出第四代便携式生物光子扫描仪PRYSM iO,体积缩小至手掌大小,测量速度更快。该活动体现了企业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推动科技赋能全民健康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