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BuzzFeed最新资讯  > 正文

“美版今日头条”BuzzFeed悄然发布AI生成的整篇文章

2023-03-31 10:40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3月31日 消息:今年早些时候,“美版今日头条”BuzzFeed宣布计划采用人工智能程序ChatGPT协助内容创作而备受关注,其首席执行官 Jonah Peretti 承诺该技术将保持高标准。

Peretti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我认为人工智能在数字媒体中有两条路径,其中一个是很多人会作出显而易见但令人沮丧的路选择,也就是使用技术来节省成本,发布一堆质量远低于记者创作的 SEO文章,成本仅需十分之一。”不过Peretti也指出,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最终会失败。大量制造低质量的内容让人感到非常压抑。

BuzzFeed

事实上,BuzzFeed发布的第一个人工智能内容——一系列将用户输入转化为定制响应的小测验——是一个有趣的实验,避免了其他出版商在使用这项技术上犯下的许多错误。

不过,生成的内容似乎并未达到像承诺中的“保持高标准”。本月,BuzzFeed悄悄开始发布完全由 AI 生成的文章,这些文章完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文章效果看起来很像Peretti承诺要避免的内容工厂模式。这 些文章似乎都是以SEO目的导向的的旅游指南,看起平淡可笑且相似高。

大家可以看看案例:

  • “现在,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开普梅?”那是什么,蛋黄酱品牌吗?’”这是一篇关于新泽西州开普梅的文章。

  • “现在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加勒比海的目的地都只是拥挤的度假胜地,对吧?一篇关于加勒比海圣马丁岛的文章中写道。

  • “现在,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波多黎各?那不是所有游轮都去的地方吗?”一篇关于波多黎各圣胡安的文章中写道。

  • “现在,我知道你可能在想什么。尼泊尔吗?喜马拉雅山吗?我们不是都听说过吗?”一篇关于尼泊尔昆布的文章中写道。

这些陈词滥调听起来不符合 BuzzFeed员工的标准,那可能是有原因的。

当Peretti宣布BuzzFeed使用 AI 时,他告诉CNN,这将是“更个性化、更有创意、更有活力的——我们公司真正有才华的人能够一起使用人工智能,比没有人工智能更能娱乐和个性化。”

Peretti说,他希望人工智能被用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不是取代他们。

虽然每个人工智能测验都有两个署名,一位人类记者和“Buzzy the Robot”。但上述旅行指南的署名更为奇怪,唯一的署名是 Buzzy,尽管上面有一个注释说它们是与一名人类员工“合作撰写的”。

BuzzFeed的一位发言人告诉我们,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是该公司正在进行的一项“实验”的一部分,目的是看看其人工智能写作助手在多大程度上整合非创作者的言论。

BuzzFeed采用的方法如下:

首先,BuzzFeed向其编辑部门以外的员工发送了一份内部调查问卷,询问他们如何写下他们最喜欢的被低估的旅行精选。然后将回复输入公司的 AI 软件,结果在一篇巨幅的主帖和单独的分帖中发表。

“我们正在继续试验人工智能进而‘增强人类创造力’,并正在尝试新的形式,允许任何人(无论是否具有写作或内容创作背景)在我们的网站上贡献他们的想法和独特的观点,”BuzzFeed发言人说。“这种新的创意工具支持与人工智能和人类编辑合作的协作写作过程,将释放 UGC [用户生成的内容] 的创造潜力,因此我们可以拓宽我们发布的想法和观点的范围。”

“随着我们工具的迭代,未来的格式将继续有内置的方式让人类作为合作者和编辑参与其中,”他们补充道。

根据Peretti 在1月份发给 BuzzFeed员工的备忘录,他还暗示人类作家不会被取代,而是说人工智能将与“像我们这样有创造力的人类”协同工作。“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看到人工智能的突破开辟了一个创造力的新时代,它将允许 人类以新的方式利用创造力,创造无限的机会和应用。”

虽然这些测验看起来或多或少符合这种精神——他们没有使用人工智能批量生成文章,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让人类员工为读者生成定制结果,这是一个有趣的想法,即使执行起来不稳定——但这些糟糕的旅行指南显然有些差劲。

它们读起来就像是Peretti在1月份说他试图避免的那种内容工厂生成的作品。它们非常像一个实验,目的是看看人工智能是否已经成熟到足以取代BuzzFeed的人类创作者。

相反,它们读起来就像是对 Peretti 在1月份所说的他试图避免的内容工厂类型的概念证明。那种沉闷的现实,再加上它们是由非编辑人员制作的,这让它们感觉非常像是一个实验,看看人工智能是否已经成熟到足以取代BuzzFeed的人类作家。

但谁知道呢。也许我们遗漏了 AI 工作中的一些隐藏宝藏。

举报

  • 相关推荐
  • 北电数智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四链融合”推动AI产业落地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战略领军人才与创新发展论坛圆满落幕。论坛聚焦“人才领航智启未来”主题,汇聚中科院、社科院专家及中国联通、腾讯云等机构代表,围绕“人工智能+”行动分享经验,为AI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激发创新动能。北电数智CMO杨震出席并发表演讲,分享AI行业落地实践,强调紧跟国家战略,推进产业、创新、人才、资本四链融合,打造面向不同场景的AI解决方案,全方位助力AI产业发展。

  • 哪里找最新AI工具官网?如何快速对比ChatGPT替代品?AI工具导航指南 - AIbase

    文章探讨了在AI工具爆炸式增长的时代,用户面临的信息过载和筛选困难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AI领域迭代速度远超传统软件,个人追踪信息效率低下且容易错过关键更新;2)AIbase.cn平台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聚合主流AI工具、严格审核信息来源、持续更新行业动态;3)平台提供多维对比功能,结构化呈现工具参数,帮助用户快速定位适合需求的解决方案;4)建议用户定期浏览平台资讯栏目,善用搜索筛选功能,通过对比视图做出明智选择。核心价值在于降低信息筛选成本,让用户更高效地获取有价值的AI工具和前沿资讯。

  • 海尔冰箱唯一获批“制冷家电人工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海尔冰箱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新突破,主导建设的"制冷家电人工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成为2025年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中唯一入选的冰箱品牌。该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方向,开发了全空间智慧保鲜舱冰箱等140多项行业首创产品,近三年获授权发明专利803件。海尔冰箱还推出行业首款接入DeepSeek的AI全空间保鲜冰箱,具备方言识别、降噪技术等功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海尔冰箱以47%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通过AI技术赋能,海尔冰箱正引领行业向精准、智能保鲜时代跨越。

  • ChatGPT语音模式增添新功能:可调语速 支持0.5到2.0倍速

    OpenAI为其ChatGPT网页应用的语音模式推出新功能,加入语音速度”调节与自定义指令前缀”,同时配合此前升级的模型选择器,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新增的语音速度”选项让用户可通过滑块自由调整ChatGPT的语速,范围从0.5倍速到2.0倍速,不过该功能目前仍处于隐藏状态,尚未正式开放。 自定义指令前缀”功能则允许语音模式记住用户的特定要求,避免重复输入。系统明确�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基于人工智能优化构建混合ARIMA模型,提高比特币价格预测准确性

    随着数字资产市场兴起,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价格预测成为焦点。传统模型难以准确捕捉其非线性波动,微算法科技引入AI技术优化ARIMA模型,结合LSTM网络构建混合模型,提升预测准确性。通过AI算法自动处理数据缺失、异常值检测及参数优化,实现更可靠的比特币价格预测,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

  • 下一个爆款在哪儿?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8月16日,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在深圳落幕。40支优秀团队从281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围绕工业、教育、心理健康、游戏等领域展开对决。大赛展示了AI从云端走向边缘的趋势,依托酷睿Ultra处理器和低代码开发工具,推动AI应用本地化落地。获奖作品包括动力电池机器人协作拆卸系统和AI生成PPT服务,体现AI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英特尔与联想、惠普等合作伙伴共同为开发者提供全栈支持,加速AI技术普及和商业化进程。

  • 迄今最先进的AI模型!ChatGPT-5具备博士级别的认知能力

    ChatGPT-5在多个领域表现出色,包括编程、数学、写作、健康和视觉感知等。 它具备增强的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对话类型选择最佳模型,并通过深度推理模型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OpenAI 表示,ChatGPT-5在知识工作方面表现卓越,其知识水平在40多种职业中均达到或超过专家水平,涵盖法律、物流、销售和工程等领域。 在基准测试中,ChatGPT-5 展现了出色的认知能力。 例如,�

  • ChatGPT 5更新:三种模式可选 4o重新回归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在社交媒体上宣布,ChatGPT 5正式推出三种可选模式:自动(Auto)、快速(Fast)和思考(Thinking)。

  • ISC.AI 2025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圆满召开

    ISC.AI2025人工智能安全论坛在北京召开,聚焦AI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汇集顶尖专家,探讨大模型安全评估与防护、智能体安全、AI治理等前沿议题。360集团张向征指出,随着Agent技术爆发式应用,AI安全已成为产业核心焦点。专家们强调需构建AI安全防护体系,应对大模型直接访问核心系统带来的全新挑战。中国电子院彭健提出企业合规建设需关注九大要素,清华大学苏航揭示智能体安全风险远超传统AI。华为云范建军倡导端到端大模型安全防护,中国信通院杨哲超呼吁构建协同治理框架。论坛为构建安全、普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未来贡献智慧。

  • ChatGPT安全漏洞被曝光:无需点击即可盗用户数据!

    据媒体报道,近日,OpenAI旗下连接器(Connectors)被曝存在安全漏洞。 据悉,用户无需点击,攻击者就能从ChatGPT连接的第三方应用窃取敏感数据,甚至窃取API密钥。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